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新感觉派小说

第六节 新感觉派小说

内容提要

20世纪30年代,大上海都市文化畸形发展,催生了以批判都市文明为主要任务的左翼作家群以及顺应广大市民趣味的通俗作家群。此外也出现了第三大作家群体,他们出没于喧嚣骚动的十里洋场,尽情享受现代都市物质和商业文明,同时又受西方现代艺术尤其是电影的熏陶,具有鲜明的文学先锋意识。由于他们直接受到日本的“新感觉派”的影响,因此被称为中国的“新感觉派”小说家。

20世纪30年代新感觉派的主要作家是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此外还有黑婴、徐霞村和叶灵凤等。施蛰存是此派小说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小说集有《将军底头》《梅雨之夕》和《善女人行品》等,他真正自觉地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进行创作。刘呐鸥是此派小说的开山作家,其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采用与现代都市生活快速节奏相适应的跳跃手法、意识流手法,描写上海这个大都市的现代“风景”的。穆时英获得“中国新感觉派圣手”的称号,其小说集《公墓》和《白金的女体塑像》,对畸形都市风景的描绘中,也流露出不无欣赏的心态。

作为一个流派,他们的创作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色与倾向。从题材上看,新感觉派小说表现半殖民地大都市形形色色的日常现象和世态人情,并侧重展现都市生活的畸形与病态,从而提供了另一类型的都市文学。在艺术表现上,引进多种现代派手法,在小说结构、形式、方法、技巧等方面有所创新。在人物刻画上,新感觉派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注重开掘和表现潜意识和变态心理。

新感觉派小说是30年代海派文学中一个较有成就的流派。它不但促进了现代都市文学的发展,而且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方法。但是,它也存在一些弊病:第一,对二重人格的描写上,不是从生活出发,而是从弗洛伊德学说出发,教条主义地把人物弗洛伊德主义化。第二,刘呐鸥、穆时英的一些作品在暴露大都市资产阶级男女的荒淫、堕落时,同时流露出对这种腐朽生活方式的留恋、欣赏,表现出作家主体精神的某种颓废。

教学建议

1.参阅评论摘要及相关索引文章,完成拓展练习第1题。

2.结合所列出的精读作品,分析施蛰存、刘呐鸥和穆时英小说的不同特点。

3.阅读作品的基础上,就新感觉派小说的题材、艺术表现和人物刻画给出整体评价。

4.把握新感觉派小说产生的文化根源与外来影响,及其在写作姿态上的现代性与先锋性。

精读作品

施蛰存:《梅雨之夕》

刘呐鸥:《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

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

评论摘要

1.这里的海派小说家,大体可以分为三大块:20年代末期以后,从“五四”先锋文学分离出来走向都市大众读者的张资平、叶灵凤诸人……三十年代崛起的现代派作家(包含新感觉派)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四十年代的洋场小说家,把现代主义和《红楼梦》《海上花列传》对接的张爱玲……及其他形形色色的新市民小说家予且、苏青……等。

穆时英跳起“上海狐步舞”,代表了海派中期的某种全新姿态。以他和刘呐鸥为主的“新感觉派”,将西方植根于都会文化的现代派文学神形兼备地移入东方的大都会,终于寻找到了现代的都市感觉。……“新感觉派”力图加深对“都市人”的认识,表现在现代消费文化环境下生存的人的激情,生命紧张之后的弛缓、失落、倦怠。这样的城与人,组成了上海高悬于中国本土文化之上的都市风景线。高悬,使得它难以为继,使得它在深入认同都市的时候,停留在一瞬的印象上面(虽然这印象如此绚烂,虽然印象中饱含本质,是知性的现实),而且毕竟它只写出了一部分市民的都会。

吴福辉:《老中国土地上的新兴神话——海派小说都市主题研究》,载《文学评论》,1994(1)。

2.从新感觉派的创作活动中可以看出,他们既要大众,也要艺术,既要创造常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也要批判常人的日常在世的沉沦和无谓,他们既反映了在现代社会大众创造着自己的存在价值,要求平等地进入文化的中心地带的努力和尝试,也代表了知识分子本身在现代社会中的世俗化的心态和倾向,他们的文艺观和创作在文艺领域树立了一种新的维度。

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291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3.30年代有三派都市文学:茅盾在都市的政治经济漩涡中把握社会历史进程;老舍在古都的风俗人物行止中发掘国民文化心理;以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为代表的上海现代派则在洋场的糜烂罪恶中寻觅五光十色的美。这种东方的“恶之花”的寻踪,使小说艺术体式和表现手法在贴近畸形都市商业文明的节奏和情绪中,发生了别开生面的解体和重构。这是一个崇洋鹜新的技巧派,在他们手中,弗洛伊德、蔼里斯的性心理学说和日本横光利一者流的声色敏感于洋场一隅戏剧性地遇合。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60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4.新感觉派作家对中国小说现代化的贡献,表现在形式上的意义要远大于内容上的意义……他们学习外国新感觉派及其他现代派文学的经验,对小说的审美形态、叙述角度、结构方式、语言风格等,都进行了一些卓有实绩的探索,表现出较强的创新度、开放度,这和他们所要表现的现代大都市生活是适宜的。

传统的审美形态是以平和、健康、优雅、崇高为美,西方现代派文学撕毁传统的审美规范,大量描写丑,病态,荒诞成了现代派作品审美的主要视角。中国现代文学中,郁达夫等创造社作家较多地涉笔病态人生的描写,但他们的作品的主导倾向,还是浪漫主义的感伤一脉,其自怨自艾的感伤情绪,对现实人生的愤激态度,不甘沦落的反抗精神,以及对祖国强大的热切呼唤,使他们的审美出发点基本上还是归依于传统审美形态,而有别于现代派文学以“丑”作为文学的主要审美形态。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接受西方现代派的审美形态,大量描写病态,以“丑”为美的,是新感觉派。那大都会的一切病态,诸如奢华的大饭店,迷乱的舞厅和酒吧,疯狂的跑马厅,赌场和夜总会,淫荡的妓院和海水浴场,放纵地追求物欲满足的男男女女,占据了他们的主要审美视域……由于新感觉派作家作品中惩戒意义的不强,让人不免怀疑他们有展览丑的热情。然而,他们以开放性的态度,学习西方现代派的审美法则,毕竟为中国现代文学增添了一种新的审美形态……

他们的作品大多采用作品人物的内视角,由人物视角表现其直觉感受、心理活动及情绪的波动,作者对文本的干预降到了最低限度,情节的起承转合主要由作品人物的心理来组织,因而造境更为真切。传统小说基本是整理了的逻辑化的情节流,而典型的新感觉小说大量出现的是一种意象化了的感觉流。他们舍弃平面的表现和纯客观的写实,代之以立体的直接的表现和主观的写真,从作品中人物感觉出发,将内在的感觉外化为鲜活的意象,然后以繁复跃动的意象、变换迷离的色彩等构成立体的、生动的感情画面,绘声、绘色、绘境,既刺激了人的神经又激发人的想象,大大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畸形繁华的大都市,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必然内在地要求文学在表现这部分生活时,采取相应的形式。可以说,他们是寻觅到了与表现病态疯狂的都市生活内容相适应的节奏和律动的,常采取快速的节奏,跳跃的结构,多线索并进等手法,迥异过去小说从容舒缓的叙述方式。

汪星明:《试论新感觉派对中国小说现代化的贡献》,载《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1996(8)。

5.《梅雨之夕》是作者早期都市小说的代表作,最初收录于《上元灯》中,作品描绘了主人公“我”在“梅雨之夕”偶遇一位美丽少女后隐秘、微妙、甚至匪夷所思的心理变化过程。其中有行为与心理的悖逆、意识与潜意识的冲突,也有精神幻象与现实情境的交错叠加。作者充分挖掘人物深层心理尤其是性心理,其间种种的心理刻画细腻地表现了自我与本我、理性和欲望的冲突,多侧面地展示了大都会人物在两性吸引中的苦闷情绪。作品外部情节的单纯与对于主人公内心繁复、激变的极力铺陈,充分显示了“精神分析小说”的特点。同时,作品也暗示了都市生活的孤寂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从而成为我国文学史上较早观照现代都市情爱心理的小说之一。

乔以钢:《现代中国文学作品选评》,154页,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6.我们在呐鸥的日记中也证明了他对女性的偏见;他既爱女性的肉体,又嫌恶女性没有智性发展的可能。事实上他完全由男性的色情眼光来审视女性,把女性看成性象征。他以观察者的姿态白描女性,只能捕捉到女性的外表,完全无法深入女性的内在世界。这就是为什么新感觉派作品中的新女性形象总是如此浮面:只有光鲜亮丽的外表,完全没有心理深度;她们及时行乐,只追求一夜风流的性关系;她们无心无脑,随时会背叛男人,是男人无法掌控的女人——事实上,浪荡子之流的男人,一味由自己的角度检视女人,当然掌握不住女人的心理。呐鸥一介风流,于三十年代“革命文学”当道之时,在上海建立了他独树一帜的文风。也只有上海结合通俗文化和商业化媒体的特殊环境,才能造就出刘呐鸥这样的新感觉派文人。

彭小妍:《刘呐鸥1927年日记》,载《读书》,1998(10)。

7.穆时英新感觉派小说用异常快速的节奏,电影镜头般跳跃的结构,在读者面前展现出眼花缭乱的场面,以表现现代大都市的生活,尤其表现半殖民地都市的畸形和病态。如《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作家没有去叙述他们一生中的种种故事,而是选择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在这五个人身上所发生的事情,来展现他们不同的职业、性格和内心世界。如果说这五个人在同一时间内的经历各自是一首小诗的话,那么,其共同的特点——失意,则像是这组诗的一条主线,把这五首小诗串联成为组诗。接着,作家又选取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描述这五个人的“快乐情景”,揭示他们被无情的时间啃噬着心脏的极端痛苦。最后,作家摄取四个人给一个人送葬的情节,表现他们个个像“爆的气球”在无尽的时空中的感受。

邓明灿:《论穆时英新感觉派小说的特点》,载《河南大学学报》,2000(6)。

泛读作品

施蛰存:《春阳》《将军底头》

刘呐鸥:《游戏》

穆时英:《公墓》《夜开》《夜闭》

评论文献索引

严家炎.论30年代的新感觉.中国社会科学,1985(1).

张鸣声.都市化中的乡村与都市里的乡村——心理分析派小说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1).

阎振宇.中日新感觉派比较论.文学评论,1991(3).

尹鸿.论中国现代新感觉派小说.中国社会科学,1991(5).

黄献文.论新感觉派.武汉:武汉出版社,2000.

王宏图.新感觉派的都市叙事:感性欲望的盛宴.社会科学,2003(7).

吴立昌.30年代的创新能手——心理分析小说家施蛰存.上海大学学报,1991(5).

王姝.穆时英研究述评.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4).

李欧梵.脸、身体和城市:刘呐鸥和穆时英的小说.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郭海荣.“一位敏感的都市人”:论刘呐鸥的都市小说创作.中州学刊,2006(5).

拓展练习

1.简单勾勒海派小说的发展脉络。

2.在谈论20世纪30年代新感觉派小说时,人们往往关注其创作方法的新异,如运用心理分析、意识流、蒙太奇等手法。其实,新感觉派小说作为都市文学之一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即它是“无家”的文学,“无家”不仅指真实生活中“没有家庭”,而且指精神上失去家园。“无家”的文学的实质是对正统文学的反叛。正统文学中的人物总要担当“立家治国”的重任,潜藏于人物背后的是一种政治本位意识,是“家”的延伸。在“新感觉派小说”中,这种意识被彻底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物质的渴望,物欲统治着人的思想,这种物欲其实是“经济本位”意识。由于历史变幻,新感觉派小说在文学史上只是昙花一现,但是当历史的车轮恢复本来运行轨道时,它就会再次浮出历史地表。在当代文学中,“无家”的文学依然存在。虽然王朔躲避崇高是为了寻找崇高,表现人失去精神家园的状态是为寻找失去的精神家园,无论如何他作品中的人物没有固定的“家”,没有精神的憩居地。邱华栋的作品里的人物压根就没有精神,充溢的是对物质的渴求。阅读文本,给出自己的看法。

3.文学理论家派克认为可以从三个角度来描绘都市:从上面、从街道水平上、从下面。有评论者运用此观点分析(4):从上面看,是把都市当做一种固定的符号,在这种眼光下,都市是一种渺小而且畸形的人造物,被包围在大自然和谐而美妙的造化之中,这是浪漫主义的观察立场。郁达夫、沈从文的以都市生活为题材的作品采取的就是这个角度。从街道水平观察,更贴近都市生活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有一种视都市为同类的认同感,把都市当做一种正常存在,因而能够比较客观地表达都市人生的隐衷、委曲和真实含义,是写实主义的观察立场。茅盾和老舍等采用的是这一角度。从下面观察,则是发现都市的文化本能,发现都市人隐秘的内心世界乃至潜意识,发现在街道上禁止的事物,这是现代主义的观察立场,是内向性的审美视角。新感觉派采用的便是这一审美视角,这是新感觉派在表现都市题材时的与众不同之处。此论析的视角无疑能拓展我们的研究思路,你是否认同,分组讨论。

————————————————————

(1) 赵园:《老舍——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与批判者》,载《文学评论》,1982(2)。

(2) 蓝棣之:《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55。

(3) 王润华:《老舍小说新论》,北京,学林出版社,1995。

(4) 朱彤:《中国现代新感觉派小说艺术模式的更新》,载《南开学报》,1995(3)。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