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论与美学论丛》总序

《现代文论与美学论丛》总序

本丛书记录下我和一群年轻同仁的一次难忘的中国现代学之旅: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协力对中国现代文学、文论与美学传统作了一次新的探究。说到传统,人们总会不假思索地以为那只是指类似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古代时光,而忽略“别求新声于异邦”的现代,仿佛唯有古代才配称为传统。对置身当代的我们来说,苏轼的“气自华”固然有其不容忽视的回瞥意味,但鲁迅的“求新声”却不能不说正是中国现代历史现场的真实写照。实际上,晚清以来国人在“欧风美雨”的浸润中变法自强、实施启蒙乃至燃烧革命烈火的历史,已经和正在成为中国传统,准确地说是中国现代性传统。在一次新的探究之旅中重新回望作为中国现代性传统之一方面的中国现代文学、文论与美学传统,恰是我们的初衷所在。

从中国现代学视野去重新审视中国现代文学、文论与美学传统,是我经多年摸索后找到的一个研究方向。在我看来,中国现代学是关于中国现代文化传统的学问,是中国人对中国现代性文化的研究。与有关中国古代文化的“国学”不同,也与外国学者从事的有关中国问题的“汉学”(Sinology)或“中国学”(Chinese Studies)不同,中国现代学主要研究百余年来中国文化现代性传统的发生、发展、演变及其对当代社会的意义。从中国现代学视野考察中国现代文学、文论和美学,可以更准确而深入地揭示中国文学现代性、文论现代性及审美现代性的面貌及其意义。本丛书旨在对中国现代文化传统与文论特色展开研究,即在中国现代学视野中重新考察中国现代文学、文论与美学,着重发掘中国现代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学和文论之间的互动关系。

这里选取中国现代学这一特定视角,正是企望在理论上有所建树和创新。从中国现代学视野重新审视中国现代文学与文论,有可能更充分地认识中国现代传统的文化身份和积极意义。传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现实状况的选择与熔铸中。中国传统是基于现实需要并在现实中重新创造的由过去传承的符号表意系统。这种传统既有古典性传统,也有现代性传统,两者共同构成我们当今所身处其中的中国传统结构。应当在继续充分尊重和弘扬中国古典性传统的现代意义的前提下,纠正那种只强调古典性传统而忽视或轻视中国现代性传统的偏颇,跨越传统仅限于摒弃古典性传统的成见,充分认识到中国现代性传统是中国文化传统整体的一种新形态,是与古典性传统不同但却同样伟大的新传统,需要积极予以承认并加以认真研究。这种承认和研究,对于正在持续展开的中国现代性进程和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传统建设及中国文化的个性伸张,都应具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丛书拟重点考察一些有代表性的现代作家、理论家、批评家及美学家或相关问题,着力探测中国现代文学和现代文论传统的积极价值,以便在当前新世纪语境中重新认识中国文学和文论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作新的观照。同时,运用中国现代学视野去重新观照中国现代文学、文论与美学状况,可以揭示以往被忽略的新问题、新现象及其意义,从而为理论探索带来新的拓展空间。

本丛书的主要目的在于:在已从事的关于中国现代性体验和现代性诗学研究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开拓。这具体表现为在中国现代学视野中考察如下相关问题:中国现代性的特征、颜面、类型;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特征、类型等;中国现代文化传统新视野中的文论现代性研究,包括文论现代性的发生、演变、特征、类型等;中国现代学新视野中的现代重要作家、文论家、批评家、美学家研究。

纳入本丛书的六种著作各有其研究重心和特色:

胡继华的《中国文化精神的审美维度——宗白华美学思想简论》尝试从“文化精神”角度考察宗白华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的美学研究,把宗白华的美学沉思与中国文化复兴事业结合起来加以观照,得出这种美学是对中国文化精神的审美维度的建构的新结论。该书进而发掘出这位美学家对于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基本象征物”的“节奏”及其文化根源的探究,揭示了宗白华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及其历史局限性。

周志强的《汉语形象中的现代文人自我——汪曾祺后期小说语言研究》把汪曾祺短篇小说同中国文学文体的现代性联系起来考察,为汪曾祺重新定位。这部书从分析汪曾祺小说语言入手,探讨“文”的文体意识在汪曾祺小说中的具体体现,以此分析短篇小说的文体功能及其不同意义,进而总结中国短篇小说文体的分化与变迁。书中有关“现代韵白”与现代汉语形象建构的分析,尤其体现了著者独到的艺术发现。

梁刚的《理想人格的追寻——论批评家李长之》引人注目地提出李长之是20世纪中国最富于独创性及最重要的批评家之一的新观点,足以令人对这位一度被遗忘和忽略的大批评家刮目相看。该书以理想人格为焦点,去透视李长之在美学批评、文化批评、文学批评和画论批评诸领域的骄人实绩,其分析的重点在文学批评这个李长之最擅长和成就最大的领域,他如何把时代文化精神的重构、作家审美人格的探究以及文学本文语言的诗意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对渴望成为文学批评家的年轻朋友,这显然是一部及时的书。

何浩的《价值的中间物——论鲁迅生存叙事的政治修辞》对鲁迅的“中间物”及其革命作了研究,从鲁迅的文学世界来反思中国文学现代性传统诸问题,可谓独出心裁、别开生面,在鲁迅研究上堪称一次大胆的创新。该书的重点不在文学史料的新发现,而在突破现有鲁迅研究范式及权威话语,在思想史层面上重新发掘出被遗忘的鲁迅对现代中国人生存意义新维度的独特建构。鉴于鲁迅对中国文学现代性传统的重要性,这里重新考察鲁迅和他的“中间物”意识,有助于把握中国文学现代性传统的内涵,具有一种先锋的开拓性作用。

石天强的《断裂地带的精神流亡——路遥的文学实践及其文化意义》把路遥置于断裂地带的精神流亡这一新坐标上,更清晰地凸显其在中国现代性传统中的独特价值。该书的主要切入点在空间、身份、形象三个不同视阈,具有突出的解析能力与文化意义,由此呈现出作家及其身份认同的焦虑与小说文本中个体命运的悲剧性,有助于反思中华民族现代性进程中农村和农民的焦虑和困境。

我的《中国现代学引论——现代文学的文化维度》是一部有关中国现代学问题的专论。从标举第三种现代思风入手,提出中国现代学这一独特学科构想,规定了它的反构型学思性质,由此出发对中国现代性的特征、颜面、景观和品格作了探索,得出中国现代性是一种后古典远缘杂种文化这一新结论。全书主要结合文学个案展开论述,回放出中国现代性的丰富景观,对相关的革命主义、审美主义、文化主义、先锋主义、拿来主义等种种思潮作了评析,还对近期有关文学个案如王朔和铁凝做了阐释。

这套丛书只是中国现代学旅程的一次处子航,因而欠缺经验、行色匆匆在所难免,期待方家指正。

在筹划与写作多年的这套丛书即将出版之际,我首先要向我的五位合作伙伴表示感谢,他们是胡继华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周志强副教授(南开大学)、梁刚副教授(北京邮电大学)、何浩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石天强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胡疆锋博士协助我做了相关组织工作,同时向他致谢。

本丛书属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西方文论中国化与中国文论建设”(项目批准号为05JZD00028)成果暨北京师范大学985工程第二期长江学者科研项目成果。在此谨向教育部社科司领导、北京师范大学校领导和文学院领导一并致谢。

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史哲图书事业部张凤珠主任本着对这次学术探究之旅的热忱,给予我们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谨向她和相关社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9年5月1日序于北京林萃西里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