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与花瓶

女人与花瓶

我得给自己留点“生存空间”,我的意思是说,我要是遇到一个美男,既有健全理智,又有如歌情怀,既比我个子高大,又比我笑得好看,比我经济富有,诗写得还比我好,那么我就没有了“生存空间”。它指作为人,这日子没法过了。于是,我就倾向于这样看,说是“追求表面的成功很可能体现了内在的空虚”,说“太卓越时也许没有望到人生的底限”。在心理学家看来,上述说词的防卫性质昭然若揭。没人有权干涉你如何反应,但你的不当之处在于,你凭什么说人家“内在空虚”和“缺乏底限”呢?很可能人家是个天才,是“全方位”好的。此大概如同,我们通常会认为,漂亮姑娘就会是“花瓶”;认为能够写出美丽文字的人,内心极可能就不美丽;认为成熟的人就一定会作恶;认为生活在诗情画意中的人,肯定就不事具体生活。在这种意义上,多数人自身的“防卫”使偏见得以流行,同时使天才受到迫害。在此,我说的是那些,只举一例,既漂亮又不是“花瓶”的女人,尽管这些人的存在会使不少同性体验到不适。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