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乞丐天子

第一章 乞丐天子

第一节 贫苦出身

1328年,这一年在中国的悠悠历史长河中也许并不引人注目,可在元朝的大事年表中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这年七月,大元帝国第十位帝王也孙铁木耳在大都(今北京)去世。宫廷内部旋即爆发了帝位之争。

一方面也孙铁木耳生前所立的皇太子是阿速吉八,只有9岁,丞相倒剌沙等人在上都立阿速吉八为帝。另一方面,上都开平的签书枢密院事燕铁木儿依靠武力拥立已故的武宗的次子图帖睦尔在大都即位,形成了大都与上都对峙的局面。经过一番激战,燕铁木儿获胜,攻入上都,阿速吉八不知所终。图帖睦尔登上了皇位,就是历史上的元文宗。

与此同时,安徽省濠州钟离县一座破旧的二郎庙里,诞生了一位改朝换代的人物,他就是朱元璋,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明太祖。

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正值秋高气爽的收割季节。中午时分,钟离县东乡贫苦农户朱五四的妻子陈氏,挺着一个大肚子,在破旧的茅屋中收拾碗筷。丈夫和孩子们都已下地干活去了,家里只剩她一个人。做完家务,她想去地里帮助丈夫播种小麦。不料走到半道,腹中便一阵阵剧痛,她意识到自己快要临盆了,忙咬紧牙关,忍着痛转身往家里赶。没走多远,陈氏就支撑不住了,她只好挪动着身子,进了附近的土地庙。不久,庙里就传出了男婴的啼哭声,一个小生命降临到了人世。

该给孩子起名了。那时候,穷人家的孩子经常按同辈份的兄弟排行取名。当时朱五四的哥哥朱五一已有四个孩子,分别叫重一、重二、重三、重五。朱五四也已有三个孩子,分别叫重四、重六和重七,于是,朱五四为这个刚出生的孩子取名叫重八。后改名兴宗,又名朱元璋,字国瑞。

朱五四的祖籍原在沛县。不知从哪一代起,朱五四的祖先从沛县迁到了句容县。朱五四出生的时候,南宋已经被元朝灭亡。朱五四一家也变成了元朝的顺民。元朝把居民都编成固定的户籍,有民户、军户、匠户、灶户、站户、盐户、矿户、儒户等好几十种。不同的户籍要向朝廷缴纳不同的赋役。朱五四一家被编为矿户中的淘金户,每年向官府缴纳定量的黄金。可哪里有那么多黄金可淘,朱五四家无奈,只好种粮,再用卖粮的钱,到远处的集市上换成黄金缴纳上贡。没过几年,朱家的生活就维持不下去了。朱五四8岁那年,父亲朱初一就带上一家人,北渡长江,逃亡到了淮河岸边的盱眙。

那时,盱眙县有大片荒废的土地。于是,朱家在那里开荒种地,定居下来。由于辛勤劳动,日子过得渐渐有了些起色。朱五四和哥哥都娶上了媳妇。

然而好景不长,朱初一得了一场急病死去,刚刚有了起色的家庭马上就垮了下来。朱五四弟兄不得不携家带口,再次流浪。朱五四先逃到灵璧,又迁至虹县(今安徽泗县),最后移居到钟离的东乡。朱元璋有两个姐姐三个哥哥。大姐在朱元璋出生时已经出嫁,婚后不久便染病死去。二姐后来嫁给了钟离县东乡的渔民。大哥成了家,二哥、三哥因为家里穷,只好给人家做上门女婿。

朱五四为人忠厚勤劳,主张“守分植材”,自食其力,以勤劳的双手脱贫自救。他常对朱元璋说:“凡人守分植材,如置田地,稼穑收获,岁有常利,用之无穷。若悖理得财,如贪官污吏,获利虽博,有丧身亡家之忧。”这是朱五四一生恪守的信条,勤勤恳恳,埋头实干,起早贪黑,省吃俭用,就希望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元代的公私地租和高利贷十分苛重,元末官府强加在百姓头上的各项徭役赋税,比之元初猛增了十倍二十倍之多,加之贪官污吏肆虐,鱼肉百姓,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朱家也逃脱不了受困挨饿的日子。不仅如此,家境还越来越坏,“农业艰辛,朝夕徬徨”。

朱元璋

朱元璋在家里是最小的,深受父母的宠爱。虽然日子并不宽裕,但父母还是把他送到私塾里念书。由于生活所迫交不起学费,朱元璋不得不中途辍学。尽管如此,母亲还是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她对丈夫说:“人们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觉得咱们家肯定会出一个有出息的人,我看其他几个儿子都不善治产业,只有重八还像点儿样。”

母亲对朱元璋的影响是很大的。陈氏一生勤勤恳恳、吃苦耐劳,这些中国传统妇女优秀的品质在朱元璋身上留下了明显的痕迹。母亲爱给朱元璋讲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外祖父抗元的故事。

朱元璋的外祖父曾经在宋朝大将张世杰手下当亲兵。蒙古兵攻打宋朝,攻占了宋朝都城临安,宋恭帝投降。可宋朝的许多文武大臣并没有屈服,张世杰和陆秀夫等人在福州拥立赵昰为皇帝,继续抵抗。文天祥在危难中出任丞相,招兵买马,转战于江西、广东一带。蒙古兵步步进逼,文天祥兵败被俘,被押往大都北兵马司的大牢中。元朝皇帝忽必烈亲自劝降,但没有成功,最后不屈而死。张世杰忠心耿耿,护送赵昰到东南沿海一带。

后来,赵昰病死。张世杰、陆秀夫又立赵昰的弟弟、年仅8岁的赵昺为帝,退守广东新会以南临海的崖山。1279年早春,蒙古兵和宋朝的降军追到海上,张世杰集结了1000多条大船,在宽阔的海面上一字形排开,用绳索把船只连结起来,组成最后一道防线。由于没有给养,宋军只能啃干粮、喝海水,不久不少人就呕吐病倒了。

蒙古兵在一天夜里趁机进攻,冲破了宋军的防线。陆秀夫见大势已去,便命令妻子儿女跳下海去,然后自己背着小皇帝也投海自尽了。张世杰趁着天黑,带了十几条船,冲出重围,打算再立赵家子孙,恢复大宋江山。谁知在平章山海面遭到台风袭击,船被吹翻,张世杰落海淹死了。朱元璋的外祖父也在张世杰的军中,他落水后,侥幸被人救起,辗转返回家乡。在这场决战中,宋军官兵有的战死,有的投海殉难,没有一人投降。

母亲动情的讲述,朱元璋听后深受感动。这令人痛心的故事,在朱元璋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朱元璋从心底里敬佩外祖父,觉得英雄就应该是外祖父那样的人。

朱元璋10岁那年,全家搬到西乡,租人田地。没过几年,地主就收回了土地,朱五四又迁到太平乡的孤庄村,给地主刘德当佃户,朱元璋为地主家放牛。当时给刘德放牛的还有周德兴、汤和、徐达等小伙伴。

明嘉靖年间的王文禄曾著文叙录了朱元璋当牧童时所留下的一些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讲:

朱元璋在放牛时,经常爱与一同放牧的孩子一起做游戏,别看朱元璋光着脚,穿一身破烂不堪的短衣裤,却偏偏抢着要扮皇帝。他把棕榈叶子撕成细丝,扎在嘴上做胡须,从车轮上弄下一块长方形大板子横顶在头上作为“平天”冠,再叫一大群牧儿每人自己各用双手捧着一块小方形木板当做“笏”,最后让大家都手捧笏板排成一行,整整齐齐地三跪九叩头向他跪拜,他往土堆上一坐,小伙伴们同声高呼万岁。远远望去,还真有些大臣朝见皇帝的气势。

其实,这种儿童游戏十分平常,但由于发生在后来当了皇帝的朱元璋身上,才格外被人们所珍视。故事本身强有力地证实朱元璋虽是出生在一个贫穷的雇农家庭,从小在苦水中泡大,但他却有着同众多领袖一样的权力欲望与凝聚力。

地主刘德经常对放牛的孩子打打骂骂。朱元璋一直想教训他,可是人小力薄,不能与之对抗。

有一次,朱元璋和几个放牛娃在山野放牛。顷刻间雷声隆隆,下起了暴雨。朱元璋同小伙伴们躲在山崖下。大家觉得肚子饿了,便七嘴八舌地说要是有吃的东西该多好。大家越说越饿,越饿越馋。朱元璋忽然喊了声“有了”,大家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他已牵了一头小牛犊过来,笑着说:“这不是现成的肉吗?不吃白不吃。”说着用绳子捆住牛犊的前后腿。大家明白了他的意思。周德兴上来举起砍柴的斧子,当头一斧,汤和、徐达几个胆大的赶紧帮忙剥皮割肉。别的小伙伴忙拣些枯树枝,架起柴火。大家围坐在火堆旁,一边烤着,一边美滋滋地吃着。

但是,少了一头牛,怎么交差呢?大家都为此而发愁,接着又互相埋怨,胆小的甚至哭了起来。朱元璋却很镇定,说:“不用怕,出了事,我担着。”

朱元璋给大家出了一个主意,让大家众口一词,统一口径,就说刚才刮大风下暴雨,山里裂开了一条大缝,小牛犊掉进了裂缝里,拉不出来了。大家在朱元璋的指挥下,掩埋好牛骨、牛皮,用土把地上的血迹涂抹干净,将小牛尾巴插在石头缝里,把现场收拾干净才回去。

朱元璋回到村里,地主见少了一头小花牛,就责问是怎么回事。朱元璋说:“那牛不知怎么搞的,钻进山缝里出不来了。”朱元璋领着地主,找到那块大山石,地主借着灯火一看,果然有条小牛尾巴露在石缝外面,他用手去拽牛尾巴,牛尾巴被拽了出来,可牛却不见了。朱元璋对财主说:“不骗你吧,你亲眼看见了。”地主垂头丧气地骂道:“真是乱坟风冒烟……”说完,就气呼呼地走了。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从那以后,朱元璋在小伙伴心目中就更有威信了。

“人看其小,马看蹄爪”,年幼的朱元璋用聪明和机智赢得了伙伴们的尊重和信服,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强大的凝聚力。

第二节 游方和尚

至正四年(1344年),朱元璋16岁,江淮以北碰上了天灾人祸,“四方旱蝗,民饥疾疠大起”。

自从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即位以来,社会上一片混乱,连年战争使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战争、烧杀、抢劫、暴动的同时,伴随着破产、流亡、饥饿、死亡,悲惨景象随处可见。正当人民横罹惨祸,整个社会被折腾得元气大伤的时候,各种自然灾害又不期而至。

首先袭来的就是旱灾。至正四年入春以后,江淮以北接连几个月干旱无雨,坑塘河沟全都干涸了,田地里的庄稼像被火烤过一样蔫在地里,禾苗枯萎,江河断流。面对这前所未有的旱灾,人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老天爷,天天祈神求雨。

然而,掌管降雨的海龙王没有盼来,却来了铺天盖地的蝗虫。这突如其来的灾祸使农民们残存的最后一点希望也破灭了。蝗虫啃噬过后,庄稼连影儿也难得见着,农民们面对着龟裂的田地,欲哭无泪。

如果说蝗虫的侵扰对于人民来说是雪上加霜的话,那么接下来的瘟疫对于民众来说无疑是火上浇油。天灾人祸,紧密相连。穷苦人忍饥受寒,拖着疲惫的身子在田间耕作,奔波劳累,加上忙抗旱,灭蝗虫,片刻不得休息。饿急了的时候,饥不择食,树皮、草根、人肉、死尸等只要是能填饱肚子的东西,统统全吃。因此,饥困菌毒,内外夹攻,疾病流行,瘟疫蔓延。于是,有了“户户有新丧,家家起新坟”的悲惨景象。

朱元璋一家在这场瘟疫中也没能躲过去。至正四年四月初,瘟神降临到了朱五四的家里。朱家的生计本来就难以维持,经过后几年的自然灾害,农田几乎是颗粒无收,而租税却有增无减。朱家落到了家徒四壁、一贫如洗的谷底,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后来朱元璋还很动情地回忆说:“因念微时,皇考皇妣凶年艰食,取草之可茹者杂米以炊。艰难困苦,何敢忘之!”像这般吃草咽菜的家庭,遭了瘟疫,哪还有钱请郎中、抓药?四月初六日,朱五四最先死去。没过三天,大儿子朱重四也跟着走了。12天之后,陈氏又抱病身亡。半个月的时光,“连遭三丧”,全家九口人死了三分之一。

养生送死是家庭中的大事。送死的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使死者的遗体能有个安置的地方。可朱家却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只有向人讨要了。朱元璋兄弟去求老东家刘德,盼望刘德多少能施舍一点儿。谁知刘德把他们臭骂了一顿后,驱逐出门。

朱元璋一家一筹莫展,哭成一团。幸亏刘德的兄嫂刘继祖夫妇赠送了他们一块坟地。葬地的难题解决了,棺材用的是草席,入殓穿的衣裤则是死者生前用过的旧装,祭奠没有“散浆”,便以家里度荒用的极其粗恶的草蔬粝饭充用。

三桩丧事办理完毕,悲剧并未到此结束。一方面,当地可怕的天灾仍在急剧加重,大旱无雨,人人缺食,草木为粮。另一方面,朱五四这一家原来虽然人多,但主要支撑门户的是老汉和大儿子重四二人。二儿子重六“人小体弱”,最小的儿子朱元璋尚未完全长大成人。两个主要劳力已经没有了,留下的全是孤儿,刘家的地已无法继续耕种。一家人反复合计,与其死守一地,还不如适当分散开来,各找活路。老大重四的寡妻带着儿女去了娘家,老二重六夫妇二人也离开太平乡,外出逃荒去了,只剩下朱元璋一人孤苦伶仃,暂留家中。

一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大劫以后,剩下的几口人又各奔东西,上演了一幕生离死别、骨肉分别、背井离乡的惨剧。死者已矣,生者长痛长悲,哭破产,哭亡魂,哭别离,一片呼天恸地的凄切之情,令人耳不忍闻,目不忍睹。若干年后,朱元璋亲制《皇陵碑》,用血和泪的动人文字追述了这段悲惨的家史荡气回肠

朱元璋在哥哥走后,独自一人准备再坚持一些日子,希望能找到些活路糊口,渡过难关,但却没有丝毫生计,难道只能坐着等死吗?

好心的邻居汪大娘听到了朱元璋兄弟临别时的哭诉,告诉朱元璋:朱五四曾经许愿,让朱元璋到皇觉寺去当和尚。原因是朱元璋生下来不久就得了噎病,吃不下去奶,差点夭折。朱五四请了许多当地的乡间郎中来看,总是没有起色,于是就到皇觉寺求告菩萨,许下了让儿子去做和尚之愿。朱五四回到家里,又累又困之下就睡了过去。在梦里他梦到了一个和尚,告诉说朱元璋没事,只要到了时辰,自然会吃奶的,后来,朱元璋能正常吃奶了。这件事虽然告一段落,但是由于婴儿时期营养跟不上,加上身体虚弱,朱元璋还是经常有病,朱五四又想起了那个梦,就向陈氏讲了一遍,想让朱元璋出家还愿。汪大娘看朱元璋年龄尚小,若要单独去逃荒的话,难免路上遇到危险,于是就把朱五四以前的话说给朱元璋听。

皇觉寺

对于孤苦无援的朱元璋来说,在濒于饿死的情况下,到皇觉寺去避饥馑之灾,不失为一条出路。于是汪大娘备齐了礼品,把朱元璋带到了山上的皇觉寺中,求法师高彬收朱元璋为徒。高彬见朱元璋身板结实,头脑灵活,觉得身边需要这么一个机灵的小和尚伺候,而且寺庙里的杂活也得有勤快的人来干,所以,就收下了朱元璋,充当行童。

行童其实就是一个小杂工,事情非常多,也非常繁重,比如每天得打扫卫生、上香、掌管乐器,还要给长老们端茶送水、做饭洗衣。如果其他的和尚有要求,朱元璋也得听从使唤。朱元璋开始倒觉得没有什么,因为这与在财主刘德家里所干的活没什么两样,虽然有点累,但是不用担心一日三餐了。

朱元璋的任务非常多,做饭、递水、砍柴、洗衣等一系列杂活,一天干下来已经精疲力竭。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每每干完这些活,等到他该吃饭的时候,却发现别的和尚早已吃过,留给他的只是一些剩饭。而且由于行童的身份,在做活的时候,朱元璋经常要看长老们的脸色,其他的和尚对朱元璋也没有好脸色,经常是呼来喝去。面对这一切,朱元璋的心中很不平静,他万万没想到佛门净地竟如此等级森严,整天宣讲“众生平等”的长老和师兄们为什么偏偏对自己这样不平等?

由于心中有气,这个时候,潜藏在朱元璋内心深处的不平之愤难免会闪现出来。

每天打扫佛殿是做行童的人的分内之责。有一天,高彬长老突然大发脾气,因为他看到佛殿里的香烛被老鼠咬坏了,就追查是谁的责任,后来追查到了朱元璋的头上,高彬长老就指着朱元璋痛骂了一顿。朱元璋有气发作不得,只好忍受着长老的指责,等到长老一走,朱元璋就用扫帚把菩萨打了一通,并指责菩萨,说是菩萨掌管大殿,整天光吃供奉不干活,还纵容老鼠为害,实在该打。

还有一回,朱元璋在打扫佛殿的时候,被伽蓝菩萨的腿绊了一跤。想到自己辛辛苦苦,起得比鸡还早,干得比驴还多,而吃的比猪还差,全都是剩菜剩饭,而泥胎菩萨却有收受不尽的供奉,越想气就越不打一处来,再加之以前曾因老鼠咬香烛的事情被长老责骂了一通,愤怒不已的朱元璋不顾师兄弟们惊诧的目光,在伽蓝菩萨的背后写了“发配三千里”的字样,使得其他的和尚目瞪口呆。

朱元璋的举动看似率性而为,实质却是颇有深意的,绝不仅仅是在耍孩子脾气,而是受某种能够意识到的思想所支配的,这就是反抗。

至正四年(1344年)十一月初,入寺才满50天的行童朱元璋还不会念经做佛事,只学会了做杂活,便自恃能帮人干活,背起包袱去游方化缘了。

朱元璋在皇觉寺做小行童的日子并不长。由于旱情并没有结束,平时主要靠收地租和接受布施过活的寺院,也已入不敷出。因为要支撑20来个新旧弟子吃用,寺中所存的钱粮已所剩无几。高彬长老无奈之下对徒弟们说寺内要罢粥,要徒儿们有家归家,无家可回者就去游方化缘。于是,朱元璋便开始四处云游。“云游”是佛门术语,也叫“化缘”,意思是乞求布施。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讨饭。

朱元璋边打听边走,去受灾较轻的地方化缘,经过安徽合肥、河南固始、光山、汝州、淮阳和鹿邑等地。朱元璋背着小包袱,“笃笃”地敲着木鱼,口中念念有词,沿途向大户人家乞讨,受尽了豪门的白眼、冷嘲和热讽。一路上,朱元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化不到缘就要忍饥挨饿,饱尝了人间的艰辛。然而,苦难的经历,进一步锤炼了朱元璋的毅力。同时,也让朱元璋体验了与老百姓之间的患难真情。

一日云游时,朱元璋在途中遇见两名道士,这两名道士也是四处飘荡之人,朱元璋便和他们结伴而行。晚上,在金边的土地庙里落脚。半夜,朱元璋突然浑身无力,说起了胡话。两名道士懂点医术,赶快弄了些柴草点起火,用庙里的铜香炉烧了火,并脱下外衣给朱元璋盖上。第二天,他俩又讨来了姜汤,取了冠白芦根,给朱元璋服下。在他们的精心照料下,朱元璋才逃脱了一场厄运。

第三节 走投无路

朱元璋在乞讨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熟悉了中原地区的人情世故、民风民俗,以及百姓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而对他冲击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当时已遍布各地的白莲教活动。

在朱元璋云游化缘的这段时间,北方的白莲教教主韩山童和南方的白莲教教首彭莹玉正在淮西秘密地进行传教活动,在这个幌子下隐藏的真正用意是反抗元朝的统治。韩山童自从祖父一辈就是佛教的旁支——白莲教的传教者,非常有名。元朝曾经在北方取缔白莲教,韩山童的祖父也被官府捕获并流放,但矢志不改。

韩山童继承了祖父的事业,继续利用白莲教进行秘密反元宣传,并取得了老百姓的信任。韩山童利用“天下当大乱,弥勒佛下世,明王出生”为宣传口号,暗示元朝的统治已经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天下不久就会陷入战乱,取代元朝政权的明王也会很快下凡,而且这还是弥勒佛转生而来的。这样就有了很强的感召力,百姓纷纷加入白莲教,来寻求精神上的安慰。

彭莹玉则是南方的白莲教首领。据说彭莹玉的出生颇有奇象异兆,一出生就有红光映红了半边天空。他10岁的时候出家为僧,长期活动建立了群众基础。利用这种群众基础和组织方法,彭莹玉积极开展有效的政治斗争,举行武装起义,起义的人后背上都写有一个“佛”字,取意为佛祖保佑,刀枪不入。遭元朝镇压之后,彭莹玉在白莲教信众的掩护下逃到了淮西,继续进行耐心的传教活动和反元宣传。

白莲教创教于南宋高宗绍兴初年,创始人是昆山佛僧茅子元。此教原本为元朝政府承认。元朝的蒙古人信奉藏传佛教,由于两派同宗,入主中原以后,对于白莲教的发展采取支持的态度,使得白莲教急速发展,势力迅速膨胀。但也正是由于元朝政府的插手,使得白莲教发生了两极分化,上层的教首与官府勾结,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而下层的贫民出于对元朝统治者的不满,却借助于参加白莲教的机会,经常聚集在一起商讨灭元大计。由于参加这种聚会的人越来越多,引起了元朝统治者的警惕,官府于是下令禁止白莲教的传教活动,让那些信奉白莲教的信徒回乡务农。虽然历经取缔,但屡有反复,民众借用白莲教进行反元活动的宗旨一直没有改变。

朱元璋化缘时所游历的淮西一带,当时正是白莲教的南方教首彭莹玉最主要的活动区域。白莲教是佛教的一支,作为一个和尚,朱元璋有更多的接触信众和了解白莲教的机会,并且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朱元璋清醒地认识到,在元朝的统治之下,如果期待着元朝当权者的一时良心发现而善待百姓,那是不可能的。就拿他自身的经历来说,如果不是由于元朝统治者的压榨无度,他的祖父母和父母一家两代人何至生命早亡,颠沛流离? 如果不是由于不合理的土地政策,为什么朱家几代劳作,却没有一亩薄田属于自己? 如果说统治者的统治公平无差,那为什么在父亲死后,竟然没有可以安葬的一块地方?

这些问题本来就困扰着朱元璋,而且朱元璋也以自己的方式对这不公平的世道发泄过不满、进行过反抗。但是朱元璋毕竟只是一个孩子,没有人指点,读书学习的时间也不长,再加上整天放牛,更没有条件接触外面的世界,知识、阅历的局限性使他的反抗仅仅局限于杀一头小牛,泄一时之愤的小打小闹。

白莲教碗

有了长达数年的出游经历后,朱元璋的内心世界已经大大不同以前。朱元璋更加直观地看到了元朝统治者给民众带来的苦难;面对那些贫苦的农民和富足的地主,朱元璋也体会到了社会分配的不合理;同时几年的游历生涯,还使朱元璋渐渐地熟悉了淮西、豫东一带的山川河流、风土人情、地势关卡,为以后的起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朱元璋从出家到游方,在常人看来,走的是一条下坡路。但恰恰是这非同寻常的经历,打开了他的视界,开启了他的智慧之门。在接触白莲教,了解了各地民生疾苦后,他敏感地捕捉到了当时的历史大势——造反。

朱元璋游方化缘游历了淮西、豫东一带的大部分地区,接触到了下层的农民,经历了种种的磨难,也学到了许多平常没有机会接触到的新思想。

几年的光景过去了,长期在外,终日漂泊,到哪里才算是最后一站呢?朱元璋越想越不是滋味,思乡之情,油然而起。看看现在故乡的灾情已经基本缓解,干脆回家算了。

朱元璋再次回到家乡,已经21岁了。回到皇觉寺一看,才发现皇觉寺已是今不如昔,庙宇破败不堪,香火冷冷清清,高彬长老早已谢世,那些有家的师兄们也已树倒猢狲散。只剩下几个与朱元璋一样没有地方可去的和尚,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在寺中打发着岁月。故人相见,分外亲切,朱元璋和他们共叙了兄弟之情,再度开始了皇觉寺的生活,这一呆又是三年。

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朝的统治已经出现明显的败势。这不仅是由于统治者与汉族之间的民族矛盾的结果,同时也夹杂着统治者内部的矛盾。

蒙古族统治者内部各个派系之间争权夺利,统治者对于王位的争夺尤为激烈,所以,元朝中央集权内部的武装政变不时发生。据史料显示,元朝曾经创下了在四十年间换了9位皇帝的纪录,在最为混乱的致和元年(1328年)到元统元年(1333年)这六年期间,几乎每年都有一次新皇换旧皇的政变。这种政变,就是政局不稳的显著标志。

由于政治昏庸残暴,贪官污吏巧取豪夺,农民劳动的果实根本不够这些人搜刮,农民纷纷起来反抗。正所谓人多力量大,农民拿起刀枪棍棒与元朝政府开始公开作对。最先起来反抗的是江浙一带的农民,由于这一地区常年遇到水旱灾疫,当时的居民已死亡过半,田地荒芜,寸草不生。面对这样悲惨的社会景象,元朝统治者竟然不闻不问,置之不理,任凭这些百姓自生自灭。百姓不堪忍受,不得不放下手中的锄头,揭竿而起。接着河南、四川、广东等地也相继爆发了农民起义。

为了镇压人民的反抗,元朝政府加重了刑罚,在这一时期颁布的诏书中就有“强盗皆死”的命令。同时,元朝统治者还加强了各地的军事机构,企图以高压手段来镇压农民起义。

正所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些举动更加触怒了百姓,于是有人打出了这样的旗号: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至正十一年(1351年),白莲教首领韩山童看到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便会同刘福通等一同起义,他们头上裹着红巾,打着红旗,在白鹿庄进行了祭天祷告。但是由于事有不巧,被官府事先得到了消息,遭到镇压,韩山童被元军擒获后当场杀害。此后,刘福通接替了韩山童,迎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举兵于河南汝颖,正式拉起了队伍,随后又在固始、光山、罗山、息县、确山等地打败了元朝派来增援的军队。拥众数十万义军,声势浩大,以红巾为标志,历史上习称北系红巾军,曾一度成为全国农民起义的中心,并建都亳州,夺取开封,建国号宋,年号龙凤。各地的起义队伍风起云涌,南方的彭莹玉,湖北的邹普胜,邳州人芝麻李,邓州王权、张椿也打出了反元的旗号,于是大半个中国都陷入了轰轰烈烈的反元起义的斗争当中。

这时候,元王朝已无力控制局势,形成了群雄并立的局面。其中,最重要的反元武装有以下几支:

一、刘福通、韩林儿部,也就是红巾军的主要势力。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刘福通拥立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为皇帝,号小明王,建都亳州,国号宋,改元龙凤。刘福通任太保、丞相,统领全军向四面发展。

二、芝麻李、赵均用、郭子兴等人领导的起义军。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芝麻李、赵均用等聚众起义,占领徐州。郭子兴是安徽定远县的豪强,他的父亲也是贫苦出身,由于几次时机把握得准确,不但使自己跻身于地主豪强之列,同时也使他的三个儿子有了一份不错的产业。郭子兴排行第二,由于他很早就认识到元朝的统治注定不会长久,就暗中加入了白莲教,准备等时机一旦成熟,就举兵起事。郭子兴与孙德崖等集众数千人袭据濠州,自称元帅。不久,徐州起义头领彭大、赵均用被元将脱脱打败后,亦退至濠州,郭、孙等共同拥戴彭、赵为领袖,彭称鲁淮王,赵称永义王。后来二人自相火并,彭大死,赵均用独掌兵柄。这时郭子兴部将朱元璋已攻下滁州,郭子兴移驻滁州。

三、徐寿辉、陈友谅、明玉珍部。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徐寿辉举兵起义,十月,据蕲水为都,自称皇帝,国号天完,改元治平。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称皇帝,国号大汉,改元大义。徐寿辉的另一部将明玉珍,此时已将重庆、成都等占领,听说徐寿辉被弑,遂自立为陇蜀王,准备派兵讨伐陈友谅。后于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即位于重庆,不易国号,不改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受皇帝玺,国号大夏,改元天统”。

四、张士诚部。至正十三年(1353年),泰州人张士诚据高邮起义,数败元兵,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年号天祐。至正十五年冬至十六年春,由通州渡江,攻占平江、松江、湖州、杭州、常熟等经济繁华地区,改平江为隆平府,将国都由高邮迁至平江。

五、方国珍部。至正十年(1350年),世代以贩盐浮海为业的台州人方国珍兄弟“杀巡检入海为乱”,很快便聚众数千人,进攻沿海州郡。其中,方国珍阴持两端,叛降无常,曾一度占据庆元等地。

当时已形成全国反元的基本格局。再从元王朝的统治势力看,其中央王朝的声威虽已大为下降,但地方上尚有几股相当强大的力量。其中首先有对各股反元义旅最具威胁并在镇压义军方面立下过“赫赫战功”的察罕帖木儿与扩廓帖木儿父子。其次,河南的李思齐、关内的张思道、山东的王宣王信父子等,也都各拥重兵,雄踞一方。

在这一时期,年轻的朱元璋一直在暗中观察着局势的发展。由于朱元璋早在云游化缘的时候就已经对白莲教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他觉得白莲教的主张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说话的,而红巾军又是白莲教的军队,因此肯定是为老百姓出头的,所以他一直在盼望着自己的家乡能够出一支红巾军。

此时的郭子兴已经把濠洲攻了下来,正在加紧准备,扩大势力。而元朝所派来的军队不敢应战,只会抓一些贫苦的老百姓充作红巾军向上司邀功领赏,开始朱元璋还穿着和尚衣服,身材高大,相貌奇特,在往来濠城时,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后来便都不敢再进城了。

朱元璋害怕被抓,经常在外面躲藏,而自己所赖以栖身的皇觉寺又被红巾军破坏,朱元璋的生计又一次陷入了困境,他再一次无家可归、无处安身。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