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卷二

丙戌正月初一日,己酉。晓雾,晴,午后风雨。

初二日,庚戌。大风,阴,冷。

初三日,辛亥。晴,风。

初四日,壬子。晴。吴巨手来,将泛海入闽,夜饯之。

初五日,癸丑,雨水。晴。巨手次韵谢云:“封侯可是艳淮阴,投笔真成远艺林。一意从王行雅志,全家学佛见贞心。星明好护留津剑,火猛终倾跃冶金。但使天家恢庙社,辞归还共理残吟。”

初六日,甲寅。阴。

初七日,乙卯。晴。白雾弥漫,如入大海,四望水天相接耳。时闻鸡犬声,恍在云中天际。午后,春色开明,动郊坰矣。步阡陌间,茫茫交集。

初八日,丙辰。晴。

初九日,丁巳。晴。俞武节来。

初十日,戊午。晴。

十一日,己未。晴。

十二日,庚申。晴。

十三日,辛酉。同王其翼,吴叔向及儿辈往看姚坟梅花,五六十本,皆绿萼也,种亦高下疏斜有致。又至石泾上人水文轩,幽雅精洁,梅花数本,是檀香,粉红玉叠,秾香拂人。又至简庵,横枝瘦影,临窗亦尽开矣。追忆八月雨夜,恍如一梦。

十四日,壬戌。小雨。

十五日,癸亥。阴,冷,午后大雷电,雨。

十六日,甲子。半夜大雷雨。朏明时,人有见黑气如山,自南而北。吴叔向亦欲入闽,留赠诗云:“皇天巩明德,降罚奚嫌频。暂丁百六厄,夏地蒙胡尘。奔辇颠堂陛,延敌纷都。沐猴乃冠带,拜伏上美新。痛哭在布衣,恤陨匪效颦。上希首阳洁,诚恐污大伦。茶毒咸弗忍,无辜吁苍冥。剑南启圣主,真乃武乃神。星云呈景庆,薮郊游凤鳞。义旅尽同德,致讨问水滨。余愧弃略。自分长贱贫。乘桴投阙下,愿将忠义陈。翔跃有虚志,途穷岂识津。邂逅遇大贤,幸荷先籍亲。髡首良非愿,宁同逊国臣。殷勤为援引,鼎吕假羽鳞。临别时伸曲,日寄思美人。知己衔奚报,鞠躬以致身。”后以儿殇,不果行。

十七日,乙丑。晴,夜又雷雨。

十八日,丙寅。晴,冷。沈古叔来。夜有大雨,风。

十九日,丁卯。冷,阴。

二十日,戊辰,惊蛰。晴。

二十一日,己巳。阴。

二十二日,庚午。晴。

二十三日,辛未。风雨。可生自祖家浜来,云湖南夜闻虎声,举火逐之。则见一白虎,奔入荻苇中,人散复上岸鸣,此兵妖也。

二十四日,壬申。大雾如人日,午后又更娟然。

二十五日,癸酉。晴。

二十六日,甲戌。雨,冷。

二十七日,乙亥。雨。

二十八日,丙子。雨,午后晴,大风。

二十九日,丁丑。晴,大风。夜珵至,云湖中盗贼蜂起矣。

二月初一日,戊寅。阴,冷。

初二日,己卯。阴,冷。沈古叔寄赠诗云:“宰官乃现比丘身,岂使甘心遂隐沦。佛子未尝无所猛,英雄始信有其人。喜持木槵多成算,屡向蒲团是卧薪。寄迹空门知逆境,好留慧剑斩腥尘。”夜,吴叔向虎文携酒过谈云:“盐官塘外有二龙一虎,斗于海中。”

初三日,庚辰。晴。

初四日,辛巳。晴。

初五日,壬午。晴。姚庵初旭上人来。

初六日,癸未,春分。阴,冷,大风,暮雨。

初七日,甲申。晴。见吴叔向一扇,有《阮郎归》词,是槜李闺秀卜蕙姬(名韫)所书小楷,甚媚。一面淡墨山树,即卜所画;题画诗,其所作也。云:“高卧松窗日正长,胸罗海岳笔奔狂。绮丽云山轻点就,墨光冉冉动衣香。”父卜稽之,嫁沈伯升,皆诸生。伯升,叔向中表也。稽之三女,皆美姿容,工诗画。长适某,此中女也。季适朱文恪公孙,才色更绝,咏春华之年,亡矣。

初八日,乙酉。晴暖。桃花映陌,杨柳迎风,又撩人无限春愁也。

初九日,丙戌。阴。

初十日,丁亥。阴,寒。

十一日,戊子。晴,大风。

十二日,己丑。阴,冷。邻人于太华送炙糕、焙菜。太华以孝获疾,不食粥饮,二十馀年矣。

十三日,庚寅。阴,大风,午后雷雨。

十四日,辛卯。大雷雨。

十五日,壬辰。阴。二兄自吼庵携笋来,余沽酒,坐庵前石上,看邻家桃花,绕屋三十馀树。王其冀赠诗云:“先生道妙才能刚,孤标鹤立神激扬。读书倜傥动有坊,君父大节恒不忘。辞官淡泊甘农桑,颇示己志娱文章。前年燕山泣龙藏,洒血万斛流汤汤。攀髯莫逮徒回肠,泪落成珠珠走香。胡为又遭此不祥?斯文扫地倒冠裳。满朝食禄多覆狂,男女愤气激怒张。慨然削发皈空王,时不利兮聊潜藏。忧从中来心内伤,笺诗注易佛前忙。引领美人遥一方,不须复起仍为郎。中兴名佐先生相,招手安泌与颉颃。膝下才具堪庙廊,翩翔执戟天子傍。小子有怀颇慨慷,自伤卑贱无辉光。出门长啸野荒荒,中原一望天地黄。”

十六日,癸巳。晴,大风。招二兄饮。侄孙子犹来,馈以十金,为逆旅之需,谊甚不浅。

十七日,甲午。晴,暖。天色芳美,春来第一。迁吴园。

十八日,乙未。大风,雨,冷。

十九日,丙申。烟雨迷离。

二十日,丁酉。晴,大风。夜饮吴福崑家,园主人也。

二十一日,戊戌,清明。大风,午后雷雨。

踞湖先茔,松楸在梦,遥隔百里外,不能一樽浇奠,致露濡之怵。又亡妇儿女,半盂麦饭,一陌纸钱,尽付子虚,伤何如之?

二十二日,己亥。阴,晦,夜,大雷雨。

二十三日,庚子。阴,晦。夜饮吴佑君家。

二十四日,辛丑。晴,大雨。

二十五日,壬寅。阴,午晴。顾石甫来。北风雨雪,卫人之怀已深,见之殊慰。袖出一金赠余,余苦谢,壁立贫士,奈何欲周故人。石甫云:“我心也,岂可以贫论哉!”余恐固却则世间恒习,非吾辈道义心期,且重负好友意,故受之。然此谊当于古人中求矣。

二十六日,癸卯。阴,风。

二十七日,甲辰。细雨,大风。时义兵飙起,皆闾左陇上耕佣。聚千人,至我族索饷不得,则一炬焚之,复有出解纷云:“吾侪以义起,奈何连及工部之居,是以不义终也。”首者亦曰:“一人耳,芘其籁矣。”各予金钱米,乃止。时队伍未整,虏下索,则又鸟鼠散,而贫民罹之。余家无长物,犹存葛苎数衣,亦代汉庭胥纰之赐。大理所失内帑、服玩、珍宝,殆不可计。(余一银带,六月中,沈君晦借去,已亡。圆领典公玉处,亦悉为盗取。)

二十八日,乙巳。阴。

二十九日,丙午。雷雨,晚晴。

三十日,丁未。大雷雨,午霁。

三月初一日,戊申。黑雾如夜,大雷,风,旋晴。

初二日,己酉。雨,午晴,夜又雨。

初三日,庚戌。晴。

初四日,辛亥。晴,大风。善长子立瑜、䌹尚来,送食品二。

初五日,壬子。晴。

初六日,癸丑。晴,夜雨。

初七日,甲寅,谷雨。大风,雨。

初八日,乙卯。晴,大风。

初九日,丙辰。晴。

初十日,丁巳。晴。初闻黄鹂声,犹忆寓家日,听雁声也。物换星移,动人感深矣。

十一日,戊午。晴,大风,午后雨。毛休文赠诗云:“身历沧桑叹陆沉,转教身价重南金。田间暂觅诛茅地,酒后长悬报国心。孤赏不辞元晏序,幽怀欲废伯牙琴。相逢敢附东林社,空谷还应喜足音。”

十二日,己未。晴,大风。

十三日,庚申。晴。吴赞垣携酒庵中。

十四日,辛酉。晴。访匪石、初旭、吴若英。见三四女子,少艾鲜衣,采桑陌上,忽睹太平景色,倍生感叹。

十五日,壬戌。晴,暮晦。

十六日,癸亥。晴。夜月照菜黄麦绿上,烟光无际。

十七日,甲子。晴。虏掠家村,侄孙元丰妇钱氏,投水死,年止二十耳。烈矣!

十八日,乙丑。晴。倌往武水。

十九日,丙寅。晴,大风。

二十日,丁卯。大雨,雷,夜大风。

二十一日,戊辰。大风,冷,微晴。

二十二日,己巳,立夏。阴寒,细雨。

二十三日,庚午。晴。

二十四日,辛未。晴。

二十五日,壬申。晴。同休文、倕过吼庵。坐匪石北窗下,初旭煮笋,听流莺语。莺甚多,笋甚美。

二十六日,癸酉。晴。是日汾湖之战,义师杀虏二千人。

二十七日,甲戌。雨。

二十八日,乙亥。晴。

二十九日,丙子。晴。接夹山林公(名皋)书。昨岁暮,遣二僧访余于径山。觉公告以皋亭,又至华桐坞,知余已去发,故候之,并求作夹山碑记也。林公风期高素,何异古人千里命驾之思。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