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满足为追求——我省农民企业家座谈会侧记(下篇)
到农村采访,往往遇到这种情形:
每到一地,一些率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先是往家领,让你看他们新建的标准住房、漂亮的室内陈设,向你夸耀可观的银行存款数目等。但当你问起他们生产上有什么发展,或准备新上什么项目时,得到的回答却往往是摇头。谈起这一情况,参加座谈会的农民企业家们认为,克服“小富即安”思想,变满足为追求,这是当前农村发展商品生产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在现象的背后
历史的长河流至20世纪80年代,世界正以光子速度发展的今天,在中国农民身上竟出现了“小富即安”的现象,这似乎不可思议。其实,如果从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来透视一下,就会发现这一现象的出现并不奇怪。
几千年自然经济的缓慢发展,给我们民族留下了许多沉重的包袱。“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节奏,“小国寡民”式的社交圈子,培养出一种“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易满足、低追求的心理和“知足者常乐”的人生价值观,这种浓重的惰性心理,在农民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一直积淀至今。
在农村改革之初,穷极而思变的农民,很少有这种惰性。因为他们要满足最起码的生存需要,他们穷怕了,要尽快脱贫致富。但当他们解决温饱之后,当孜孜以求的东西似乎已经到手的时候,他们中的一些人就满足了。而要求大富、创大业,就要冒风险,付出更大的代价。这时,潜藏在一些农民身上的惰性心理就又占了上风。
前面提到的一些先富农民一味追求消费,不思生产发展,是这种心理作怪;在一些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地方,一些农民满足于“吃白的,穿暖的,舒舒服服晒太阳”,也是这种心理在作怪。
当然,如果我们从更开阔的视角来分析“小富即安”、不求进取的现象,还会得出另外一些结论。
曹县郭庄村有个有名的富户,本想办个家庭羊毛衫厂,设备已经定好,技术员也请了,今年9月,他去浙江跑业务,看到一家报纸上登了《温州走下去会不会引起两极分化》的文章,心里就打鼓,思前想后,觉得还是等等再说。
一些农民企业家也吐露苦衷,他们大都是一边干着事业,一边瞅着上边(看政治气候有没有变化),一边防着后边(看有没有人揪尾巴,整材料)。有的农民企业家说得更直率:有人接二连三地整你,每一次都没个结论,每一次又都是他们正确,这样整来整去,谁还愿干,谁还敢干?
看来,我们政治体制上的弊端、法制的不健全、一些地方在执行政策时的多变,以及人为制造的摩擦、设置的障碍,不能不说也是一部分农民(包括有的农民企业家)“小富却步”的重要原因。
“现在我们的市场发育还很不健全,乡镇企业和国营企业的竞争处的并不是同一条起跑线,发展更加困难,风险性更大。”这是许多农民企业家的共同感受。众所周知,乡镇企业的原料靠市场,产品也靠市场,买价比国营企业高,卖价却要比国营企业低。要长期维持这种高进低出的局面,是比较艰难的。何况,完全受市场左右,在商品经济的大海里泛舟,搞不好就会翻船,砸掉饭碗不说,很可能把老本都赔上,而且没有退路(诸如社会保险、救济等)。这样一种风险,就将一些商品经济的羽翼还未丰满的农民吓得却步,转而营造自己的“安乐窝”。
这一个政治上的风险,一个经济上的风险,就足以令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民打怵,更何况还有那繁多的不合理摊派、出门办事求人的难处和到处都存在的“红眼病”的袭扰,令先富农民左右应付,苦不堪言。
在这种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农民,这个本身具有诸多缺陷,作为商品生产经营者尚有些先天不足的角色,在商品经济竞争的旋涡中,有的就要激流勇退了。
寄希望大环境的改善
帮助农民冲出“小富即安”境界,变满足为追求,首先要实行“综合治理”,为他们发展商品生产创造一个宽松的社会、舆论环境,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
一些农民企业家反映,现在对党的政策的疑虑倒不多了,特别是“十三大”召开以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好似给他们吃了“百年长效定心丸”,觉得可以放心大胆地干了。所担心的是一些地方和部门能否把“十三大”的精神落到实处。这种担心并非没有根据,从表面上看,乡镇企业好像很有自主权,其实,哪个农民企业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一些行政干预、不合理的摊派等等,都经常使他们大伤脑筋。
“红眼病”也是发展商品经济的一大隐患。先富农民迫切希望有关部门能出个“妙方”,治治那些“红眼病”患者,切实保护他们的经济利益和合法权利。
农民企业家们对市场可以说是既爱又恨,他们得益于市场,又在市场上栽跟头。不过在从事商品经济的实践中,他们觉悟到,事业的发展是与市场经济维系在一起的,所以他们更迫切地希望,经济体制改革能够不断深化下去,诸如资金、劳务、技术、信息和地产等生产要素市场应尽快建立起来,让市场机制更充分地发挥作用,为他们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
迎接挑战 冲破险滩
大环境的改善,无疑有助于清除农民发展商品经济道路上的障碍,使他们尽快冲出“小富即安”思想,产生新的追求,立志求大富、创大业,在经受挫折与失败中筑起成功的大厦。
全省有名的葡萄大王张本敬就是一个愈挫愈奋的胜利者。1986年,他与某县联营失败,损失6万余元,与此同时,各种谣言也纷至沓来,有人说他骗取不义之财,有人说他偷税漏税被逮捕。在这种种压力下,张本敬没低头,而是及时总结教训,对各联营单位进行全面整顿。到年终,不仅挽回了损失,利润仍超出10万元。
和张本敬一样,每一个成功的农民企业家几乎都有一段“走麦城”的历史。但他们之中既有“枪打不倒的出头鸟”,又有“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冒险精神、开拓精神、愈挫愈奋精神,这些完全和小农经济思想相反,又是发展商品生产所必须具有的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正因为如此,有一些农民企业家,以更积极的姿态,挺身迎接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将压力变为动力,商品生产更上一层楼。
面对市场竞争和国营企业“狮子松绑”、军工企业“老虎下山”的挑战,他们还学会以“集团规模”应战。广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结成各式各样的企业集团。记者在座谈会上注意到,到会的农民企业家们,几乎人人都有“拿人”的横联项目。他们清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这些过去一直孤帆苦斗的小船,只有集结成一支支威武雄壮的船队的时候,才能驾长风,破巨浪,过险滩,到更遥阔的商品经济大洋里去搏击,去收获。
(《大众日报》1987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