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景启悟

小景启悟

——读李金发的《律》

《律》是一首自由体的小诗。约写于1922年的秋天,收在诗人的第一本诗集《微雨》中。

给自然以人的情感,又给人与大自然之间心灵的契合,在自然界的季候变换中,咀嚼着人生与万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以这种认识的获得为人生之悟的快乐,是这首小诗的鲜明特色。

在写这首小诗的时候,李金发传达自己的感悟时,没有采用象征主义诗歌那种过分陌生化的晦涩的意象和手法。他摄进感觉世界的是人人可见的眼前景物。求新的观念使他避免了平易,找到了自己独特的抒情视角。秋天来了,秋风瑟瑟,树木凋零,浮云遮月,听惯了秋声,看惯了秋色,多少《秋声赋》那样的名篇佳作,已经使人们形成了强大的习惯思维。李金发避开了习惯的思维之路,他只选取了云与树这两个自然景物,赋予这些无生命的自然景物以有生命的性格,而对于人们常常描写的秋风,又采用隐去的方法。对自然的描写不单单是移情于物的拟人化,而是富有生命的独立存在,它们构成了多层内涵的象征载体。因此,在“月儿装上面幕,/桐叶带了愁容”这两句诗里,所蕴含的感情就不仅仅是自然时序的变化带来的结果了。这里包含了作者对人生世事沧海桑田之感的思考与观察。忧郁是诗的抒情主调。如果前两行诗是诉诸视觉的意象,那么后两句诗就是诉诸听觉的直白。“我张耳细听,/知道来的是秋天。”本是写秋风,却不见秋风字样,而以对诗人听觉的描写代替了,比直写秋风更显出一种蕴蓄的味道和天真的情趣。诗人摆脱了旁述者的角度,将自己的主体置于这“秋声图”的中心位置,既增强了抒情的亲切感,又把自然的拟人化同人与自然的契合统一起来,读起来极平易,品味起来却包含着令人震撼的感情:秋天的脚步纷沓而来,是不可抗拒的。

这样,第二节的三行诗以反问的句式出现就是自然的了。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前四行诗已经给人以不可抗拒的压力,诗人反问的句式:“树儿这样消瘦,/你以为是我攀折了/他的叶子么?”就沿着原来的心理承受,又增添了沉重的砝码,人们的思索因此被引向更深远、更复杂的层次。问的句式比肯定的句式更容易引起人的思考。诗人懂得这点艺术心理,为这首小诗获得了特殊的艺术效果。秋天的到来是必然的规律,树木的凋零是自然的现象,是不可抗拒的。树木消瘦了,“你以为是我攀折了他的叶子么?”这一无须发问的发问,给小诗增添了无限的活力。小诗之巧就在这点睛的一笔。问得乖,问得傻气,又问得多么聪慧,多么倔犟。答案无须说出,作者也没有说出来,却有无数个答案立即在人们的心头回响:事物由繁盛到衰落,是自然之律,是生命之律,是人间万物之律,是一切万物(包括人的生命在内)不可逃脱之律。

《律》这首小诗,所以显得有生气,有韵味,是诗人注意了诗的特征不是以观念抒情,而是为自己的情绪或经验找到一个负载的对象。哲理的思考已经升华为隐藏性的意象。这里树的意象是具体而微小的,恰恰这具体的微小负荷了“律”这样大的命题。同样思考这一哲学命题的,是李白的《日出入行》,诗里也讲万物的兴衰是自然的规律。诗以屈原《天问》的语调,对太阳的升起与降落、奔波不息提出了疑问,表达了李白否定天神、认同自然规律的宇宙观:“草不谢荣于秋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衰皆自然。”李白的唯物主义思想通过神话的描写达到了辉煌的高度,一个诗人的思想的高度。气势磅礴的表述显示了浪漫主义的特征。与这思想相同,但象征派诗人李金发却撷取了最小的最普通的一件事物:树叶凋零。以一个反问的句子,轻描淡写,不意出之,获得了意外的艺术效果。一个诗人是竭力表述自己的思索,还是竭力隐藏自己的思索,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但人们的接受方式和接受后的审美效果却不完全相同了。《律》不一定有《日出入行》那样永久的价值,但诗人表达哲理思索的方式和给人的审美感受却会镌入读者的记忆。

(孙玉石)

李金发

月儿装上面幕,

桐叶带了愁容,

我张耳细听,

知道来的是秋天。


树儿这样消瘦,

你以为是我攀折了

他的叶子么?

(选自《微雨》,北京北新书局,1925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