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为他人作嫁衣的王晓君

序:为他人作嫁衣的王晓君

潘颂德

(注:潘颂德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最近十年来,每逢双月下旬《海派文化》报发送的日子,在上海图书馆,杨浦、虹口、闸北等区图书馆,上海三联书店的读者服务台以及文庙书市,读者们踊跃取阅《海派文化》报,1500份报纸,用不到几个小时,就被读者们抢阅一空。还有2500份报纸,则赠送给普陀、闵行等区的收藏协会、诗画协会、美术馆的收藏爱好者、专业人士和香港文化界人士。到2015年8月,王晓君主编的《海派文化》报,已出版了七十二期。这张报纸,以它高尚的品位、丰富的内容、精心的编排,赢得了沪港文化界和广大读者的啧啧称赞。

王晓君和他的同仁们创办这份报纸,还得从13年前,2002年冬天说起。一天,王晓君到同济大学参加海外华文文学研讨会。他与该校文法学院原院长、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所原所长施建伟教授谈起,上海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成绩,作为上海文化特色的海派文化也一定会迎来大发展、大繁荣,他提议创办一份《海派文化》报。得到施建伟教授及汪义生、黄昌勇、赵宏等专家学者的热烈响应。于是,经过王晓君一段时间紧张的筹备,由同济大学文法学院主办的《海派文化》创刊号与读者见面了。

王晓君和《海派文化》报的编委们,有非常明确的办报宗旨,《创刊词》提出:“我们决定创办《海派文化》报,立足上海,走向全国,使海派文化在当今的社会中再铸辉煌,让更多的人立足上海,了解上海,融入上海。”为了让报纸实现这一宗旨,正常出版,王晓君克服了种种困难,报纸刚创办时缺乏经费,一至五期,他自掏腰包,自己出钱买纸张、付印刷费。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运作,报纸逐渐有了影响,有了合作单位,与印刷厂、物流公司等单位合作,为画家编辑、出版画册,画家资助办报等等。2007年开始,闸北文化馆列为主办单位,承担印刷费,终于克服了经费缺乏的困难。

王晓君深知,要把《海派文化》报办成一张高品位的文化报,一是要有一支高水平的作者队伍,二是要有充实、丰富的内容。多年来,屠岸、林非、赵丽宏、周退密、邵洛羊、施建伟、洪丕谟、葛乃福以及香港(地区)曾敏之、刘以鬯、李远荣、夏智定等著名作家、教授、专家、学者纷纷为《海派文化》报撰文作诗,从而提高了报纸的品位和质量,扩大了报纸的影响。在充实、丰富报纸的内容方面,几年来,《海派文化》报开设了“艺术人生”、“沪港文化”、“夜阑书香”、“岁月人生”、“海上雅集”、“华人世界”、“海上闻人”、“文化雅趣”等20多个栏目,涵盖了海派文化的许多领域和层面。林林总总的栏目,琳琅满目的图文,或钩沉史料,传承文脉,具体展现了历史上海派文化景观;或生动地展示了改革开放年代上海崭新的城市风貌和海纳百川的新时代海派文化精神。读者通过《海派文化》报这一窗户,可以清楚地看到上海文化的前世今生,难怪读者每当这张报纸发送的日子争相取阅,奔走相告。

几年来,在王晓君精心策划下,《海派文化》报还先后主办或承办城市精神与海派文化研讨会、林裕华诗文学术研讨会,陈子善、杨剑龙、孙琴安、杨斌华、葛乃福、范文通等沪上专家学者参加了这些学术研讨会,围绕相关议题展开了相当深入的探讨。

此外,《海派文化》报几年来还与有关单位一起策划并制作了“笛王(陆春龄)壶”、“巴金纪念壶”、“马相伯壶”等,既展现了文化名人的光辉形象,又展示了高超的制壶工艺。

《海派文化》报之所以越办越好,是与主编王晓君踏实刻苦的工作精神密不可分的。13年来,王晓君约稿、改稿、排版、校对,跑印刷厂、跑邮局,全身心地投入到报纸的编辑工作中。他为人热情、诚恳、忠厚。已故著名学者洪丕谟生前在王晓君的第一本文史掌故著作《花曾识面》所写的序言中热情洋溢地赞扬他:“王晓君是个大好人、热心人。他热心于社会事业、公益事业,热心于朋友之间的牵线搭桥。”“与王晓君交友,真是人生快事。”

王晓君一面精心主编《海派文化》报,一面勤奋写作文史掌故文章。本世纪初以来,他已先后出版了《花曾识面》《幽兰空谷》《海上摭忆话名人》《千语一笔写人生》《斜阳半城》《魔笛天籁驻人心——陆春龄》及这本《人情多在回眸》共6本文史掌故著作和1本人物传记,计二百多万字。业界认为,王晓君是继郑逸梅、谷苇之后第三代文史掌故的代表作家。

王晓君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世纪80年代初,他与师友组织春申诗社、海潮诗社,并任海潮诗社社长。他擅长写作文坛掌故,也写散文随笔、微型小说。作品先后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文汇报》《解放日报》《羊城晚报·港澳版》《新民晚报》《现代家庭》《上海滩》《世纪》《档案春秋》以及海外《星岛月报》《中国新闻》等几十家报刊。

王晓君喜欢社交,结识了不少书画家、作家、音乐家、收藏家、工艺美术家。三十多年来,他忙里偷闲,骑着“老坦克”,上门走访,刨根问底,搜集掌故。约好采访时间,无论刮风下雨,从不爽约。为了使采访内容充实、准确,事前他阅读有关书刊,了解采访对象生平经历与业绩,写作时发现有疑难问题,或找相关书刊查证,或打电话、写信核实。由于采访深入,因此他的文史掌故作品内容新颖、充实,不少作品被海内外报纸转载,如《双猫图送给邓小平》一文,在《上海滩》1988年第2期发表后,先被上海《报刊文摘》转载,随后又被海内外几十家报刊相继转载,从而影响遍及全球。

王晓君7本文史掌故著作,内容丰富,书中为唐文治、徐悲鸿、邓散木、唐云、巴金、钱君匋,谢稚柳、王福庵、凌虚、王锡良、饶宗颐、沈智毅、刘旦宅、李咏森、万育仁、秦怡、夏征农、陆春龄、曹鹏等文艺界、学术界、收藏界数百位名人撰写的采访文字,蔚然成为一道道美丽的文坛、艺苑、学林风景线。为读者提供了精神大餐,为学界保存了值得珍视的文史资料。

有些读者捧读了王晓君一本本文史掌故著作,展阅一份份《海派文化》报,猜想王晓君一定有宽敞的工作室。让广大读者出乎意料的是,王晓君编辑七十多期《海派文化》报,写作一本本饱蕴文化含量的著作,全都是在仅仅两平方米的旧屋阳台上完成的。他为它取了一个富有诗意,引人遐思的名字:“骋月轩”。他在《骋月轩志》一文中不无苦涩,但又幽默乐观地写道:“阳台原裸露,后因我无处写作,应急,用铝合金窗封之,壁上再吊两书橱,成轩。案头面西,月临窗近,时如蛾眉,时似团扇,又道清风明月没人争,任吾遐想随我骋,故命曰:‘骋月轩’。”笔者曾亲临骋月轩,想象王晓君月下窗前,在这逼仄的空间里,夜深人静,或挥笔作文,或精心编报的情景,心头对这位编辑家、文史掌故作家涌起由衷的敬意,并深信他必将对繁荣与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勤奋的写作,踏实的人生,低调的生活,为人作嫁衣的情结是王晓君处事的价值,可以这样说,他的一生,对得起社会,对得起朋友,也对得起自己,我是由衷地敬佩。在他《人情多在回眸》付梓之前,我写下了片言散语,一来祝贺,二来共勉,是为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