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为烟火,何畏绽放

王尔德:“不能说出名字的爱”

不,没有人伤害我,那是爱的印记。

——王尔德

爱情是什么?文学家用尽华丽的辞藻来描述她,音乐家用绝美的音符来修饰她,画家用绚烂的色彩来铺陈她,可是,那最终不过是爱情最浅显的表达。我们高喝着“爱情价更高”,同时又低吟着“原来爱情这么伤”,这也不过是个人的一场沉醉,智者狂,痴者悲,愚者酒一壶,早就入睡。

王尔德,一个为爱痴狂的人,在他心里,人性之美的极端是爱情;王尔德,一个为爱所伤的人,他认为,“恋爱总是以自欺开始,以欺人结束”;王尔德,又是一个为爱不顾一切的人,千帆过尽,伤痛过后,他仍然虔诚地说,“不,没有人伤害我,那是爱的印记”。“自深深处”的深深的爱,抑或是深深的恨。要知爱恨这种强烈欲望下的强烈情感,本不可能有清晰可见的界限。就让我们浑浑噩噩地不分彼此,总好过言辞犀利地相互叫劲。然一切,都必须假借一场名义。在爱的名义下。

生为烟火,何畏绽放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于1854年10月16日出生在爱尔兰首府都柏林的一个富有家庭,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家庭。他的父亲威廉·王尔德是一位十分高明的眼科和耳科专家,他对文学和考古学也很有研究。童年时,王尔德就跟随父亲到法、德两国旅行,这些旅行激发了他对神话和轶闻传说的爱好。王尔德的母亲简·埃尔吉则是一名颇有才华和名气的诗人、政论家,在她家中经常是高朋满座,宾客如云。在家中定期举办的沙龙上,他常常听到母亲在客人面前高谈阔论,无形中也练就了他的智慧和辩才。王尔德的母亲一直想养一个女孩子,于是,她总是把王尔德打扮得非常漂亮,小时候,王尔德的才思与美丽就是沙龙中众人赞美的对象。王尔德从小就深受父母的影响和熏陶,可以说,他一生中最好的教育,是在他父亲的早餐桌上和母亲的会客厅中得来的。

王尔德在学校里绝对是个风云人物,这倒不是因为他的才情,事实上,他在学校里的表现平平,并不如他在家里的沙龙中表现出色,但他的特立独行绝对地成为了校园里的一道风景线。在波尔托拉皇家学校时,他就一反教会学校中腐朽、刻板、传统的气息,每天打扮得像个摩登公子,招摇过市,毫不在意别人另类的眼光。他的衣着、言行、甚至房间装饰,永远能够称为大家的话题,不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这倒与他后来的表现一致。这时的王尔德就已充分展现了他对于艺术和美的独到见解,以及他对于感官享受的推崇,但这不过是小试牛刀。进入牛津大学后,他受到了沃尔特•佩特关于“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及约翰•拉斯金关于“缺乏活动的生活是犯罪,缺乏艺术的活动是丧失人性”的审美观念的影响,并接触了新黑格尔派哲学、达尔文进化论和前拉斐尔派的作品,这使他才真正地被领入了唯美主义的殿堂。

王尔德通过文学作品而不是个人特色崭露头角是在1881年,他的第一部诗集——《王尔德诗集》在伦敦出版,至此,他的才华得以被更多的人认识到。后来,他又前往美国讲学并在浪漫之都巴黎逗留了一段时间,这使他接触到了更多的名流学士,同时也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他时常穿着华贵的礼服游走在更重奢华的宴会中,与名流贵族们嬉笑而谈,用自己机智的言语打动着那些浮夸的上层人士;有时他又会拄着他那价值不菲的拐杖立于塞纳河畔,思索着唯美主义的真谛。在巴黎的生活就如穿梭于天堂,让王尔德流连忘返。但很快地,因为物质的奢侈、生活的享受他陷入了经济上的困难,最后不得不回到故乡。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