生活的绝处

生活的绝处

人文学院

杨泽悦

烟囱的丛林淹没街道,汽船的发动机在乌黑的河面上轰鸣……十九世纪的世界被历史洪流裹挟着跌撞向前,似乎再也停不下脚步。

这是梭罗生活的年代。工业革命像一场大火在各个角落蔓延开来,人类的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但与此同时,人们也渐渐迷失于快节奏的生活里,新的事物转瞬即旧,金钱如流水,“逝者如斯”。

梭罗就是在这种情形下找到了他的瓦尔登湖。他说,何必坐火车去往远方呢,双腿就是最好的交通工具。他主张一切至简,自己动手,不要那些长长的铁路,也不要豪华的大房子和华美的新衣服,颇有老庄之学的味道。

在人人追求功利快要发狂的时代里,梭罗的主张的确有其现实意义。不过在读《瓦尔登湖》的时候,我又心存怀疑——难道发展是件坏事吗?难道所有人都要回归原始?在当今这个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时代中,他的书到底还有什么意义?甚至有时我会觉得他的想法过于偏激而不切实际。

但在解决以上问题之前,我知道我需先寻找另一个问题的答案。

马克·吐温说,经典人人称赞,却无人阅读。百年来,《瓦尔登湖》一直被尊奉为经典,我也一直对其怀有深深的崇敬。然而那么多年它就静静地躺在我书架的一角。我总是告诉自己,自己还没有“资格”去读它,对其敬而远之。通知书寄到后我终于翻开了这本书,也不出所料地觉得它琐碎而无聊。

我知道,很多人都格外地不爱读《瓦尔登湖》,甚至连读都读不下去,固然有语言晦涩,没有情节的原因,不过我想最根本还是我们太过浮躁。徐迟说,只有当你的心寂寞和恬静下来的时候,你才能品出《瓦尔登湖》的滋味。试想,当你勉强读完了一页,手机的提示音就提醒你微信有新消息,哪个软件又有新推送,你还看得下去吗?

现代人类忙忙碌碌,可惜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忘了忙碌的目的地。

这似乎也指出了以上几个问题的答案。

《瓦尔登湖》讲述的应该是一种心境。这种心境并不需要你真的拥有一片瓦尔登湖,也不要你提着斧子去森林里砍树。梭罗写道:“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方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把生活逼到绝处,把你自己的生活逼到绝处。梭罗不赞成别人学习他的生活方式,他说,从圆心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就有多少种生活方式。

古希腊哲人认为哲学是爱智慧的学说。我觉得最高明的智慧就是生活的智慧。越看《瓦尔登湖》越觉得梭罗把生活过得温情而充满趣味。他悉心栽培作物,看书,写诗,在冬天里倾听“湖里冰块咳嗽”的声音。而且他也不是像世人所想的那样与世隔绝,他会邀请朋友做客,只不过其从不作无意义的交谈。

这是梭罗选择的生活。本来他还有很多很多的可能,比如做校长、开工厂,任何一个都可以让他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他依旧随心去过自己想要过的生活,全身心地浸润在大自然中,“简单,简单,再简单”。至于外界的事物,他说:“也许我们是永远不必添置新衣服的,无论衣服已经如何破敝和肮脏,除非我们已经这般地生活了,或经营了,或者说,已向着什么而航行了,在我们这古老的躯壳里已有着新的生机了。那时若还是依然故我,便有旧瓶装新酒之感。”外界远不及内心重要,唯有内心的改变最具价值。我们不必像梭罗一样去过隐居的生活,但这一点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和学习。

很多人说梭罗消极,没有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这让我想起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个话题——“‘年轻时就释怀和淡泊,是没有希望的’,怎样理解?”有一个答案我特别喜欢——“所谓淡泊应该是‘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行于当行,止于所止,不会被外界影响”。

我想这就是《瓦尔登湖》的现实意义吧。它不仅告诉我们做人生减法的重要性,告诉我们自然在最细微之处的妙丽,还带领我们学习一种简单安宁的心境,在嘈杂的人世间安静而坚定地行走。

历史中其实有很多这样的人。像徐振之先生,苦行万里,走遍大地山河。他不像时人一样热爱功名,少年时便立下“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大志。他也并非是想剑走偏锋,彰显特立。周围人的不理解,旅途的困苦,都无法阻挡他的脚步。他用背影告诉我们,这一切只因他喜欢。

这种心境实在是太难获得了,有多少人都奔走在追寻它的道路上。然而即使无法做到梭罗式的淡泊平和,我们也应尽力去追求它。摒弃杂念,减少不必要的欲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样即便身处钢厦之林中,也可以在内心保有一片纯洁、静美的瓦尔登湖。“只有我们睁开眼睛醒过来的那一天,天才亮了。天亮的日子多着呢。太阳不过是一个晨星”。

0063-0017

作者简介:

杨泽悦,女,来自北京市,毕业于北京四中,2016年考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人文实验班。

母校寄语:

回望六年,不虚此行。从这里开始,向前看,时刻以四中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