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夏、商与西周

第二章 夏、商与西周

白陶爵

夏代(公元前2070~前1600年),1991年伊川县南寨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存。白陶由类似瓷土的泥土制成,其质坚硬,因此多被当时社会上层所使用,这种器形仿自青铜器的爵即为其中的代表。

白陶爵

二里头龙纹陶片

二里头文化时期,陶塑。1960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残高19.5厘米,残宽20.5厘米。泥质灰陶,是一件陶器的残片。残片一端为弦纹收口,陶片上刻有龙首,龙眼采用浮雕手法向外突出。龙首处向外刻有两身,向上呈弧形张开,下部刻有云纹,使龙的形象气势生动。龙身上方,器身刻有一只仰卧兽面纹,头小耳长,形象生动。作品线条柔和,雕刻线内以朱砂填充,眼部涂成翠绿色,外观色彩丰富。

二里头龙纹陶片

黑陶象鼻盉(hé)

二里头文化时期,1984年河南偃师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器为头、腹鼓,细颈形式,高26厘米。头部眼、鼻俱全,直长的象鼻为流,头后部有开口,并有扁形鋬从开口根部伸出,接于腹上部。器无细刻纹饰,只有颈、腹和器足部饰弦纹。史籍记载我国黄河流域有大象,甲骨文记载有商王捕象的历史,这一点也从夏商早期出土的象形陶器和青铜器中得到验证。

黑陶象鼻

殷墟陶塑人像

商代后期,陶塑。1937年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由台湾的历史语言研究所收藏。灰陶,同时出土的器物造型有男有女,此造型应为女像。像头顶盘发,眼睛扁而小,口大,嘴角向下,鼻大而突出,双手向前,似戴梏(古时木制的手铐),左臂已残,下身裹裙似与上衣相连。颈中戴项圈应为枷锁,此人像为商代奴隶或战俘形象。同时出土的男像,为双手向后戴梏状。

殷墟陶塑人像

兽面纹陶母范

周代,陶塑。1960年山西侯马牛村出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长32.2厘米,宽22.2厘米。采用深浮雕的手法,依陶体表面进行雕刻。兽面呈长方形构图,上部雕出两角,并有鳞纹装饰,中间呈旋涡状,角上伸出两只小爪,向下夹住呈横向“S”形的两角,两角之下为兽面,眼下嘴两旁向外伸出胡须,形象怪异。整件雕刻内容丰富,造型多变,表现手法多样。

兽面纹陶母范

兽头陶母范

周代,陶塑。1960年山西侯马牛村出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长10.5厘米,宽8厘米。这是一件圆雕作品,形似猪头,顶部有耳为桃形,内有鳞纹及“S”形纹装饰。耳下布满螺旋纹及鳞纹装饰,线条优美,雕刻细腻。面部眼睛周围和短鼻上,下颌处均刻细密纹饰,线条流畅自然,形象生动逼真。牛村所在地为东周时期晋国青铜业手工业区,此地出土了大量生产、生活及雕塑的陶范。

兽头陶母范

原始青瓷尊

原始青瓷尊

西周,陶制。1959年安徽屯溪西周墓葬出土,安徽博物院藏。高17.3厘米,口径15.9厘米,腹径13.4厘米,足径11厘米。瓷尊口为喇叭状,颈稍向内侧斜,腹部圆鼓,高圈足。瓷尊胎体灰白通体施灰白釉,但釉质含铁量高,因此器表呈青褐色,釉层部分脱落。在瓷尊的口缘、肩部堆贴有卷云纹,颈部、腹部饰有水波纹和斜方格纹,纹饰线条自然舒展,造型古朴端庄。

妇好墓戴冠跪坐石人像

商代后期,石刻。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妇好被认为是商王武丁的王后,约葬于公元前13世纪末到前12世纪前期。妇好墓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座未被盗掘、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墓中随葬品数量、品种众多,其中跪坐人像有玉质和石质两种。这尊跪坐石人像,高9.5厘米,采用白石雕造。人像为双膝跪坐像,头顶盘髻戴冠饰,脑后有发辫。像脸形略长,前额突出,眉毛浓密,双眼圆瞪,颧骨高出,嘴唇丰厚,具有蒙古族人的特征。作品写实,造型生动。

妇好墓戴冠跪坐石人像

石牛

商代后期,石刻。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长25厘米,高14.5厘米,宽11.5厘米,白色大理石质。作品整体采用圆雕,并以浮雕和线刻相结合,塑造出壮实、憨厚的牛的形象。前肢跪地,后肢前屈,呈俯卧状。牛角向后,昂首向前,张口露齿,眼睛微闭,神态安详悠闲。塑像通体饰以兽面和卷云纹,下颌处刻有“后辛”二字,是石牛所属的标志物。整件作品雕琢朴实,风格简朴,形象端庄,造型完整统一。

石牛

石鸮鸟

商代后期,石刻。20世纪30年代河南安阳侯家庄出土。由台湾的历史语言研究所收藏。高33.6厘米,宽24.8厘米,白色大理石质。作品最突出的特点是通体线刻雕饰,头部和背部刻鳞纹,腹部前方及双足雕饰兽面纹,双翼雕蛇形和鸟的图案。像头生冠角,圆眼突出,双耳向后,鼻略尖,嘴呈下斜状,表情呆板,从像形上看应是仿自当时的青铜器,具有中国早期石雕作品古朴、原始的特征。

石鸟

妇好墓玉人

商代后期,玉雕。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高12.5厘米,肩宽4.4厘米,厚1厘米,为站姿人像。像为双面,一面为男,一面为女。像两面均头梳双角状高髻,女像弯细眉,目略凹,嘴扁,唇薄,两手扶在腹部。男像一面,额头留短发,眉粗而直,鼻大,嘴厚,双目微突,双手置胯间。两面人像遍身刻花纹,双肩略向上耸,肩下镂空;中间为身体,两侧为臂膀。双腿略粗,向内屈。像采用透雕与线刻相结合的手法,雕工精致,构思巧妙。人像脚下有突出的短榫,可作插嵌。在薄玉人上刻浅浮雕和线纹,对刻作者要求较高,这件作品双面雕刻,且细部纹饰较多,显示出较高的技艺水平。

妇好墓玉人

玉怪鸟

商代后期,玉雕。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高5.5厘米,通体呈深褐色,形象独特、怪异。像为站姿,躯体短而粗壮。头顶有三股粗大的弯角,线刻出双眼,头前有巨大喙钩向内弯曲。双翅紧贴身体以浮雕纹雕出,双足和尾巴均较短,形成底部天然的托座。鸟胸背上饰有线刻羽纹,背和头上均有孔洞,可作穿绳挂佩。妇好墓出土了大量此类型的动物玉雕,如鸮、熊等,有真实的动物形象,也有怪异的神话动物形象。

玉怪鸟

梳辫跪坐玉人像

商代后期,玉雕。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高8.5厘米,双手抚膝,双膝跪坐。上身略微向前倾,方脸尖颔,鼻大口小,作品头部较大,下身较小,头部约占全身比例的四分之一。玉人头顶正中梳短辫垂于脑后,头顶一圈短发雕琢细腻。衣饰蛇纹和云纹装饰,其中胸部雕有兽面图案,纹路清晰,凹凸感强。双腿纤细、短小,与上身尤其是头部形成对比。商代这一时期的玉器作品除实用工具以外,不仅玉雕的题材丰富,人物及动物的雕刻技术水平也大幅提高。此种人物雕像在同墓中出土多件,并且可经由衣饰的不同区别身份。

梳辫跪坐玉人像

玉人

商代后期,玉雕。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玉人像高7厘米,通身黄褐色,圆雕作品。人像呈跪坐状,双手扶膝,大鼻小口,头顶戴有圆箍形装饰物,脑后梳发辫,向前盘成圆形发髻。人像身穿交领衣,长袖,腰束带,腹前悬“蔽膝”。衣饰云纹、回纹装饰,腰后饰以卷云形宽柄饰物,似具有某种象征意义。作品突出衣饰、发饰和冠饰等细节表现,并以此来显示人物的社会地位。

玉人

青玉跽坐人佩

商代后期,玉雕。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通高5.6厘米,宽2.8厘米。人形佩为跽坐姿,双手自然扶膝,面部方圆,五官清晰,为猴面形象。头顶梳短发,发纹细密。头与肩部连接,颈下有小孔,可穿绳。作品由青玉雕刻而成,形象生动,代表了商代晚期的玉雕工艺水平。

青玉跽坐人

玉象

商代后期,玉雕。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同时出土为两件,其中一件为深褐色,长6.5厘米,高3.3厘米;另一件为黄褐色,长6厘米,高3厘米,两件成对。玉雕小象造型写实,但身体部分的比例被夸大,短腿,身体敦实,四肢粗短,除长鼻单独雕刻之外其余部位都采用线刻或浅浮雕手法表现。虽无精雕细琢,但造像颇具有生命气息。象身雕饰云纹和节状纹。作品手法简洁质朴,造型小巧圆润,是商代后期极为优秀的玉雕作品。

玉象

玉凤佩

商代后期,玉雕。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长13.8厘米,宽3.2厘米,厚0.8厘米,通体呈黄褐色,为双面雕。玉凤形象独特,回首欲飞,整体看上去犹如一轮弯月,更加烘托出凤鸟的优美气质。作品在雕琢上十分简洁,仅雕琢出凤鸟大致的轮廓,羽翼上饰以阳刻花纹,整体雕刻以简洁线条为主。头部的花冠及尾部的镂雕,充分显示出商代匠师的高超雕琢水平。

玉凤佩

玉鹰

商代后期,玉雕。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高6.2厘米,厚0.2厘米,两面雕,通体为深绿色。鹰翅双展,作飞翔状;鹰头向一侧,嘴及眼部雕刻细腻。双面玉雕纹样各不相同,一面为单线,一面为双线,似有正反之分。作品造型精致,形象生动。鹰为展开翅膀飞翔状,此类造型的鹰在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玉雕中也有发现,来源可能是人们仰望飞鹰所获得的形象。

玉鹰

玉龙

商代后期,玉雕。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长8.1厘米,高5.6厘米,通身为墨绿色。龙头较大,口张开,牙齿外露。头顶眼珠凸起,两角向后伏于背上,脊部雕扉棱,双足前屈立地,尾向前卷曲成旋涡状,龙身遍布双线勾菱形纹。作品结构简单,造型别具一格。

玉龙

新干玉羽人像

商代后期,玉雕。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羽人高8.7厘米,厚1.4厘米,三环通长4.6厘米,足部残缺,通体呈红褐色。作品形象怪异,造型独特,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羽人双手上举,拱于胸前,屈膝向上呈半蹲坐姿态。面部形象怪异,头顶有高冠,鸟喙,下半身和腿部如羽状纹饰,为神兽面造型。其头顶高冠后有穿孔,坠有三个椭圆形套环,这种形制的商代玉制品为首次发现,反映了当时雕刻技术较高,可以镂刻三个活环。

新干玉羽人像

商代,玉刻。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长30.5厘米,宽7.2厘米,厚1.2厘米,重600克。此玉呈赭色,上面布满土斑,色泽多变。圭在商代有平首和尖首两种形式,图示为平首圭。圭两面均有纹饰化的鸟纹和动物纹饰。圭上窄下宽,颜色由上到下逐渐变深,中上部有一圆孔,圆孔上部刻有清代乾隆年间加刻的“五福五代”印玺,下部刻有乾隆帝的御题诗。

玉人形铲

西周早期,玉雕。甘肃灵台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作品高17.6厘米,裸身像,无性别之分,体形消瘦,肩下垂,双臂位于身侧,两手扶于腹部;下身双腿膝部明显,双脚隐去站于铲形基座上,底部有斜刃。人像脸部雕刻较为细腻,高颧骨、扁鼻和凸嘴的细节表现明显,身体部分则以雕出人体外部轮廓线为主,通体几乎不做任何装饰,唯头顶雕螺旋形髻,似蛇状。玉人底部为铲形榫,可能插于其他器物上。此件玉人于1996年被国家文物局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玉人形铲

玉鹿

西周中期,玉雕。陕西宝鸡出土,宝鸡市博物馆藏。作品采用浮雕与线刻相结合的手法。以浮雕雕出鹿的外轮廓和动态。鹿角或竖直,或弯曲,力求变化,塑造出形态逼真的鹿角形象。此玉雕小品为组雕,由多件不同造型的鹿组成一个场景,鹿角形象更是各具特色,作品造型优美,生动写实,充满浓郁的生命气息。

玉鹿

雕花骨

商代,骨雕。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台北历史博物馆藏。通高35.3厘米,上宽7.5厘米,下宽13厘米。器物上有流口,应为注水容器。作品表面刻满兽面纹饰,刀法利落,纹饰清晰,构图复杂,纹饰外观细密,显示出商代雕刻技艺的高超水平。

雕花骨

夔鋬象牙杯

商代后期,牙雕。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同时出土的为三件象牙杯,其一为口沿处带流,侧面虎形鋬的造型,另两件造型相同,为觚形杯身与夔龙形的造型。造型相同的象牙杯其中一件杯高30.5厘米,口径为10.5~11.3厘米;另一件杯身高30.3厘米,口径为11.2~12.5厘米。整件作品分两部分进行加工,由两面雕的器鋬和浅浮雕的杯体组成。器鋬两面雕刻,上部为变形的怪鸟形象;中部为浅雕兽面;下部高浮雕龙首,整体看来为蛇身夔龙形,通体镶嵌绿松石,造型生动。杯身用象牙根制作而成,通体雕满花纹,并以兽面纹及兽面组合纹为主。在杯口及底部有绿松石带镶嵌,并将整个杯体分作几个部分,而且各部分图案也各不相同。杯身和鋬上均用云雷纹衬底。整件作品布局紧凑,造型精致、典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作品极为珍贵。

夔鋬象牙杯

带流虎鋬象牙杯

商代后期,牙雕。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河南殷墟博物馆藏。此为同墓出土的三件象牙杯中的一个,器形仿青铜器雕刻而成,高42厘米,杯壁厚0.9厘米。杯为象牙根部雕刻而成,杯身不像其他两件那样镶嵌绿松石,而是只雕刻饕餮纹、夔纹、鸟纹和云雷纹,其上有流口,上部为饕餮纹,下部为立虎。

带流虎鋬象牙杯

兽面纹扁足鼎

商代早期,铜铸。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通高19.2厘米,重1.4公斤。兽面纹扁足鼎下置三个龙形的扁足。每一个扁足的两面都有线刻的龙纹,从而增强了鼎的气势。兽面纹扁足鼎的纹饰主要是腹中部环绕的一圈兽面纹。图案雕琢极为精美,以鼻梁为中轴,兽的双眼在鼻梁左右,兽面和兽身为浅浮雕勾曲状纹,呈对称形式向左右两边展开。从图案的构图来看,这件鼎从整体到局部的设计都十分简洁朴素,构图完整,呈现出早商时期简洁、厚重的装饰特色。

兽面纹扁足鼎

青铜汽柱甑

商代后期。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器高15.6厘米,口径31厘米,汽柱高13.1厘米。这件甑是与其他炊具组合使用的汽蒸锅,其中空柱莲花头有漏孔以散发蒸汽。器腹靠近底部设置对称的耳,器外壁上下分饰夔龙纹和倒三角形蝉纹,内壁刻有“好”字的铭文。

青铜汽柱甑

龙头提梁卣(yǒu)

龙头提梁卣

商代后期。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器高36厘米,口径8.8厘米。器为长径,小口,鼓腹,圆圈足。腹上部两侧向上设高圈形提梁,提梁底部各有一对柱形饰。器颈、腹、圈足前后都设扉棱,且棱两侧对称设孔钉,形成兽面纹饰,器体以饕餮纹和云雷纹为底纹。顶盖上铸一立鸟,立鸟底部由夔龙纹和鸟纹的连接件与提梁上的环相接。

“妇好”青铜鸮尊

商代后期。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尊高45.9厘米,足高13.2厘米,盖高13.2厘米,口径16.4厘米。铜尊以鸮为形,作昂首站立状。双足与宽尾形成稳固的三个支点。铜尊通体布满雕饰,以云雷纹为底,喙面饰蝉纹、胸部饰蝉形兽面。背部白鋬面饰有兽面纹样,下与尾部饰鸱鸮。同时,在铜尊的顶部后端还开有一个半圆形口,上有盖,并铸有立鸟和夔龙为提手。整件作品综合运用了线刻、浮雕与圆雕手法,纹饰清晰、变化丰富,结构紧凑,增强了作品的完整性与统一性。在尊口内壁刻有“妇好”字样,同墓出土铜鸮尊为两件。

“妇好”青铜鸮尊

人面铜盉

商代后期,铜铸。相传为河南安阳出土,出土时间不详,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通高18.5厘米,顶部盖作深浮雕人面像,像面朝上,五官突出。像头顶生两角,造型特别。头像向下为圆形盉体,人面颈后部通过连贯的纹饰与盉体上的龙身相接。盉体周身雕饰花纹,有菱格纹和鳞纹构成的龙身,还有变形的兽头和夔龙等图案,造型丰富。盉体一侧开有壶嘴式的直流口,另一侧又开有一个短流口。除流口之外,盉底还设圆孔以供穿绳提拉。底部圆孔有三处,分别为直口流下及其两侧,而盖上的人面双耳也有孔与底端的孔相对应,以便穿绳供提拉。

人面铜盉

亚醜钺(yuè)

商代后期,铜铸。1965年山东益都苏埠屯出土,山东博物馆藏。同时出土的有两件,其中一件宽35.8厘米,长31.8厘米,另一件长32.7厘米,宽34.5厘米,两器造型相似,其中一件正反两面均有“亚”的铭文。钺本为造型像斧的武器,图示这种明显为礼器。器底部有弧形刃,面上有透雕人面像,鼻、眉为浮雕,其余部位均为透雕。五官造型奇特,手法简洁、夸张。人面生动的形象充满情趣,此类玉质或青铜质的钺放置于墓中,往往是墓主社会身份的象征。

亚醜钺

桃花庄龙纹铜觥(gōng)

商代后期,铜铸。1959年山西石楼桃花庄出土,山西博物院藏。通长41.5厘米,高18.8厘米。器物以牛角为原型制作而成。其一端为圆雕龙首,龙首上昂,张口露齿,头顶双角。龙背为觥盖,盖上浮雕龙身,龙身周围布满蛇纹、涡纹及云纹等,这些纹样均采用浅浮雕雕饰,以烘托龙身的形象。其中盖顶还雕一盖纽,为圆形帽钉形状,纽顶雕涡纹。觥体两侧为鳄鱼纹与夔龙纹,且其首与觥身的龙首方向相反。生动形象的扬子鳄图案在同一时期的雕塑作品中十分少见,而且雕刻手法相当写实,作品尤为珍贵。

桃花庄龙纹铜觥

二郎坡铜鸮卣

二朗坡铜鸮卣

商代后期,铜铸。1956年山西石楼二郎坡出土,山西博物院藏。通高19.7厘米,长15厘米,口长径12厘米,短径8.6厘米。造型为两只站立的鸮鸟背部相对,正面为一只站立的鸮鸟,盖为鸮头,弯眉,环形眼,眼下部出尖喙,卣腹为鸮身,饰对称的螺旋纹,下双足略内收。侧面分别为两只鸟的侧面像,构思巧妙,造型独特。

小臣艅铜犀尊

商代后期,铜铸。山东寿张出土,现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通高24.5厘米,以犀牛为原型,作品生动写实。头部生角,嘴向上起翘,双耳伸展,眼部突出,腹部圆鼓,四肢短粗,极符合犀牛的形象特征。尊体周身不施雕饰,在尊内底刻有27字的铭文,记叙商王出巡并赏赐臣子的事件。这种较长的叙事性铭文设置,是自商后期才开始出现的。

小臣艅铜犀尊

豕卣

商代后期,铜铸。上海博物馆藏。高14.1厘米。这件器物的造型为两只猪背对的形象,器身圆鼓为猪身,在其两头都设猪头和两斜向前蹄,由此从两面看都是完整的猪身形象。猪头部眼、耳各自铸出,口鼻为一体,拱唇向前。器物全身雕饰云雷纹,其上再饰耳、眼等形象,纹饰主次突出。

豕卣

象尊

商代后期,铜铸。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尊通高17.5厘米,形为一头立象。立象通身以云雷纹为底,雕饰夔龙纹、兽面纹及花瓣纹。象鼻饰细密鳞纹,其造型向上卷,中空,与腹部相通,为流口。鼻下有牙齿外露,额顶有蛇盘卧,双耳外廓,形象生动。象背有盖,盖顶圆雕小象,姿态造型与大象相仿。作品细部装饰与整体雕琢协调,大象驮小象的设置,使作品更富生活气息。造型相似的象尊在湖南省博物馆和法国吉美博物馆均有收藏。

象尊

四羊方尊

商代后期,铜铸。1938年湖南宁乡月山铺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尊高58.6厘米,口径52.4厘米,上口最大径44.4厘米,重34.5公斤。这件尊器集圆雕、浮雕、线刻于一体,不仅是商代青铜器中的名作,也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尊中尺度最大的一座。器物为四方形,以四折角为中线,器肩部分别雕出卷角羊胸像,羊头突出器面,羊身、蹄足均浮雕,肩、背以鳞纹和长冠鸟纹表现。尊口颈雕饰蕉叶夔纹和兽面纹,肩饰浮雕龙纹,四面肩部中央圆雕龙头探出器面。四折角及四面正中分别装饰有扉棱。整件作品造型庄重,铸造技艺高超,充分显示商代青铜器的制作艺术水平。

四羊方尊

双羊尊

双羊尊

商代后期,铜铸。日本根津美术馆藏。高46厘米。尊体以两只羊背相贴合而成,羊肩驮尊颈,羊体为尊腹,羊腿为尊足,造型稳重、对称。圆雕羊首各顶一对弯曲的大角,脸部细刻交连纹。羊体满刻鳞纹,腿上刻饰涡旋状蛇纹,尊颈部以云雷纹为底,刻饰兽面纹,包括羊头、羊身和尊颈在内的所有纹饰均左右对称。

虎食人卣

商代后期,铜铸。相传为湖南安化出土,同时出土为两件,形制基本相同。其中一件藏于日本泉屋博物馆,一件藏于法国巴黎。两件高分别为32.5厘米和35.7厘米。器物为中型酒器,也作礼器用。作品为人、虎合体卣,其中虎口大张,作吞食人状,因此,此物便称作“虎食人卣”,虎作踞蹲状,由尾部及两后腿形成三足,虎头顶为盖,盖上设一鹿为提手,虎全身雕饰龙、虎、牛头及兽面,并以云雷纹作底。与虎相对一人,双脚踏在虎足上,双手抱向虎身,与虎作怀抱状。人的双臂与虎身纹饰连为一体,臀部和大腿饰蛇纹,但底纹也与虎身的纹饰相一致。法国的虎食人卣,其区别在于人的左耳部有穿孔,而日本博物馆藏品的人形则没有耳洞。作品表现的虽是虎食人的形象,但从整体的造型结构及人物的表情姿势来看,却又表现出一种人与虎的亲密关系。

虎食人卣

象尊

象尊

商代后期,铜铸。1975年湖南醴陵狮形山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尊通高22.8厘米,长26.5厘米,通体呈碧绿色。象形体硕大,长鼻高翘,自然弯曲,四肢粗壮,身体比例被缩短。象身通体以云雷纹为底,雕饰有兽面、虎、龙、凤等纹样,形象生动、富有装饰美感。其中最为精致的是象鼻的雕饰。象鼻中空为流口,前端雕成凤鸟状,鼻上卷部雕出一只伏虎,虎首向下,口中衔蛇。鼻下端镶刻一倒悬蛇,象头雕两只旋涡状蛇。尊背部开口,出土时尊盖已失。

三星堆铜立人像

商代后期,铜铸。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通高2.62米,基座高90厘米。人像头戴莲花状花冠,其上有回纹装饰,冠有残损,未能复原。头部眉目粗大,耳阔而上扬,右臂上举,左臂屈于胸前,作环抱状,两手部均呈封闭的环状。这种环状手的做法在此时期的多地出土人像中都有发现,其意义尚不明。铜像表情严肃,似正在进行庄重的仪式。粗大双手与细长的身躯形成对比。像身着窄袖紧身长袍,赤足戴镯。像下基座为复斗形,上层各面透雕倒置兽面。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人物雕塑。其形象造型在中国甚至世界青铜雕塑史上都很少见。

三星堆铜立人像

人头铜像

商代后期,铜铸。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同时出土的人头与面具像有多件,而且这些人像有着共同的面部特征,均为细长的大眼睛、高鼻梁,阔耳挑眉,嘴扁而长。耳朵造型奇特,耳垂部还有穿孔。因眼部多突出,艺术处理特别,使人像呈现出独特的形象和神态表情,手法夸张。三星堆出土面具有两种尺度,一种尺度巨大,眼睛向外突出明显,可能是为祭祀活动铸造的,面部形象夸张,如兽面。第二种尺度适宜,面部形象更贴近真人,有的眉眼部被描黑,有的则做贴金处理。

人头铜像

亚方罍(léi)

商代后期,铜铸。故宫博物院藏。高60.8厘米,宽37.6厘米,重20.8千克。罍是古时盛酒的一种器皿。有屋形盖,顶端设屋形纽,腹部两侧双耳,耳上衔圆环,圈足。器身的各角及每面的正中均铸有凸出的扉棱。盖与腹部饰兽面纹,颈、肩与方形圈足饰夔纹,每个面的雕饰相同,呈对称式。腹部前后两面上、下各有一兽首状圆雕,下部兽首向外穿出为。整体造型庄重浑厚,纹饰瑰丽,风格古朴雅致。

亚方

凸目铜面具

商代后期,铜铸。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同时出土的有多件面具,这是其中的一个,高85.4厘米,宽78厘米,重19.24千克。面具以蜀王蚕丛的形象为原型,利用夸张的手法铸造,眉毛粗厚,眼睛斜长,眼球向外凸出9厘米。鼻梁上、额前向上直竖一戟形饰,上端向前卷曲,中为戟形饰,下端饰云纹。鼻下的嘴用三道阴线勾勒,上翘至腮。两耳朵大且尖,其上铸有云形勾纹的轮廓。包括图示面具在内的大部分三星堆面具都出土于二号坑,这些面具的共同特征是双眼突出。据专家推测,由于蜀地缺碘,因此人们多患有甲亢,双目突出即为甲亢的主要表现,因此导致这些人物面具也多为突目形式,此外,这些面具的腮部上下、额头多留孔,可能是供系绳固定面具以供悬挂之用。

凸目铜面具

双面铜头像

商代后期,铜铸。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高53厘米,角距38.5厘米,中空,双面雕,正反两面相同。头像头生两角,线饰云雷纹。双耳上扬,眼部内凹,眼珠呈圆球形向外突出。鼻头椭圆,嘴为长方形,张开的嘴露齿,两边齿呈卷形。头顶有圆管,中空与内部相通。头像下细长颈部也呈管状,在使用时面具头顶可插入饰物,底部则可插于竹木柄上。作品造型生动,充满趣味性,是目前出土唯一双面青铜头像。

双面铜头像

鸟兽纹铜觥

商代后期,铜铸。出土时间、地点不详,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通高31.4厘米,整体造型奇特,雕饰繁琐。觥体为一怪兽形象,兽头朝向一端,作昂首状。兽头上雕刻一对夔龙,脊背上前雕龙后雕牛头,背两侧浮雕龙及卷鼻大象,龙形顾盼回首,形象逼真。兽背向下,前方为一怪鸟形象,鸟嘴突出器表,鸟面上下饰有虺纹,由两条龙组成的两翼更是栩栩如生,鸟爪向下正好为觥的前两足。兽背后为一大型兽面形象,兽面向下,觥足部刻有两个人首蛇身像。觥的鋬部上端刻带角的兽头,兽头向下作口吞立鸟状,鸟尾向后与觥体相连,正好构成的弧形轮廓。整件作品集多种现实与神话中的动物之大成,充分利用器体的各组成部分,使作品完整而又丰富,具有浓郁的象征意味。

鸟兽纹铜觥

商代铜尊

商代晚期,铜铸。1965年湖北汉阳东城垸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通高37.1厘米,口径26.4厘米,底径16.5厘米。尊口呈喇叭形,器身铸有四道对称的扉棱,通体以云雷纹为底,颈饰蕉叶纹、回首夔纹等图案。铜尊造型别致,构思巧妙,独具匠心,纹饰繁缛华丽,极具装饰效果,同时也表现了商代后期高超的雕铸技艺水平。

商代铜尊

人面纹方鼎

商代后期,铜铸。1959年湖南宁乡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通高38.5厘米,长29.3厘米,宽23.7厘米。在中国古代,鼎是贵族王权的象征。这尊鼎为祭祀礼器,呈长方形,深腹,四壁均以回纹为底,四面饰人面纹,两短壁沿上铸有两竖耳,下设四个粗高足,足上部饰有兽面纹。腹部四个转角及四足上部各有一扉棱。鼎四人面形象基本相同,其中正反两面较大,两侧面较小。人面五官刻画清晰,浓眉、大眼、鼻高挺、嘴唇略厚,表情严肃,两耳上方有角纹,下方饰有爪纹,整体为有首无身像。鼎内底铸有“大禾”二字,应是氏族的标记。目前学者推测这种有面无身的形象为饕餮,龙的九子之一。

人面纹方鼎

豕尊

商代晚期,铜铸。1981年湖南湘潭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通高40厘米,长72厘米。这是中国少有的、写实风格的豕形青铜艺术品。豕尊造型写实,其嘴部有牙外露,耳小,为野猪形象。尊背部有椭圆形口,上覆一盖,盖上铸一立鸟。尊身以方格状的鳞纹为主,其面部和四肢,以及与四肢对应的肘部则满饰云纹、夔纹。在豕的前后肘部都有一圆形穿孔,推测为供穿绳或棍,方便移动而设。这件豕尊纹样刻画自然,风格细腻,是件具有实用性与象征意义的酒器。

豕尊

龙凤纹“戈”卣

商代晚期,铜铸。1970年湖南宁乡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通高37.7厘米。器物通体呈墨黑色,腹部为椭圆形,从顶部到底足呈纵向铸有四道凸起的扉棱。腹上部设置提梁,上饰龙纹,两端饰以兽面纽。器身分层饰花纹,盖面及颈部饰以瓦楞纹,盖沿、腹部及圈足上饰以凤纹,纹样变化,每层形纹都不相同。内底和盖内铸有一“戈”字铭文,是中原戈族的标记。出土时器腹内藏320件玉器。造型庄重浑厚,纹饰布局严谨,精致美观,线条自然。

龙凤纹“戈”卣

牲首兽面纹方尊

商代后期,铜铸。湖南常宁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高53.8厘米,口径34.6厘米。方尊口呈喇叭形,高圈足,腹部上下内束,通体以云雷纹为底,上饰以兽面纹和三角纹,尊身还对称饰有四道凹纹,肩部对称铸有四只鸟身的蹲兽,各鸟之间方尊各面的中央设猪首。兽面纹方尊造型精美,雕饰繁复而不乱,主次分明,是细部装饰与整体造型完美结合的青铜代表作。

牲首兽面纹方尊

虎纹铙(náo)

商代晚期,铜铸。1959年湖南宁乡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通高71厘米,铣间宽46.5厘米,鼓间宽35.6厘米。铙是甬部插于座上仰击的一种乐器。两面以弧形精线组成的简化兽面纹为主纹。鼓部正中浮雕兽面纹,两侧浮雕饰以虎纹。甬内中空,甬上有旋。铙整体造型简洁,纹饰简练,线条弯曲自然,风格质朴。此类铙有单支出土,也有多个不同规格同时出土的情况,对于是否存在成组使用的铜铙的做法,目前学界仍未确定。

虎纹铙

云纹铙

商代晚期,铜铸。1974年湖南宁乡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通高67厘米,铣间宽49.8厘米,鼓间宽31厘米。这件云纹铙形体较大,两面纹饰简洁洗练,以排列整齐的云纹烘托出主体的兽面纹,中间有棱,左右两眼对称,呈立体状的菱形。云纹铙纹饰造型仍是兽面纹的形式,纹样布局严谨。铙以云纹作为装饰,但构图仍为兽面形式显示出与早期兽面纹饰的传承关系。

云纹铙

三羊首兽面纹铜瓿(bù)

商代晚期,铜铸,高52厘米,口径41.3厘米,出土时间、地点不详,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瓿是一种古代盛酒或水的小瓮。作品以线刻和浮雕相结合,口径向下肩部高浮雕三个羊头,羊角呈旋涡状,双眼突出。器物通体浅浮雕云雷纹和羽状纹,并以高浮雕圆眼组成兽面形象,图案抽象又不失生动。器体中部和圈足处以大小不同的圆眼组成兽面纹饰图案,主次分明,结构清晰。

三羊首兽面纹铜瓿

四足鬲(gé)

商代晚期,铜铸。陕西城固县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鬲是一种底足中空的炊具,此四足鬲高23.5厘米,口径21厘米。圆口、腹鼓、袋足,腹部饰兽面纹,按四足划分为四部分。颈部饰有S形的曲纹和弦纹,图案组合和谐,富有情趣,造型精巧,形体丰满。

四足鬲

饕餮(tāo tiè)纹铜鼓

商代,铜铸。1977年湖北崇阳白霓新堰汪家嘴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通高75.5厘米,鼓面径39.5厘米。商周时期,鼓是一种重要乐器,但大多鼓都是木质。这件铜鼓完全仿照木质鼓造型铸成。鼓形为横置的桶形,下部两端向内收缩,两侧鼓面平素无饰。鼓身顶部铸有一枕形纽,中间有一圆形穿孔,下设底座,以便悬吊、安放。鼓身满饰纹样,以饕餮纹为主,鼓两端边缘处各饰有三列乳钉。整体造型精美,线条流畅自然,装饰纹样繁而不乱,风格浑厚粗犷,作为商周仅存的两件铜鼓之一,显得弥足珍贵。

饕餮纹铜鼓

牛尊

商代,铜铸。湖南衡阳出土,衡阳市博物馆藏。高7.4厘米,因氧化,尊通体呈翠绿色。尊是一种大、中型的储酒器,此尊以水牛为原型,形象写实。牛头及牛背为盖,牛身为尊。盖顶塑小型立虎为把手,牛角弯曲,圆眼突出,头向上昂,一幅憨厚神态。牛蹄为圆形,腿粗短,饰云雷纹。腹部中空,外观满饰凤鸟纹、夔纹及兽纹,分别采用深浮雕、浅浮雕及线刻相结合雕饰而成,纹饰繁而不乱,细部雕刻生动,整体形象和谐。

牛尊

饕餮纹盉

商代,铜铸。1974年河南中牟县黄店村出土,河南博物院藏。通高25厘米,流长7厘米。盉是古时用于盛水、温酒或调和酒味浓淡的调酒器。如果与盘一起,可为盥沐之器。盉顶部密封,只留有一个心形小口和一管状长流。流两侧各有一向上凸起的圆面并饰乳钉,颈部饰有一圈饕餮纹,圆面光滑无饰。盉下有三足,为袋状。作品整体浑圆,大块大面,转折回旋自然,装饰简洁,风格素朴。

饕餮纹

妇好墓夔足方鼎

商代,铜铸。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通高42.4厘米,口长33厘米,口宽25厘米。鼎身为长方体,沿稍折,方唇、立耳、平底,下有四条扁状夔形足,兽尾上卷。鼎通体饰满花纹,四壁为雷纹衬底,上面饰以饕餮纹,四个角与四壁中间各有一条凸棱,在鼎内底的中部刻有铭文“妇好”二字。

妇好墓夔足方鼎

司母辛四足觥

商代,铜铸。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通高36厘米,长46.5厘米。觥为古代盛酒的器皿,该觥造型奇特,整体为立兽形,顶部有盖,盖的前部似牛,但头上铸有一对向内卷曲的角,尾部铸有一兽首形,通体布满纹饰。在盖和器身上均刻有铭文“司母辛”字样。立兽造型写实,手法粗犷、传神,工艺考究。

司母辛四足觥

三勾兵

商代,铜铸。辽宁省博物馆藏。这组戈共有三柄,分别长27.5厘米、27.6厘米和26.1厘米。援部均为长条的牛舌形,上刻有不同的纹样,柄端镂雕饰有鸟形纹。三勾兵是商代重要的兵器,但从这三件造型及铸铭文的做法可以看出应为礼器。传这三柄戈均出自河北易县,皆为殷制,应该是殷商时代北方侯国的器物。三戈造型概括简洁,铸造精良,风格质朴。因器身上雕刻的铭文有20人,共四辈,因此对研究商代宗法制度以及亲属称谓,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勾兵

饕餮纹罍

商代,铜铸。1955年河南郑州白家庄出土,河南博物院藏。高24.5厘米,口径13厘米。罍为古代的一种盛酒器,也可作礼器,器为小口,沿外侈,颈部较长,折肩、深腹、圆底、高圈足。肩部饰有云纹,腹部为饕餮纹、雷纹,足部仅饰有双弦纹但开设了三个十字形镂孔。颈部铸有三个对称的龟形图案。器物整体造型粗犷奔放,纹饰朴实简练,风格浑厚。

饕餮纹

鸮纹铜徙斝

商代后期,铜铸。1968年河南温县小南张出土,河南博物院藏。通高37.3厘米,口径20厘米。这是一件古代的酒器,束颈、垂腹、圆底,底内刻有“徙”字铭文。口沿上安一对伞形柱,底部有三只锥形足,一侧有兽面纹弓形。顶部伞形柱雕饰蕉叶纹、涡纹;器腹部雕刻三组平展双翅的鸱鸮纹;三足外侧雕夔纹。其中兽面图案最为生动,还雕有细密的雷纹为底,兽面形象突出。

纹铜徙

饕餮纹瓿

商代,铜铸。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通高47.6厘米,口径29.8厘米。器为大型的盛酒器,器身敛口,器腹呈鼓形,在上下两端内收。上部同样为半圆形略向上凸起的盖,器底则为平底圈足的形状。除顶部铸有圆形钮之外,通体满饰纹样,肩部浮雕有三个兽首,雷纹为底,上面雕饰饕餮纹,层次丰富。

饕餮纹瓿

外叔鼎

西周早期,铜铸。1952年陕西省岐山县青化镇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高89.5厘米,口径61.3厘米,腹深44厘米,重99.25公斤。此鼎造型厚重,形体巨大。鼎有三足。耳饰二夔龙纹,口沿下方饰有一圈饕餮纹饰,其下无纹饰。三足上端饰有象面纹。此器纹饰简练、刀法娴熟、风格粗犷、形象朴拙,是1949年后在中国所收集到的第一个西周重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因鼎内刻有作器人名为外叔而得名。

外叔鼎

人形铜车辖

西周早期,铜铸。1976年河南洛阳庞家沟出土,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通高25.4厘米,人高18.3厘米。车辖是车轴两端的销钉。西周时期塑像较商朝相比,形象更为写实,作品更显生动。这是一件以人为主题的铜车辖雕塑,人物造型为屈膝跪坐状,双手置于腹前,身着右衽长衣,腰束带,垂蔽膝。人物头梳高髻,戴束发物,双目圆瞪,粗眉扁耳,嘴突出,表情严肃、谨慎。人像背后连一横向挡泥板,板上刻饕餮纹。人像腿弯曲,中心为空洞,腿下接一竖插销。

人形铜车辖

人面铜盾饰

西周早期,铜铸。1976年陕西岐山贺家村出土,周原扶风文物管理所藏。作品高35厘米,宽37.8厘米,呈扁长形。人面五官以高浮雕的手法处理,弯眉粗厚,眼睛凸圆,鼻梁突起,从眉端至嘴部,鼻脊饰满鳞纹。嘴阔而大,宽至脸颊,牙齿外露,作龇牙咧嘴状。因人像五官造型构图以几何形为主,因此,人像面目既富有情趣,又充满粗犷、丰富之感。

人面铜盾饰

太保鸟卣

西周早期,铜铸。出土时间、地点不详,日本白鹤美术馆藏。通高23.5厘米。器身造型为一只蹲坐的鸟,鹰啄,上啄可开启,为卣嘴,长冠垂于脑后,脑后开口并设盖。颌下垂肉髯,腹部鼓突,刻翎毛纹饰,两侧有云纹双翼,翼下有双足呈屈蹲状,与后尾部形成支座。在颈侧处设有两耳,耳向上接提梁。器物造型古朴、敦实,装饰简洁。卣体上刻有铭文“太保铸”,故得名。

太保鸟卣

鸟纹爵

西周早期,铜铸。故宫博物院藏。高22厘米。爵是用以饮酒的器物,同时也可用来温酒,是最早出现的青铜礼器之一。爵的造型一端为宽大的流,用以倒酒,一端呈尖锐的尾状,流与杯口接合处有双柱。器身有耳,腹下有细长的宽形刀状足。流、腹部均饰有高冠长尾的鸟纹。

鸟纹爵

折觥

西周早期,铜铸。出土于陕西扶风。通高28.7厘米。觥是一种酒器,其前有流,上有盖,后有。抽象的鸟兽及浮雕兽纹饰使图案组合丰富多样。觥尾依次雕刻兽首、立鸟和象头。其中造型最为突出的是羊头形的觥盖。羊头顶雕饰双角,呈弯曲下垂状。觥体略呈长方体,饰兽面纹,圈足一圈饰龙纹,在觥背和长方体的四面中间都有透雕的回形龙纹凸棱。在顶盖和器体内侧均刻有铭文。

折觥

鸟盖兽纹壶

鸟盖兽纹壶

西周早期,铜铸。江苏丹徒出土,镇江博物馆藏。高49厘米。壶是一种盛水或酒的器皿,其顶有盖,盖上一只圆雕鸟,首向上昂起,鸟羽翘起,双翅上浮雕卷云纹,造型精巧。壶体为不规则圆柱体,腹部略鼓,颈下有两耳,壶底为圈足。通体饰卷云状交连纹,并以四条竖条纹平均分隔,构成四组卷云图案,竖条纹上有凸起的圆点装饰。

茹家庄铜舞人像

西周中期,铜铸。1975年陕西宝鸡茹家庄一号墓乙室出土,宝鸡市博物馆藏。人像高17.9厘米,双臂向右侧上扬,双手作环状,置于肩部。人像头部上宽下窄,眉目清晰,双眼圆瞪,鼻梁凸起,身穿垂地长袍,腰中系带,体形适中。铜人底部长袍下有方孔,似乎用于固定。因人像发现于棺椁之间的头面部,推测其用途可能与祭祀活动有关。

茹家庄铜舞人像

几父环带纹铜壶

几父环带纹铜壶

西周中期,铜铸。1960年陕西扶风齐家村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同时出土的为两件,壶通高60厘米,口径16厘米。两件作品造型、图案及铭文都相同。壶体长颈,腹体下垂,除沿口与颈端外,通体采用浮雕手法刻波浪云纹,并在颈部及腹部形成三组云形图案。其中下两组图案还分别相间有兽面纹、龙纹和公字形纹,盖榫外侧刻铭文。作品中采用的波浪纹装饰,开始流行于西周中期。波浪纹装饰的此类造型青铜壶还有采用减底平刻方法雕刻的纹饰,与器体本身造型相呼应,使整体更具流畅感。

铜牛尊

西周中期,铜铸。1967年陕西岐山贺家村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尊通高24厘米,长38厘米。以水牛为原型塑造,作品呈现出朴实的生活气息。牛四肢短粗,体形健壮,躯体雕饰变形兽纹,图案简洁大方。牛头前部平,设流口。头顶双眼生动传神,牛角向后,造型充满张力。牛背上开口,有一小盖,盖上立一只圆雕虎,虎周身刻满纹饰,并在尾部通过活链与牛身相连。

铜牛尊

驹尊

西周中期,铜铸。陕西眉县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尊长23.4厘米,通高32.4厘米。驹四肢站地,腹部中空,背部开口,有盖。头顶双耳直竖,五官雕刻细致。短尾下垂,胯部突起,腹两侧分别刻有圆涡纹图案。在驹形尊的胸前、颈和背部顶盖内侧刻有105字铭文,是一位名为的官员为纪念周王所赐骡驹而作。

驹尊

鸭尊

西周前、中期,铜铸。1955年辽宁省凌源市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尊高44.6厘米,长41.9厘米,口径12.7厘米,重6.6公斤。鸭嘴扁平,鸭头短圆,颈部圆润,鸭身刻菱形格纹,腹两侧以涡旋状螺纹表现羽翅,身下前部有双腿,短粗有力,双蹼雕刻细致,靠尾后部有短柱支撑。鸭背上开圆形口,口沿高出鸭背。作品写实,造型简洁、古朴。

鸭尊

方座筒形铜器

西周晚期,铜铸。1993年山西曲沃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村晋侯墓出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通高23.1厘米。器身满饰窃曲纹、环带纹。顶部有盖与筒身以子母口扣合,盖顶圆雕神鸟为提手。筒身下有方座,座四面圆雕四个背向的祼体人像,为器物的足。人像蹲身,作用力背负状,胸前也刻有纹饰,神态逼真。

方座筒形铜器

毛公鼎

毛公鼎

西周晚期,铜铸。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通高53.8厘米,重34.5公斤。毛公鼎是一件宗庙祭器,器物造型和纹饰都很简单朴拙,直耳,鼎腹为半球状,三立足为矮短的兽蹄形,只在口沿下部饰有环带状的重环纹。在腹部内侧铸有500字的铭文,是现存青铜器上所铸最长的铭文。

散氏盘

西周晚期,铜铸。清康熙年间陕西凤翔出土,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口径54.6厘米。盘为水器,圆形,浅腹,有一对附耳,高圈足。腹饰以夔纹,圈足饰以兽面纹。内底铸有铭文357字,内容为一篇土地转让契约,全篇记载西周时,散、矢两国土地纠纷和议的事,为研究西周土地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散氏盘的造型、纹饰风格均简约端正,雕刻精细,手法简练,是西周青铜雕塑精品。

散氏盘

方彝(yí)

西周,铜铸。1956年陕西眉县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高22.8厘米,口长14.4厘米。此方彝形体长方,带盖,有圈足。器身饰有两个宽扁形竖耳,为象鼻形。器盖为坡面的屋顶形式,在正脊中央铸有一屋顶形纽。全器通体布满以夔纹为主题的纹饰。这座方彝的独特之处,在于彝腹内部有中壁相隔成两室的形式,并且顶盖上的两个开口与内部两室对应设置,彝上的回涡纹在同处出土的驹尊上也有发现,有关专家推测这可能是家族标记类的纹饰。此器造型精美,通体浮雕的纹饰线条流畅,刻工细腻,纹样繁复但不琐乱,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

方彝

蟠龙盖饕餮纹铜罍

西周,铜铸。1959年四川省彭县竹瓦街出土,四川博物院藏。通高50厘米,口径17.4厘米。罍是古时盛酒的一种器具。这件铜罍通体以细雷纹为底纹。上有覆盆式罍盖,顶部铸有盘龙形纽,可惜头部已损坏。盖心以一蝉纹装饰,边缘处饰一周雷纹。壶颈部有两道凸弦纹,两侧设有兽形的环耳。在壶的肩部两侧各饰有相向卷身夔龙纹,壶腹饰饕餮纹,下部圈足饰夔龙纹,且两部分都以番纹打底。铜罍造型别致、纹样丰富、做工精良、风格质朴。

蟠龙盖饕餮纹铜

牛首纹铜钺

西周,铜铸。1980年四川省彭县竹瓦街出土,四川博物院藏。长16.2厘米,刃宽12.6厘米。钺是一种形如板斧的兵器,这件铜钺刃部为舌形,向上内斜肩。器的正面饰有牛头纹,两肩正面饰有圆点纹。器背面无纹饰,两肩背面也只饰有两道凸弦纹。铜钺除了作为兵器用来征伐砍杀外,还可作为刑具或礼器。

牛首纹铜钺

兽面象首纹铜罍

兽面象首纹铜

西周,铜铸。1980年四川省彭县竹瓦街出土,四川博物院藏。通高69.4厘米,口径21.8厘米。这件铜罍除两耳为圆雕立体的长鼻象首状之外,在耳间及一面的腹下部也各铸有一立体的象首。通体布满纹饰,颈部至圈足,由四道高耸的扉棱把罍分为四等份,每份纹饰相同,以雷纹为底,饰兽面纹、如意云纹等。铜罍整体以浅浮雕和扉棱相结合,造型夸张,纹饰形态多变。其特色在于融合运用了多种纹饰,并以浮雕的深浅变化突出主纹的特殊形态,又通过扉棱的对称设置获得了庄重、协调的形象特征。

元年琱生簋(guǐ)

西周,铜铸。相传清代陕西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高22.2厘米,口径21.9厘米,足径18厘米。器为圆口、折沿、鼓腹,腹下为高圈足形式。腹部两侧铸鸟形耳。器前后两面的正中各有一道大扉棱。通体以雷纹为底,上面又饰以变形的兽面纹。内壁刻有铭文11行,共105字,其中有两字重文。记载内容为召伯虎袒护琱生多占土地的事情。西周时,簋是一种盛食物的器具,通常和鼎配合使用,是贵族身份的象征。这件青铜器造型美观大方,通体黝黑,纹饰古朴,充满了商周青铜器的神秘和威严的气质。

元年生簋

匽侯盂

西周,铜铸。1955年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高24.3厘米,口径33.8厘米,足径23.3厘米。盂为古代盛食器或盛水器,匽侯盂就是匽侯盛饭食的盂。这件匽侯盂为圆形,侈口、深腹、平底、圈足,腹下部略收,两侧铸有两耳。盂体通身饰精美的雷纹,腹部有华丽的回首夔龙纹样。盂内壁刻有铭文5字。此盂造型庄重,即燕国的侯主,刻有匽侯铭文的青铜器在北京房山一带也有出土。

匽侯盂

青铜人头戟

西周,铜铸。1972年甘肃灵台白草坡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高25.2厘米。刃部饰人头,浓眉、高鼻、卷发,脸颊上刻有纹饰,颌下有椭圆形孔,直刃部斜出如钩,有外凸的脊棱。刃部饰牛首,端部为锯齿状,内侧阴刻有一牛首纹样标志。此戟造型简洁,铸造精良,风格古拙。据研究,这件兵器上装饰的人面纹明显为异族,这种将敌方形象设置在兵器上的做法,可能来自远古时悬挂敌首的习俗。

青铜人头戟

盘龙纹盖罍

西周,铜铸。辽宁省喀喇吣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北洞二号窖藏坑出土,辽宁省博物馆藏。高44.5厘米,口径15厘米,底径16.5厘米。罍上覆盖,长颈、圆腹、平底、圈足较高。盖上铸有一蟠龙,罍颈部饰有两道凸弦纹,肩部铸两衔环耳,腹部以雷纹为底,满饰突起的饕餮纹,圈足饰一圈夔纹。罍造型优美,敦实厚重,雕饰繁复,风格华丽。

盘龙纹盖

公卣

公卣

西周,铜铸,1965年安徽屯溪奕棋出土,安徽博物院藏。通高23厘米,器物体形较矮,腹部下垂。器盖犹如一个倒置的大碗,盖顶塑成喇叭状。腹圆鼓,向下内收,有圈足。颈部两侧圆雕兽首,向上接提梁,梁面雕饰蝉纹。器物最突出的特点是:通体高浮雕凤纹,凤首、凤冠、凤身环绕成圈状,其间还以细密的云雷纹作底,颈部有高浮雕兽面。通体雕饰图案,主次分明,作品敦厚、庄重。

鸟纹铜戟

西周~春秋初期,铜铸。1959年四川省彭县竹瓦街窖藏出土,四川博物院藏。戟是兵器的一种。商周时期的戟多为戈、矛合铸,春秋战国时则多为分铸。这件戟是戈与刺分铸,戈的援部设有穿孔,可能为绑缚穿线所用。戈与刺的器身上都刻有神鸟纹,且无论是鸟纹还是整体器形均造型简洁,风格古朴。

鸟纹铜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