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尚在深山中的寺院长大,从小没有见过女人,师父告诉他女人是吃人的老虎,小和尚见了一次却念念难忘……为什么“异性相吸”“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为什么人们普遍喜欢漂亮的异性?为什么出现“七年之痒”现象?为什么“肌肉男”会败给“感情男”?“亚当夏娃法则”为你揭示其中的爱情规律。
男女相爱中的亚当夏娃法则,又称为本能影响规律,指的是一个人的先天本能影响恋爱对象选择和爱情发展这样一种现象。
亚当夏娃法则有两种表述方式:
方式一:性特征突出的异性,容易成为恋爱的对象。
方式二:恋爱对象性特征突出,爱情成功的概率较大。
2.1 亚当夏娃发现了什么
20世纪90年代,曾经流行一首歌曲,名字叫作《女人是老虎》。歌曲的内容出自清代袁枚的《续子不语》一书,在书中的名字叫作“沙弥思老虎”。
故事说的是五台山有一位禅师,收了一个3岁的小徒弟。五台山山势险峻,师徒俩在山顶修行,从不下山。十多年后,有一天禅师带着弟子下山,小沙弥看到牛马鸡狗,都不认识。师父就一一教他:“这是牛,可以耕田;这是马,可以骑;这是鸡、狗,可以报晓、看门。”这时,迎面走过来一个年轻姑娘,小沙弥问道:“这是什么?”师父担心小沙弥受女色诱惑,就吓唬他说:“这叫老虎,人要是靠近它,就会被咬死,身体会被它吃掉。”晚上回到山上,师父问小沙弥:“白天在山下看到那么多东西,有没有让你动心的啊?”小沙弥回答:“别的都不想,就是那个吃人的老虎,心里边总是念念难忘。”
与这个故事相似的内容,也出现在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学名著《十日谈》中。说的是一个男人在妻子去世后,带着2岁的儿子住到深山的茅草房中,一心一意地侍奉天主。为了不让儿子受到尘世的污染,男子每次下山总是独自去。儿子长到18岁了,对父亲说:“爸爸,你年龄大了,每次下山很辛苦。你为什么不带我一起下山,把你的朋友介绍给我,以后有事我就可以代替你去了。”父亲觉得儿子说的有道理,再下山时就带上了儿子。儿子看到城里的宫殿、教堂、马车等,都觉得新鲜,一路上问个不停,父亲都一一讲给儿子。迎面走来一群刚刚参加完宴会的姑娘,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美丽动人。儿子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啊?”父亲说:“快快低下头,不要看她们!她们叫绿鹅,全都是害人的祸水!”儿子盯着远去的姑娘说:“我不懂你的话,也不明白她们为什么是祸水。我只觉得,我还没看见过这么美丽、这么惹人爱的东西呢,她们比你平日给我看的天使画像还要好看。看在上帝的份上,要是你真的疼爱我的话,就让我们赶快想个法子,给我带一只绿鹅回去,我要喂养它。”
这两个产生于不同国家的故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表现了男女之间强烈的吸引力。为什么男女之间会有这么强烈的吸引力呢?从很早的时候起,人们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并且提出了许多有趣的猜想。
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说法,最初的人是两面人:一面是男人,一面是女人。后来天神为了惩罚人,把人从中间劈开,分为男人和女人。从此以后,男人总喜欢找女人,女人总喜欢找男人——人们在寻找自己的另一半。
《圣经》写道:世界之初,上帝在创造了万物之后,按照自己的样子,用泥土捏了一个男人,并赋予他生命,取名亚当,把天下的一切生物交给他管理。后来,上帝看亚当一个人生活太孤独,就施展法力使他昏睡,然后取下他的一根肋骨,用这根肋骨变成一个年轻的女人,取名夏娃。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整天游戏玩耍,非常快乐。一天,他们受蛇的诱惑,偷吃了园中的智慧果,就看到自己赤裸的身体,产生了羞耻的感觉。于是,他们用树叶编织成围裙,把自己的身体遮掩起来。上帝来到园中,看到他们的行为,就知道他们违反了禁令,于是把他们赶出了伊甸园。亚当和夏娃流落在大地上,二人结合,繁衍了人类。由于女人是男人的肋骨变的,所以女人总喜欢依偎男人;由于女人是男人的一部分,所以男人格外喜爱女人。
油画《天堂里的亚当和夏娃》
《圣经》的故事诞生较晚,大约在公元初年,因而更接近人类的现实生活。亚当和夏娃偷吃了智慧果,知道了害羞,懂得了遮羞,与小孩长大为成年人的过程非常相像。什么东西让他们害羞?他们遮蔽的是什么东西?就是性。
什么是性?从生理学的角度讲,性是人一种先天的本能,称为性本能。与生活中人们一般理解的性概念不同,科学意义上的性本能,不仅仅局限于生殖的意义,还指先天的影响人与异性交往态度、行为的一切生理因素。性本能同其他本能一样,是人体一种先天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决定了异性之间相互吸引、相互追求的行为趋向。
现代科学研究认为,女孩从11岁到18周岁,男孩从13岁到20周岁,是性功能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称为青春期。在这个时期,男孩的体内开始分泌雄性激素,女孩开始分泌雌性激素。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男孩和女孩的身体开始发生变化,体形、声音和行为都会出现明显的性别特征。与此同时,他们的心理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表现为对异性的敏感、好奇和喜爱。
亚当和夏娃偷吃智慧果以后的种种表现,是早期人类对男女之间相互吸引这种现象产生原因的一种解释。从现代科学研究的角度而言,这是人成长的一个自然过程,即随着身体生理发育的成熟,开始产生了自觉的性意识和性需求。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人的性本能。人的性本能是男女相爱的生理基础,男女相爱的各种社会活动,都建立在性本能这个生理基础上。
把性本能作为男女相爱的根本原因,把生理因素作为爱情的基础,对于许多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长期以来,社会中存在一种普遍的观念,认为人的精神活动是神圣的、高尚的,而本能性的、生理性的活动是低下的、污秽的。这种观念反映到美学界,就是割裂审美活动与生理因素的联系,反对从生理的角度探讨美感产生的原因。许多研究者认为:“审美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高级的精神现象,而不是动物性的快感;是人在满足基本的生物性需求之后向更美的精神境界的追求,而不是一种低级的趣味;是一种涉及着多种高级心理功能的复杂心理状态,而不是一种单一的‘刺激—反应’。”其实,不仅是美学家,就是在心理学界,同样存在这样的认识。苏联权威心理学家捷勃洛夫的故事就典型地反映了这一点。
捷勃洛夫1950年6月29日在苏联科学院及苏联医学科学院的联合大会上,坦白地讲述了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转变过程。他说:“我要详细地谈及我的中学心理学教科书,这是很广泛地被采用的。苏联的多数青年都是从这本书学习心理学的。……在有关技能这一篇内,我写了如下的几句话:‘条件反射的机制构成动物技能在生理学上的基础,而人类技能在生理学上的基础是远远更复杂的。条件反射形成的机制在人类技能形成上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更高级的大脑机制具有更大的意义。’这更高级的大脑机制究竟是什么东西?”当捷勃洛夫讲完这句话时,会场内响起了一片笑声。捷勃洛夫意识到这种认识上的错误,于是在这本书1951年改版时,便根据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的学说对以往错误的认识作了修正。但是,许多人至今仍然保留着这样的认识。
现代生理学研究认为,任何高尚的精神活动,不论是宗教、爱情、信仰等,从生理的角度讲,都是一系列的神经信号活动,我们神圣不可侵犯的性格也是由一定的生理结构方式形成的。现代生理学的这些研究成果,为研究审美现象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研究路径。正如人类从低级生物进化而来的事实,无损于人类的伟大一样。把人的性本能作为男女相爱的基础,同样无损于爱情的神圣、纯洁和高尚。相反,只有从生理的因素出发,爱情研究才有了坚实的基础,才能发现男女相爱的真实规律。
2.2 皇家选美的标准
性本能作为男女相爱的生理基础,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就是男女双方对异性的喜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为什么君子追求淑女、淑女喜爱君子呢?就在于性本能的这种作用。
性本能在男女相爱中的作用,不仅表现为追求异性的动力,而且表现为人们对异性外貌的选择。
男女相爱,最直接的选择方式就是看长相。什么样的长相最有吸引力呢?放眼古今中外,标准可以说五花八门,有的甚至互相矛盾。苏轼有一句诗说得好,“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反映的就是人体审美中这种矛盾的现象。
在现实生活中,男女相爱中的绝大多数人,对异性长相的选择都有不尽满意之处。因为每个人都非尽善尽美,有什么资格要求对方尽善尽美呢?但是,在社会生活中,也有那么一些人,比如封建社会的帝王,他们在异性的选择上具有绝对的优势,所以他们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分析这些不受外界条件限制选择异性的行为,可以看到人类对于异性外形最基本的审美倾向。
早在汉代,皇家就开始以法律制度的形式,从民间征收良家女子。《汉仪注》记载:“八月初为笄赋,故曰笄人。”“笄”,本意为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女子成年后开始用笄盘住头发,所以“笄”又特指女子15岁插笄盘发的年龄。所谓“笄赋”,也就是征收姑娘的赋。即每年的八月初,朝廷像征收捐税、租赋一样,开始向民间征收美女。征收美女的官员称为“笄人”,他们负责“阅视”民间13~20岁年龄的姑娘,把那些符合条件的带回宫中候选。
晋武帝司马炎登上帝位后,很快下了一条诏令:所有卿以下文武官员的女儿都必须到后宫接受挑选,若有把女子藏起来的就处以“目无君主”的罪名,直至死罪。也就是说,在他没有对这些女子进行挑选以前,这些女子是不能选择配偶的。
唐玄宗开元年间,天下太平,财丰粮富,玄宗派人挑选天下好看的女子纳入后宫,称这些人为“花鸟使”。由于每年都要从民间采选民女入宫,开元、天宝年间皇宫的女人急剧增加。据《新唐书·宦者传》记载,在开元、天宝年间,皇宫大约有宫嫔4万人。
明代挑选宫女皆奉钦命而行。洪武十四年(1381),皇帝下令从苏、松、嘉、湖等地及浙、赣二省选民间13~19岁的女子以备后宫。明朝天启元年(1621),明熹宗举行大婚之前,从各地选择13~16岁的女孩,经过初步淘汰到京城候选的姑娘就达5 000人之多。
清入关后时兴选秀女,一般从满蒙八旗中遴选,少数从汉族中挑选。满蒙13~16岁身体健康无残疾的旗籍女子,都必须参加阅选。适龄女因故未参选,则要求在下届参选,否则20余岁尚不准出嫁,违者将遭到严惩。私自结婚的由该旗都统参查治罪。如果是残疾的,则需层层上报户部,经皇帝允许后方可免选。
这些史料说明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皇帝在选择异性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先地位。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看上谁就是谁。不过,有了这样优越的选择权,他们如何选择美女呢?我们来看看明熹宗选择皇后的过程。
第一关是海选。由负责选拔的宦官,对全国各地13~16岁的良家少女进行挑选,选拔出5 000名优秀者,由皇家付给聘金和路费送到京城。
第二关叫初选。5 000名少女按年龄大小,每百人排成一行,由负责的太监逐一察看,把那些稍高、稍矮、稍胖、稍瘦的少女挑出来,淘汰掉1 000人。
第三关叫复选,初选过关的少女继续列队,太监们仔细察看每人的五官、头发、皮肤,当然也包括“三围”,让各人自报门第、姓名、年龄等,考察音色、仪态,再淘汰掉2 000人。
第四关是精选。太监们先用尺子计量少女的手和脚,再让她们走“台步”,把那些脚稍大的、手腕稍粗的、举止不雅的,又淘汰掉1 000人。
第五关是留宫。由宫中的老宫娥,将美女们逐一“引至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选出其中的300人作为入选留宫的宫女。
第六关是晋嫔。皇帝选派专员,对300名留宫的美女观察一个月,依据她们的性情言语,再淘汰掉250人,剩下的50人晋级为嫔妃。
第七关是“选三”。由皇太后或者太妃,通过与剩下的50个人谈话,“试以书算诗画诸艺”,从中选出3个供皇帝钦定。
第八关是钦定。皇帝亲自召见选中的3个人,最终决定皇后。明熹宗当年见着3个姝艳绝伦的美人,左右为难,自己拿不定主意,便让旁边的赵选侍帮助决断。最后按照赵选侍的建议,钦定张嫣为中宫皇后,王氏封为良妃,段氏封为纯妃。
分析这个选妃过程,有一个标准显而易见,就是健康。
按照规定,明显有残疾的女子可以免选,也就是被提前淘汰。在接下来的选择中,凡有麻子、口臭、鼻炎、腋臭、痔疮、脚气以及妇科疾病等的,都是必须淘汰的对象。这样的淘汰过程,体现的实际是以健康为美的选择标准。
在第二关和第四关中,先是淘汰了那些稍高、稍矮、稍胖、稍瘦的少女,随后又淘汰了那些脚稍大、手腕稍粗、举止不雅的。这种选择标准,与现代西方美学的一项研究成果不谋而合。这项成果认为,如果把一个族群的所有脸型输入电脑,让电脑计算出一个平均值,结果一定是最美的。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系助教科伦·艾皮瑟拉近年研究了坦桑尼亚哈扎部落人的择偶标准。这个部落很少和外界接触,至今仍然保持男人打猎女人采集的生活方式。有关研究表明,这种生活方式占据了人类发展过程中95%的时间,人类绝大部分原始特征都是在这种生活方式中进化而来的。艾皮瑟拉研究了哈扎人对于脸的审美标准,发现他们和欧洲人一样,都喜欢平均的脸型。她认为,这个选择是双向的,越是平均的脸型说明基因越优秀,自然也就越受青睐。反过来,越是优质的脸型在族群中出现的次数也就越多,因此也就越平均。
在当前我国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认为女孩不能长得太矮,但也不能太高,1.65米是理想的身高,体现的同样是这样的审美倾向。
为什么对异性的选择会出现这种选择“平均值”的审美现象呢?按照科伦·艾皮瑟拉的研究,在这种平均的身体形态背后,隐藏的是优秀的基因。也就是说,对于异性“平均值”的审美标准,实质上同样出于对健康的考量。
以健康为美的选择标准,在现代社会男女相爱的选择中,依然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患有某种疾病的姑娘,即使长得漂亮,人们也会敬而远之。近年来,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有的人甚至会把对方家族的遗传病史也作为考量的因素。
如果说对疾病的排斥,是从负面表现以健康为美的审美标准,那么对美的直接追求,则是从正面表现了这种审美标准。
很长时间以来,民间把年轻女性相貌美的特征归纳为八个字:“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眉清,指眉毛茂密集中有型;目秀,指眼睛黑白分明有神,也有说瞳仁偏向上方,认为这样的眼睛对男人具有诱惑力。“眉清目秀”作为人体的一种外在形态,实际上表现的是人体的一种内在状态,即内在的精气充盈。嘴唇的颜色与人的血气相关,嘴唇红润饱满,说明血气充沛;牙齿的颜色则与肾脏相关,牙齿洁白,说明肾气饱满。此外,诸如皮肤细白光滑之类的审美要求,其实质都是身体健康的外在表现形式。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为这种传统的选择配偶的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该研究对1.5万名美国男女进行跟踪研究,从他们年满10岁起开始,一直跟踪到24~35岁。研究发现,不论男女,外形越有吸引力,健康状况就越好,身体和心理方面的疾病也越少。这就是说,美的人体也就是健康的人体,人体的健康在很多方面会成为美的根源。所以,从生理的因素选择恋爱对象,健康因素往往会被人们优先考虑。
分析明代宫廷选妃的过程,从中可以发现的第二个标准,就是女性特征。
选妃的第三关,要求女孩自报家门,说出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等,目的在于听声,把那些“稍雄、稍窳(yú)、稍浊、稍吃者去之”。其中的“稍雄”,也就是声音稍粗、稍低,有点儿接近男人声音。为什么要淘汰这种声音的女孩呢?就是因为她们的声音太像男人,而不像女人。换一种说法,就是女性的特征不足,缺乏女人味。淘汰脚大、手腕粗的女孩,同样出于这样的考量。与男人相比,女性的脚要小,手腕要细。所以脚大腕粗的女性,比起脚小腕细的女性,女性特征就显得不够,就少了一些女人味。由此不难看出,诸如此类的淘汰,实际是对性特征的选择:性特征突出的女性被选中,性特征不突出的女性则被淘汰。
现代生理学为这种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现代生理学研究发现,儿童在11岁之后,由于体内性激素的作用,男性和女性的身体就会出现不同的特征。女性的特征表现为乳房隆起、骨盆变宽、臀部变大、皮肤细腻、声音细高;男性的特征表现为肌肉强健、长出胡须、喉结突出、声音粗沉。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雌性激素充足的女性和雄性激素充足的男性,性特征就会越来越突出;雌性激素不足的女性和雄性激素不足的男性,则会表现出相反的特征。典型的例子可以举出古代宫廷的太监和现代泰国的人妖,由于缺乏雄性激素,他们的声音就变得非常尖细,更加接近于女性。同时,在皮肤和体形方面,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变得越来越不同于正常的男人。
古今中外对女性的审美中,乳房、臀部和腰部之所以始终受到人们的关注,就是由于性特征的缘故。比较普遍的审美倾向是,女性的乳房要高,臀部要大,腰却要细。在旧石器时代留下的那些雕像中,经常夸张地表现裸体女性的丰乳肥臀,说明这一审美标准悠久的历史。
关于女性的细腰,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事件,就是春秋时期楚灵王建造了一座宫殿,把从全国各地搜集来的细腰美女安置在里边,这座宫殿被称为“细腰宫”。当时民谣唱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据说受这种风气的影响,当时楚国的许多朝臣,都是把腰扎细了才去上朝。
欧洲历史上同样有以女性腰细为美的风尚。为了使腰变得纤细,法国妇女一度盛行扎腰。扎上腰箍不能运动,也不能进食足够的食物,久而久之,就会使内脏的位置改变,引起慢性病和流产,甚至失去生育能力。由于女性普遍扎腰,法国一度人口增长率低于死亡率,引起朝野震惊,政府明令禁止扎腰,违者要以法律问罪。但是,上流社会的女性为了美,竟视法律于不顾,依然我行我素。世界上的扎腰之最是由英国的埃塞尔·格兰格夫人(1905—1982)创造的,她从25岁起一直扎腰,到30岁时腰围细到33厘米,被载入《吉尼斯世界之最大全》。
女性的身体曲线,是女性美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S形身体曲线的女性,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女性腰围和臀围之比为0.7,被认为是最迷人的身材。在欧洲和美国,最受欢迎的三围(胸围—腰围—臀围)尺寸是:90—60—90(单位为厘米),其腰围与臀围之比为0.67。在非洲一些国家,人们可以接受腰围与臀围之比为100:135(约等于0.74)的女性,但重要的是腰部必须明显细于臀部。
对于这种审美标准形成的原因,以往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原因在于丰乳肥臀细腰的女性比身材平板的女性更有利于生育。具有这种身材的女人表明体内有足够的雌性激素,更容易怀孕。女性的身体在青春期之前以及更年期之后更接近于男性身体,大体呈圆筒状,但一旦进入青春期,在雌性激素的作用下,身体就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呈现出女性特有的特征。有关研究表明,若女性的身体所分泌的雌性激素较少,且在生长发育期只能通过人为的方法来满足身体对雌性激素的需求,这些女性的腰围和臀围之比就会比较接近。歌德就认为:“达到结婚年龄的姑娘,她的自然定性是孕育孩子和给孩子哺乳,如果骨盆不够大,胸脯不够丰满,她就不会显得美。”
另一种观点认为,在人类早期的生活中,由于不能有规律地获取食物,只能有什么吃什么。当孕妇缺少食物时,尤其在孕期最后3个月和哺乳期,身体的脂肪就会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关研究认为,一般女性大约有10千克的“可再生脂肪”分布在她们的臀部以及大腿处。这些脂肪储藏了大量的能量,可为消耗较大的怀孕过程提供能量。
分析这两种观点,前者强调有利于怀孕,后者强调有利于哺育婴儿,都是基于有益后代生育。毫无疑问,这样的作用自然会促进相关审美心理的形成。但是,当少男少女在一起谈恋爱时,他们会想到这些吗?为什么不谙世事的男孩,依然会喜爱具有这种特征的姑娘呢?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这样的女性更具有女性的特征,或者说更有女人味。
性特征突出的人,容易受到异性的喜爱。这个规律不仅体现在男性对女性的选择上,同样体现在女性对男性的选择上。一部中国古代史,基本上是男人主宰的历史,留下的多是男人对女人的要求。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女性,如凤毛麟角,有幸成为社会的主宰,从而使人们能够了解,女性在具有绝对优先选择权的情况下,对男性有着怎样的审美要求。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59岁时丈夫去世,67岁称帝。武则天曾经也想同男皇帝一样,选一批美男子侍奉自己,为此下发了一道“选美少年为左右奉宸供奉”的诏令,但很快就接受臣下的劝谏予以废止。俗话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武则天圣命既出,何以会接受臣下的意见很快收回呢?武则天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她执政时期的许多政策在历史上都是可圈可点的。武则天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女人,有作为人的自然需求。正是这种需求,使她一时头脑发热,下达了那道选美少年的诏书。但是,她很聪明,臣下一点很快就清醒过来了。她明白尽管自己做了皇帝,但这毕竟是男权意识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她不愿意因为这件事影响自己的形象,影响她权力的稳固和各种政令的执行。
武则天收回了选美少年的诏书,但不会放弃对美男子的需求。作为皇帝,武则天虽然年事已高,但想为她献身的男子多如过江之鲫。唐代诗人宋之问很有才华,长得也很帅气。《旧唐书》称他“伟仪貌,雄于辩”。宋之问见到武则天“选美少年为左右奉宸供奉”的诏令,就给武则天献了一首诗,表达了希望侍奉武则天的愿望。《太平广记》记载:“则天见其诗,谓崔融曰:‘吾非不知之问有才调,但以其有口过。’盖以之问患齿疾,口常臭故也。之问终身惭愤。”宋之问虽然有才华,人也长得帅,但是因为有口臭,被武则天淘汰了,可见武则天选人是很严格的。
纵观武则天的一生,在选择男宠这件事上,总体上是秘密进行的。据历史记载,武则天先后有4个男宠,也称为面首。为什么古时称这种为女人服务的男子为“面首”呢?因为古时面者,讲的是相貌之美,首者,讲的是头发之美。所以面首者,指的就是相貌漂亮的男人。武则天的第一个面首叫薛怀义,是她的丈夫唐高宗的姑姑千金公主给物色的;第二个叫沈南璆,是皇宫的御医,在侍奉武则天的过程中被看中;第三个叫张昌宗,是薛怀义、沈南璆离去后,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给母亲秘密推荐的;第四个叫张易之,是张昌宗的弟弟,由张昌宗顺带引荐的。
武则天选择男人的标准是什么呢?有研究者总结说:“年轻、貌美、健壮,是武则天挑选男宠的三个必备条件。”在这三个标准中,前两个与男性选择女性的标准是一致的,后一个则不同,体现的是男人的性特征。一般而言,男人高大的身材、突起的肌肉、宽阔的下巴、粗犷的额头、粗沉的嗓音,往往都会成为女性喜爱的因素。有研究者认为,这样的特点不仅象征着力量强,也象征着生育能力强。不论是什么原因,它们都是男人突出的性特征,并因此受到女性的青睐。
从生物学的角度而言,男女相爱最初的起因在于生命的延续。数万年来,人类的祖先在没有任何现代生理学知识的帮助下找到一个配偶完成这件事,所凭借的只能是外表。这种对异性外表的选择标准,很多方面是由人的本能决定的,构成了人类对异性审美心理的重要内容。
2.3 杨玉环的迷人味道
在中国历史上,杨玉环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美女。她14岁嫁给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18岁又被52岁的唐玄宗看中,被封为贵妃。
相传唐玄宗的爱妃武惠妃去世后,后宫佳丽虽多,却没有令唐玄宗满意的。宦官高力士非常了解唐玄宗,于是为他推荐了杨玉环。唐玄宗一见,果然为之倾心,由此上演了一出夺儿媳为妃子的荒诞剧。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实际上,这里的“三千”,是秉承中国古代传统的叙述方法,极言其多的意思,并非实数。《新唐书》记载,开元、天宝年间的唐宫,后宫嫔妃大约为4万人。
在这么多的美女中,杨玉环有什么过人之处,竟能使见多识广的唐太宗情系一身呢?以往有人说因为她姿容出众,不仅体态丰腴、肌肤细腻,且面似桃花;有人说因为她通晓音律,擅长歌舞,与唐玄宗有共同爱好;也有人说她智算警颖,善解人意,能够讨得唐玄宗的欢心。应该说,这些都是杨玉环作为一个女性能够为男人喜爱的特点。但是,这些特点却并非其他人所不可能有的,最多只会是程度上的差别而已,为什么就能使唐玄宗如此痴迷呢?
《新唐书·后妃列传》写唐玄宗第一次见到杨玉环时的态度,用了一个词——“异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很惊奇。杨玉环为什么会让唐太宗感到惊奇呢?是因为懂得音律、善解人意?显然不会。是因为长得漂亮?有这种可能,但可能性很小。倒是《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杨玉环的一个特点,让唐太宗惊奇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五代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了杨玉环两件事。一个是“红冰”:“杨贵妃初承恩召,与父母相别,泣涕登车。时天寒,泪结为红冰。”一个是“红汗”:“贵妃每至夏月,常衣轻绡,使侍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或拭之于中帕之上,其色如桃花也。”这些记载道出了杨玉环身体的一个特点,即分泌的汗水和泪水呈红色,有香味。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杨玉环有这样的特点,推荐的人一定会向唐玄宗报告,唐玄宗也一定会验证。如果验证属实,这样的特点令唐玄宗“异之”,也就很正常了。
《杨太真外传》记载,安史之乱平定以后,唐玄宗非常思念杨玉环。为了安慰皇上,臣下们纷纷拿出与杨玉环有关的纪念物献给唐玄宗。其中有个叫贺怀智的人,献上的却是自己的一个头帻,就是古代男子裹头的布,放在一个锦囊中。贺怀智讲述了关于这个头帻的故事:安史之乱前的一个夏天,唐玄宗与一位亲王下棋,自己在旁边为他们弹琵琶,杨贵妃站在旁边看棋。一阵风把杨贵妃的领巾吹起来,搭在贺怀智的头帻上,一直到杨贵妃转身的时候领巾才落下。贺怀智回到家内,闻到满身香气,于是把这顶头帻一直收藏在锦囊中。现在为了安慰皇上的相思之情,把它献给皇上。唐玄宗打开锦囊,果然香气犹存。唐玄宗解释说,这是交趾国进贡的“瑞龙脑香”的香气,说他曾经把瑞龙脑香用在暖池的玉莲朵上,过了很长时间再去,玉莲朵上尚且还有香气,更何况这种容易吸味的丝绸之物。
杨玉环的领巾仅仅在贺怀智的头帻上搭了一会儿,经过安史之乱甚至更长的时间,头帻上竟然香气尚存。如果这个记载属实,那么不管是出于杨玉环的体味还是她用的香料,起码可以说明一点,生活中的杨玉环的确非常之香。
关于人体散发特殊香味的记载,元朝胡炳文的《纯正蒙求》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大臣张文庆娶妾三人,独爱其中名香女者,每夜幸多次而不倦。据传,此女体有异香,如麝如馨,男人闻之,欲(望)不能罢也。”
清代也有一个关于人体散发特殊香味的记载。相传乾隆有一位维吾尔族妃子,人称香妃。她“玉容未近,芳香袭人,既不是花香也不是粉香,别有一种奇芳异馥,沁人心脾”。
学者考证乾隆的40多位妃子,只有一位是维吾尔族人,人称霍卓氏,也作和卓氏,是阿里和卓之女。和卓族是世居新疆南部的维吾尔族部落。1757年,喀什地方的封建领主大和卓木和小和卓木发动叛乱,霍卓氏所在的族人不愿随从。霍卓氏的哥哥图尔都率领族人,配合清兵平定了叛乱。平叛后,图尔都受到清廷封赏,迁居到北京。1760年,27岁的霍卓氏与乾隆联姻,被封为和贵人。霍卓氏深得乾隆喜爱,进宫第三年晋封容嫔,第九年晋封容妃,多次陪乾隆巡游。1788年去世,享年55岁,入葬清东陵裕陵园。人们普遍认为,容妃就是传说中的香妃。
人体是否会生而带有异香,至今没有科学的记载和说明。所以对于历史上流传的这些故事,许多人持怀疑的态度。有人认为是编造的,也有人认为是经常采用香草沐浴身上残留的香味。但是,人体的气味可以吸引异性,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很早以前,我国就有熏香草、佩香囊、洗香草浴的习俗。在西方许多国家,则盛行香水。据说拿破仑三世俘获西班牙美女尤金尼的秘密武器就是一瓶香水,尤金尼闻到香水的芳香几乎如痴似狂不能自制,最后做了拿破仑的皇后。
科学研究发现,一只蚂蚁找到食物以后,很快就会有许多蚂蚁陆续围拢过来;蜜蜂结群迁徙,途中被天敌冲散,很快又会重新聚集起来。这些没有语言的昆虫靠什么建立起彼此间的联系呢?
1959年1月,德国科学家皮特·卡尔森和马丁·鲁施针对同一物种个体之间分泌的用于交流信息的化学物质,提出了一个新的名词——费洛蒙。这一名词所表达的内容,既不同于当时已经存在的外激素,也不同于广为人知的荷尔蒙。科学家认为,费洛蒙源于体内的类固醇,可以从汗腺及皮肤表层细胞中发散,随风飘逸再借空气流动快速地传播到各处去。费洛蒙是动物界包括人类、哺乳动物、昆虫(蜜蜂、蚂蚁、飞蛾)等同物种之间相互沟通,并发出求偶、警戒、社交、合作等讯号的信息分子,能激发性吸引及其系列反应,所以也称为信息素或性外激素。
以往人们认为,人类身上也有费洛蒙,但由于拥有语言、表情这些高级媒体,在进化的过程中,费洛蒙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了。但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令科学家开始重新认识这个问题。
在宇宙飞行中,一半以上的宇航员会出现宇宙病,如头痛、恶心、全身不适等。后来医生建议每次乘员组至少应有一名女性,经过混合编组后,宇航员便很少出现上述症状。
澳大利亚设在南极的科考站,站上的人员一度都轻重不同地得了一种怪病,有的彻夜失眠,有的精神不振,终日昏昏沉沉,所备药物均无济于事。一位医学博士前往调查施治,得出的结论是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异性气味匮乏所致。在他的建议下,澳大利亚派了女性医生去那里长驻,问题很快解决了。
科学家认为,异性的气味中就包括费洛蒙的成分。科学家发现下脑丘在费洛蒙的神奇运作过程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它可接收来自鼻子里犁鼻器的化学信息,从而引发适当的情感或反应。男女感知对方的气味后发生的情感反应,就可能与费洛蒙有关。
科学研究发现,异性气味影响着人的内分泌、血压、心律、呼吸和神经系统,可以使其趋于最佳状态。它们还能刺激人们的呼吸中枢,使人体吸进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加快,引起大脑兴奋。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就在于异性相处的过程中,双方的气味和形象,从生理上和心理上给对方以刺激,使人的精神始终处于兴奋愉悦之中,工作便感到分外轻松。
德国马普学会的科学家曼弗雷德·米林斯基等人研究发现,人们在挑选伴侣的过程中会本能地用上鼻子,根据气味判别对方是否适合自己。科学家解释说,这种依靠嗅觉辅助辨别心上人的功能与人体的免疫组织有关。科学家同时介绍说,这种对对方体味的辨别不会受到外加气味的影响。也就是说,尽管适当使用香水等气味可能有助于增进对方的好感,但不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科学家认为,嗅觉的这一辨别能力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从事免疫系统基因研究的瑞士科学家发现了人体气味更神奇的作用:在气味上最吸引女性的男性,其基因也往往与她们的基因相差更大。科学研究发现,男女相同或相近的基因,会导致后代智力和免疫力的弱化。近亲结婚之所以被禁止,就在于相似的基因会导致后代痴呆和各种疾病。很显然,对不同基因异性气味的喜欢,是人类在进化中形成的自然能力。异性之间这种关系,已经远远超越了以往人们对性的理解。我们看到异性感到愉悦,其中的缘故就与这种气味相关。不过,人的体味对异性的影响并无绝对好坏标准,也就是说每一种气味都有其喜欢的人群,没有哪一种体味会受到所有人的喜欢或讨厌。
来自维也纳的科学家安娜·里科斯基证实,女人要确认一个男人是否有魅力根本不用眼睛看,而用鼻子闻。里科斯基先让15位男士连续3个晚上穿同一件衣服睡觉,最后的一天早上醒来后立即将这件衣服脱下冷冻,再在实验室里用接近体温的温度加热之后,让15个女孩分别闻这些衣服,根据气味来判断男士的魅力。另外一组女性则作为对照组,通过观看这些男士给他们评分。实验表明:两个小组的结论几乎相同。
这些现象说明,在男女交往的过程中,气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一个成语,叫作“臭味相投”,经常被人们用在志趣、习惯等方面,却很少用在气味上。事实上,男女相爱,气味相投是前提,只不过许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已。
2.4 梦露与“七年之痒”
1955年,玛丽莲·梦露主演的电影《七年之痒》上映。电影讲述结婚7年的出版商汤姆·尤厄尔,在妻儿离家到乡间度假时,偶然结识刚搬入楼上的女房客、美貌的广告小姐。梦露扮演这个风姿绰约、性感撩人的女房客,故作无意地向汤姆·尤厄尔卖弄撩人的性感,令汤姆·尤厄尔心痒难熬、躁动不安,陷入连续不断的性幻想,闹出了不少笑话……在各种矛盾心理的冲撞下,汤姆·尤厄尔最后决定,立刻赶去妻儿所在的度假地。
随着电影的热播,“七年之痒”成为男女不安于婚姻现状的代名词。有意思的是,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等地方,随后都拍摄了类似的内容不同但名字相同的电影和电视剧。“七年之痒”由此被人们看作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和男女相爱中的一种普遍规律。
电影《七年之痒》梦露剧照
事实上,最先揭示这种现象的不是梦露的《七年之痒》电影,而是美国的性学研究专家。1948年,美国学者阿尔弗雷德·金赛和他的同事们,发表了他们历时15年对当时美国人性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在接受调查的2 000名已婚男子中,有40%的人声称他们在第一次婚姻中便开始寻求婚外性关系,其中大部分人发生在婚后前五年;有20%的已婚女性承认有婚外性关系,其中半数是在婚后第七年之前。电影《七年之痒》的产生,应该是这种研究影响的结果。
然而,把男女不安于婚姻状况的这种心理和现象称为“七年之痒”,梦露和《七年之痒》电影功不可没。因为在金赛的调查报告中,并没有把这种现象定性为7年。联合国的一份涉及62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统计年鉴显示,结婚的第四年是离婚的高峰期。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某大学对4 000对夫妇的访问和20年的跟踪显示,婚后14年才是夫妻或情侣感情生活的重要关口,不少男女是在共同生活了14年后分道扬镳的。
分析这些调查结果,虽然时间的长短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指出了这样一种现象:随着婚姻生活的延续,许多原本相爱的夫妻对现有婚姻生活特别是性生活会失去兴趣和激情乃至感到厌倦,从而给婚姻带来严重危机。
婚姻中的厌倦之情从哪儿来的呢?有学者说,无论巧克力冰淇淋的味道有多么好,紫丁香花开得有多么香,风景区的山水多么美,我们最终对它还是会失去强烈的兴趣而变得淡漠。一对新人结婚了,新娘手指上戴上了漂亮的婚戒,在婚礼后的头几个星期,她会敏锐地意识到这个婚戒的存在,不停地看着它、转动着它,意识到它是戴在自己的手指上的。可是,渐渐地,她就会变得没有感觉,最后甚至感觉不到那个婚戒还戴在自己的手指上。人对爱与性的感受往往也会如此,即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变得习以为常,变得迟钝麻木。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这就涉及人的一种自然天性。这种自然天性虽然不仅仅与男女相爱相关,但却是影响男女相爱的一种重要的生理因素。
人类的天性,习惯上称为“本能”,俄国著名神经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中称为“无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认为:“这些反射的总体,从人类而言,又从生物而言,是神经活动的基本资源。……然而像已经提及过的,很可惜,直到现在,这类的研究还是没有的,尤其是关于所谓本能性反射的研究也是没有,这是不能不强调的。我们关于本能的认识是很有限的,是很断片的。” 20世纪以来,现代生理学的发展,使人类关于本能的认识有了很大进展,一些方面的本能被相继确定。
在这些被确定的本能中,有一种本能被称为新奇感或者好奇心。巴甫洛夫在研究中发现,当出现新的动因时——如陌生人、声音、环境的变化等——人类或动物就使有关的感受器向这新的动因所在的方向转动。巴甫洛夫认为这是人类和动物神经系统的一种基本反应,他称为“探索反射”。巴甫洛夫认为:“这个反射的生理学意义是很巨大的。如果动物没有这种反应,那么可以说,动物的生命也许就与悬在一发之上的危险相等了。人类的这类反射发达很强。最后,它的最高形式的表现就是知识欲,创造我们的科学,对于我们给予着和预约着周围世界中的一个最高的、无穷的指南。”
巴甫洛夫的探索反射,在现代心理学中称为“好奇心”。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这种经历:“砰”的一声,周围突然发出声响,这时无论我们在干什么,都会不由自主地迅速把注意力投向发声的地方。这种对于外部突然出现的信息的反应,就是好奇心最本能的表现形式。
许多小孩,家里来了客人,特别是他们熟悉的客人,会表现得特别兴奋,大人们往往斥责他们是“人来疯”。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也是由于客人到来这种新因素,刺激了小孩的好奇心,从而导致神经系统的兴奋。
在原始社会,对外部新情况的迅速反应,是人类生存必需的条件。甚至在今天,好奇心的作用对个体的人来说,在许多情况下仍然是安全的保证。不过,在文明社会,这种作用的意义相对来说已经降低,好奇心更多地体现在对新事物的探索、追求上。在这种本能的驱使下,人们愉快地献身于对知识的学习,对大自然奥秘的探索,对人类视野中一切未知事物的研究,从而促进了个体的成长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好奇心作为人的一种本能其表现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无怪乎两类:一类是对新事物的敏感反应和强烈的关注、探究的欲望,在这种欲望的作用下,探究过程中神经系统会产生愉悦感;另一类是神经系统反复活动于同一对象,由于好奇心受到压抑,对相关对象的反应会变得迟钝,情感上会渐趋淡漠乃至厌倦。
好奇心作为人的一项本能,在人的生命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同世间一切事物一样,好奇心有好的作用,也有不好的作用。好奇心在生命中的负面表现,最为人诟病的就是男女相爱中的喜新厌旧行为,“七年之痒”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长期以来,对于人类社会中的此类现象,人们基本将其都归咎于个体的道德品质。近代以来,随着相关生理学、心理学研究的开展,人类对这种现象才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有关研究认为,从生物学的意义上看,无论是雄性还雌性,都担任着延续物种的重要使命,这样的规定性使得不论男人还是女人,都会天然地喜欢同新的异性交往。
2003年,英国利兹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成果,为这种观点提供了实验依据。研究人员对红原鸡的交配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雄鸡在同陌生的雌鸡第一次交配时,所排出的精液远比它同熟悉的雌鸡交配时多。雄鸡在与同一只雌鸡交配时,排精量几乎是逐次递减的。在与同一只雌鸡交配大约20次后,雄鸡便性欲全无并不再排精。但是如果一只陌生的雌鸡出现,雄鸡的性欲又会油然而生。这项研究显示,更换新配偶似乎是生物的一种本能需要。
如何看待这样的研究结果呢?这样的研究结果是否意味着爱情中的喜新厌旧行为是不可避免的呢?对这样的问题,需要从两个层面进行厘清。
从事实层面而言,这样的研究成果再一次证明,好奇心是人的一种天性,而喜新厌旧是这种天性在男女交往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这样的研究成果,科学地解释了此类现象产生的原因,深化了人类对男女相爱中本能作用的认识。根据这些研究成果可以看到,婚外性行为不仅仅是个人道德品质的问题,同时具有深刻的生物性基础。作为一种天性,这种本能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这就告诉人们,要避免犯此类错误,每一个人都要时刻警惕,“圣人”也不能例外。
从实践层面,或者说个人行为的层面而言,这样的研究结果虽然揭示了婚外性行为现象产生的生物性原因,却不能作为这种行为合理化的理由。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对人的自然天性的限制过程。对天性的限制与天性的反限制,始终贯穿于人类文明的全过程。爱情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部分,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人类爱情文明的成果表现为婚姻道德,强调对爱情和婚姻的忠诚。它所针对的,要加以限制的,就是人类喜新厌旧的天性。爱情忠贞观同喜新厌旧天性的矛盾,是人类爱情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爱情道德战胜自然天性是主流,人类正是由此一步步走向文明。
为什么忠贞的爱情会战胜喜新厌旧的天性,成为人类追求的理想模式呢?根本的原因在于,人作为一种高级动物,追求情感是不同于其他生物的突出特点。艺术教育家林风眠说过:“依照艺术家的说法,一切社会问题,应该都是感情问题”,“感情为人类之第一需要。”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在其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把人的需求分为五种,分别为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五种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性的要求属于生理上的需求,排在第一层次;情感的需求属于较高的需求,排在第三层次。所以性的需求容易满足,情感的需求则较难得到满足。任何动物都会追求性的满足,而只有人才追求情感的享受。正是因为这种原因,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才创造和发展了爱情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