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曾国藩的做人绝学
立业先立德,做事先做人。做人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而曾国藩是一位在做人方面非常有智慧的人,所以他能够在战场上躲过明枪暗箭,在官场上步步为营、节节走高,在社交场上如鱼得水。因此,曾国藩的做人绝学和为人之道对后世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坚卓之志,金丹换骨
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译文:人如果能自己立志,则做圣贤、做豪杰,有什么事不能做到呢?还何必要借助于别人的力量呢?
做人从哪里开始呢?从立志开始。志向,是使人紧张起来、站立起来的东西,好比一棵树的躯干。人生的价值、意义和境界全是被志向所照亮的。没有志向也就没有人生的方向。
曾国藩从自己一生的成败中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才的高下,是由其志趣所决定的。志向、趣味低下的人安于现状,囿于世俗的偏见,必然会越来越卑劣;而志向和趣味高尚的人向往先贤的辉煌事业,因此也就一天比一天高洁。这就像远行一样:如果奋勇直前,有破釜沉舟之志,那么即使走得再远也不觉得累;如果稀里糊涂,没有追求,近处也是可以度日的,又何必远行百里之外呢?他认为,只要立志,那么圣贤豪杰的境界人人都可以达到。
曾国藩曾给自己定下了座右铭:“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他坚信终有一天,自己会如同云中展翅翱翔的孤凤一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引来九州的震动;他相信自己会像生长在深山中的巨树一般,有朝一日必将成为国家的栋梁。
在写给好友刘蓉的信中,曾国藩更为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宏图大志:“此间有太常唐先生,博闻而约守,矜严而乐易,近著《国朝学案》一书,崇二陆二张之归,辟阳儒阴释之说,可谓深切著明,狂澜砥柱。又有比部六安吴君廷栋、蒙古倭君,皆实求朱子之渚而力践之。国藩既从数君子后,与闻末论,而浅鄙视之资,兼嗜华藻,笃好司马迁、班固、杜甫、韩愈、王安石之文章,日夜以诵之不厌也。故凡仆之所志,其大若盖欲行仁义于天下,使凡物各得其分;其小者则欲寡过于身,行道于妻子,立不悖之言以垂教于宗族乡党。其有所成与,以此毕吾生焉。其无所成与,以此毕吾生焉。辱知最厚,辄一吐不怍之言,非敢执途人而龊龊不休如此也。”
曾国藩说“志之不立,本之拔矣”。曾国藩的同僚胡林翼曾经说过:“人生绝不该随俗浮沉,生无益于当时,死无闻于后世。其如此,我们应自立自强,努力做众人不敢为、不能为的事情,上以报国,下以振家,不负此昂藏七尺之躯。”他之所以说得好,是因为他说得全面、朴实,说得现实,我们可以做得到。当然说的和曾国藩最为接近的是王阳明。他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王阳明说的“根”和曾国藩提到的“本”就是一个意思。因此,要成就任何事情,首先必须要确立志向。
换句话说,做人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志,也就是要使自己振作起来、抖擞精神,给自己一个目标、一个方向。人无志向,则柔弱无刚。王阳明说得好:“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志向不确立,就像没有舵的船、没有嚼子的马。没有方向,随波逐流,又怎么能有所成就呢?
古代有个寓言故事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固不如蜀鄙之僧哉?”可见,只要确立了志向,不管条件如何艰苦,也一定能实现目标;反之,尽管条件优越,如果一味贪图安逸,没有志向,反而一事无成。
曾国藩认为,凡做事,都要有志向。人生当有人生之志,为学当有为学之志,修身当有修身之志。关于人生之志,曾国藩有从“雉卵变蛟龙”到“国之藩篱”的自信。关于为学之志,曾国藩认为,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关于修身之志,曾国藩一生着力效法标准人物。即使后来和太平军决战时,他仍将中国几千年来的名家重新估计,命儿子曾纪泽画其图像,悬于壁间。他还做《圣哲画像记》一文,作为终身效法的标准人物,以使自己的人格更臻于完善。他于文中写道:“古之君子,盖五日不忧,五日不乐。道之不明,己之不免为乡人,一息之或懈,忧也;居易以俟命,下学而上达,仰不愧而俯不怍,乐也。自文王、周、孔三圣人以下,至于王氏,莫不忧以终身,乐以终身,无所于祈,何所为报?”
曾国藩正是抱着“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志向,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基本人生信条,才从“朝为田舍郎”到“暮登天子堂”,成为一位“中兴依赖,几人而已”的封疆大吏。有志者,事竟成。志向是对人的一种召唤、一种诱惑、一种刺激。但愿它能唤起你潜在的力量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与人为善,取人为善
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则以善教人也;以德熏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
译文:古时的圣人之道,最重要的就是与人为善。用言语教化人,这是用善教人;用德行感化人,这是用善养人。这些全是与人为善的事情。
“与人为善,取人为善”源自《孟子》。曾国藩继承这个思想并为之做了详尽的解释:“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熏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然徒与人则我之善有限,故又贵取诸人以为善。人有善,则取以益我;我有善,则与以益人。连环相生,故善端无穷;彼此挹注,故善源不竭。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师儒之道,亦莫大乎此。”孟子注重的是虚心听取各种意见;那么在曾国藩那里,取予两件事成了相互推动、永不停止的一个过程。
同时,曾国藩还把这确定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原则之一。他在日记中写道:“九弟来久谈,与之言与人为善,取人为善之道。无论为上、为下、为师、为弟、为长、为幼,彼此以善相浸灌,则日见其益而不自知矣。”而且在他权力所及之处,他还力图将这个原则化为必须遵守的制度。“与人为善,取人为善”是曾国藩做人的一个准则。因此,曾国藩的周围人才济济,他的事业兴旺发达。
曾国藩与人为善的事俯拾皆是。因此他的幕僚多把曾国藩尊为老师,极为崇拜,纷纷效法,奉为楷模。所以,才有他的幕府如水渠之说。这些幕僚皆深受曾国藩的影响,或效其坚忍,或师其勇毅,或明其大道,或法其坦诚。
曾国藩取人为善的事例也屡见不解,如听人之谏、采纳僚属意见婉辞皇帝意旨,等等。大事如此,小事亦能如此。如免“进场饭”一事,更能说明曾国藩的取人为善。
曾国藩遵循父亲的教诲,天不亮就起床,随后即用早餐。在东流大营时,欧阳兆熊及李肃、程尚齐、李申甫等人认为晚睡早起实在太辛苦了。曾国藩知道后,戏称早饭为“进场饭”。在湘军克复安庆后,欧阳兆熊置酒为饯。在席间,欧阳兆熊婉言说出自己的意见:“早晨起得太早,也太辛苦了,不如‘进场饭’就免了吧。”曾国藩笑着答应之。
免“进场饭”这件事尽管小,但可见曾同藩取人为善的姿态。他最初在京师时,也对他人横挑鼻子、竖挑眼,倚才傲物,所以得罪了一些人,后来他躬自检悔,觉得“与人为善”是不树敌的第一妙招,而“取人为善”是完善自己的绝好药方。
按照儒家的思想,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任何有德的行为,任何与人为善、取人为善的行为必然会得到人们的欢迎。如果你真是一个有德之人,就不会孤独无助,一定会有与你同行的人,拥有朋友,有很多拥护你的人。
不得不说,德性是具有磁性的。随着时间的历练,有德之人就会聚足人气,而且芳名远播,形成一种无形而又无价的品牌。这是成功的最大助力。
与人为善、取人为善是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它指引着人生的方向。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人生方向把握准了,那么他就等于把人生的道路走对了。而路走对了,想不成功都难。
勇于担当,挺身入世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译文:君子立志,有为大众谋求幸福的器量,有内圣外王的事业,而后方不愧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愧为天地间一完美无缺的圣人。
曾国藩一直主张积极入世,心中充满着对国家、对人民的使命感。
早在青年时期,他就时刻等候着国家的召唤和委任。曾国藩办事妥当与否,姑且不问,但他勇于承担,挺身入世,这种精神,却是值得借鉴的。
造物主对每一个物种的职责都有安排,如蜜蜂的天职是采花造蜜,猫的天职是抓捕老鼠,蜘蛛的天职是张网捕虫……而我们人作为万物的灵长、天地的精英,同样有与生俱来的职责。
每一个人从出生那一天起,就拥有了作为社会和国家的一员应当拥有的权利,它不需要什么前提条件。但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权利因为责任而存在。上天在赋予我们权利的同时,也赋予了我们相应的责任,这也是没有任何前提条件的。只有在履行责任的前提下,才可能充分享受权利。承担责任是人的天职。
生于人世即行人道,立于天地间就为天下苍生谋福祉。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是理学倡导的观点。如宋代理学家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似乎就是曾国藩平生缩影。
曾国藩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说“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吾辈当尽人力之所能为,而天事则听之彼苍”。在谈到自己为什么能够有所作为时,曾国藩自己也说真正的圣人君子的行为准则在于责任,并且以此训导天下人。世道之所以变乱,是因为上上下下的心中充满了物欲,每个人都为自己考虑,自私成风,给社会带来危害。当灾难来临,他们四处逃避,甚至都不肯出哪怕一丝一毫的力气来为拯救天下做点儿事情。于是,那些有责任感的人站出来改变这些坏的现象,克制自己的欲望去关心他人,提倡社会责任感,反对自私自利,挺身承担各种困难。于是,人人都仿效他们的行为。
正因为如此,曾国藩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品性深受众人认可。薛福成认为曾国藩有建树的原因不光因为有强烈的责任感,更是由于宏毅的个性。
正是因为这种以国家、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感和胸怀,使曾国藩出类拔萃、坚强谦谨,志向上坚贞脱俗,处理公务、待人接物都鲜有差池,写过的书籍卷稿人人看来皆有获益。这所有的一切都因为他心中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把自己应做的所有事情都当作责任来对待。
李群曾经做过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的经理。他并不是每天坐在办公室等着各销售组长来报告情况,而是每天一定抽出两到三个小时去店中转转。看到货物缺少或是摆放不整齐时,他都亲自动手整理,而不是叫来员工整理。他的助理问他为什么非得自己亲自动手。他说:“我是经理,在行使权力的同时,也要履行责任。超市内的事情都是我的责任。”
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他的权力有多大,而取决于他承担了多大的责任。为富不仁者之所以被人唾弃,位高权重却昏庸无能者之所以被人赶下台,都是因为他们缺乏责任感。
人活着不仅是为了钱、为了生存。工作还是人的一种需要、一种选择,是人承担的一份社会责任。既然有了责任,就要将它承担起来。推卸责任就意味着失去了基本需求,失去了生存的意义。
《大学》中记载这样一段话“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身为国君,要做到仁;身为臣子,要做到敬;身为子女,要做到孝;身为父亲,要做到慈;和国人交往,要做到信。
自己是谁?该负什么责任?自己的位置在哪里?什么事情该做?哪些利益不该得到?这一切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要能够“知其所止”,即知道自己应该停在什么地方,然后才谈得上“止于至善”。人是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生存的。古人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对于平凡的我们来说,我们扮演着诸多的角色,在任何一个方面,我们都必须做到最好。我们没有理由回避应该承担的责任。
人以机巧,我以诚愚
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圣贤之德业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故曰: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
译文:天地之所以长久,国家之所以能够建立,圣贤的德业之所以能广大长久地施行于天下,都在于一个“诚”字。可以说,诚影响着世间万物的生死存亡;不诚,就没有一切。
曾国藩把人心诚伪作为人的基本品格来认识,认为只有诚实的人才能和他交往,才能有信誉可言。此为其一生必备的做人绝学。
曾国藩认为,天地之所以运行不息,国家之所以存在建立,圣贵的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都是因为一个“诚”字。若世上人人欺人,人人被人所欺,世必乱。
人必须虚怀若谷,心地坦荡,毫无私心,然后才能真实无妄。所谓诚,就是不欺骗。人之所以欺骗他人,必定是心中怀着私物。心中别有私心,不敢告人,必然编造谎言骗人;若心中不着私物,又何必欺骗人呢?
诚,就是不欺骗;不欺骗,就是心中无私;心中无私,就是至虚(虚怀若谷)。因此,天下之至诚,就是天下无私,天下才称之为天下。现实中,与人交往之初若未能得人心,不要着急,尽可以继续以诚待人,多做交流。久而久之,大家自然能了解你的心意。真话不妨多说,但是不可以攻击他人的隐私,尤其不能背后诋毁他人的短处。言多必失,是指在没有思维过滤下做出了错误举动。
曾国藩说,我们应该永远诚心待人,虚心处世。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变初衷,终有顺理成章的那一天。一个人虚心、踏实,终有为大家所理解的那一天。真正有诚之人必是心怀坦荡之人,是不会因为流言而改变自己初衷的人。
“诚”是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被认为是天地万物存在的依据,同时也是人的道德修养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诚”是曾国藩修身、求才、治军、治政的一条重要原则,是他借以团结一批封建文人、巩固官位的精神力量,也是他企图“复礼”、实行“礼治”的重要保证和理想途径。这正是魏征所说的“君子所保,唯在于诚信。诚信立,则下无二心”的意思。
人无诚则不立。一个人存在于社会之中,不能没有诚信。诚信是一种智慧。一个诚信不欺、一诺千金的人往往容易得到认可,获得帮助。从某种意义上说,诚信就是一个人的生存资本。正如哲学家康德所说:“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岛村芳雄是日本赫赫有名的富商,他仅在几年时间内便迅速富了起来。人们问他:“您在短时间内成为富商的秘诀是什么?”
岛村芳雄说:“诚信。我是从一毛钱的诚信起家的。”
当年,岛村芳雄筹集资金,设立丸芳商会,开始绳索贩卖业务。
他先从一家生产麻绳的厂家进麻绳。由于每根麻绳的进价是五毛,加上运输费、保管费、搬运费,每根麻绳卖出去的价格应该要高于五毛。可是岛村因为事先答应了买家以五毛的价格出售,所以不得不以原定的价格卖给了东京一带的工厂和零售商。他不但一分没赚,还赔了一大笔钱。一年以后,订货单像雪片一样飞到岛村的手中。可是,按照成本,他不能再以五毛的价格出售了。于是聪明的岛村找到生产麻绳的厂家,说:“过去的一年里,我从你们厂购买了大量的麻绳,而且销路一直不错。可我都是按进价卖出去的,赔了不少钱。如果我继续这样做的话,没几天我就要破产了。”
厂商看到他给客户开的收据发票,大吃一惊,头一次遇到这种甘愿不赚钱的生意人。厂商感动不已,于是一口答应以后每条绳索以四角五的价格供应。
岛村又来到他的客户那里,很诚实地说:“我以前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原价出售麻绳。到现在为止,我是一分钱也没赚你们的。但若长此下去,我只有破产了。”他的诚实感动了客户,客户心甘情愿地把货价提高到了五角五分钱。
这样,一条绳索就赚了一角钱。他当时一年有1000份订货单,利润相当可观。九年后,岛村从一个穷光蛋摇身一变,成为日本绳索大王。
可见,诚实才能取信于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认为,诚实是信用的基础;信用出于诚;不诚则无信。
人无信则不立。在工作中做到诚实守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所从事的职业会严格地考验你能否诚实守信、自我控制、公正坦诚。唯其难为,所以可贵。那些经受了考验,能保持诚实与守信品格的人才会得到人们的信任,并将被赋予更重大的责任,而且有机会取得更伟大的成就。
宽以待人,可服众人
在盖宽饶、诸葛丰之劲节,必兼有山巨源、谢安石之雅量。于是乎言足以兴,默足以容。否则哓哓易缺,适足以取祸也。雅量虽由于性生,然亦恃学力以养之,唯以圣贤律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度量闳深矣。
译文:有了盖宽饶、诸葛丰的节操,就一定拥有山巨源、谢安石的雅量。所以说话足以振奋,沉默足以包容。否则居位太高容易缺损,恰恰是自取其祸。雅量尽管是天生的,但通过努力学习也可以获得,只要以圣贤之道要求自己就行。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其度量自然而然就渊深了。
一个每天以敌视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人,只会陷入孤独和痛苦之中;相反的人却能在广泛的交际中获得最大的相融度。正所谓“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宽以待人是灵魂内在的修养。
处世之道,以和为贵。曾国藩认为,欲成大事,首先要有宽广的胸襟,平淡的心境;凡人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他的这种观点是教育后世之人要放开胸襟,面对每人每事皆能自制,做到宽容忍让。这样的人也是真正能让人从心里佩服的人。
要宽以待人,不可求全责备。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与拥戴,被宽容的人才会以德报德。宽容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而尖刻待人则会气至伤身,惹祸上身。
宽容不仅体现在人际交往中,也体现在公事里。在初办团练时,曾国藩手中无一勇一卒,但是他能够突破深厚的宗族观念、地域观念,敢于重用有识之士,使得好多人愿意为他忠心效劳。这些都得益于他坦荡的襟怀。知人善用,事分巨细,不苛责于人,是他对“待人以诚,宽人以恕”的最好诠释。
俗话说:“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一个人的胸怀会影响他的事业发展。凡是成大事者,都有着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不因为小事而耿耿于怀。
曾国藩主张严格要求自己,宽于对待朋友。在交友方面,他提倡交友要有雅量。如果朋友间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双方应该宽宏大量,这样才不伤和气。
曾国藩为人拙诚,语言迟讷;而左宗棠恃才傲物,语言尖锐。因此左宗棠时常有得罪曾国藩的地方。
咸丰四年四月,曾国藩初次出兵,败于靖港,投水自尽未遂,回到省城,垂头丧气。左宗棠就责备曾国藩:“事情还未到不能办的时候,自寻短见是不当的行为,何必出此下策。”这使得曾国藩无言以对。
还有一次,曾国藩幽默地对左宗棠说:“季子才高,与吾意见常相左。”他把“左季高”三字巧妙地嵌了进去。左宗棠也不示弱,立即这样回敬道:“藩侯当国,问他经济又何曾。”也把“曾国藩”三字喻在其中,并嘲笑曾国藩不懂经济学问。这只是其一。
咸丰七年二月,曾国藩父亲病逝,他闻讯立即返乡。左宗棠认为,曾国藩在江西瑞州营中不待君命,舍军奔丧的做法是很不应该的。于是,湖南官绅也都附和这一说法,这使曾国藩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这是其二。
尽管左宗棠时常刁难曾国藩,但曾国藩认为左宗棠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仍是不遗余力地向清廷举荐左宗棠,这也显示出他大度待人的精神,曾国藩对左宗棠始终有赞扬、无贬词,甚至说:“横览七十二州,更无才出其右者。”就在这样的力保之下,左宗棠有了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
除了左宗棠之外,曾国藩对自己的弟子和僚友也很宽容。
咸丰十年,曾国藩决心参劾李元度失徽州之罪,以申军纪。但文武参佐却群起反对,指责曾国藩忘恩负义。李鸿章声称“果必奏劾,门生不敢拟稿”。曾国藩说:“我自属稿。”李鸿章表示:“若此,则门生亦将告辞,不能留侍矣。”曾国藩闻此,非常气愤地对他说:“听君之便。”李鸿章便负气离开了祁门。
后来,几经辗转波折,李鸿章又想回到曾国藩的门下。曾国藩不计前嫌,大度能容,并且写信恳请李鸿章回营相助。
在曾国藩的眼里,没有永远的敌对,也没有解不开的难题。当有人指出他的错误时,他深深自责,并且会立即改过。因为他雅量大度的为人,使其纵横官场几十年,声名大噪,被誉为“完人”。胸襟坦荡、大度宽容,这不仅是一种人格魅力的体现,也可以获得他人的支持和真诚相助。
阿里是一位很有名的作家。有一次他和朋友吉柏、马沙一起旅行。三人行至一处山谷处,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柏拼命拉他,才将他救起。于是,马沙在附近大石头上刻下:“某年某月某日,吉柏救了马沙一命。”三人继续走了几天,来到一处河边。吉柏跟马沙为了一件小事吵了起来,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记耳光。马沙跑到沙滩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吉柏打了马沙一耳光”。当他们旅游回来后,阿里终于忍不住好奇地问马沙为什么要把吉柏救他的事刻在石头上,而把吉柏打他的事写在沙滩上。马沙回答:“我永远感激吉柏救我。至于他打我的事,我会随着沙滩上字迹的消失而忘得一干二净。”
生活中对别人多一些宽容,其实就是善待了我们自己。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我们的生命中就多了一点空间。有朋友的人生路上,才会有关爱和扶持,才不会有寂寞和孤独;有朋友的生活,才会少一点风雨,多一点温暖和阳光。
人与人相处的时候,不要只想到别人曾经对自己的伤害,而应多想想别人对你曾经有过的帮助和善行,以便“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能够记住别人善行的人,心是宽广的,并充满了爱;常记住别人对自己伤害的人,只能体现自身的狭隘和刻薄。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要切记,不要总是抓着别人曾经对你造成的伤害不放,要时刻把别人对自己的善行放在心上。能记住别人对自己善行的人,就学会了爱。如果你能接受曾经伤害过你的人,你不仅拥有爱,也将会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所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所云“取人为善,与人为善”,皆恕也,仁也。
译文: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讲的“取人为善,与人为善”,都是宽恕、仁义的体现。
为人处世的道理有很多,有一个简洁明了,终生都可以照此标准去做,那就是孔子所讲的“恕”。“恕”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情怀。一个内心怀有仁德的人,即使不能成全别人,起码遇事不会给他人下套子;自己不愿意干的事,不会推到别人头上,把麻烦和痛苦转嫁给别人;在替自己打算的同时,也设身处地替别人想一下。
孔子的忠恕之道显然对曾国藩深有影响。他不仅用这待人处事的原则来警喻自己,还要求自己的兄弟子侄也学习这一思想,并要求他们把这作为立身处世的原则。他在日记中写道:“孔子所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所云‘取人为善,与人为善’,皆恕也,仁也。”在诗文中,曾国藩也提醒自己要推己及人:“凡有血气,必有急心。人之好胜,谁不如我?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此强恕之事也。一日强恕,日日强恕,一事强恕,事事强恕。久之则渐进自然。以之修身则顺而安,以之涉世则谐而祥。”表明要将忠恕之道作为修身养性、涉世待人的标准。
在给家人的信中,曾国藩也一再要求家人谨守忠恕之道,要敬爱乡人,自修求强。如他给弟弟的信中写到如何处理与宗亲、姻亲关系时,就说“无论他与我家有隙无隙,在弟辈只一概爱之敬之。孔子曰‘泛爱众而亲仁’……”在给曾纪泽的信中,曾国藩语重心长地告诉儿子:“至于做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仲弓问仁’一章,言敬恕最为亲切”,称只有“以仁存心”,才会“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因此必须以此作为立德之基,不可不慎。由于曾国藩平时就信守孔子的“忠恕之道”,这为他赢得了极好的人缘。当他被清廷搁置不理时,湘军将帅并没有弃他于不顾,而是一再提出启用曾国藩,最终打动了皇帝,使曾国藩得以统率湘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并且能够坚持,就可以算得上仁义了。这能让你在任何人面前都问心无愧,活得光明正大,活得舒心坦然。
战国时期,楚梁两国交界。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在各自的空余土地里种了瓜菜。梁国的亭卒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势喜人;而楚国的亭卒懒惰,不务农事,瓜秧瘦弱,与梁亭瓜田的长势有天壤之别。楚国的亭卒心生妒忌,于是,乘着夜色,偷跑过境把梁亭的瓜秧全给扯断了。
第二天,梁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全被人扯断了,气愤难平,报告给边县的县令宋就,请示将楚亭的瓜秧扭断。宋就说:“这样做当然很解气。可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那么为什么还反过去扯断别人的瓜秧呢?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从今天起,你们每天晚上悄悄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得好。”梁亭的人照办了。
渐渐地,楚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好过一天,每天早上给瓜秧浇水时发现瓜田都被人浇过了,经过暗查发现原来是梁亭的人在黑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楚国的边县县令听到亭卒们的报告后,感到十分惭愧和敬佩,于是把这件事报告给了楚王。
楚王听说这件事后,感于梁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给梁王,以示自责,也以此表示酬谢。最后两国成了友好的邻邦。
人性往往是自私的,自己不愿意做的,总想推给别人。身在社会,更多的时候是需要克服这个弱点而不是滋生这种想法。社会是由许多人组成的一个整体。人们之间需要相互尊重和理解。你可能有权非公平地对待其他人,但你这种非公平的态度,将会使你最终“自食其果”。因为别人也可能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应该以“恕”字规范自己、要求自己。与人为善,人也会与“我”为善。
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译文:天地间的规则,在于刚柔并济,不可以偏废任何一方。太柔软则没有力量,太刚硬则容易折断。
曾国藩觉得天地之道,应刚柔并用,不可有所偏废。刚,并不是指暴虐,而是指强;柔,不是指卑弱,而是指谦逊退让。在曾同藩的处世之道中,非常推崇刚柔相济。
在曾国藩很小的时候,他的祖父就以“做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来教导他。从此,曾国藩坚持认为,“刚强”在一个人的人生中是必不可少的,“功业文章”都必须有这两个字做保障,否则就会一事无成。其实,曾国藩的“刚”除了受祖父的影响外,还深受其母亲的影响。曾国藩的母亲江氏精明强干,把家事料理得有条有理,对丈夫照顾周到,体贴备至。正是由于曾国藩的母亲江氏最乐“劳于内”,其丈夫和诸子才都善“劳于外”,曾家才更趋兴旺发达,也才有作为长子的曾国藩长大后的刚强。
曾国藩早年在京城做官时,与那些名气大、地位高的人争斗,所以他处处受排挤,经常成为舆论讽喻的重心,遭遇了诸多曲折磨难。
在受尽磨难、白眼之后,曾国藩这才意识到过刚易折,易折则无法达到自强的目的。他在承秉祖训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总结出了:“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柔是手段,刚是目的,只有刚柔相济,才能达到自立自强的目的。
曾国藩从古代先哲那里吸取智慧,终于读懂了老子“柔弱胜刚强”的微言大义,悟出了“大柔非柔,至刚无刚”的真谛。能克刚之柔,比刚更刚。他悟出了一个新的思维方式,即孔孟和老庄并不对立,互为补充。这样既可以建功立业,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又可以让自己保持宁静谦逊的心境。
曾国藩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刚只可对己,不可对人。他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得出结论:人不能只具备“骨架”,还要具备“血肉”,只有如此才能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人。而“柔”就是一个人的“血肉”,是最富生命力,且使人挺立长久的东西。
咸丰八年(1858年)六月初七,再次出山的曾国藩一改昔日过刚的性格,首先去见了骆秉章和左宗棠,以期取得湘湖实力派人物的理解与支持。曾国藩来长沙几天,遍拜各衙门,就连小小的长沙、善化县衙他也亲自造访。堂堂湘军大帅,如此谦恭有礼的举动,使长沙官场人人都感到再次出山的曾国藩像换了一个人。既然曾大帅如此谦恭,他们怎能不以礼相待,纷纷表示全力支持湘军,要兵给兵,要勇给勇,要饷供饷。
曾国藩历经艰难,在困境中崛起,苦心经营,于“柔”中练就了刚的意志,终于壮志得酬,成就一番大“功业”。从恃强之败到以柔克刚,曾国藩从此意识到,要成就一番事业,又要避免被环境所吞噬,就要用到“柔”的智慧。“柔”还代表着一种活力。人活着表现为“柔”,死了则僵;草木活着“柔”,死了则枯。外表的“柔”能够帮助自己达到“刚”的目的,因为这种“柔”并不是骨子里的柔弱。“柔”并非懦弱;一味的“刚”也不是处世的原则。做人只有刚柔相济,身处逆境才能自强,得意之时才能自省。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那么,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可以刚,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可以柔呢?曾国藩自有见解:只要遇到的事是公事,应当刚强;而为了追逐名利,就应谦逊退让;开创家业,应当自屈刚毅;而守家业则应以安乐为上,懂得谦退;为人在外处事待物,应当刚强;在家与妻儿享受时则应以和睦谦让为主。
曾国藩有这样一副对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柔”中显“刚”,可进可退。曾国藩一生为人处事以这种思想为准则,终于让他在天地之间自由翱翔。这种思想更是曾国藩处世修身哲学的自然流露。
交人交心,择人而从
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
译文:凡事都必须专心。求师不专,即使获益也不会深入;求友不专,就会朋友很多但并不亲近。
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事实上确实如此。茫茫人海中,真正志同道合的好友屈指可数。因此交友要专一,要真心实意、坦诚无私。
曾国藩主张交友贵在专一,交友要交心。“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这确实是交友的至理名言。曾国藩主张不论交友还是拜师都要专一,见异思迁最不可取。虽然交友可能会使自己获利,但是这并不是目的。若以此为目的,那就不是交友而是做生意了。古人最不赞成以利相亲的交友原则,认为仅仅为了利益而结交朋友,势必影响生活的质量和人品。
孟子说:“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显然,孟子交朋友,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品德和学问,而不是有利可图才和他相交。这种为利相交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如果他有求于你,就会对你体贴入微、多方照顾;如果用不到你了,就会对你不理不睬,甚至老死不相往来。正所谓“知音难求”。其实真正知心的朋友是很少的。只有知心的朋友才能相知、相亲、相敬、同甘共苦。曾国藩就十分称赞管仲和鲍叔牙这样的朋友。
春秋战国时期,鲍叔牙担任齐国的大夫,以知人著称,和管仲是亲密的朋友。在鲍叔牙病逝的时候,管仲十分悲痛,泪如雨下。有人不禁问道:“你与鲍叔牙既非君臣,又非父子,为什么伤心到这种程度?”管仲说:“你有所不知,鲍叔牙是我最崇敬的朋友。我曾与鲍叔牙同去南阳做买卖。南阳的无赖在街上三次羞辱我,鲍叔牙并不认为我怯懦怕死,知道我为了干一番事业才忍辱负重。他曾和我一起向先王提出谏言,先王不听。鲍叔牙认为我生不逢时。鲍叔牙曾与我一起分一笔钱财。我分得的财物比他的多三倍,但他并不认为我贪婪自私,知我家境贫寒。鲍叔牙确实是我的知己和好朋友。我悲哀失去了他,再也找不到如此关系密切的朋友了。”
曾国藩很欣赏管鲍之交,主张交友贵在专一,要宁缺勿滥。他还经常把这种交友的思想教导给自己的侄辈。
一个人如果交到贤明的朋友,志同道合,共同促进,那当然越多越好;如果交到志趣低下、见利忘义的朋友,那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慎交友,学会择友是很多人的共识。宋代的理学大师朱熹对他的儿子说:“交游之间,尤当审择。虽是同学,亦不可无亲疏之辨。”在人际交往中,同学关系最为常见。同学间相处短的二载,长的五六载,若说没有一点儿感情,那是不正常的。然而并非所有的同学都可以成为朋友;即使同学成了朋友也并非终身都是朋友。
朋友都是人生过客,在相伴的时候能够互相帮助就很难得了。有很多人在同学时并不是很好的朋友,可是走到社会上后才发现自己以前的同学和自己志同道合,于是也成了好朋友。这多是一种成长的表现,因为成长提高了自己与别人的相融度。
《史记·乐毅列传》中说:“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所以有修养、有涵养的人,在绝交的时候不用恶言恶语攻击对方。这既体现了绝交者本人的风度,同时也为自己留了条后路。人在处理感情方面的事情时多可以以此为限。
在人的一生中,交朋友是非常重要的,结交到促进自己事业发展的朋友就更加重要了,这样的朋友称为“贵人”。贵人是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引路人和指导者,从一定程度上说,贵人的水平影响着自己事业的成败,因此,能否遇到贵人也是一种运气。在现代社会中,交际的重要性已经无需多言。但如何结交朋友,尤其是当自己事业未起步之时如何结交朋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曾国藩在京师的起步得力于师友穆彰阿的大力提携。
穆彰阿,姓郭佳氏。进士出身,深得道光皇帝器重。历任兵部、户部尚书,后被任命为军机大臣,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尔后任协办大学士,太子太保。1836年,穆彰阿负责管理工部,并担任上书房总师傅、武英殿大学士,两年后,晋升为文华殿大学士。穆彰阿的门生旧吏遍布朝野上下,知名之士大多受到他的援引和提携,在文官中有很大的势力。
曾国藩参加科举考试时的主考官是穆彰阿,二人一直保持着师生的交情。由于曾国藩勤奋好学,又具有卓越的政治才干,穆彰阿对曾国藩非常器重和赏识,处处予以关照。
由此可见,朋友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源,所以我们更应该加倍珍惜。
倔强之气,自立之本
故男人自立,必有倔强之气。译文:所以男人自立,必须要有倔强之气。
曾国藩的个性,就意志方面来讲,是很坚强、倔强的。曾国藩的个性就其发展来看,与其年龄的增长也大有关系。
早年时期,曾国藩的举止行为非常活泼,而且态度乐观,但也不免有点轻浮。此时的他更像一个文人、才子。
到了京城以后,他学习宋时理学,言行举止都规规矩矩,感情上虽然沉静没有变化,但理智异常丰富。此时的他倾向于一个学者。
统率军队之后,他的意志变得坚强起来,态度沉着冷静,虽然屡次遭到挫败,仍能本着“屡败屡战”的精神,始终如一地战斗。这一时期的他就是一位豪杰英雄。
到了晚年,他经历了许多忧患挫折,对世上的事情也看得很清楚,因而一举一动都权衡利害、深思熟虑,即使因为过于谨慎小心而受人非难,也在所不惜。
曾国藩的个性发展,都是靠勤奋、踏实、观察、学习而实现的。
曾国藩曾经豪迈地说过:“故男儿自立,必有倔强之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曾国藩的诗文和军事生涯中都可以看出他意志坚强,并非懦弱之辈。他的诗文很少有意味平淡之作,而多豪言壮语,雄奇之气溢于笔端,坚强的性格跃然纸上。如他30多岁做京官时做的一首诗:
去年此际赋长征,豪气思屠大海鲸。
湖上二更邀月饮,天边万岭挟舟行。
竞将云梦吞如芥,未信君山铲不平。
偏是东皇来去易,又吹草绿满蓬瀛。
就是在写字这件小事上,也可看出曾氏的性格特点。他不喜欢纤弱阴柔的字,而喜欢强劲阳刚的字。他说:“杜陵言‘书贵瘦硬’,乃千古不刊之论。”字体硬而瘦,正是阳刚风格的一种表现。俗话说,字如其人。写字虽是小事,却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有些善于识才的人凭一个人的字,就可将其人品、性格看出一个大概。
咸丰元年四月二十六日(1851年5月26日),曾国藩在连上四篇奏折,备受皇上嘉许之后,又上《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这是一篇铮铮直言、掷地有声的好文章。文章在对咸丰帝歌功颂德一番之后,十分尖锐地指出了咸丰帝可能出现的自矜才智、拒谏饰非的卑劣心态,以及朝廷可能面临的严峻政治形势。
在“伴君如伴虎”的时代,上这样的奏折,实在是耿直得可以,坚强得可以。以“求言”装饰门面的咸丰帝披览后,龙颜震怒,“摔其折于地”,并且“召见军机大臣,欲罪之”。幸有曾氏的恩师季芝昌等人求情。季说:“此臣门生,素愚戆,唯皇上宽而宥之。”咸丰帝才稍稍息怒。
在军事上,与太平天国作战的初期,他屡战屡败,多次濒临绝境,用曾氏自己的话说是“屡败屡战”,他以其坚强的意志,顽强的作风,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险滩,顽强地缠住对手不放,最后竟然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蔡锷说,曾国藩“出身词林,于兵事一端,素未梦见。而其所供之役,所毕之功,比之古今名将,毫不逊色”,做到了“武功灿烂,泽被海内。”曾氏以一书生带兵,取得辉煌的成就,其刚强的性格、坚强的意志,起了很大的作用。
天道酬勤,勤能补拙
古人修身治人之道,不外乎勤、大、谦。勤若文王之不遑,大若舜禹之不与,谦若汉文之不胜。而勤谦二字,尤为彻始彻终。
译文:古人修身治国的方法,不外乎“勤于政事、胸怀广大、谦虚谨慎”几点。勤于政事如同文王那样,胸怀宽大如同舜禹那样,谦虚谨慎如同汉文帝那样。而勤于政事、谦虚谨慎两点,更要自始至终地贯彻到底,一刻也不能背离。
只有勤劳才是登上成功殿堂的阶梯,才是战胜苦闷、无聊和懒惰的最好方法。勤劳的人总是能很快地投入到新的生活方式之中,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成功的人生。
俗话说,勤必有成。这是排除其他外界条件的说法,在天赋、特长一概不论的前提下,只以勤劳论天下。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勤劳的成功者。
曾国藩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资质一般的人,只有通过勤奋努力的学习和积累,才能成大事。为此,他强调了勤奋的重要性,并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天下之事,有其功必有其效,功未至而求效之遽臻,则妄矣。”意思是说,天下的事情下足功夫去做才会有效果,功夫没下到就想有好效果是不切实际的。
“勤”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天道酬勤”,“勤能补拙”。勤也确实会给人带来理想的回报。勤会使人增长知识,广博见识,积累经验,会使人的事业之禾得到充分的浸灌,从而获得茁壮的生长和丰硕的收成。因此,曾国藩说“千古之圣贤豪杰,即奸雄欲有立于世者,不外一勤字”。勤即是不懈怠、兢兢业业。因此,由勤必生“敬”,即对所勤的对象的敬重、郑重之态;“敬”则必生“谦”,即小心恭敬之意。所以常见曾国藩把“勤、敬、谦”相提并论。如他说“勤若文王之不遑,大若舜禹之不与,谦若汉文之不胜。而勤谦二字,尤为彻始彻终,须臾不可离之道。勤所以儆惰也,谦所以儆傲也。能勤且谦,则大字在其中矣”,“吾将守此勤敬二字以终身。倘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者乎!”
在人生的竞赛场上,天资一般的人靠什么与天资好的人相抗衡,甚至取胜于对方?靠的就是一种勤奋的积累。当初同在一个起跑线上的时候,人家也许还不如你,但是你却自恃聪明,以此为傲,认为天赋聪明即是万能,轻视别人的努力。你认为无论何时,只要你想去做的时候,你就能做到,甚至比他们做得更好。殊不知天赋一般的人用日积月累的勤奋,不知不觉地就和你拉开了距离。这就是“笨鸟先飞”的道理。而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愚笨的人,只有懒惰的人。
曾国藩反复告诫他的子弟,为学必须靠平时的积累。他说,读书的道理,就像大江大海一样长时地浸漫,像濛濛细雨时时滋润一样。这就好比父辈教育子女时做的朴素的比喻:梦想的达成就好比用小火熬汤,这样味道才鲜美。因此,君子是不能因微末之道而将自我限制在一个地方的。知识在于积累,梦想和努力也在于积累。积累多了,自然能融会贯通。
曾国藩由此推及到做文章诗词。他说,大凡写作文章赋诗,应当在真挚的感情达到了极点,不能不一吐为快的时候。
写文章的时候,没有刻意揣摩字句的苦恼;文章写完后,没有不能表达心里所想的情况,这都是平时日积月累的功效。文章好坏、学问高低不在于雕词饰句的表面功夫,义理深意才是文章的灵魂。很多作者为文时讲求灵感。实质上,所谓的灵感也还是受到自身水平的局限的。要先看胸中所掌握义理程度怎样,如果能像取携带在身边的东西那么方便,顷刻而来,脱口而出,就可以了;不然,还必须临时寻求办法,那还不如不去做。强求自己去做就只能以巧言伪情取媚于人。这是真心做学问的人最忌讳的东西。
曾国藩对为学的要求十分严格,平时决不能敷衍了事,浅尝辄止;而是要善于积累,用时不必苦思冥想就能左右逢源。知识积累多了,就有可能融会贯通,以一推万,根据已知去发现未知的内容,想象与发挥的空间就大,思维便可信马由缰,自由驰骋。
在治家教子上,曾国藩更是不厌其烦地强调“勤”字。他在信中经常教导儿子要继承先人的家风,勤快谨慎。
曾国藩对于一个人的勤并不主张立时做到,主张慢慢养成习惯。曾国藩的一生贯彻一个勤字。当直隶总督时,他将积压的上万件案子一个月就处理完了;晚年几乎双目失明,仍手不辍书。当他已经成就大事后,仍期望自己成为“立言之人”,并为此而努力,直到病逝。
由此可见,“勤”是人一生的财富,我们都应该去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