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思维: 从单维进入五维空间

PART1
思维:
从单维进入五维空间

把自己培养成强者思维

强者,一个可褒可贬的词。

通常,人们说一个人是强者,是赞誉的意思,但是,往往又会对强者有过高的要求甚至是挑剔,最常见的,是议论强者的家庭,尤其是女性强者家庭的不幸福。


以前读王育琨的书《强者——企业家的梦想与痴醉》,很喜欢。王育琨在很多书和文章中,一直强调“强者”。他眼中的强者,不仅仅具备坚定的意志,这是很多企业家和普通人都有的,王育琨强调的是承诺的责任、民族性的精神山脉,是以,他会对宗庆后娃哈哈事件痛心疾首,是以,他极其推崇李嘉诚,赞其为“强者的有为”。

《遥远的救世主》和《大秦帝国》,都推荐强势文化,雄浑的、刚硬的、不屈的强势文化。

我也曾经为这个词深深迷惘,尤其当别人说我是强人的时候,我分不清这里面是赞誉还是讽刺,但是毫无疑问,如果一个女性被冠上“女强人”的称号,那似乎同时也就意味着孤独、乖僻、不注重亲情、工作狂等。之所以迷惘,是因为我那时的确不明白,“强”的真正含义。人是否有软弱的资本,是否可永远依赖别人生存?如果不依赖,是否就成“强人”了?

当然从书中不能找到全部的答案,只能说,就人的视野和明辨力来讲,心里有了大,就会放下小,当展开历史的长卷,看着风云变幻、浮沉更替的人物和事迹,那些凭藉钢铁般的意志,崛起于企业丛林间的企业家们,他们必然也有软弱的一面,但是,不会因此就轻易倒下、言败,他们即使遇到灭顶危机,也要站起来,奋勇前行,怀着梦想和痴醉,誓要攀上顶峰,即使最后失败了,也不会憾恨,因为曾经全力以赴地努力过。

这就是人生故事的一种演绎。这世上,有人愿意一生平淡如水,无欲无求;有人愿意波澜起伏,有高远的追求,且不管是对于物质的欲望还是自我的实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选择,虽然有些时候,更像是命运选择了人,而非人去选择命运。


李嘉诚说:“强者的有为,关键在我们能否凭仗自己的意志坚持我们正确的理想和原则;凭仗我们的毅力实践信念、责任和义务,运用我们的知识创造丰盛精神和富足的家园。”这是和稻盛和夫《活法》一样平易的说法,但他用了一生去实践。心灵的强大,也许未必一定要用成功和财富来证明,毕竟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目标不同,但是软弱、退缩……要么出于对环境的完全无争无求,要么是放弃自我,要么是具备了相应的资本,否则,就有可能随波逐流,完全被别人左右,还要托辞说这就是命运。在“建立自我、追求无我”的过程中,强者思维是不是一种必需呢?

在社会上拼搏的人,大多曾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温室里的花朵,有些人即使是成人了也还是依附家庭,但大部分人都必须只身到社会上闯荡。强,还是弱,视乎个人选择。强者思维当然比弱者思维要好,因为,强,可以示弱,弱,却往往难以逞强。

当然,强与弱也是相对的、可转化的。一个人,在这个领域强,可能在其他领域弱。在一个人面前强,可能在另一个人面前弱,在人生的这个阶段强,可能在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弱。

何时该强,何时该弱,这也是要把握好分寸和场合的艺术。

我们拥有的生活,出自自己的选择

第一则

我花498元,买了苹果的One to One私人培训服务(是购买苹果笔记本的附属服务),只要提前预约好主题和时间,就可以前往苹果零售店,接受一对一的技能培训。有位朋友对我说,给他两天时间,他也可以研究出来,然后教我。

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后一种方法多好啊,也不用花钱,还能增进友情。

但我肯定还是愿意采用花钱购买服务的方式。不是信不过朋友,而是,朋友不是这样用的。朋友不可能随叫随到,而我可以在自己有时间的时候,前往苹果店;此外我想学习的东西门类很广,包括一些专业苹果软件的使用,这通常也是专业人员才能够传授的知识。


有些事,自己能够处理,就自己动手。

有些事,只有朋友能做,就请朋友帮忙。

有些事,可以付费购买,就花钱去做。


第二则

有次在苹果店学习结束后,买了根LightningtoUSBCable线,因为我的iphone5充电线用得不成样子了。确定要买以后,我拿出旧的线,问工作人员,为什么那个线会整个发黄而且两端都裂开,工作人员说,有可能是因为暴晒的缘故,我想了想,也有道理,因为有时候用移动电源充电,是用手拿着手机和线,暴露在阳光下。工作人员又教我正确放置线的方法,两端不要折到。

这就是我要了解的。

如果我不清楚那个“为什么”,我可能会犯了同样的错误而不自知。破坏了一条原本很美的线,心里有点难过。


不过,吐槽一下,苹果手机充电线的确质量不算好啊,即使很小心,新买的那条,在不久以后也还是开裂了,这次,和暴晒应该没有关系。


第三则

我走路不小心,腿撞到铁柱子上了,因为当时要去吃饭,先不理会,饭后回来,我特意去看那个柱子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撞成那样。一看就明白了,为了装饰,铁柱子顶端做得像花瓣一样,有突出的部分,我就是撞在了那个突起上面。当然主要也是因为我当时在看手机,天又黑,没注意到前面有柱子。

当我懂得了“为什么”,再经过那里的时候,自然会小心。

很多事往往是:明白了,也就放下了。

当然,不明白,也要放下。


很多人都说电影《后会无期》里胡生那个角色简直莫名其妙,无声无息地就消失了。生活不是方程式,难道每个人的出现都要交代清楚理由,每个人消失前也都正儿八经地说个原因?

失恋的女孩,到知乎上去问,为什么男友莫名其妙地不理自己了。这不是推理案件,别人又怎么知道?

离开为什么不说理由?因为,有时候说出来,可能让人难堪。不如沉默。


第四则

一度有人说,微博已死(证据:大师说了、我不玩微博了、我身边的朋友不玩微博了……),于是很多人都涌入微信。

突然之间,微博自媒体启动了,有的自媒体拿到了收入,于是,有人怒骂,叫嚷着拉黑这些人,拿钱发帖死全家(这纯属曲解)。有人赶紧申请,却又因为阅读量不过关而申请不上。

现在,又有人说,我已经不看微信公众号只看朋友圈了,我身边的朋友也都这样……

我始终相信自己的判断,选择坚持。

我的博客,从2006年开始写,现在仍然在继续。


第五则

我的微信、微博、豆瓣等,其实读起来都是有压力的。

我以前不知道,有次在微博搜索“萧秋水”,看到有人说,拉黑了我以后,感觉一下子松了口气,找到了正常的生活节奏。而下面一些评论赞扬她“坚持自我”。

我看后,微微一笑。眼不见,心为净,这样也挺好。

因为你什么都想要

有人在微博留言诉苦:忍受不了上司和同事,想辞职,又怕找不到类似的工作,毕竟薪酬福利等不错。忍受?又觉得难受。

好处都想占到,坏处全都不要,很多人都这样。

但现实不这样给好处弃坏处。事情总有A面B面,有了好的一面,同时就有不好的一面。就像人无完人一样。


人们还喜欢问:如果是你,你会怎样?

我怎样?我要么是忍,要么是走人。没那么多计较。因为我是我。而事实上,前提都不存在:我根本不在那个环境里,也不会面临那样的选择。所以这样问,是没意义的。

人生和人生不一样,人的性格和性格不一样,面临问题时,选择也不一样。

人们希望找到人生导师,直接给出答案,代替自己去选择,如果有一天,发现选择不对,还可以抱怨:都是你指导错了,我本来不想那样。

如果选择对了,那是自己的英明决策,和他人并没关系。


哪有那么好的事呢?

有的人比一般人快乐些,是因为他们对每件事都能够从自我、他人的角度衡量好利与弊,尽量找到多赢的解法,皆大欢喜,如果不行,有时候自我牺牲一下,也并不觉得是牺牲,毕竟人生是要妥协加奋斗,事情过了,就忘了,也不会放在心上。对他们来说,就算帮过别人,或者别人亏欠过他们,他们都不记得,他们通常只记得别人帮助过他们的事,即使不能回报当事人,也要把好意转给其他人,把善意传递下去。

因为什么都想要,尤其是好处不愿意放下,所以会有很多纠结。但人生很多时候,为了避免坏处,却是要连好处都舍弃的。毕竟太多事情都不能像做手术一样,用手术刀切割开去。舍了以后,也不会时时想起来可惜。有些选择就是这样,放过了就过去,不要在心上。

你应该知道那个故事:

两个和尚在河边,遇到一位美少妇,想要过河,但是没办法渡过,师兄征得美少妇同意后,二话不说,背起她就过了河,上了岸,挥手作别。师弟面对师兄的举动,大惊失色,过河后走了很久,终于忍不住,问师兄怎么能这样做?师兄泰然自若地说:我早放下了,你却没有。

岁月把拥有变成失去,把失去变成淡然

初恋男友曾经要求我将来写自传时,把他写进去。

我问:写什么呢?

意思是:有什么可写的呢?

他失望地说:我以为我们的故事可歌可泣……

时光的力量是可怕的,曾经以为的轰轰烈烈的情感,末了,也不过觉得乏善可陈。

我安慰他,作为初恋男友,你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这意思是说,有的人,连一席之地都没有。即使曾经爱过。

所以,我有时候看到为了爱情要死要活的人,我就想:十年以后,会是怎样?如果十年不够,二十年以后,又会怎样?三十年呢?


人在很多时候都会高估自己,以为海枯石烂此生不渝,其实,不过三五年,就换了想法。至难捱的,看上去是“这刻”,但,也还是会捱过去。因为,即使心情一直停滞在某个状态,外面的时光也不会停留,生活不会停摆,有外部世界的带动,心情也不可能就那样停滞。

岁月把拥有变成失去。岁月把失去变成淡然。

失去,没什么不好,但凡能失去的,可能原本不够牢固,或者是,应该失去。或者甚至是,怎么想办法失去。

一生说短很短,说长也长,一生的漫长岁月里,人都在变化,煞费苦心地捆绑,让关系不变,也是很累的事。而且,有些关系,恨不得挣开,还真挣不了。于是学习从心理上释然,慢慢地解脱困境。

现在,那些百般痛苦纠缠,其实,可能是因为太年轻啊!年轻,还没有学会怎么寻找到真正美好的关系,因为失去而不自信。年轻,还在用外界的量尺来衡量自己,努力要把自己嵌进适合的社会规则、世俗的成功标准里,如同面粉糊进入模子,烘焙完后,成为看上去统一标准的蛋糕,大小相同,整齐划一。

席慕蓉在《时光九篇》里写:

整个上午我都用在

努力调整步伐好进入行列

(却并没有人察觉我的加入)

整个下午我又要为

寻找原来的自己而走出人群

(也没有人在意我的背叛)

为了争得那些终必要丢弃的

我付出了

整整的一日啊整整的一生

有些事,真是要趁早懂得,晚了,就来不及了。

经典的文学作品、影视故事,往往都有着现实生活里所不具备的“执拗”,否则,故事又是如何发生的呢?所以,在故事里看到的,往往是一对恋人分手了,很多年后重逢,旧情复燃。然而,放眼四周,有多少人是这样?《玻璃之城》中,就算人到中年,黎明还是很帅,舒淇还是很美,现实中呢?男的往往是大腹便便,女的不管是面目还是身材,往往也走了样,多见几面,都觉得不能面对曾经纯净的青春,还旧情复燃?一位好友说,当她知道某位前男友体重达到200斤的时候,就暗下决定再也不要见到他了,这样,回想起来,心目中的他,就一直是月光下的翩翩少年。

我们可以为故事感动甚至落泪,但故事是故事,现实是现实。

另外,写自传也是个玩笑,我所做的事情,微不足道,又能够写什么呢?只是,人生最不能缺少的,是幽默感啊,玩笑还是可以开开的。

警惕这种“很好……但是……”的思维模式

曾经发过一条微博:我特别警惕“很好……但是……”这种思维模式,其要点不在“很好”,而在“但是”,而且通常是针对很多事,已经形成思维惯性。“但是”后面,往往是事情的负面,足以把“很好”抵消。这不是理性地看待问题,是消极。遇到这样的人,勿争论。如果身边多这样的朋友,要警惕并反省自我交往圈。

然后一群人炸了,以为说的是自己。

比如,那像我这种喜欢先承认对方我认同的部分,然后再提出不认同的地方,岂不是严打的对象,可我觉得这只是说话方式啊,还是您觉得别人只能认同你,不认同就是消极?

看了几条类似的说法,就明白,这是没看全微博意思,把我说的这种思维模式等同于三明治沟通方法(先肯定,再提意见或建议,再肯定或鼓励),而这根本不是一码事。


那么,为什么会混淆呢?

首先的确是我的问题,终究是描述不清楚,如果把话说得更全些,并且有具体的例子,原则上可以减轻些误会。

说个具体的情境,比如我转发了一个泰国的广告视频《一个妈妈教会女儿受用一生的事情》,说:我们并不知道未来会面对什么难题,然而如果能够学会从生活中学习,这是一生的智慧源泉。

然后有人说:这个真心好,可孩子如果不上道,没有很好的观察能力、学习能力和技能转移能力,怎么办呢?那就只有靠父母慢慢潜移默化影响了。

我说的警惕,就是这类。孩子上不上道,是应该考虑,但是首先最应该考虑的是怎样引导孩子,而且孩子的观察能力、学习能力等都可以培养,仍然和大人的引导有关。


其次,是很多人对概念并不明确。概念的区分,其实简单,抓住要点或者说事物特征就好:我说的“很好……但是……”思维强调了“但是”后面的消极性,三明治沟通法的特点是“很好……但是……很好”,这里面的“但是”后面,是给出建议、指出问题,偏向积极。看到一段话,应该先看全,再和其他的概念对比,就会少些混淆。“先看全”,这要求不过分吧?

人在看到一个内容时,如果和自己心目中固有的概念不符,通常会本能地产生自我保护意识,因而抵触。至于两个概念是否是一回事,在第一反应里,通常不考虑。但如果一个人的知识框架里,存在多个概念并且能够区分,这样的问题就可以减少,这也就是俗称的见多识广。

比如,针对同一条微博,心理学培训顾问赵征立刻心领神会:是的,这就是传说中的“yesbuter”先生!

我并不是因为他同意我的观点才举出来作为论据,而是他立刻归纳出我的话的要点,并使用了一个专有名词。

yesbuter这个词,应该是职业规划专家古典创造的,以下是百度百科的释义:

Yesbuter,特指总是说“yes,but”(是的,可是)的人。他(她)们永远把“但是”挂在嘴边,自己不断否定自己,这种人被自己的安全感囚禁住。

有一类人,永远把“但是”挂在嘴上的人,“我想去看外面的世界啊,但是……”“我想和他在一起啊,但是……”“我也想勇敢一点啊,但是……”

这一类人,职业规划专家古典曾经在《拆掉思维里的墙》一书中有过鞭辟入里的形容,他把他(她)们叫作“yesbuter”。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这样的思维模式,对于人的成长进步是很大的阻碍。再好的方法也搁不住否定,积极的一面,总不如消极的一面,因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消极的一面,符合人性中的懒惰,此长彼消,则积极性没有生长空间,当然也就缺少行动力。


那么,沟通中的三明治法则又具体指什么?以下也是百度百科释义:三明治法则是指对员工进行绩效反馈的基本方式,先对员工工作进行肯定,然后指出问题,最后提出改进方案,给出光明前途。这种方式有利于员工接受上级建议和意见,但是三明治法则只是给出一个程序问题,其中并不包括实质性内容,类似法律中的程序法和实体法的区别。

面包——认同、欣赏、关爱、幽默感。

肉——建议、批评。

面包——鼓励、希望、信任、支持。

三明治法则虽然主要用于绩效反馈,也有人应用在工作的其他层面和生活中。不过终归来说,三明治法则和“yesbuter”是两回事,不能等同起来理解。

关于如何避免概念混淆,除了清楚地了解各种概念外,其实更重要的是持开放的态度,不要一看别人的观点和自己不同就炸,因为双方说的不见得是一回事,可以先确认是不是自己的理解,如果不是,但是有道理,就当作新的知识吸收进来,没道理,就放一边,而不是一看就立刻排斥。


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动态的,不断抛弃旧的知识,不断吸纳新的知识,新知识也结合原有的有用知识,新陈相因,推陈出新,这样,知识体系会更加完整,而人的胸襟,也会因为不断有新知识补充而更加开阔。“问渠哪能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是这个意思。

要避免的情况是:现有的知识结构缺少开放性,反而形成知识屏障,凡与自己意见不同的,拒绝接受和吸纳。

无关对错,只是适合与否

和人争论,通常是没意思也没意义的事。

你说一件事,别人说,这个不对。你说另一件事,别人说,那个不对。可是很多时候,他根本没听明白你说的意思,用句刻薄的话来说,他的知识层次没达到那个水平,听不懂,所以认为不对。或者是他懂了,但是他不同意你的观点,所以直接下结论说:你错了。这时去辩个一五一十,那不是傻吗?

有些时候,你也没错,他也没错,只是大家的观点不同,对信息的理解方式不同。王思聪说:“我交朋友不在乎他有钱没钱,反正都没我有钱。”首富公子这样说,大家觉得,啊,是这个理儿。一般人这样说,肯定会引来一通劈头盖脸的骂声:你谁啊你?你要是硬去解释说“我说的钱是指精神财富”,那肯定是找抽。因为钱这个事,大家在基本概念上是一致的。但如果有人理解,你这样讲是幽默,这就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了。不过可惜,拥有幽默感的人太少,所以开玩笑都大可不必。

有人说,碎片时间为何还要用来学习?那多累啊,休息就行了。

他说的这个情况,适合他自己,因为总有人想要用来学习。

同样的道理,如果有人说,碎片时间用来休息?太浪费了,为何不学习?

这个情况,也只适合他自己。


之所以在沟通上出现那么多麻烦,很多时候就是因为错位:明明是只适合自己的情况,却想要推而广之。

有人喜欢吃咸豆花,于是不能容忍甜豆花,甚至得出“非我族类”的结论。

有人喜欢用印象笔记,有人喜欢用有道云笔记,这都没什么,要命的就是各自捍卫,互相指责,或者按自己的希望去要求别人。

这种思维,可以通称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思维。面对这种思维,退避为上。

对想要进步的人来说,当然是要避免这种思维。

说对错,往往是使双方形成对立思维,而明白只是适合与否的问题,人的包容度会相应高些。是啊,我为什么一定要勉强你按我的方式生活?


这是个多元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不要以自己的对错标准去凌驾于人。有时候,听到一个让自己不舒服的观点,应该思考:他为什么会那么说?背后的脉络可能更耐人寻味。有些人,了解其为人处世的态度后,尽量不产生交集就是了,也没必要非得针锋相对,因为很多争吵往往会偏离人生主题,使正事受到影响,这就好像本来是出门去打个酱油,结果路上看热闹,高高兴兴看完回家了,一想,咦,打酱油的事给忘了。

学习的时候也是如此。别人说的,不见得适合自己,甄别来听,如果不适合自己,也不要强求,对症下药才有好效果。只是这里面的前提是:了解自我。很多人就是因为不了解自我,所以才会盲目地试很多方法。了解自我的过程,也就是慢慢地把很多适合自己的事物归拢到身边的过程,而不适合的,当然也会慢慢远离。

解决问题的思维:从“我是谁”开始

经常有人这样分享:我亲身试过一个偏方,特别有效,我咳嗽了很长时间,用盐蒸橙子,吃了几天就见效了。

于是很多人转发、收藏、尝试。但有些人会发现,试了也没用。

问题出在哪里?

分享的人并没说错,对他是有效的,但在分享的过程中,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他是什么体质?什么种类的咳嗽?

比如我来分享的话,会是这样:

我患肺阴虚咳嗽一年多,试了很多药和治法,最后发现,化橘红对我有效。如果患的是肺阴虚咳嗽,可以试一下。

这里没有详细解释何谓肺阴虚咳嗽,因为这可以百度得到,而且不存在争议。


适用于别人的方法,未必适合自己。有位朋友自我管理非常严格,做了详细的excel表格记录日程,每周打几个电话给家乡的父母,都有计划有执行,非常细,这事就不适合我这种相对散漫的人。但我会了解这种方法,并且归纳为:适用于某类人群的excel表格管理法。界定非常清晰。

所以,经常有人问我推荐书籍,其实这个通常不好推荐,因为不知道对方的层次、目的,比如有人要提升写作水平,提升写作水平是个宽泛的说法,是想提升公文写作水平,还是文学写作水平?是想应用在职场,还是想要出版书籍?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适用书籍和方法。有的人想让别人免费教,而有的人愿意付费,这样千差万别的事,按照每个人的情况给建议,非常累。在很多情况下,也并没时间去了解对方。

所以,真正的解决问题者,应该是自己。


遇到问题,看到别人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先要想到,对方是什么情况,自己是什么情况,是否适用于自己,哪些适用于自己。如果要行动,怎么行动?行动怎么检视结果?

不要奢求别人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而应该自己担负起这个责任。很多人并不愿意为所花费的别人的时间而付费,却希望获得与付费同等的结果,这个想法本身不太现实。学会了解自己,从外在到内在,了解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然后根据情况确定解决方案。(比如有人适合穿香奈儿套装,但经济条件还不允许,这就是客观限定条件。)


世界上,最清楚“我是谁”的人,原则上来说,是自己。

所以,请培养这样的思维和能力:

真正的解决问题者,应该是自己。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