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手记

笔者在人民日报长期从事农村报道,上世纪90年代,曾到河南虞城县挂职两年。从1999年开始,在人民日报开设专栏“下乡手记”,把自己挂职和采访中遇到的“三农”问题及思考,告诉读者。

评论界认为:“‘下乡手记’是新时期的山乡风云录。”

老报人范敬宜在清华大学给学生讲述专栏评论时,重点推介了“下乡手记”,称之将立意高远的人民日报评论风格与轻松活泼的杂文风格巧妙结合,是新闻写作文体的创新。

有不少大学把“下乡手记”收进了教材。不少地方还把“下乡手记”整理成小册子供干部学习。

1.别硬着头皮烤“炊饼”

天目山的雾,怪得很,一年到头,绵绵不绝。尤其是春夏,雾浓得化不开,似乎要把这里的一切全浸透。雾,孕育出了上好的茶叶。十多年前,我在江苏工作时,办公室一位深谙茶道的老同志告诉我,这里的绿茶,单从制作工艺来说,独步天下,不仅枝叶完整,且形态划一。上品的绿茶,1万枚中枝叶不完整者绝不会超出5枚。每当新茶下来,把盏前,这位仁兄总忘不了把杯子朝我跟前一举:“啧啧,你瞧,这茶形!”

确实,这里出产的“雀舌”、“旗枪”、“凤头”等品牌的茶叶,近些年在国内外的茶叶博览会上出尽了风头。

原以为,有了大自然这份厚爱,山民们会缘茶而致富。谁知去年到溧阳采访,问起茶叶销售情况,当地一位干部连连摇头:“现在种茶的太多,而咱这儿的茶,制作工艺讲究,成本比人家高,所以……”“那么,为什么不简化一下制作工艺呢?”“那怎么行呢!咱这儿的茶,讲的就是个茶形。”

当地外贸部门的一位朋友讲,他们曾设想把茶叶销向海外。外商对茶叶的质量和价格都没有提出意见,但对枝叶完整成形这点,很不以为然。咱们呢,醉心于“状似凤头戏碧波”,他那里却为残茶如何处理发愁,要求把茶叶加工成碎末状的“方便茶”。还有些国家,干脆求购滤去茶叶的茶水罐头,人家这样认为:生活节奏这么快,哪有闲暇把盏品茗!若照你们的喝法,会已开完,客早宴毕,茶叶的头汤还未泡好呢!

类似上述墨守成规而失掉商机的事儿,非止一例。前不久,四川一位朋友来京,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世界著名的家具经销商瑞典宜家公司派人到四川订货,带来了他们所需的竹椅、花架、书架等样品,定单价值几百万美元。制作工艺呢,并不复杂。但寻遍全省,竟无一家企业接单。宜家公司技术顾问比昂先生问成都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能按我们的要求做吗?”负责人这样回答:“我们是世代相传的工艺,只能编自己设计的图案,不是客户想加工什么就加工什么的。”成都某竹编工艺厂,一度以生产瓷胎竹编工艺闻名。这种产品因生产周期长、产量低、价格昂贵,致使销路不畅。瑞典家具商向这家工厂订货,厂领导不屑一顾地说,我们是做工艺品的专业厂家,不接做家具一类的简单粗加工业务。

瑞典客商离开四川时非常遗憾。他们认为,单就竹子的质量而论,四川的竹子不仅壁厚韧性好,色泽也美观光亮。世界上很少有这么好的竹子。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守着这么好的竹资源,却不知道拓展市场!

我国地大物博,不少地方都有自己的传统产品。不过,我们应该明白,有了传统产品,并非就拥有了市场。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今天你喜欢吃“武大郎炊饼”,也许明天你喜欢吃“鸡腿汉堡”呢!因此,产品要走向市场,因循守旧,不行!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传统,该改的,必须改。如果大家都喜欢吃“鸡腿汉堡”,你却硬着头皮烤“炊饼”,那没办法,只好眼瞅着大把大把的钞票流走了!

(2000.11.20)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