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情谊贵相知

师生情谊贵相知

走进阿馨画室,林曦明的书画赫然在目。四尺对开的联曰:“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上款为:“阿馨贤弟子存念”,落款为:“嘉人林曦明”。中间是一幅四尺的《青牛图》。酣畅泼彩的朦胧杨柳,坚挺强劲的树干下,一老一小两头乌犍立横陇,春耕归夕阳。老牛色深,牛犊浅色,但其中墨韵变化无穷。落款有两行,一为“青牛耕罢南山雨,不待扬鞭自奋蹄”;二为“癸巳秋,乌牛,曦明”。这是林老赠给阿馨的励志图,字里画间无不透露出林老对自己的关门弟子阿馨的告诫和期望。林老希望阿馨“不叫一日闲过”,也希望阿馨珍惜师生友情,常来常往探故人。阿馨说:“这是老师的肺腑之言,要我犊壮更努力,我会记住的。”

说来也是缘。四年前,阿馨是在上海图书馆举办“虎展”时拜识大画家林曦明,此时林老已85岁,基本上已不收弟子了。当时阿馨提出欲拜林老为师的想法,而林老却有趣地对他讲了这样一件事。林老说:“我十分崇拜林风眠,他对中国传统画研究得很深,但他又能大胆的吸收水彩、油画等画种的优点,自然地融入到自己的绘画之中,再以全新的面孔立于画坛,成为开派大师。我当时向他提出拜其为师,而林风眠却说:‘我们本是老朋友,还是亦师亦友的好’。从此,我失去了一次拜师学习的机会。”阿馨知道林老是以此为例来婉言谢绝他。阿馨并没有动摇拜师的决心,他知道林老也有一次拜师失败的过程,心有灵犀一点通,阿馨苦苦追随老师,林老终被阿馨的厚道、诚信以及有强烈个性的作品而打动。最后决定以传统跪拜之礼进行正式的拜师仪式,收阿馨为关门弟子。

林老起初以为阿馨只会画虎,于是布置了大量的衬山水之景的写意老虎请他回去画。阿馨遵师之训,回家就练。一周下来,阿馨带着卷卷作业,谦恭地请林老批阅,林老渐渐地发现阿馨山水中的万仞山壑、飞瀑雪峰、茅屋林石很有宋元笔意及明清遗韵,且线条清雅脱俗,灵动潇洒。接触中,林老才知道阿馨以前在家中闭门绘画已有几十年了。他默默耕耘,从不张扬,十分静得下心来的性格颇有些像自己,林老从心底里喜欢这样的人才。林老大阿馨二轮,大家都属牛,有韧劲,更有奋劲,彼此心心相印。以后,林老有的放矢地嘱阿馨临摹历代名家之作。阿馨总是一丝不苟地遵嘱,按时呈上作业,请老师指点并记好笔记。一天要伏案十几个小时,四年来几乎没有一天浪费和消闲。就这样,阿馨在林老的教诲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反复揣摩佳作,静心临池作画,技艺突飞猛进。林老见爱徒如此奋发,自然喜在心里。

林老特别欣赏阿馨的册页和小品,他说这些作品自由轻松,无刻板之气,有时代气息。能真正表现画家的内心和情感。阿馨给我看了一本他与老师合作的《落叶秋声》册页。阿馨说:“我小时候顽皮,喜去郊野捉蟋蟀,好玩斗蟋蟀,现在年纪大了,童趣无改,便将这些蟋蟀搬至画册上来了。老师出生在永嘉乌牛镇,也有一颗童心,意趣相合,就画就了这本册子。”

蟋蟀不管兴亡事,夜凉独自鸣秋风,这也许是他们师生俩坚守画画的真实写照。

册页中有几十幅阿馨画的蟋蟀和林老补景的作品,其中两幅特别有玩味。阿馨画就两只抖翅相攻的蟋蟀,两牙咬得紧紧的,各不相让。紫褐而光泽的蟋蟀特别生动:薄薄的翅膀,细细的触须,撑地的双腿,无不显示出阿馨的功力。林老却用大写意画上了三二枯黄的梧桐叶和悬而将落的梧桐籽,并题曰:“何苦好斗”。一语道破了林老好静厌斗的内心世界。还有一幅为《友声》图,画面上一对蟋蟀,其中一只向另外一只发出微细的琴瑟之鸣,神态栩栩,友爱至极,林老特别欣赏,即刻补上山石秋声之景,题曰:“蛩声自乐,秋风起矣”。企盼和谐、自然的心态跃然纸上。林老开玩笑地对阿馨说:“我是大刀阔斧的大写意,你是小笔头画大画,两人各有千秋,乐哉,乐哉!”师生两人一唱一和贵相知。弟子舒展才华尽情发挥;老师诲人不倦,补璧添辉。正可谓师生之情不在一时而在平时。

2015年3月23日,林老携弟子阿馨在美博会馆同堂举办师生画展。此展既是林老从艺八十年大庆,又是阿馨在林老指点江山后的成果展,想必十分精彩。据阿馨透露,老师展出的64幅作品,件件都是精选过的佳作,其中不少是老师深藏不露的作品。

作者王晓君与阿馨等合影(左起:王晓君、徐培华、林曦明、阿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