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忌言

师者忌言

每逢教师佳节,上自中央首长,下迄地方各级领导,无不热烈庆祝,隆重表彰,丰厚犒赏。教师者,俨然天之骄子与时代之宠儿。然而,教师之中良莠不齐,社会上那些低劣龌龊之事,教师中亦屡见不鲜。财迷心窍、索礼受贿者有之,热衷官道、钻营取巧者有之,弄虚作假、抄袭剽窃者有之,色胆包天、非礼女生者有之,争名夺利、相互残杀者亦有之。更有甚者,竟将此类无耻之尤发诸言论,在课堂上大肆宣扬。

教师生存于社会之中,谋食于市肆之内,上述种种行为均为社会竞争逼迫之所至,无足怪异。唯将此类言语散布于神圣讲坛之上,实可怪异而恐怖者也。此何故?以其违背教师职责、毒化学生心灵、污染社会环境至深且巨也。因是之故,师者忌言,不可不深察焉。然师者忌言,所忌者何?曰伪言、狂言、昏言是也。

伪言者,虚伪应承、空洞无物之言也。吾国之官僚,素来好大喜功,屡发惊天之言。吾国之民众,安于逆来顺受,习性随声附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上下呼应,举国唱和,真伪混淆,是非颠倒,曲直莫辨。每际如此,教师者难免其俗,往往于讲坛之上鹦鹉学舌,大放虚伪空洞之辞。师者言不由衷,生徒貌合神离,助长虚伪狂妄之气,养成投机取巧之人,损毁天下诚信之本。久而久之,上行下效,假话大话空话连篇,言行背道而驰,国家受其害,人民遭其殃,岂不痛哉。痛定思痛,每有贤明之士,倡导实事求是,鼓励人们讲真话,至少不要讲假话。师者于此,可深戒焉。

狂言者,愤世嫉俗、自我张狂之言也。与伪言者相反,亦有激愤之徒因不满现实或自视极高而发狂妄之言。他们或因指斥时弊而趋于尖刻,或因张扬自我而得意忘形。当此言论相对自由之世,一般人士偶发狂言或无大碍。但为师者于此若喋喋不休,则应三思而后言之。个中缘由盖因此类言语极具煽惑之能量,易使学生入于耳而效诸行。师者逞一时之快,学生受终生之累,利害相较,至为明显,为师不取。古人云,士不可以不弘毅。“弘则旷达,毅则严重。严重则处事沉着,可以托六尺之孤;旷达则风度娴雅,可以寄百里之命。二者兼而有之,而后可以为全德,每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轻发狂妄之言者,既乏宏通之智,又失娴雅之度,何足取焉?!

昏言者,低俗昏庸、污浊无耻之言也。此种昏言约略可分为三类:一曰唯利是图,二曰宣淫骗色,三曰见利忘义。读书做官,敛财骗色,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学界败类,历代多有,于今尤烈。近有某教授“激励”学生赚取“千万身家”,否则永不相见。此乃见钱眼开、见利忘义、低劣庸俗人生观之充分暴露。依此而行,投机取巧,损人利己,坑蒙拐骗,过河拆桥,落井下石,种种黑厚之术必然大行其道。于是,金钱万能,人情冷漠,见死而敢不救,救死反而受冤,父子反目,兄弟成仇,师生相残,千古奇观,一时纷呈。道德沦丧,风俗败坏,一至如此,可堪嗟叹。其中原因,固然多有,但师者言之无忌,终归难辞其咎。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