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在我国科学家的星空中独放异彩,他的人文底蕴、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也独具魅力。人文是能够浸润人的灵魂、打磨人的气质、激发人的智慧、影响人的行为、让人脱俗的。应该说,思考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探讨科学的人文含义是当代最大的课题之一。

《人文钱学森》是一部从人文的角度审视和系统评价钱学森的人文内涵、人文思想的书。通过对钱学森在绘画、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影视、园林、哲学、古文、诗词、文学、创新理念、举贤荐才、教育理论、赤诚的爱国情怀、美满的婚姻家庭、和谐的人际关系、科学的思维艺术和非凡的表达能力等诸多人文领域一个个或生动具体的故事,或深刻入理的阐释,来解读这位世界级科学家科学生涯中的人生智慧和哲理;来领略他在科学探索历程中的艰辛与幸福。这些温暖人心的故事中贯穿着可贵的人文精神、人文思想和科学方法,也反映出钱学森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誉观、地位观和金钱观等。同时,全书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勾勒出钱学森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水乳交融的脉络,向世人展现了钱学森作为世界级科学巨匠所特有的人文思想精髓和人文精神气质。

钱老生前不同意为自己立传。我们想说,读一部杰出人物的成功案例,可以给人一生的影响。在大众传媒引领社会的今天,难以允许无名的圣哲隐居世外。在大多数人主要只接触大众文化的环境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弘扬有赖于传播媒介的合作。居里夫人最后也不得不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人民,甚至于政府,只能通过人而关注事情。她必须让关于她的传说增加科学的光荣,用它来丰富科学的各种组织的声望,让她本身成为宣传她极爱护的事业的媒介。”

《人文钱学森》正文42章,力图引领读者沿着钱学森成长发展的轨迹,来感悟大师的培养和成长,特别是年轻一代读者可以从中感受钱老的人文精神、人文思维,汲取学习科学知识的动力,用钱老的人文思想、科学方法指导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同时也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一份真实的、可资借鉴的素质教育典范。作者力求在全面而辩证地梳理钱学森人文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完成特色鲜明的人文思想体系之建构。其重要性不仅在于系统地总结归纳了钱学森的人文思想,更在于回应了现实的叩问和需要,对当前我国倡导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型杰出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定会有所启示。

本书在写作方式上也力图能有所创新,叙事与点评相结合。我们既不想把它写成一本面面俱到的一般性人物传记,也不想把它写成一本纯粹的学术著作。因此,本书的总体构架突破时空约束,主要以人文脉络为主线,各章篇幅不强求一致,行文力求通俗具体、生动有趣、自然随意。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努力发掘新材料,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兼顾实用性与读者的阅读习惯,精选钱学森百年人生中典型的人文事例,加以适当解读点评。这是一次新的尝试,希望能够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们是怀着对大师的敬仰之情,对年轻一代的深厚感情,激情澎湃地完成这本书的,希望它能够成为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在学术上有造诣的专家,读了这本书,会激起同感;正在学业中锐意进取的青少年,读了这本书,会受到鼓舞,鞭策自己更加努力攀登科学文化高峰;更为广大的读者读了这本书,能够放慢追求物质的脚步,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人文人生——这,也是我们的良好愿景。

王 曦、王文华

2015年5月21日

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