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一时的“断舍离”真的适合我们吗?

风靡一时的“断舍离”真的适合我们吗?

如果你是一个关注整理的人,你一定听说过“断舍离”,这是由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在瑜伽修行中参悟的一种整理哲学。

断,指断绝不需要的东西,即从源头上杜绝无用之物的进入;舍,指舍弃多余的废物,即对现有物品进行筛选和舍弃;离,则是指通过断与舍,最终达到脱离对物品执念的状态。

诚然,在“断舍离”的概念中包含着很深的哲学意味,然而对于一般人而言,断舍离最直观的理解就是扔、扔、扔——将凡是现在自己不需要的东西统统扔掉!因为扔掉的东西从此再也不需要操心将它放在哪里合适,所以,这种“快刀斩乱麻”式的做法的确是一种最彻底的“整理”方法。

可是,在盲目、疯狂的“扔、扔、扔”之后,很多人的问题来了(你是不是也遇到过同样的烦恼呢?):

·日后需要用的时候很后悔;

·想起扔掉的物品所承载的记忆很后悔;

·以为过时扔掉的衣服,潮流又流行回来时很后悔;

………

总之,一番疯狂的扔、扔、扔之后,却在随后发现已扔的不该扔,从而继续用买、买、买来填补缺憾。而买、买、买的结果是家里重又变得凌乱不堪,于是再次整理,再次扔、扔、扔,再次买、买、买……

这时,你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无底的旋涡,这一定不是当初你在扔东西时想要的结果。你一定感到困惑:到底是哪里出了错呢?

其实,错不在你。“断舍离”这种舶来的观念对于人的要求非常高,对于经济发展起步相对滞后的中国来讲,无疑超出了大多数人意识能力的执行范畴。我们的经济虽然在飞速发展,赶超发达国家,但是人们观念和习惯的进化却需要一个过程。从“1”到“3”中间需要有一个“2”,留存道就是通往“3”的那个“2”。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