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读名家文字的感觉,就好像是从一棵大树上摘取果实,快乐正在其中。或许这个比喻也不好,就《东坡志林》而言,其内容庞杂、思想纷呈,教人从中采撷的果实也是味道不一的。有时候是一枚北方山楂的味道,有时候又是一根热带香蕉的味道。苏轼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本身并没有特定的目的,所以行文风格显得异常轻松。并且,我们既能看到地域空间上的差异,也能领略到这个人在生命不同时期的思想变迁。如果说,一本书可以标记一个人的话,那么,《志林》就是苏东坡其人最醒目的一块碑石。读到其中的章节,就让人想起那个带着特立独行样式的帽子、个子瘦高的诗人和学者,而他的形象也在更深一步的阅读中被丰富。有些时候,我们可以对着紧贴在纸上的字句想象出他说这些话时的语气,还有那呈现在嘴角上的微笑,和那凝结在眉宇间的萧索与痛楚。
当然,在这本书里,被阅读和品鉴的,是一个一千年前的古人和他的一些具有私人特点的语言痕迹。所以,我们也不用讳饰自己从里面发现了什么可以看做是笑话的细节谬误,不妨对此一笑了之。但是,我们必须知道自己现在所站立的高度有赖于从苏轼时代至今近一千年的文明积淀,从时代和进步的角度上来看,这既是回顾,又是俯视。这个时代一方面令人骄傲,但另一方面却也没有太多的东西可以供我们再次学习,这是一种艰难的局面。还好,我们有历史和文艺的种种,这些东西里面所包含的教育意义常在常新,并且只要我们肯挖掘,随时会像泉水一样汩汩地涌出,凉冽而甘甜。
谨以此书献给热爱中国古典文学的读者,并遥远地向东坡先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