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1.九寨沟的夏天

2010年8月初,我和家人一起游览了九寨沟,至今难忘。特别是那蓝绿交融、层层叠叠的“水”所构成的充满灵性、多姿多彩的世界,让我魂牵梦萦。

我们是那天第一批进入景区的人。景区的景点呈“Y”形分布,全长有五六十公里,一天内是“走”不下来的。管理处安排了宽大、舒适的旅游巴士,在旅游点沿线接送游客,发车间隔仅几分钟。我们乘旅游大巴一直开到最远的高点,然后一路自由下行。由于是第一次来,二十多个景点都不想错过,难免有些“走马观花”的味道,只好借助照相机记录下许多色彩纷呈的迷人画面。

走进这独具特色的九寨沟,首先映入我视野的是云雾,成团悬浮在空中的细微水滴或冰晶。我们乘车从最高处开始游览时,还是早晨,与北京同期三十多摄氏度的高温相比,在这海拔两千多米的景区,气温还不到十摄氏度。两侧的山峰被或浓或淡的云雾环绕,时常在你的周围飘过,似入仙境,此时在山下的人看来,你是在“云中漫步”。在我们游览的十多个小时里,万里无云的情况从未出现过,天空、山顶、周边,总是或多或少地飘浮着浓淡不一的水汽,太阳也是时隐时现,景物随之时明时暗,有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九寨沟里被称为“海”的景观,实际上是山谷中数万年前形成的一系列“堰塞湖”。我们从最高处的原始森林景点下来,很快就到了“天鹅海”。“海”面上一层薄薄的雾气,从侧面望过去,呈乳白色,像一层白纱在水草间浮动。据介绍,到了冬天这里结冰后,经常会有迁徙途中的天鹅在此逗留,为了使这些优雅的生灵免受打扰,“天鹅海”在冬季是不对外开放的。

随着气温的升高,九寨沟的“水”逐渐揭开她神秘的“面纱”,我于是开始惊讶于她的“质感”:即使是缓慢流动中的水,也会给人一种“玻璃”般的错觉,各处相对静止的水的聚集地,更是清澈见底、一览无余,没有丝毫别的什么。尤其是在一些落差不大、流速不快的缺口处,缓缓的水流由于表面的张力形成一定的弧度,从侧面看去,仿佛一个巨大的玻璃体,其边缘不断地崩裂成无数小颗粒而落下。水体的透彻和清爽,尚未触碰她,就已经感到彻骨的凉意。

在我惊叹她冰清玉洁般“质感”的同时,九寨沟“水”的“多彩”又让我着迷。虽然没有深秋时的黄、红色调,但是夏天的九寨沟,却将与绿、蓝有关的所有颜色呈现在人们面前。在有些“海”里,浅水中长有淡黄的水草,随着深度的增加,水色逐渐向蓝色过渡,直到最深处呈现蓝宝石的色彩;而另一些“海”里则看不见水草,却有岸边高耸的树木和低矮的灌木的浅蓝色倒影,微风拂来波纹荡漾,含情脉脉;还有的“海”满是天蓝色,在风的作用下泛起密集的褶皱,出现了“毛玻璃”的效果。有些瀑布的水潭,清灵的水透着微微的蓝色,仿佛是一整块巨大的玉石放在你的面前。

当色彩斑斓的“水”在我面前展开她那“多姿”的身形时,令我陶醉,真希望融入这如诗的人间仙境。九寨沟的水除了以“海”的形态出现外,还有“滩”。给我印象最深的“滩”是“珍珠滩”,百余米宽、数百米长的斜坡上长满了黄绿色的苔藓,零星散落着一些灌木,整个斜坡都被一层清凉的水所覆盖。水从这个四十五度左右的坡上流下,遇到石头和突起还泛起白色浪花,哗哗的水声清晰可闻。“珍珠滩瀑布”与“珍珠滩”相连,另有一种情趣。在九寨沟,“典型”的瀑布不少,但与其他地方的瀑布不同的是,这里的瀑布是没有“河道”的,而是顺着地势流动的一大片水“平推”过来,遇到断壁而形成“瀑布”状。这就不得不提到另一种“海”的形态,与前面提到的类似“堰塞湖”的“海”比较起来,这种形式倒是真有点“海”的味道:漫无边际。“树正群海”是这类“海”的典型代表。滚滚的水从群树间流过,虽然仅有半米多深,但却势不可当,水的清凉、浪花的洁白,使我感觉是在“仙境”。这里的水无处不在、时急时缓地流动,间或翻起的浪花才让我知道那里有水。已经没有“溪流”的概念了,因为它们都连成了片,汇成一片流动的“汪洋”,这才是九寨沟“水”的奇妙境界:水世界!

当我提笔记录游历九寨沟的经历时,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在眼前闪现,仿佛又置身于“水世界”,那清泉般的水渐渐渗入我的心田,隐约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开始酝酿、成长、蔓延。

2011年5月16日,北京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