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前言
比较诗学作为比较文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在世界和中国的比较文学相关理论研究领域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在当今21世纪中国的文学批评理论界,由于其在研究视野和学术方法上越来越明显的、不可避免的跨文化特征和国际化趋势,其对于从跨越语言和文化的学术立场去研究文学现象的比较诗学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借重,也正在变得越来越普遍和强烈。
上个世纪初,也就是自王国维先生1904年发表《红楼梦评论》,1908年发表《人间词话》,尝试以新的参照系统来重新言说中国文学的问题开始,比较诗学的学术理念和方法就开始在中国萌芽生长。最近二十多年以来,随着比较文学在本土中国的重新崛起和学科化发展,比较诗学学科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方面,也都有了长足的进展,具备了一支初具规模的研究和教学队伍,出版了一批颇为可观的、以比较诗学和比较文艺学命名的专业著述,院校中形成了不少以比较诗学为学术方向的博士点、硕士点和大量研究性的课程。
但是,迄今为止,无论中外,都尚未有一部专门介绍这一学科产生的历史源起、学术语境、理论特征、方法路径、研究范式以及具体研究示例诸方面的系统性著述,从而为这一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一种入门性的参考。而目前我们关于比较诗学的学科知识,基本上还是来自于各种比较文学概论性教材的相关章节,其内容既不系统全面,也欠缺学科认识的深广度,同时也很难说有什么具体的、研究实践上的引导作用。至于一些具体的专门研究著述,虽有比较诗学之名,但由于其只管自己做具体的专门研究,并不认真告诉人们何为比较诗学;而在学术的思想和方法理路上,又往往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各自为政,出入甚远。有从范畴论去讨论的;有从认识论去梳理的;有从本体论去入手的;也有从美学立场去展开的;甚至还有以比较诗学为名,却意不在诗学,而是从价值现象学视野去讨论思想和信仰主题的。可谓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令后学者颇不易学习和效法,也使得这门本来就有一定难度的跨文化理论批评学科变得益加有些神秘。视其难者,觉得其理论原则和方法范式都有些难以捉摸;而视其易者,常常以为只要把两种不同文化的文学理论范畴概念放到一起,说说它们之间的异同就大功告成了。
尽管连本书的作者本人也认为,从事一门专业性的学科研究,未必就一定需要先去学习某些所谓“概论性”、“原理性”的入门书。有时候,精读一些相关的经典性、权威性的著述所能得到的知识和方法收获,比看一堆概论性的入门书籍所能得到的启发更多和更有参照价值。但是,就比较诗学目前的学科现状而言,要使目前在学理上的混乱情形和方法范式诸方面的界限不清状况有所改变,使学科内已经有的研究者多少引起一些省思,使后来者少走一些弯路,看来,多少有那么几种主要以探讨该学科的学术源起、历史流变、理论特征、方法范式和研究深度模式的专门性著述,对于学科的发展而言还是有意义的。它可以提供一种较为系统的学理思路,也可以提供一些研究的所谓规范性实例,无论如何,还是有些必要和益处的;另外,对于院校中的专业教学而言,则可以起到把学生先引进门来的意义,使他们尽量少走弯路。弄得好,也许还可以举一反三也说不定。
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学科上的基本信念,作者才在数年前立意做这方面的专门系统研究,并且表示要写出一本关于比较诗学或者说是跨文化文学批评理论研究的“导论”性著述。其意即在于清理自己一些年以来关于比较诗学研究的学术思路,同时也试图为专业内外的同学提供入门学习上的参考。
大约七八年以来,作者在从事研究和写作的同时,为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开过许多轮次被称之为“比较诗学导论”和“比较诗学论著选读”的讲读课和专题讨论课,最后完成课程学习和课程论文的博士生、硕士生超过百人。本书中的某些见解,正是在和同学一起学习和研讨的过程中逐渐成形的,所以同样也包含着同学们的思考和心血。作为教师,我没有权利把这一切归到自己的名下,这是这里要特别加以申明的。正是在这样不断研究和教学的基础上,本书逐渐成形,并且作为讲稿在教学中使用了两轮,自认为效果还算理想。尽管我个人认为,本书中的许多内容还有待推敲和深化,但是在出版合同已经超期和编辑的不断催促下,只好暂时以目前的面目交付出版了。好在,如果它真的多少有几天生命力的话,也许就还有修改的机遇。我始终期待着。
按照北大传统的专业性专题课程教学的习惯,一门课程的开设与教师本人的专题研究是密不可分的;而当研究告一段落,课程讲过几轮,作为成果的专著或者教材出版之后,这门课程也就该打住了。作为教学研究人员,他将要去寻找新的研究方向,拓展新的思考领域,开设新的课程。但是,比较诗学毕竟是我的主要专业学术方向之一,虽然本书已经出版,但是,个人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教学方向的思考肯定不会停止,或者可以说,才真正算是开了一个场。
如果依照我的学术思路,但凡是有兴趣的人们,都可以自由决定是否要购买和了解本书的内容,但是,根据编辑的要求,我还是必须具体一点来确认本书所谓最合适的读者群,于是,我只好说,大概本书对所谓比较文学、世界文学、文艺学、中国各时代文学,或者说希望并且愿意从跨文化立场去从事文学和批评理论学科学习的同学和专业工作者,无论如何多少都有些参考意义,不管他是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或者其他的人们。如果有人愿意采用它作为包括比较诗学在内的课程教材或者参考书的话,我将感到荣幸,并且真心地愿意听取您对本书的各种批评建议。至于出版社和编辑,他们自然会觉得有成就感,因为这样就增加了他们工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最后,通例应该感谢曾经支持过本书写作的人们,可是,由于牵涉太多就不想都列举了,反正在今后的岁月中我也会尽量地为朋友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但是,有三个名字是不能不说声谢谢的,一位是我的硕士导师乐黛云教授,没有她,我恐怕没什么希望走入北大的校园大门;也是她,不仅将我领进比较诗学的学科门槛,还把她上了多年的比较诗学课程信任地托付给我继续下去。另一位是我那个总也读不完的博士学位的导师伊维德教授(Prof.W.L.Idema),他在荷兰莱顿大学做文学院院长的时候收下了我这个四十多岁的老学生,现在做了哈佛大学东亚系的教授和费正清研究中心主任,还依旧确认继续做我的导师,并且允许我先写完本书,然后再继续做那篇学术要求严格,语言恐难过关,答辩遥遥无期的论文。我真的要感谢他的宽容和耐心。最后要谢谢本书的编辑张冰女士,她的耐心、负责和关注,是本书得以顺利出版的重要前提。
关于本书的主题,初步打算尝试回答的其实只是两个问题,一个是:什么是比较诗学?另一个是:如何去做比较诗学研究?虽然我在书中已经尽了自己的努力,但是,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预期的学术设想,显然是要由读者读过之后自己去评判的,这里就不事先絮叨了。其实,说好说坏都是自说自话,还是给读者,也给自己留点批评和辩解的余地吧。
2005年春于屯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