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结束语

十五 结束语

上面我们讨论了一群作家的成长和发展,他们给人的印象是一个互相交织的整体。无数线索把他们相互联系在一起,从一部作品伸向另一部作品。这部论述只是说明了这种联系,它并没有把互不相关的实体武断地放在一起。不过应当注意,这一些作品、这一批作家只是形成一个集团,而不是形成一个流派。一些有共同倾向的头脑和作品自然地无意地联系在一起,就形成了集团;一些自愿接受某些大体上得到明确地系统阐述的信念作指导的作家,有意识地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流派。

流亡文学虽然是由法国人形成的,在发展中却超出了法国的国界。为了理解它,我们应当回顾那一段短短的猛烈动荡的时期,那时旧秩序被推翻,合法原则被抛弃,统治阶级遭到屈辱和毁灭,正教被推到一边,人们从这一桎梏中解放出来与其说是由于科学修养,毋宁说借助于一种好斗哲学。——他们无情的、有时是不太光彩的斗争方式使许多人恼怒,这些人隐约感觉到对旧秩序的指责有不公道的地方,而他们思想上、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渴望在新秩序中也得不到满足。人权和进步的观念越是证明不现实和行不通,就越是可以肯定思想上的回潮就在眼前。果然来了,反动开始了。我已经说明在最初它如何只是部分的反动,革命的思想如何总是和引起对伏尔泰反动的那些思想混合在一起;我们已经看到,所有它的领袖人物思想上的起点都在十八世纪,他们必然要受回忆的影响,容易走回头路。他们都可说是从卢梭出发的。他们第一步是拿起他的武器,把攻击的矛头指向他的对手伏尔泰。只有他们中间最年轻的一个——巴朗特可以真正说是与卢梭无关。

接着这些人来的是第二批作家,他们的目标是保存社会。他们大部分也是流亡者,他们提倡无条件的反动。他们的作品,和夏多布里昂这样在艺术上进步而在对教会和国家的态度上反动的作家们的个别作品,还有像拉马丁和雨果这样的未来自由派甚至激进派作家的某些青年时期的反动作品,构成了一组作品,其特点就是无条件地信奉旧东西——他们的主导思想就是权威原则。这一批作家中间的领头人有梅斯特尔、波纳和拉马奈。

但在“流亡文学”的名称下,我集中了一些比较健康的文艺作品来提请人们注意,在这些作品中反动还没有成为对权威的服从,而只是为感情、灵魂、激情和诗歌辩护(这样做是自然的,也是有道理的),反对索然寡味的思考、精确的运算和受到条条框框和死的传统窒息的文艺,如像帝国时期在法国仍然继续维持其虚弱、苍白的存在的那种文艺。下面一组在服从一个支配原则方面是更加团结一致的,因而必然呈现出更清晰的轮廓;而现在讨论的这一组却更有生命,更有感情,更有急躁不安的力量。

我们仿佛看到流亡文学的作家和作品出现在一道颤动的亮光之中。这些人站立在新世纪的曙光中;十九世纪的晨曦照在他们身上,慢慢驱散笼罩着他们的奥西安式的雾气和维特式的忧郁。我们感到他们经历了一个恐怖的流血的夜,他们脸色苍白而严肃。但他们的悲痛带有诗意,他们的忧郁引人同情;他们不能继续前一天的工作,而不得不怀着疑虑看待那一天打下的基础,而且得费力地把一夜的浩劫留下的碎片收拢起来。为此他们感到屈辱,他们感情的迸发表露了这种情绪,在这里面人们可以感觉到激发人心的力量。

流亡文学是一种表现出深刻不安的文学。夏多布里昂以他小说中暴风雨般的感情和出色有力的景物描绘带了头。在这些书中一切都闪耀和燃烧着天主教的狂热和撒旦式的感情;在火焰中像石像一样伫立着现代人物、以我为中心的孤独的天才勒奈。

瑟南古创作了一部作品,在这本书里他以特别充满热情的方式,把现代自由思想同浪漫主义的渴望、把条顿族的伤感和理想主义同拉丁族的细腻的美感、把什么问题都要考察到底的反叛精神同梦想自杀的绝望情绪糅合在一起。

诺迪埃也以他的声音参加了合唱。他感觉敏锐,多才多艺,异想天开,具有反抗精神,对拿破仑和社会现状进行了攻击,对克洛卜斯托克和修道院的生活加以颂扬。他天真得像一个孩子,渊博得像一位老人,为了尝尝受迫害的乐趣,并为了在孤寂之中进行学习,他自寻苦痛和折磨。他不断进步,却把对进步的信仰变成了他不断讽刺的题目。

贡斯当作为政治家出现,也作为小说的业余爱好者出现,却使一些大师们相形见绌。他的头脑像钟摆一样在两个时期的意识之间摇摆。从天性来说他是十八世纪的产物,但他的教养和他的目标却属于组合和建设时期的。他以他的一部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向同代人提出了一个刻画人物心理的典范,并让人们注意到为现代社会的种种规定而牺牲的一切美好感情和精力。

但是使流亡文学意识到它的目标和最好倾向的是斯塔尔夫人。她是这一集团中占统治地位的人物。她的作品集中了流亡者们所产生的最优秀最健康的作品。回到过去的倾向和奔向未来的倾向,在这个集团别的成员身上造成了行动和作品的不调和,而在她身上却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既不反动、又不革命而是进行改革的努力。和其他人一样,她首先从卢梭那里得到启发;和其他人一样,她哀叹革命中出现的过火行为;但比其他任何人都强的是,她热爱个人的以及政治上的自由。她和国家专制主义、社会上的虚伪、民族的骄傲自大和宗教上的偏见进行了战斗。她教育她的同胞们去理解邻国的特点和文学;她亲手拆除了胜利的法国在自己周围筑起的一道自我满足的墙。巴朗特通过纵观十八世纪的法国,只不过是继续和完成了她的工作。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