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 在开拓进取中学习成长

恩格斯
在开拓进取中学习成长

1848年2月24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出版。这个宣言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同盟纲领。这个纲领宣告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一年马克思30岁,恩格斯28岁。2019年11月16日第22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就《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发表的重要讲话:《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今天,青年人学习马克思主义,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学习伟人们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这才是最灿烂、最耀眼、最有意义的“硬核”啊!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恩格斯总是与马克思出现在一起,是最强“马恩组合”的一部分,但殊不知,恩格斯与马克思有着截然不同的成长经历。作为独立的个体,恩格斯也有自己的思想与成就。

一、敢于进取、敢于开拓

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德意志莱茵省巴门市。他的父亲拥有一家规模浩大的纺织厂,是一个典型的大资本家,常常剥削底层工人。此外,他的父亲也跟大多数资本家一样,性格脾气十分严苛、暴躁,管控欲极强,稍稍不如他意就会雷霆大怒。恩格斯作为家中长子,父亲对他管教十分严厉,他的所作所为都不能悖逆父亲的意志。

青年恩格斯

尽管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中很容易形成惟命是从的性格。但恩格斯并不唯唯诺诺,相反,他经常为自己母亲受到父亲无理的欺负而打抱不平,保护母亲。他想,终有一天他要冲破父亲的约束,找寻到属于自己的路。

恩格斯19岁时写了一首诗,他敢于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彰显[1]

一股汹涌的洪流,

呼啸着独自奔出山谷,

松树在它面前轰然倒下,

它就这样给自己冲开了一条大道;

我也将和这股山洪一样,

给自己开辟一条道路。

正是这样敢于进取的性格,为他之后冲破束缚,走上革命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善于学习、善于思考

恩格斯读中学的时候,父亲坚持让他辍学经商,一心希望恩格斯将来能继承他的事业,成为大资本家。恩格斯虽然内心并不想服从父亲的安排,但无奈之下只得接受。

恩格斯18岁时,父亲又让他去布莱梅——德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安排他在那里的大贸易公司工作。然而这次,恩格斯却欣然接受了父亲的安排[2]

原来布莱梅虽然是在德国,但却不是普鲁士的领地。在普鲁士领地中普遍存在的专制、禁锢在布莱梅没有。恩格斯心里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希望能在布莱梅自由地获取更多的知识。

恩格斯来到布莱梅之后,学习成了他最重要的事,父亲派给他的工作只是完成而已,他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无限的学习之中。恩格斯阅读学习的范围非常广泛,无论是哲学、历史这些社会科学,还是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他都有所涉猎。读书让他日益精进,掌握了更多的理论知识。除此之外,在布莱梅,恩格斯接触到了不同的思潮,阅读了许多国家的进步书刊,让他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对生活在底层的无产阶级人民的悲惨遭遇更加同情。

德国柏林马恩广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雕像

这让恩格斯想到了小时候,他经常一个人独自前往父亲的工厂看工人劳动的情况。工人生活、劳动的场景在年少的恩格斯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潮湿矮小的住所,十分阴暗、潮湿,甚至都看不到一丝光亮。许多工人因为过度劳动,积劳成疾,却没有享受到任何医疗保障,赚取的钱绝大部分都被自己父亲所剥削。最让恩格斯痛心的就是许多像他一样大的孩子,不能享受童年,不能学习知识,只能从事劳动。这些深深地震撼了少年恩格斯,更加坚定了改变这种现状的信念。

在布莱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后,恩格斯似乎找寻到了工人们生活如此苦难的原因与根源,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他深深认识到,要想帮助工人们改变目前穷苦的生活状态,必须要推翻这个社会制度,建立一个新世界、一种新制度。

三、真诚待友,携手并进

在恩格斯的革命道路上,不得不提的就是他的亲密战友马克思。实际上他们并不是一见面就意趣相投,相反,他们初次见面时并没有产生火花。后来,马克思偶然之间读到了恩格斯所著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在这本书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从实践层面到理论层面的深刻认识,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思考,令马克思对他大为欣赏。1844年8月28日,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著名的摄政咖啡馆见面,一拍即合,畅谈了整整十天,发现他们对各个问题的看法是如此的一致,从此,这对以改变世界为己任的最强组合横空出世。

在之后的几年内,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宣告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事业上他们互相帮助,在生活上他们也互相扶持。虽然恩格斯对经商这件事并不感兴趣,但他生命中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商海中摸爬滚打,让他不仅对资本主义运作现象有充分的了解,对其不足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当然,经商也客观上支撑了他们的革命事业,得以常常帮助马克思解决商业问题上的疑问,解决马克思经济上的困难,特别是支撑马克思撰写《资本论》这一巨著。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信件中,后人经常看到有这样的话:“寄来的10镑已收到,深为感谢”,“15镑收到了,感谢之至”。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牢固友谊,发自一致的信仰、一致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正是因为这种默契,贫困的马克思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伟大的事业中,才有了之后他们友谊的结晶《资本论》的出版问世。

恩格斯与马克思及其家人合影

四、深思与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讲话中引用了恩格斯的重要论述:“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

恩格斯的革命生涯中,他始终勇于进取,敢于突破家庭乃至于社会给他造成的障碍。在革命理论的创造中,他始终热爱学习、笔耕不辍,从实践出发,深刻地剖析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他对待朋友赤诚忠心,携手共创伟大的思想财富。我们当代青年要向他学习,学习他敢于突破、乐于学习、诚以待友的品格,不断进取,勇担重任。


[1]王天德,王玉山.阳光洒满士兵之路——新一代青年士兵的楷模向南林的青春足迹[N].人民日报,2008-04-22.

[2][英]戴维·麦克莱伦.恩格斯传[M].臧峰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114.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