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在开头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西游》各不同。


读罢此书,


你会忽然发现《西游记》的故事


原来每天都发生在你身边;


同时,


萌生重新读一读这部文学经典的念头。

说在开头

——云雾里,那一部奇书

早在明代末年,成书不久的《西游记》就被当时的文化人将其同《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一起列为“四大奇书”,之后迅速传播开来。经历了在空间广泛性和时间持续性方面长达五百年的检验之后,一部看似轻松调侃的神魔小说最终成为中国文学的不朽经典。从文人墨客到山野村夫,从五六岁的顽童到八十多的老翁,提起《西游记》好像谁都能娓娓道来。

然而,对于这部流传了五百年,谁都能说上几段的古典小说,我们真的如数家珍了吗?

往往越是熟悉的东西细琢磨起来越透着陌生,《西游记》也是这样。这部看起来像童话故事的《西游记》有着太多的说不清——说不清它是写给谁的,说不清它在说些什么,甚至说不清它是谁写的……

《西游记》是写给谁的呢?对《西游记》最感兴趣的人群似乎是小孩子。自从1941年中国有了第一部大型动画片《铁扇公主》以来,活泼机灵的孙猴子、憨态可掬的猪八戒几乎成了中国式卡通形象的典型,好像就连红孩儿这样的妖精也被专门拍了部动画片。《西游记》的故事离奇风趣,吸引着每一位小朋友,让这部书俨然成了有趣的童话。想来也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学中最接近于童话的恐怕也就属《西游记》了。这倒不是因为它是神魔作品,中国有那么多的神魔作品,但像《西游记》这样能同时受成年人和孩子欢迎的却微乎其微。

遗憾的是,《西游记》的的确确不是一部童话,因为它原本就是给成年人而不是小孩子写的。在《西游记》里,如来佛祖已经明明白白地说了,这部书是写给生活在你我所在的这个南赡部洲“口舌凶场,是非恶海”里的芸芸众生们的。因为那里“物广人稠,多欺多诈,多淫多诳”。

孩子们读什么书往往受到成年人的左右。成年人之所以诱导孩子们去了解去喜欢《西游记》,是因为他们不仅认识到了这部书的生动有趣和离奇绚丽,而且经历和体验过了《西游记》世界里的现实和理想。

其实,安徒生的童话也不是写给小孩子的。在安徒生临终前出版的最后一本童话书中,他悄悄涂去了“献给孩子们”几个字。对于一部经典文学作品,各个年龄段的人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毕竟文学阅读和人生阅历息息相关。《西游记》更是如此。表面上,是孩子们用眼睛看到的他们所喜欢的那个虚幻世界;字缝里,却是成人用心灵能够体验到并深以为然的现实生活——无论是探索、寻找,还是社会、人生。尽管这部书里都是些神仙、妖精之间光怪陆离、荒诞不经的故事,但在这些故事背后却蕴含着来自现实生活的真情实理,正如《西游记》里所引用的一句佛经——“真实不虚”。

一部流传了五百年的作品,能够穿越时空,唤起成人和童心的共鸣,这就叫作不朽。

那么,《西游记》到底在讲什么呢?谁都知道《西游记》讲的是唐僧取经的故事,但好像又没这么简单。它看起来很通俗,但在那些诡异的想象和诙谐的笔墨之后,似乎蕴含着某种深意。

中国人习惯的讲道理方式是把深刻的人生哲理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表达出来,然后让读者自己去品评。比如“刻舟求剑”“守株待兔”里并没说这叫作教条主义,但读者却明白了它的道理。再比如“掩耳盗铃”“疑人盗斧”里也没有出现“主观主义”这个词,但听的人同样可以心领神会。《西游记》也是这样。将深刻的道理通俗化,用连小朋友也喜欢听的故事加以阐述,看起来虚幻无比,却又令人感到极其真实。那些变幻莫测、惊心动魄的故事或如现实生活的影子,或包含生活的真情实理。至于它到底在讲什么,这可是比一个寓言故事还要复杂的问题了。

有太多的人试图解释这个问题:有人说这部书是讲修道的,有人说是写参禅的,有人说是讲炼丹的,有人说是讲气功的,有人说是呼唤自由解放的,还有人说它是写政治斗争的,有人说《西游记》是和尚写来骂老道的,有人说是老道写了骂和尚的,也有人说是讲佛、道、儒“三教合一”的,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发现了不同的意义。

20世纪初,曾经有位大师说《西游记》其实什么也没讲,就是作者没事写着玩儿的。到了20世纪60年代,有人研究出来了:哈哈!《西游记》原来是歌颂农民起义的。前几年又有海归派学者经过考证认为《西游记》是第一部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经典教程……不同时期的人们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得到了不同的结论,然而好像谁也没能解释明白。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只能发现自己想要发现的。《西游记》是中国思想最庞杂的文学作品,儒家、道家、佛家、民间信仰等等各种思想都包含其中,蕴含了太多我们似乎听说过却不是很清楚的东西。

能让不同的人读出不同的东西,正是一部作品的伟大之处。对于《西游记》,我们可能还仅仅处于盲人摸象的阶段:在那些摸到大象耳朵的人心目中,大象确实就是把扇子;而对那些碰巧摸到大象尾巴的人来说,大象又确实是条鞭子……其实谁都没有错。所以,人们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说《西游记》,大师可以有大师的解释,白丁也能有白丁的感受,人们都可以从中有所发现:或参禅悟道,或解闷清谈,可以发现原来里头还有阳春白雪般的诗意,也可以认为它说的就是下里巴人的琐事。毕竟,即便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智者,也只能帮我们理解问题,而不能帮我们解答问题。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似乎有一点儿专业了。大多数人听小学老师讲过,《西游记》的作者叫吴承恩,到了中学又知道了那是一位公元1500年左右出生在江苏淮安的穷书生。这种说法因为得到了鲁迅、胡适等大文豪的支持而几乎成为主流观点。不过,也有相当多的国内外学者论证这部书的作者一定不是吴承恩,这其中就有著名的学者俞平伯。而且,这种声音近年来越来越强大,似乎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学术问题。

至于到底是谁,有人考证说还是应该坚持在清代就比较流行的说法——是那个当过成吉思汗的国师、大名鼎鼎的全真派首领丘处机。也有人说应该是另一位高人,还有人说本来就不是一个人写的……总之,争论不休。

很少有人注意到,现存的所有明刊百回本《西游记》上根本就没有署名。这使得《西游记》的出身真有点像孙猴子的出世——说不清父母是谁。不过,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西游记》到底是谁写的似乎并不重要。不管它是谁写的,这部说神仙道妖精的书一定是人写了人的感受来给人读的。从另一个角度讲,创作一部作品的正是它的每一位读者。

近来,解读文学经典的书一下子热了起来。有揭秘《红楼梦》的,有品读《三国》的,这本小册子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因为那些书是学者们严肃的分析,而这本小册子仅仅是一位爱好者的闲扯。我觉得,《西游记》往小了说,可以启发人们用另一种目光来观察身边的人或事,进而反思现实生活;往大处讲,可以透视影响我们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的文化根基。这本小册子并不想解读《西游记》——因为那对我来说永远只能是“心乡往之”——而只是想尝试一下《西游记》是否还可以这么说,算是说一说我所见的大象身上的几根毫毛吧!

尽管如此,毕竟心里有些发虚。虽说《西游记》是虚幻的神魔作品,很多事情不必太深究。但它毕竟深深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牵扯到太多的基本理念。比方说五行、八卦、文化、宗教……这些问题显得太深奥,玄而又玄,充满了哲学意味,想讲通俗了实在太难,弄不好就钻了牛角尖,不但让听的人犯晕,而且说的人自己也说糊涂了。不过仔细想想,所有的宗教也好,文化也罢,有两个基本概念却是相通的,那就是“智慧”和“爱”。汉语里本来没有“哲学”这个词,而源于希腊文的“哲学”一词的本义就是“智慧”和“爱”。这么一想,拨开《西游记》的重重迷雾,里面所写就是这两个词——“智慧”和“爱”。

对于智慧,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可以理解成逻辑思维,可以理解成一种灵感,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悟性,这里所说的智慧似乎更接近于最后一项。不过,不要把“悟”想得太玄。对于生活在水中的鱼来说,发现水的一刹那就叫作“悟”。“悟”不过是对于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的一种新的认知。然而,这刹那的“悟”不仅需要每天都知道一点不知道的东西,更需要有一颗像雪一样安详纯净的心,这不正是“智慧”二字吗?

说《西游记》里讲了智慧,好像还可以接受。那么“爱”在哪里?很多人没有看到。这也不奇怪,在繁体字中,爱的中间有一个心字,写作“愛”,说明爱的内涵是心。现在简化了,变成了“爱”,没有了心的体悟,怎么发现有心的“愛”呢?佛家悟慈悲,儒家说仁爱,道家谈修身,西方的基督教讲博爱,本质其实是相通的。《西游记》所讲的取经过程其实就是修心的历程,而修心的最高境界不正是爱吗?其实,智慧的最高层次就是爱。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