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臧克家 田间

第三节 臧克家 田间

内容提要

臧克家的诗歌创作,在形式上受到新月派的很大影响,尽管他并不直接表现工农革命斗争,但对下层人民却表现了极大的同情,在坚持现实主义精神这一点上,他与中国诗歌会的诗人确有相通之处。1933年,臧克家第一本诗集《烙印》出版,引起文坛注目的是诗人自称的“坚韧主义”:严肃地正对现实生活中的险恶苦难,并带着倔强的精神,沉着而有锋棱地去迎接磨难。这种“坚韧主义”显示了臧克家在精神上与中国农民的深刻联系,由此形成了“不肯粉饰现实,也不肯逃避现实”的清醒现实主义精神。臧克家甚至在写诗的态度上也是农民式的:认真而执著地提倡“苦吟”,老老实实、苦心孤诣地去捕捉每一个意象,寻找、锤炼每一个字句,顽强地追求着“深刻到家,深刻到浅易的程度”的艺术境界。在抗战后的民主浪潮中,臧克家又以《宝贝儿》《生命的零度》《冬天》等集子里的政治讽刺诗,充满了对现实的愤怒与抗争。

田间17岁左右到上海开始写诗,1935年,还不到20岁的他就已经出版了诗集《未明集》《中国牧歌》。前者描写工人、农民、兵士等受苦者的命运,呼唤民众的觉醒,情感真切;后者是一曲忧郁的中国农村的牧歌,带着村野的粗犷和泥土的芬芳。他的诗富有生活的气息,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青年战斗的情绪和呼声。抗战以后,田间投入了战争,而且还发动了街头诗运动。闻一多称誉田间是“时代的鼓手”,指出田间诗的特点是“质朴、干脆、真诚”。

教学建议

1.体味臧克家诗作中的现实主义精神与“苦吟”的特色。

2.田间“鼓点式”的诗行排列,省略了大量的叙述,使诗意的运动变成了从意象到意象的跳跃,因而意象的形象性更加凸现,这种手法概括力强,有利于表现宏伟壮观的场面。阅读诗作,认真体味。

3.要联系本节所选诗作所处的时代背景,把握其战斗性与人民性的特点。

精读作品

臧克家:《烙印》《老马》《宝贝儿》

田间:《给战斗者》

评论摘要

1.所谓有意义的诗,当前不是没有。但是,没有克家自身的“嚼着苦汁营生”的经验,以及他对这种经验的了解,单是嚷嚷着替别人的痛苦不平,或怂恿别人自己去不平,那至少往往像是一种“热气”,一种浪漫的姿势,一种英雄气概的表演,若更往坏处推测,便不免有伤厚道了。所以,克家的最有意义的诗,虽是《难民》《老哥哥》《炭鬼》等篇,但是若没有《烙印》和《生活》一类的作品做基础,前面那些诗的意义便单薄了,甚至虚伪了。人们对于一件事,往往有追问它的动机的习惯(他们也实在有这个权利)。对于诗,也是这样。当我们对一首诗的动机(意识或潜意识的)发生疑问的时候,我很担心那首诗还有多少存在的可能性。读克家的诗,这种疑问永不会发生,为的是有《烙印》和《生活》一类诗给我们担保了。

闻一多:《〈烙印〉序》,见《闻一多全集》(三),224页,上海,开明书店,1948。

2.臧克家是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他从两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新诗的现实主义传统。其一,他推进了新诗对旧中国农民和农村的吟唱,在他之前,还没有一位诗人能够如此成功地抒写农民和农村。其二,他推进了中国现代叙事诗的建设,他的叙事诗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交融。臧克家是一位中国韵味十足的诗人。他有意识地向中国古典诗歌汲取养分,予以现代化改造,铸造自己作品的中国风格。他的诗具有含蓄蕴藉的抒情方式,重“藏”,诗在诗外,笔有藏锋;他的诗运用素朴精炼的言说方式,精炼,而又大巧若朴;他的诗追求谐和悦耳的音乐方式,“敲声音”,是臧克家炼字的标准之一,他寻觅着音节和谐,铿锵动人,增加读者听觉上的美感。

吕进:《臧克家:现实主义与中国风格》,载《文史哲》,2004(5)。

3.其(臧克家诗作)讽刺方式,大体上采用:一、嘲弄,如《宝贝儿》《胜利把他们留住了》等。二、对比,如《胜利风》第五节;“这里忙着;论功行赏、/分封烈士;/人才,在无缘的角落里,/闲敲着满肚皮的抱负。”三、点题,如《一个黄昏》写一个在前线丢了只胳膊的伤兵在黄昏的雨中敲门,他自叙他身上很脏,因此不让他上公共汽车,政府办公人员则“一劲支吾”,死活不问,“我”送给他一条军裤。篇末写道:“第二天打开报纸,/一眼就碰到了慰劳伤兵的消息,/文字真切动人,那么大的标题!”

傅子玖主编:《中国新文学》上册,549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田间大半生致力于街头诗运动和街头诗创作,始终应和着时代的节拍,洋溢着战斗的热情和探索精神。因而他的诗歌尤其是街头诗、传单诗,从内容到形式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从思想内容方面看,田间的街头诗解放前后有着明显的不同。前者主要是反映战争生活,政治性强,火药味浓,而且大多直接发表在街头、墙头、碉堡和传单上,宣传发动群众投入人民战争、解放战争及各项政治运动。后者主要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生活、新成就,包括改革开放时期的特区建设等,大多以诗传单形式发表在报纸杂志上,继续向广大读者宣传鼓动,充当新时代的鼓。

郭仁怀:《田间与街头诗》,载《文艺理论与批评》,1995(4)。

5.诗情在时代生活中升起,谁先感应了时代,走入了生活,谁就先得到诗。在那严峻的时代里,无视民族的灾难而沉迷在个人生活的小宇宙,必然导致诗人人格的丧失和良知的泯灭,而诗的价值也自然变得狭小、微弱。于是,“七月,/我们/起来了。/呼啸的河流呵,/叛变的土地呵,/爆烈的火焰呵,/和应该激动在这凄迷的殖民地上的/复活的/歌呵!//因为/我们,/是生长在中国。”(《给战斗者》)真诚,热烈,自觉显示了中国诗人明确而一致的主体意识。

公木、张福贵:《中国新文艺大系·诗集·导言》(1937—1949),7页,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

6.田间早期承续了郭沫若、蒋光慈、殷夫、蒲风等所引领的一路诗风,但又超越了它。他把这些诗人所开创的政治抒情诗的艺术质量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他那深深地“打入你耳中,打在你心上”的作品改变了政治抒情诗长期不够振作有力的局面。他的创作实绩已经表明政治抒情诗完全摆脱了幼稚、粗陋、“非诗化”阶段,进入了成熟的境地。所以艾青说,田间早期的诗,“以一股青春的朝气,一股刚健的力,与理想主义的热情,写出中国战斗的一代的生活面。”这一评说简洁地勾勒出了田间诗歌的基本风貌及其在30年代诗坛上所具有的历史意义。

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22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泛读作品

臧克家:《有的人》《三代》

田间:《假如我们不去打仗》《中国农村的故事》

评论文献索引

章亚昕.《烙印》的双层审美结构.东岳论丛,1988(1).

冯光廉,刘增人.臧克家研究资料.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

吕进.臧克家.新诗文体建设的重镇.文学评论,1995(1).

蔡清富,李丽.臧克家评传.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

吴开晋.臧克家的新诗创作对当代诗坛的启示.山东大学学报,2005(5).

陆衡.人民性 喜剧性 现代性——国统区讽刺诗歌得失谈.安徽大学学报,2006(3).

闻一多.时代的鼓手——读田间的诗.闻一多全集(三).上海:开明书店,1948.

胡风.田间底诗.胡风评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晏明.田间——擂鼓的诗人.新文学史料,1997(1).

张器友.田间诗歌的人民性.高校理论战线,2008(7).

拓展练习

1.朱自清在《新诗杂话》中说:“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中,臧克家先生可为代表”。“也正是由于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关注与同情,他被誉为‘农民诗人’‘泥土诗人’”。结合其《老马》等诗作对此论点进行评析。

2.在抗战后的民主浪潮中,臧克家趋向于政治讽刺诗的创作,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其政治讽刺诗的特点。

3.赏析田间《给战斗者》一诗的战斗力量。

————————————————————

(1) 可参阅陆耀东:《群山中的一座高峰——论殷夫的诗》,载《福建论坛》,2006(8)。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