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世奎集》序
晚近以來,尤其是民國時期,在中國的歷史舞臺上,天津扮演著難以替代的重要角色。而隨著民國史這一新興學科的逐漸完善,近現代天津的歷史越來越受到學者的關注,很多學者對其經濟、人口、教育、城市、社會生活、新聞傳播、學生運動、租界、宗教、體育等展開研究,推動了天津史研究的深化。相對而言,當今學者對天津民國時期的文學史研究則關注不够。
實際上,自辛亥鼎革之後,天津在中國文學的格局中也占有著重要位置。近代以來,天津有許多其他城市難以匹敵的區位優勢和人文環境,中西交會,經濟發達,吸引了大量的集官紳、學者與作家於一身的重要人物,形成具有影響力的作家群體;當時的天津不僅傳媒盛極一時,成爲文人墨客的交流平臺,還刊行了數百種作家及官僚政客的詩文集。這些不僅是天津文學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且頗具特色,亦是中國近代文學史的重要組成部分。遺憾的是,目前與此相關的研究尚未很好地展開,作爲基礎性的詩文文獻整理工作長期以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視。天津近代知名書法家華世奎就是被片面認知和評價的衆多「受害者」之一。幾乎在所有的當代人眼中,華世奎是著名的書法家和冥頑不化的遺老,流傳最廣的故事也多是他醉寫「勸業場」和終生不剪辮子,人们对其留存於世的詩文則關注甚少。因此,華世奎僅存的《思闇詩集》成爲我們全面深入瞭解和研究其人其事的必要前提和關鍵之鑰。
天津社會科學院的青年學者羅海燕博士,由古代文學與文獻研究轉而兼攻天津文獻與文學,一直以來孜孜不懈,探求於斯,成果頗多。近年來,他專門對華世奎的《思闇詩集》進行標點和校注,並在附録部分增加了詩文輯佚、師友唱和、華世奎年譜、傳記資料以及研究論著匯目等項,極大地豐富了原來詩集的内容,這對華世奎和天津文化名人研究乃至文學史、文化史皆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究其大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具有普及之功,便於更多的讀者接觸和瞭解華世奎的詩作,並由此重新審視天津近現代文壇。華世奎晚年親自汰選而成的《思闇詩集》,以精楷謄寫,當年僅出版百部,主要用於饋贈師友和教書子侄。此前天津人民出版社影印再版後,學者依然側重其書學價值,爲書法愛好者臨摹與研究。現在對該書加以標點、注釋整理出版,其意義除了豐富文藝研究者和一般讀者之閲讀外,可刷新對華世奎的既有認知:華世奎不僅是一位造詣頗深的書法家,還是一名頗有成就的詩人。如果説書法是華世奎晚年生存的依賴,那麽詩歌就是他在清亡後生活的慰藉,且經過與師友的唱酬吟詠,形成了持續近三十年的「朋友圈」,進而構成了近代天津以及畿輔文壇格局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其二,有助於客觀全面地評價華世奎的多面人生。華世奎以清朝遺老自詡,人們對其靠鬻書爲生的標籤化評價,加重了其隱士的色彩。其實,他作爲清末閣老退隱之後,一方面甘作遺民,保留長辮,行文以清朝舊規,致力於興辦國學教育,鼓勵慈善,以重建傳統倫理秩序和文化之傳承;另一方面,奔走於軍閥與平民之間,以維持地方社會穩定,甚至拒絶出仕僞滿政府,堅辭日本聘請。這體現了在時局動蕩和社會轉型環境中,舊知識分子群體的時代特徵。
其三,体現出了天津近代文藝家群體在中國社會轉型階段承擔著維持文脉的重要作用。華世奎《思闇詩集》收詩三百一十五首,以壽詩與和詩爲最多,由此會發現將近百人與華世奎有著直接關係,再加上由羅海燕博士整理的附録所勾稽出的弟子或隔代私淑門人,至少有一百三十五人,這些人大多爲詩文與書畫或獨勝或兼擅的文藝作家,聯結成一個非常可觀的文藝家群體。這些人在西方文化强勢東進致使包括詩文在内的傳統文化遭到猛烈衝擊時,依然堅持傳統詩歌創作,其除了具有悲壯的堅守之心外,在某種程度抑或一定意義上是對抗日僞當局推行奴化教育和列强侵略的武器,也具有維護中國文化認同的重要作用。
本人對文化和文學知之甚少,更遑論愛好與研究。應羅海燕博士之邀,盛情難却,就本人已知範圍内抒發歷史學者之情懷,僅此而已。
張利民
二○一七年一月
(張利民,天津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首席專家,南開大學兼職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