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伦——精于观察,勇于探索的造纸鼻祖
】姓名:蔡伦
】生卒年:?—121
】籍贯:桂阳(今湖南郴州)
蔡伦5岁那年,他的家乡桂阳发生了严重的蝗灾。漫天飞舞、遮天蔽日的蝗虫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把农田里的作物一扫而光。接下来许多人饿死,蔡伦一家也没能躲过这场灾难。蔡伦的父母不忍眼看小蔡伦饿死,就把他卖给了人贩子。不料,人贩子又转手把蔡伦卖进皇宫。蔡伦进宫不久被阉割,从此开始了宦官生涯。
刚入宫的时候,小蔡伦无依无靠,非常想家,又加上身体上的痛苦,常常一个人躲在墙角里哭泣。一天,他没有被分派什么活,一个人待在那里,禁不住又哭了起来。这时一个老宦官走过来,看到他哭,就劝导他。蔡伦止住了哭声,与老宦官说起自己的遭遇,老宦官很是同情。言语之间,老宦官发现蔡伦聪明伶俐而且谦虚好学,于是一有空就教他读书写字。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排遣心中的苦闷,老宦官有时与他一起读书,每次抱的书都让老宦官气喘吁吁。因为那时候没有纸,人们只能在竹简上写字,一本书往往要用去几大捆竹简。蔡伦看着老宦官吃力的样子,一边为他擦汗,一边问:“难道不能把字写在比竹简轻便的东西上吗?”
“能啊。”老宦官放下竹简,一边解着捆竹简的绳子一边说:“达官显贵们都用精美的帛来写字,可是帛太贵了,咱们哪里用得起呀。”小蔡伦听着老宦官的话,默不作声,但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发明出一种轻便而又便宜的东西用来写字。当时的蔡伦年纪尚小,身份卑微,这个想法只能埋藏在心里。
由于刻苦努力,蔡伦逐渐有了一些学问,宫里的规矩也都熟悉了。一个偶然的机会使蔡伦得到了皇帝的赏识。皇帝任命他为中常侍,并兼任尚方令,负责皇宫里面使用的器物。为此,蔡伦经常出宫,监督御用之物的制造或采办其他的杂物。他借着这些机会深入群众,向百姓学习。
一次,蔡伦到宫外的作坊为皇帝和嫔妃们监制一批彩帛。他是一个有心人,总是留意观察周围的事物。路过田野和河边的时候,他发现许多妇女在那里洗蚕丝,抽丝漂絮,就驻足观看。开始,他想的是从源头上把好彩帛生产的质量关。后来,蔡伦发现这些上等的蚕丝拿走后,会在席上留下一层薄薄的残留物。他突然萌发了在这些东西上写字的念头,就问身旁的人,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处。手下人说这种东西叫“赫”,没什么大用处,顶多就是晾干后糊一糊窗户。蔡伦听着点点头,没说什么,就带人去了作坊。
蔡伦回去以后尝试着在赫上面写字,墨水浸湿一大片,字迹模模糊糊的还能辨认出来。蔡伦想,若是把它加工一下也许就行了,但他转念一想,这种东西来源有限,不可能满足大量造纸的要求。于是,他又开始考虑开辟更广泛的造纸材料来源。他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发现,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人用植物纤维造纸了,只不过这种纸比较粗糙。
同时,蔡伦注意到劳动人民的衣服大都用麻料制成,麻的种植非常广泛。他想,如果麻纤维也能造纸,造纸的原料问题就能够解决。经过进一步了解,蔡伦发现人们在沤麻的过程中,把麻线从篾席上拿起的时候,也会留下一层薄膜。蔡伦认为用麻纤维造纸是可行的。他把自己的想法向皇帝奏报,获得了首肯。于是,蔡伦和许多工匠一起,开始探索造纸的程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发现树皮、破布、废渔网等都可以作为造纸的原料。经过几个月的摸索,蔡伦等人终于拟定了一个造纸的程序,即先分离,再捶捣,然后交织,最后晾干。
按照这一程序,蔡伦等人四处搜集材料,再把它们捶碎捣烂,做出纸浆;然后像漂絮那样,用篾席捞出纸浆,使之在席子上形成又薄又平的一层,然后抬出去晾干,这样纸就制成了。在造纸的过程中,蔡伦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使生产出来的纸质量越来越高。由于原料来源很广,生产工艺日益先进,造纸业得到迅速发展。105年,蔡伦把这项成果奏报皇帝。汉和帝对此大为赞赏,封蔡伦为龙亭(今陕西洋县)侯。
成才启示
不向命运低头,是成功的前提条件。
留心生活,精于观察,才能激发创新的灵感。
不满足于现状,勇于开拓进取,才能不断进步,有所作为。
张衡,字平子,东汉科学家、文学家。他17岁时游学于关中一带,学有所成。100年,张衡担任南阳主簿,后来入朝为官,拜郎中,任太史令。他还做过河间相等地方官。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等仪器,为我国古代天文学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和文学等方面,张衡均有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