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

韩愈

(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进士,在刑部侍郎任上,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历任国子监祭酒。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他反对六朝以来的浮艳文风、主张继承先秦两汉的散文传统,追求文学语言“词必己出”、“唯陈言之务去”。其诗气势壮阔,笔力雄健,自成一家。他首开了“以文为诗”的先河,对宋诗的影响很大。但由于过分追求奇险和散文化,有些篇章险怪古奥。有《昌黎先生集》。

听颖师弹琴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大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注解】

①师:唐对僧的称谓。颖:僧名。

②“昵昵”二句:意谓琴声之缠绵婉转,有如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昵昵,亲近之意。尔、汝,《尔汝歌》是江南一带民间流行的情歌,歌词每句用“尔”或“汝”,以表示彼此关系的亲密,此同其意。

③“浮云”二句:比喻琴声的悠扬。

④“喧啾”二句:比喻琴声忽而如百鸟竞喧,忽而如孤凤长鸣。

⑤“跻攀”二句:写声调高低的变化。跻,登。跻攀,指调子越弹越高。分寸不可上,形容高到不能再高。千丈强,千丈有余,极言其低。

⑥省:懂得。丝篁:即丝竹、弦管,泛指乐器,这里借指音乐。

⑦滂滂:流溢的样子。

⑧能:指擅长弹琴。

⑨无以句:指琴声荡人心魂,再弹就禁受不起。冰炭置肠:比喻情感剧烈的波动。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音乐之美的名作。清人方扶南把此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相提并论,推为“摹写声音至文”。诗的前十句紧扣题目中“听”字,从正面摹写声音。后八句写诗人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全篇诗情起伏,驰骋大胆的幻想和丰富的联想,在摹写声音节奏的同时发掘蕴含其中的情志,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山石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img51?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注解】

①荦(luò)确:大石矗立,险峻不平。行径微:行走的路径狭窄。

②疏粝:简单的饭菜。疏,通“蔬”。粝,指糙米。

③穷烟霏:到处都是烟云。

④山红涧碧:指山中的红花,涧底的碧水。枥:同“栎”,落叶乔木。

img52:被人笼络、控制。

⑥吾党二三子:指和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

【赏析】

这是一篇诗体的山水游记。诗人和朋友到洛水钓鱼,夜宿惠林寺而作。诗吸取散文笔法,按行程的顺序,记述了诗人从黄昏到寺、夜深宿寺及天明离寺游历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对古寺深山的幽深瑰奇的景色作了细致生动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热爱。全诗节奏舒缓,语言清新自然,洋溢作者真挚的情感。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赏析】

开门见山,以流快的笔调,描绘了春雪纷飞的景色.这首诗构思精巧。首二句写诗人盼春的失望、急切和惊喜的心情。三四句将这种急切盼春的心情寄托在白雪上,仿佛白雪等不住,竟穿树飞花,宛如春天百花盛开,新鲜别致,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选一)

其一

img53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解】

①原诗二首,此是第一首。“张十八”即张籍。

【赏析】

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前两句传神地描绘了初春时节京城内外细雨蒙蒙、万物复苏的优美景色,春草远看似青,近看似无。体现了诗人对景物观察的细致和高超的语言技巧。后二句是诗人对初春郊外景色的评价,胜过京城处处葱笼如烟的柳色。全诗清新自然,蕴意深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