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生平不可详考,据史料记载,他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做周朝史官的时期,一是退隐后做隐士的时期。老子所做的官,名曰守藏史,其主要职责是掌管东周王朝的图书。退下来之后,老子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许多情况不为人所知,史书的记载也十分简略。司马迁说:“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所终。”(《史记·老庄列传》)。
所谓“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就是流传后世的《道德经》,人们习惯上都称为《老子》。《老子》这部书究竟是谁写的,成于什么时候,在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看法,现在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老子》成于战国中期,大约在孟子之后,庄子之前,是老子后学的作品。今本《老子》凡八十一章,五千余字,分为上下两篇,“道经”在前,“德经”在后。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则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文字与传世本略有差异。
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他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一切变化的总门,否定了中国古代以天作为世界万物主宰的观念,同时他还对天与道的关系作了新的解释,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看法,这是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的巨大贡献。《老子》中还包含了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他认为宇宙万物中充满着大量的矛盾,这些矛盾不是孤立的、凝固的,而是处在对立统一之中,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二章)意思是:当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这就知道什么是丑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这就知道什么是恶了。所以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都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这是永恒的道理。这些话反映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他认为“道”的本性是自然无为的,人也要效法自然之道做到无为。因此他反对一切有为的政治措施,反对一切有所作为的政治学派,主张实行小国寡民的社会政治,对儒家强调的以仁义治国的政策,对法家主张的以法治国的政策,统统采取反对的态度。这些观点是老子思想中的消极因素。
《老子》的文章用辞简粹而旨趣隽永,韵散结合,错落有致,诗一般的语言中充满了智慧的光辉,对后世诗歌、散文、辞赋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章(第二章)[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2];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3],难易相成,长短相形[4],高下相倾[5],音声相和[6],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7],行不言之教[8]。万物作焉而不辞[9],生而不有[10],为而不恃[11],功成而弗居[12]。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
[1]本章列举大量的矛盾现象,说明世界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并用以论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道理。
[2]这二句意思是: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这就知道什么是丑了。斯:这里作“这就”讲。又,“斯”后承上句省略了“知”字。下句“斯不善已”之“斯”,同此。
[3]有无相生:有和无是相比较而产生的。
[4]长短相形:长和短是相比较而显现的。形,显现,显示。
[5]高下相倾:高和低是相比较而对立的。倾,倾轧、排斥,这里引申为对立。
[6]音声相和:音和声是相应和而协调的。《诗经·关雎序》:“声成文谓之音。”意思是,把声音按照节奏和韵律曲调加以修饰,使之朗朗上口富有文采,才能叫做音。
[7]无为:老子提出的重要概念。所谓“无为”并不是不为,不是什么都不干,而是指不妄为,不强求,不能仅凭自己的主观意志为所欲为;要顺应世界万物的客观规律办事。
[8]行不言之教:指不用发号施令的手段管理、教育人民。“言”,这里指行政法令。一说“行不言之教”指行教不托空言,亦通。
[9]作:兴起,产生。不辞:《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以下简称帛书)(乙本)作“弗始”,即“不始”,也就是不创造的意思。
[10]生而不有:生成万物而不据为私有。按《帛书》甲、乙本均无此句。
[11]为而不恃:施惠泽于万物而不自矜功德。
[12]弗居:不居功自傲。
天长地久章(第七章)[1]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2],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3],外其身而身存[4]。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5]。
[注释]
[1]本章指出,天地永恒,是因为它不为自己而生存。人亦应效法天地,只有“后其身”、“外其身”而无私,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
[2]不自生:指不为自己而生存。一说“不自生”指天地不刻意追求自身的长生,任其自然发展。亦可参考。
[3]后其身而身先:意思是谦居人后反而会受到人们的尊重。
[4]外其身而身存:意思是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己的生命。
[5]私:个人利益。无私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正因为无私,所以个人利益反而能够保全。
三十辐共一毂章(第十一章)[1]
三十辐共一毂[2],当其无[3],有车之用[4]。埏埴以为器[5],当其无,有器之用[6]。凿户牖以为室[7],当其无,有室之用[8]。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9]。
[注释]
[1]本章论证有与无的辨证关系,并举车毂、埏埴、户牖为例,说明“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道理。
[2]辐:木车轮中间连接轴心和轮圈的直木条,即“辐条”。共:向,环绕。毂(gǔ):车轮中心的圆木,中空,用以安插车轴,作用相当于现在的轴承。“毂”也常泛指车轮。
[3]无:指车毂的中空之处。
[4]以上三句意思是,三十根辐条环绕着一个车毂,只有当车毂中空插入车轴,才能起车的作用。
[5]埏埴(yán zhí):柔和黏土。
[6]这两句是说,只有器皿的中间是空的,才能发挥容器的作用。
[7]户牖(yǒu):门窗。
[8]这两句是说,只有当门窗和屋子的中间空着时,才能起屋子的作用。
[9]以上两句意思是,“有”能给人带来便利,“无”则能使之发挥作用。“有”,指构成车毂、器皿、房屋等的物质实体。
宠辱若惊章(第十三章)[1]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2]。”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3],得之若惊,失之若惊[4],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5];及吾无身[6],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7],若可寄天下[8];爱以身为天下[9],若可托天下[10]。
[注释]
[1]本章论述,人必须“以身为天下”,才不会患得患失,才能够担当天下的重任。
[2]这两句是古语,老子引用并加以解释。宠辱:指受到宠爱或者遭受屈辱。若:你。贵:受尊重。大患:遭祸患。若身:在于你自身。
[3]宠为下:意思是受宠和受辱都是对身居下位的人而言的。这里单举“宠”而省略了“辱”。
[4]得之:指得宠。失之:指失宠,亦即受辱。
[5]有身:指顾及自身。
[6]及:如果。无身:不顾及自身。
[7]贵以身为天下:受到尊重时把自身献给整个天下。
[8]若可寄天下:意思是,可以把整个天下寄托在你的身上。若:你。下句“若可托天下”义与此同。
[9]爱以身为天下:受到爱戴时把自身献给整个天下。
[10]按以上一段,尤其是最后四句,古今解释颇多歧义,有些解释甚至截然相反。如有些注家解释“贵以身为天下”以下四句说:“看重用自身的好恶治天下,好象他自身真可担当治天下的重任一样。喜欢用自身的好恶治天下,好象他自身真可担当治天下的重任一样。”认为老子要表达的意思是“这种人是不足以寄托天下大事的”(详见《诸子百家精华》第358页)。录之仅备参考。
古之善为道者章(第十五章)[1]
古之善为道者[2],微妙玄通[3],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4],故强为之容[5]。豫焉若冬涉川[6],犹兮若畏四邻[7],俨兮其若客[8],涣兮若冰之将释[9],敦兮其若朴[10],旷兮其若谷[11],混兮其若浊[12]。孰能浊以静之徐清[13]?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14]?保此道者不欲盈[15]。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16]。
[注释]
[1]本章老子连用七个比喻形容“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的种种表现,并指出只有不自满,才能使此道不断地自我完善,历久弥新。
[2]善为道:善于遵循道。按“道”,通行本作“士”,《帛书》乙本作“道”,今据改。
[3]微妙玄通:指思虑精微奥妙通达事理。
[4]夫唯:正因为。
[5]强为之容:勉强对他加以描述。
[6]豫:犹豫,谨慎小心,犹疑不决的样子。下句“犹”字义同此。焉:语气词。涉川:徒步过河。
[7]兮:句中语气词。畏四邻:戒惧四周邻邦的侵扰。
[8]俨:恭谨庄重的样子。客:通行本作“容”,《帛书》甲乙本并作“客”,今据改。
[9]涣:涣散轻松的样子。将:《帛书》甲乙本均无“将”字,当是衍文。释:化解,散开。
[10]敦:敦厚的样子。朴:本色的木材。
[11]旷:豁达大度的样子。
[12]混:浑厚和杂的样子。
[13]孰能浊以静之徐清:意思是,谁能使浊流静止下来而慢慢地澄清?
[14]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意思是,谁能使静止已久的东西慢慢地萌动起来?
[15]保此道者不欲盈:意思是,保持此道的人不自满。此道:一说指“徐清”“徐生”之道。不欲盈:指不自满。一说“不欲盈”指做事不求圆满,要留有余地。亦通。
[16]蔽而新成:损坏了又能重新生成。蔽:同敝,敝坏,衰败。
曲则全章(第二十二章)[1]
曲则全[2],枉则直[3],漥则盈[4],敝则新[5],少则得[6],多则惑[7]。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牧[8]。不自见,故明[9];不自是,故彰[10];不自伐,故有功[11];不自矜,故长[12]。夫唯不争[13],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14]。
[注释]
[1]本章论述,事物矛盾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可以相互转化,并把这个辨证关系运用于人的道德修养。
[2]曲则全:委曲反而能保全。一说曲是一部分的意思,“曲则全”是说“部分会变得完整”,录以备考。
[3]枉则直:弯曲反而能伸直。枉:弯曲。
[4]漥则盈:低洼反而能变得盈满。
[5]敝则新:破旧反而会更新。敝:敝败,破旧。
[6]少则得:少取反而会得到。
[7]多则惑:贪多反而会使人迷失。一说“多则惑”意思是:“贪多反会落空”,亦通。
[8]执一:通行本作“抱一”,《帛书》甲乙本并作“执一”,今据改。“执一”即“执道”,指坚守道。牧:通行本作“式”,《帛书》甲乙本并作“牧”,今据改。牧是“法则、法度”的意思,“为天下牧”即成为天下的法则、楷模。
[9]自见:指只看见自己本身的事物。一说“见”读为“现”,“不自见”即不自我表现,不显露自己。亦通。
[10]彰:显扬。
[11]伐:夸耀。有功:指能建立功绩。
[12]自矜:骄傲,自高自大。长:进步,出人头地。
[13]不争:不争夺。“不自见”以下四句都是讲不争的。
[14]诚全而归之:意思是,能承受委曲的人确实能丝毫无损地保全自己。诚:确实,的确。一说此句“诚”字点断,作“诚,全而归之”,意思是:“诚,就会全而归之;不诚,则会得其反。矛盾究如何转化,关键在乎诚与不诚。”录以备考。
知人者智章(第三十三章)[1]
知人者智[2],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3],自胜者强[4]。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5],不失其所者久[6],死而不亡者寿[7]。
[注释]
[1]本章论述个人的道德修养。老子认为,人不仅要做到知人、胜人,还要做到自知、自胜、知足、强行,永不丧失立身之本,这样才能死而不朽。
[2]知人:认识别人。智:指有智慧。
[3]胜人:战胜别人。
[4]自胜:战胜自我。
[5]强行:指坚持不懈,努力行道。
[6]不失其所:指不脱离道义、不丧失立身之本。其所:指所应占据的地方。久:久远,历久弥新。
[7]死而不亡:死后能永垂不朽。寿:长寿。
将欲歙之章(第三十六章)[1]
将欲歙之[2],必固张之[3];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4];将欲夺之,必固予之[5]。是谓微明[6]。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7],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8]。
[注释]
[1]这一章是讲谋略的,颇具辩证法思想,可运用于军事、政治等各个方面。
[2]歙(xi习):聚,敛,收缩。
[3]固:读为“姑”,姑且。张:开,扩张。
[4]兴:兴起,兴旺。
[5]予:给予。通行本作“与”,《帛书》甲乙本并作“予”,今据改。
[6]微明:精微的谋略。明,聪明,这里指谋略。一说“微明”指事物发展的预先征兆,录以备考。
[7]脱:脱离。
[8]利器:指治理国家的重要方略。
名与身孰亲章(第四十四章)[1]
名与身孰亲[2]?身与货孰多[3]?得与亡孰病[4]?是故甚爱必大费[5],多藏必厚亡[6]。知足不辱[7],知止不殆[8],可以长久。
[注释]
[1]本章强调,人要保持长久,就要“知足”、“知止”,过分地追求名声和财富,反而会为其所累。
[2]名:名声,荣誉。身:生命。孰:哪个,谁。亲:亲近。
[3]货:财货。多:重要。
[4]病:有害。
[5]甚爱:过分吝惜。大费:耗费巨大。
[6]多藏:过多地收藏财货。厚亡:遭受严重损失。
[7]不辱:不会受到侮辱。
[8]不殆:不会遭受危险。
大成若缺章(第四十五章)[1]
大成若缺[2],其用不弊[3];大盈若冲[4],其用不穷。大直若屈[5],大巧若拙[6],大辩若讷[7]。躁胜寒[8],静胜热[9],清静为天下正[10]。
[注释]
[1]这一章可以视作对理想人格的阐释。取得极高成就的人,必须保持若有所缺的状态,才能永远进步;具有丰富知识的人,应该虚怀若谷,保持对知识的渴求,才能永不枯竭。大直、大巧、大辩之人,也要不显扬炫能,谦虚谨慎。
[2]大成:最完美的事物。若:好象。缺:欠缺。
[3]弊:通“敝”,朽坏,枯竭。
[4]大盈:最充实、丰满的东西。冲:这里指空虚。
[5]屈:弯曲。
[6]巧:灵巧,聪慧。拙:笨拙。
[7]大辩:雄辩,善言辞。讷:木讷迟钝,口才不好。
[8]躁胜寒:躁动能驱除寒冷。
[9]静胜热:安静能克服炎热。
[10]清静为天下正:意思是,懂得清静才能做天下的首领。正:长,首领。一说“正”是“楷模”的意思,亦可参考。
其政闷闷章(第五十八章)[1]
其政闷闷[2],其民淳淳[3];其政察察[4],其民缺缺[5]。祸兮福之所倚[6];福兮祸之所伏[7]。孰知其极[8]?其无正[9]。正复为奇[10],善复为妖[11]。人之迷,其日固久[12]。是以圣人方而不割[13],廉而不刿[14],直而不肆[15],光而不耀[16]。
[注释]
[1]这一章也反映了老子的辨证思想。他从治理政事出发,引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结论,告诉人们,事物总是存在着两面性,因此在处理各种事物时,要慎之又慎。
[2]闷闷:浑噩懵懂的样子,这里指治政宽松。
[3]淳淳:淳朴的样子。
[4]察察:精审明察的样子,这里指治政严苛。
[5]缺缺:狡狯诈伪的样子。
[6]祸兮福之所倚:灾祸紧靠着幸福。兮,语气词,起停顿作用。倚,靠。
[7]福兮祸之所伏:幸福中潜藏着灾祸。伏,埋藏,潜伏。
[8]孰:谁。极:究竟。
[9]无正:指没有定则。
[10]正复为奇:正常的变为怪异的。
[11]妖:妖孽。
[12]“人之迷”二句:意思是,人们被这种变化无常的情况所迷惑,已经很久了。
[13]方而不割:方正而不伤害人。割:害,伤害。
[14]廉而不刿(guì):有棱角而不刺伤人。廉,有棱角。刿,刺伤。
[15]直而不肆:正直而不放肆。
[16]光而不耀:光亮而不耀眼。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章(第六十六章)[1]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2],以其善下之[3],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4],必以言下之[5]。欲先民[6],必以身后之[7]。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8],处前而民不害[9]。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10]。不以其无争与[11]?故天下莫能与争[12]。
[注释]
[1]这一章可以说是老子为治国者提出的治国良策。江海之所以能广纳百川,是因为其善居于下。推而广之,治国者要想统治人民,必须把自身的利益摆在民众之后,使“天下乐推而不厌”,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天下莫能与争”的统治者。
[2]百谷王:百川之长。江海是百川所归往之地,所以称“百谷王”。
[3]以:因。善下之:善于居于百谷之下。
[4]上民:居于民众之上,即统治人民。
[5]以言下之:用言辞对民众表示谦逊。
[6]先民:领导民众。
[7]以身后之:把自身的利益摆在民众之后。
[8]处上而民不重:处于上位而民众不感到压抑。
[9]处前而民不害:做领导而人民不感到受妨害。
[10]乐推而不厌:乐于推戴而不厌弃。
[11]不以其无争与:不是因为他没有与人相争吗?以,因为。按,此句通行本作“以其不争”,今从《帛书》甲乙本改。
[12]莫能与争:没有人能与他相争。
民不畏死章(第七十四章)[1]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2]?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3],孰敢[4]?若民常且必畏死[5],常有司杀者杀[6]。夫代杀者杀[7],是谓代大匠斫[8]。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9]。
[注释]
[1]本章指出,用死来威胁民众是徒劳的,那些企图超越天道而镇压民众的人,最终将会伤及自身。
[2]奈何:为什么。以死惧之:用死来恐吓他们。
[3]为奇者:指搞反常活动的肇事者。执:抓住。
[4]孰敢:意思是,谁还再敢为非作歹。
[5]若民常且必畏死:此句通行本无,《帛书》甲乙本作“若民恒且必畏死”,今据补。“恒”与“常”同。
[6]司杀者:主管杀人的人,这里指天道。
[7]代杀者杀:指代替主管杀人的人去杀人。
[8]大匠:木匠。斫:砍斫。
[9]希有:少有。
天下莫柔弱于水章(第七十八章)[1]
天下莫柔弱于水[2],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3],以其无以易之也[4]。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5];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6]。正言若反[7]。
[注释]
[1]本章指出,柔弱胜刚强,尽人皆知,但没有谁能真正奉行。推而广之,那些能够承担国家屈辱和灾祸之责的人,看似柔弱,但只有他们才能挑起治国之重担。
[2]莫柔弱于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
[3]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攻陷坚强的东西没有能胜过水的。
[4]以:因。无以易之:没有东西能够代替它。
[5]“受国之垢”二句:意思是,能够承担国家屈辱之责的,才称得上社稷的主人。垢:污垢,这里指屈辱。
[6]“受国之不祥”二句:意思是,能够承担国家灾祸之责的,才称得上天下之王。
[7]正言若反:意思是,正面的话却像反话一样,因为正反总是相反相成的。
信言不美章(第八十一章)[1]
信言不美[2],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3]。圣人不积[4]。既以为人,己愈有[5];既以与人[6],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7];圣人之道,为而不争[8]。
[注释]
[1]这一章老子用诗一般的语言,给人们提示了识人、做人的基本准则。
[2]信言:真实的话。美:华丽。
[3]“知者不博”四句:通行本作“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高明《帛书老子甲、乙本与今本老子勘校札记》说:“此段原文当讲三重意义:一为‘信言不美’,二为‘知者不博’,三为‘善者不多’。今本不仅文次颠倒,而且词义重叠。前文既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后文不当再重‘善言不辩’或‘善者不辩’之语。甲乙本后句作‘善者不多,多者不善’;紧接下文‘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矣,己愈多’;意想联属,故当从甲、乙本。”按此说是。今从《帛书》甲乙本改。知者:即智者,有智慧的人。知与智同。博:博杂。善者:善良的人。多:富裕。
[4]积:积藏,储存。
[5]“即以为人”二句:意思是,全部用来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加富有。既:全部,都。
[6]与人:给予别人。
[7]利而不害:有利于万物而不为害。
[8]为而不争:只做好事而不与人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