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套着故事——假设越多,意外越少

故事里套着故事
——假设越多,意外越少

文_王鼎钧

一个奋不顾身的女孩

这是哪一年的事情?那时台湾的各大城市开始繁荣,而贫民窟还没有消失,这里那里都有许多穷苦的人家,那是真正的穷苦,生了病没有钱买药,吃菜要到菜市场捡拾人家剥下来丢掉的菜叶。那时节制生育还没推行,夫妻俩结婚二十年生了一排孩子,由十八岁的大女儿到:襁褓中的老七,中间两个送给了别人,家里还有五个。那时长辈都长寿,爷爷奶奶还在,爷爷已经没有力气吐痰了,奶奶的眼睛只能看见一米以内的东西,两位老人活得很坚强,只是处处得人伺候……

那时从远处来了个远亲,她看了看像黑洞一样的房子,看了看赤条条拖着鼻涕、在鸡粪鸭粪中间爬行的孩子。“唉,你这日子怎么过呢!”她看那快要五十岁的丈夫累得弯着腰走出走进,看那妻子两根青筋虬结的粗腿。一对红肿的眼泡,“唉,你这日子怎么过呢!”然后她看见那个十八岁的女孩子,她脸上的阴霆一扫而空,她拉着那女孩的手,十分怜惜地理理女孩的乱发,仔细看了她的五官四肢,用如释重负的语气对那个做母亲的说:“想不到你们两口子生了这么漂亮的一个女儿。”

然后,那远来的亲戚拉着女孩的母亲,悄声告诉她:“你这个家还有救。”

一个绝处逢生的家庭

十八岁的女儿跟着远亲走了,走向一座遥远的大城,那城以前从未与她家发生直接的关连。进城后两个星期就汇钱回家,那是一笔大钱,她家从未见过那么多钱。可是第二年,女儿十九岁的时候,汇来的钱更多。女儿二十岁的那年,她们家盖了新屋,女儿二十一岁,祖父祖母干干净净死在医院里。女儿二十二岁,二弟考上高中,三弟进了初中。

做母亲的常常在深夜痛哭,她红肿的眼睛始终没有多大改变,她的粗腿完全消下去了。做父亲的满口牙齿都坏了,牙痛折磨了他十几年,他可以反攻了。他索性把牙齿拔光,换上全副假牙,看上去年轻不少。他站在那里顶天立地,腰疼的老毛病不药而愈。

女儿二十四岁,原来的贫民窟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豪华的东西,电视机、冰箱、摩托车,源源进入每个家庭。这些东西他们也照样往家里搬,人家有什么他家就添置什么。

虽然年年月月添东西,却总是没见女儿回来。

一种矛盾的痛苦

女儿二十八岁了,她远行十年了,她始终没有回家。她的父亲三令五申教她不要回家,能回来探亲的只有她的照片。做父亲的得了一种病:胃痛,也许不是胃,是心口。有时是隐隐作痛,有时痛得满床康打滚。他有钱看最好的医生了,医生问他多半在什么时候发病、他说饭后。他隐瞒了另外一半:如果有人当面提起他的女儿,他立刻脸色骤变,疼痛加剧。

老二大学毕业了,变成知识分子了,他也到遥远的大城里去,在那座大城里学以致用,跽身上流社会。据说某公对他颇为赏识呢,可以说前程似锦。可是他有他的忧患。某公一旦知道我有一个什么样的姐姐,那可怎好?有这样一个姐姐,叫我怎样管理别人?教我怎样追求理想的对象?姐姐是我前途上的地雷。我居然是依靠这样一个女入的资助完成学业。这实在可耻,恨不得年光倒流,重新来过。她到大城里来捞钱怎会是为了我!世上哪有这种事!还不是自己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结果连累我一辈子!

他希望这姐姐马上死掉。他当然不会跟她见面。他也不愿意再回原来的家,因为老家一定有人问:“你姐姐现在怎么样?”

过度的善良会摧毁它的本身

为什么要把这个故事告诉你?因为我在笔记本上找到两段话,一段出自莎翁笔下:

过度的善良会摧毁它的本身,正像一个人因充血而死去一样。

第二段话没有记明出处,莫非是我自己的感想?

任何一种冲动(包括善行)不可任其过分发展,否则即是畸形,足以毁坏全体。什么叫过度的善良?那就是“你这个人太好了!”什么叫过分发展的善行?那就是“你对我太好了!”这两个“太好”,对身受其惠的人形成很大的压力。心理学家一致告诫我们不可长期生活在压力之下。那会得精神病的!然则如何避免呢?

防患于未然,当然是首先不要接受别人的“太好”。我承认这件事很难做到。以前面所讲的故事为例,“一个年轻人。有人帮助他去读大学,教他如何拒绝?不过世上确有坚辞各种优惠的人,可惜世人无法了解他。

第二个办法是接受,然后补报。我想大家对这个办法都没有异议、问题是,以“过度的善良”发展为“过分的善行”,有时教人无法补报。以前面所讲的故事为例,那个弟弟如何补报他的姐姐?

恩能生怨,恩即是怨

在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那弟弟认为姐姐妨碍了他的前程,妨害了他的名誉,他由受益人一变而为受害人。这样就有了摆脱精神压力的可能。

看来那弟弟也是个善良的人,惟其善良,才觉得那无法补报的思义折磨他,才必须由受益人转换成受害人解除心灵上的压力。否则,鸟见虫来到嘴边,吃掉也就是了。

别看鼓词儿不登大难,在鼓词儿里面男女分手的时候。女的流着泪对男子说:“多想我的坏处,别想我的好处。”这句话包含着启示,这句话就是告诉那男子如何解除心理的压力;希望他自我调整身份为受害人。

大官失势、富商破产的时候,照例有一群人想他的坏处。想自己这些年追随他依靠他,受了多少颐指气使,听了多少呼来喝去。尤其是那大官的太太,那富商的子女,把他们当做门下食客,何尝尊重过他们?甚至,某年某月某日,大官把一个好缺高缺给了别人,使他饱尝挫败之苦。

这么一想,他就认为多年来种种迁就、种种忍让,种种趋势逢迎,已经对某公的提拔是一种报答。

他再三核算之后,决定换一个趋势逢迎的对象,即使那人是某公的政敌,他也庶几无愧。

这种人也很善良。

恩怨恩怨,恩能生怨,恩即是怨,怨即是恩。

绝招——有此一说

单凭暗中换算,有时仍然不能替自己定位。有一个心理学者建议实行如下的绝招?

自书籍成为商品以来,若干著作人为了效忠读者,那“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劲儿,令人恐怖。他说。你无论如何不要再折磨自己,你该去折磨那个无法回报的人。他说。施者叮以做到不望回报,但不易忍受你的伤害,哪怕是很小的伤害也令他创巨痛深。

他说(如果你能忍心听下去),你可以做几件对不起他的事情。他能忍受其一,不能忍受其二;他能忍受其二,不能忍受其三。他终要翻脸攻击,你不就变成受害人了吗?

受者急于摆脱施者,一定是受者由弱变强,施者由强变弱;受者不再需要施者,而施者可能需要受者。旁观者并不希望你们有“管鲍分金”之类的佳话,他们可能正在嫉妒你们的关系,你们的决裂是人人称快的事情。活该,哪还有人管谁是谁非。

两造争执,涉及私人恩怨,你周围的人自然、“西瓜靠大边”听说过没有,这是农民的智慧,你搬一个大西瓜放在桌子上,再搬一个小些的西瓜放在桌子上。小西瓜就会朝大西瓜身旁滚过去,依附着大西瓜。必须注明,当年农家的桌子都用木材制造,桌面比较薄,大西瓜的重量足以使桌面凹下去,使小西瓜滚过来。

一个发了财或做了官的人在亲朋间争取“舆论”不难,只要过年过节清一次客,甚至只要碰头时亲切地拉拉手。甚至连这个也不需要,人大概都会把有钱有势而又略有交往的人称做“三年之艾”。

昔之受者今之强者会听到许多人告诉他:“你也算是仁至义尽了。”第一次听封时受宠若惊,第十次听到时就深信不疑。

弱者的善行——茶与同情

事情发展到这个程度,真是何必当初!要怪只能怪你那不自量力的善行,逼出别人的恶来。

弱者不可行大善,只能行小善。在好莱坞的一部电影里面,二个女教师的丈夫说,每个学生都有烦恼痛苦,我们能给他们的只是“茶与同情”而已。女教员不听,结果麻烦大了。

当年中视有一部十分叫座的连续剧:《苦情花》,演一个女孩子如何为了大家庭牺牲了自己一生的幸福,她在道德上完全站得住,但是最后受本乡本族排斥竟无容身之地。

我与《苦情花》的制作人相识,问他何以安排这样的结局,他说:“就是这个样子。应该这个样子。”

他问我:“像你这个年龄的人,怎么没读过《织工马南传》?这是你们年轻时风行的读物。”我想起来了,果然“这个样子”。

不要遇见试探

佛家为了救人可以“舍身饲虎”,可以“先入地狱”。那是因为你若这样做,可以成为菩萨。“苦情花”和织工马南以及“奋不顾身的女孩”并未成为菩萨,而是做了鲁迅笔下的“人渣”,不仅激发了亲友的恶念,也动摇了旁观者对天理公道的信心。他们简直好比朝臭氧层撞出一个大洞,成为“心灵环保”的罪人。你,你这个不量力而行的,要负责任。

耶稣可以牺牲自己拯救别人,因为耶稣是神。你是什么?你我都是人,在人群中打滚,受人杰左右,从他们那里讨一点,学一点,完成一个“我”。

向老板进谏,“致君尧舜”乃是大善,你如果想这样做,先估量自己是何等样人。

如果你只是寻常百姓,而你的老板是人杰,你要学习如何与他共处,共事,共同成长。你来,是要改进自己的命运,不是改进他的习性。

每天祷告:“不要让我遇见试探。”也就是忍住冲动,不必牺牲自己去改进别人的命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