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昔帝登封后 中原自古强——中原行

第二章 昔帝登封后 中原自古强——中原行

中原概述

有学者认为,“中原”分大概念,即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中概念,主要指黄河中游地区,包括河南全部,陕西、山西、安徽、山东一部分,湖北一小部分;小概念,特指河南。本章将中原涉及的省份定为河南、陕西、山西,大致靠近学者所谓的中概念。

中原主要依托于现今的河南省,即上古时代九州中的豫州,因豫州位居九州中央,故又名“中州”。中原大地,西高东低,太行、王屋雄峙北界;大别、桐柏屏立南境;西有秦岭东来;中部嵩山耸立;东部黄淮平原,沃野千里。

中原,是中国之枢纽,居中心而扼控四方。得中原者得天下。历代兵家、政客、商贾都把入主中原作为进军全国的战略举措,群雄逐鹿、问鼎中原的史剧代代上演。

中原,是江山壮阔,名胜遍布之地。这里有壶口瀑布之“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奇观;有险要的华山、峻拔的嵩山、幽深的恒山,清凉世界五台山……;有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安阳、郑州;有古城平遥、郑韩、许昌;有半坡遗址、仰韶遗址、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少林寺、黄帝陵、汉陵、唐陵、秦始皇陵、宋陵、汉光武帝陵……

中原,是文明开化较早、代表“正统”的政治文化中心。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原长期为帝都所在,人杰地灵,人才辈出。道家鼻祖老子、庄子,武圣关羽,画圣吴道子,医圣张仲景,药圣孙思邈,诗圣杜甫,著名文学家白居易、韩愈、欧阳修,武将岳飞,抗日英雄吉鸿昌、杨靖宇……这些名扬中华的英才都生长在中原。

中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是高深莫测的河图、洛书、周易、八卦、太极、少林的诞生之地;中原塑造了“儒骨道风”、忠义为本、厚道古朴的中原人格;中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典型和化身。

第一节 河南景观

景观扫描

郑州旅游区:☆ 商代遗址 ☆ 黄河游览区

嵩山风景名胜区:☆ 少林寺 ☆ 嵩阳书院 ☆ 中岳庙 ☆ 元代观星台

洛阳旅游区:☆ 白马寺 ☆ 龙门石窟

开封旅游区:☆ 相国寺 ☆ 铁塔 ☆ 清明上河园

安阳旅游区:☆ 殷墟 ☆ 文峰塔

云台山风景区:☆ 云台山

名篇欣赏

 

若问古今兴废事 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

 

洛阳诗韵

叶文玲

作者简介

叶文玲(1942— ),当代小说家。1981年开始进行长篇小说创作。1990年担任浙江省文联副主席,1992年担任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出版小说集《我的“长生果”》《无花果》《心香》等。

中原忆,最忆是洛阳【1】。情思悠悠中写下这句话,连笔尖都带了几分醉意。

水自天上来的黄河,浩荡东去,沿途凝结了一颗颗明珠似的城市,洛阳是璀璨的一颗。

洛阳一似黄河激扬雄浑的音符,洛阳又像春之神明媚动人的笑靥。不不,洛阳就是洛阳,洛阳是历史厚重的馈赠和沉积,从洛阳发掘的文化遗产,足可以代表中华民族灿烂的精神财富。

在河南的二十四载中,洛阳是我去的最勤的地方,特殊的机遇和亲缘,使我对洛阳十分偏爱。我总觉得这个九朝古都,有着特殊的况味,不然的话,历代文人墨客,也不会把对洛阳的赞誉,写进千首万阕诗词里了。

“陆机【2】入洛,噪起才名。”——三十年前,我曾抄录这一古句,慰勉当时发落邙山【3】的兄长。我对这个东汉、魏晋、隋唐时代的全国乃至亚洲的经济文化中心,有着笃诚的崇拜。洛阳,光名字就是古色古香,充满文情和诗意的;洛阳,历代才俊辈出,在东汉时就有过三万多太学生呐!

二十四年前,我初访洛阳,就觉得她名不虚传。二十四年中多次去洛阳,一次比一次深地感受到她的古美和奇绝。

洛阳古,她有“天下第一寺”的白马寺【4】。许多城市的风景点,常见冠以“天下第一”的美称,但都没有白马寺这个“第一”教我感到真切实在。

据史书记载:东汉永平八年,明帝遣使去天竺国【5】求佛经,得贝叶经四十二章和佛像,用白马驮回。天竺沙门【6】摄摩腾、竺法兰护送至京师,遂建成了中国佛教之源的白马寺。白马寺门口那匹粗拙的石塑白马,便是文化使者的象征;寺后墓园中,摄摩腾和竺法兰的大圆坟,年年芳草青青,更使历史和现实贴近。

洛阳美,她有群芳之冠的牡丹。聪明的洛阳人,古戏今做,把传说中不肯献媚而被武则天贬谪的牡丹奉为市花,在花事烂漫的五月,年年举行规模空前的牡丹花会。这一来,王城公园的牡丹,越发明媚娇妍;市区的十里长街,更有三步一座姹紫嫣红的牡丹园。而今,洛水之畔看牡丹,已成了域外海内的文明盛事。花会期间,洛阳城日日车水马龙,游人如织。人笑传:光捡看花人挤落的鞋子,都能捡上几大车呢!

洛阳绝,她有1300年历史的唐三彩。这种运用赭、白、绿色铅釉烧制的三彩陶名扬天下。其中造型最优美的马和骆驼,已成了人们馈赠亲友的佳品。不久前,在洛阳还发掘了隋代的三彩骆驼,它釉色苍晦素净、姿态生动逼真,无愧是隋代工匠的杰作,也是举世罕见的艺术瑰宝。而今,唐三彩驼、马,已带着它特有的明光丽色,“走”向世界各地,我在不止一个外国朋友的柜橱中,看到了它们的风姿。去年,当我告别中原时,谙熟我心思的哥哥,一下为我“牵”来了五匹大小不同的唐三彩马,真是“愿借明驼千里足”送我还故乡呢!

洛阳奇,更因她有无比雄伟的龙门石窟。这个在洛阳市南12公里的去处,有与洛阳同样古香古色的名字:伊阙。

龙门山(西山)和香山(东山)夹峙伊水,岚气氤氲,翠峰如簇,北流入洛的伊河,烟柳重,春雾薄,鱼浪起,千片雪。看惯了黄河的浊黄,你定要惊异这伊水怎会如此清碧;见多了黄土地的苍凉,你更会讶然这龙门两山竟夺得千峰翠色,春意乱生;而教你真正称奇的,当然还是那浩大辉煌的石窟。

据记载,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八年的龙门石窟,延续至唐代,历时四百余年。令人痛心的是十之八九的小佛像,头部已遭损毁,最著名的《帝后礼佛图》浮雕也被盗凿。但是,残留的佛像形态乃至每块衣袂,都刀法圆熟,极其传神。现存的1352个石窟,785个龛,9.7万余尊造像,3680种题记,凝结着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

龙门石窟最雄奇的是奉先寺。卢舍那的塑像是我所见各地佛像中最美的一尊。那婉约端丽的姿态,那摄人心魄的慧眼美目,那浅笑盈盈的秀美双唇,真是集美之大成。

到洛阳,游龙门,不拘四季,无论晨昏,一棹碧涛春水路,龙门石窟永远向你展示着壮美的大观。而当你沿着香山寺、白居易墓、宾阳洞、药方洞、万佛洞、奉先寺一一游赏时,你将会如品诗韵、如临仙境,一轴六代九朝的画卷,一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正徐徐向你展开……

注释

【1】洛阳:古称雒阳、豫州,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从夏朝开始共有13个王朝在此定都。

【2】陆机:字士衡,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东吴丞相陆逊之孙。

【3】邙(máng)山:位于洛阳市北,黄河南岸,是秦岭山脉的余脉,崤山支脉,被称为洛阳北面的天然屏障。

【4】白马寺:位于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

【5】天竺国:古代中国以及其他东亚国家对当今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的统称。

【6】沙门:出家的佛教徒的总称。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洛阳牡丹

 

洛阳牡丹

季羡林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齐奘,生于山东省临清市,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北京大学教授、辅仁大学教授。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系,师从吴宓、叶公超,1935年被德国哥廷根大学录取,1946年回国任教于北京大学。1973年开始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1977年完成全译本。

“洛阳牡丹甲天下”。这一句在中国流行了千百年的话,我是相信的,我是承认的,但是,我以前从没有意识到这一句话的真正含义,自己并没有完全了解。

牡丹,我看得多了。在我的故乡,我看到过。在北京的许多地方,特别是法源寺和颐和园,我也看到过。牡丹花朵之大、之美,花色品种之多,确实使我惊诧不已。我觉得,唐人咏牡丹的名句“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约略可以概括。牡丹被尊为花中之王,是当之无愧的。

但是,什么叫“国色”?什么又叫“天香”?我的理解介于明暗之间。

今年四月中旬,应洛阳北京大学校友会的邀请,我第一次到了洛阳这座“牡丹之城”。此时正是洛阳牡丹花会举行期间。今年因为气候偏冷,我们初到的第一天,连大马路旁开得最早的“洛阳红”,都没有全开放。焉知天公作美,到了第二天竟然晴空万里,阳光普照,仿佛那位大名鼎鼎的金轮圣神皇帝武则天又突然降临人间,下诏牡丹在一夜之间必须开放,不但“洛阳红”开得火红火红,连公园里那些比较名贵的品种也都如从梦中醒来一般,打起精神,迎着朝阳,一一开放。

我们当然都不禁狂喜,在感谢天公之余,在忙着参观白马寺、少林寺、中岳庙和龙门石窟之余,挤出了早晨的时间,来到了牡丹最集中的地方王城公园,欣赏“甲天下”的洛阳牡丹。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洛阳牡丹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光看花名,就是几十上百种,个个美妙非凡,诗意盎然,我记也记不住。花的形体和颜色也各不相同,直看得我眼花缭乱,目迷五色。我想到神话里面的百花仙子,我想到《聊斋志异》里面变成美女的牡丹花神,一时搔首无言,不知道说什么好。昨天夜里,我想到今天要来看牡丹,想了半天,把我脑海里积累了几十年的词藻宝库,翻箱倒柜,穷搜苦索,想今天面对洛阳牡丹大展文才,把牡丹好好地描绘一番。我真希望我的笔能够生花,产生奇迹,写出一篇名文,使天下震惊。然而,到了此时此地,面对着迎风怒放的牡丹,却一点词儿也没有了。我的“才”耗尽了,一点儿也挤不出来了。我想,面对这样的牡丹,对画家来说,名花的意态是画不出来的;对摄影家来说,是照不出来的;对作家来说,是写不出来的。我什么家都不是,更是手足无措了。

《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章有一段话:

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

我对牡丹花真是一往情深。我觉得,值此时机最好的方法就是喊上几声:“奈何!奈何!”

洛阳人民有福了,中国人民有福了。在林林总总全世界的无数民族中,造物主——假如真有这么一个玩意儿的话,独独垂青于我们中华民族,把牡丹这种奇特而无与伦比的名花创造在神州大地上,洛阳人和全中国的人难道不应该感到骄傲、感到幸福吗?在王城公园拥拥挤挤围观牡丹的千万人中,有中国人,其中包括洛阳人,也有外国人,个个脸上都流露出兴奋幸福的神情,看来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既是民族的,又是全人类的。牡丹也是如此。在洛阳,在中国的洛阳,面对迎风怒放的牡丹,我不应该只说:洛阳人民有福了,中国人民有福了,而应该说,全世界人民都有福了。

我觉得,我现在方才了解了“洛阳牡丹甲天下”这一句话的真正含义。

1991年5月15日病后写

拓展阅读

美味之城

乔叶

对开封最初的知晓是在那首著名的讽喻诗里:“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汴州,指的就是开封。开封建城的历史有2700多年。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定都于此,因此素有“七朝古都”之称。其中作为北宋国都长达168年,历经九代帝王。据传那时节的东京城周阔30余公里,人口达到150余万,北宋画家张择端一幅《清明上河图》的长卷,凝固的不过是开封往日的富丽碎锦。而岳飞、王安石、杨家将、包青天……则是当时的人物传奇列传。

开封是北宋的高地,也是北宋的低洼。

后来渐渐爱上了豫剧,豫剧名家王素君有一出最见功夫的独角戏,名叫《小二姐做梦》。讲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姑娘在闺中思春的事。开头便是:“小二姐哎哎哎家住汴京城里,汴京城里古迹多。铁塔不远是相国寺,琉璃殿紧对着藏呀藏经阁,在城里有一个禹王台,龙亭高立在那城里西北角……”在梦中,小二姐配了一门如意亲事,喜悦过门,新女婿骑着一匹高头大马,陪娶客骑着乌骓骡,到了婆家,喜筵开始:“……一霎时前后院里都开了桌,先端上四荤四素八个大碗,有一条大鲤鱼中间搁……”

鲤鱼肯定是黄河鲤鱼,开封临近黄河,吃黄河鲤鱼是最如常的。至于王素君的唱腔,如果去吃开封著名的鼓楼夜市,肯定就可以在大小摊铺前听得到。她音域不高,有些哑似的,仔细品却温厚清醇。略带些鼻音,面面儿的,甜甜儿的,简直就是脆沙瓤西瓜。又仿佛是磨砂过的灯,是不耀人的,然而也是媚的,有一种特别发酵出来的微湿的媚。

戏词里所唱的这些好景致如今都有,另添了以假乱真的清明上河园、包公祠、宋都御街、潘家府、杨家府等地,所有这些地方里,我印象最深的是两处,一处是铁塔。开封地势比黄河河床还要低上二三十米,据说有一年,黄河淹了开封城,滔滔黄水之上,露出水面的唯一建筑,就是铁塔。铁塔始建于北宋皇佑元年,也就是公元1049年。其实它是砖塔,只因遍体通砌琉璃砖,酷似褐铁,民间就称其为铁塔。那年,我带着儿子来到它面前,他执意要登塔,我便在塔下等他,微风吹来,塔铃叮当。琉璃砖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焕彩,庄严绚丽,有不知名的小鸟从塔砖的边稍轻盈地掠过。想到这座塔已经在这里矗立了近千年,我忽然觉得自己是个比儿子还要幼小的孩童。

另一处是刘少奇纪念馆。1969年10月17日,重病中的刘少奇被秘密送到开封“监护”,1969年11月12日凌晨6时45分停止了呼吸。他被送到火葬场焚化间的时候,名字是刘卫黄。纪念馆是在他逝世的旧址上建立的,此处还被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小学德育基地——这两个白纸黑字的标牌让我久久沉默。

刘少奇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而人民除了不自觉地书写着历史之外,最自觉的书写恐怕就是永恒的食谱——又让我想起开封的小吃了。郑汴一体化之后,从郑州到开封只需五十分钟车程,于是每到周末,就有大量的食客从郑州到开封去吃小吃,鼓楼小吃街附近豫A牌照的车洋洋大观,成为一景。吃什么?其实说来无奇:一曰桶子鸡,一曰水煎包,一曰炒凉粉,一曰花生糕,一曰冰糖梨,一曰杏仁茶,一曰黄焖鱼,一曰锅贴馄饨……这些食物看着一般,一入口就知道它们有多么厚道纯正:既朴拙又浓烈,既天真又经典,既老实又夺目,既沧桑又芬芳。

每当大快朵颐的时候,我就觉得:也许,只有像开封这样的城才能把小吃做得这么美味绝伦。因做过那么久的都城,所以它是大方的。但因为已经久不做都城,所以它又是内敛的。它由皇宫锦缎淡隐为草庐布衣,洗尽铅华,如石包玉。盛世的遗韵和气度里有着百姓的强韧顽皮,贵族的骨骼和风情中又有着平民的活泼机趣。它的容貌简约清素,内核却温暖可亲。如同张择端所画的那样,这座城,任往来纷纷,却有条不紊,繁而不浮,丽而不虚,只充满了生的忙碌与喜悦,让人觉得踏实和欣慰。每当走在它的青石板小街上,我就觉得神思清凉,灵魂安详。

技能训练

一、叶文玲的《洛阳诗韵》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制作PPT并配上音乐进行朗读练习。

二、河南有许多著名景观,选择其一,写出导游词,制作PPT,进行模拟导游练习。

三、河南南阳是诸葛亮故居所在地。下面是南阳武侯祠的一副楹联,你能讲出其中提到的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吗?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顾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木土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第二节 山西景观

景观扫描

太原旅游区:☆ 晋祠 ☆ 天龙山 ☆ 崇善寺 ☆ 绵山风景区

大同旅游区:☆ 云冈石窟 ☆ 华严寺 ☆ 九龙壁 ☆ 应县木塔 ☆ 恒山

平遥旅游区:☆ 平遥古城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 五台山

晋南旅游区:☆ 壶口瀑布 ☆ 关帝庙 ☆ 永乐宫

名篇欣赏

 

时时出向城西曲 晋祠流水如碧玉——晋祠

 

晋祠

梁衡

作者简介

梁衡(1946— ),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山西霍州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

出太原西南行五十里,有一座山名悬瓮。山上原有巨石,如瓮倒悬。山脚有泉水涌出,就是有名的晋水。在这山下水旁,参天古木中林立着百余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绿水碧波绕回廊而鸣奏,红墙黄瓦随树影而闪烁,悠久的历史文物与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一体,这就是古晋名胜晋祠。

西周时,年幼的成王姬诵【1】即位,一日与其弟姬虞在院中玩耍,随手拾起一片落地的桐叶,剪成玉圭【2】形,说:“把这个圭给你,封你为唐国诸侯。”天子无戏言,于是其弟长大后便来到当时的唐国,即现在的山西作了诸侯。《史记》称此为“剪桐封弟”。姬虞后来兴修水利,唐国人民安居乐业。后其子继位,因境内有晋水,便改唐国为晋国。人们缅怀姬虞的功绩,便在这悬瓮山下修一所祠堂来祀奉他,后人称为晋祠。

晋祠之美,在山美、树美、水美。

这里的山,巍巍的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这处秀丽的古迹拥在怀中。春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秋来,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无论何时拾级登山,探古洞,访亭阁,都情悦神爽。古祠设在这绵绵的苍山中,恰如淑女半遮琵琶,娇羞迷人。

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曰周柏,一曰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皲裂,冠顶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3】于石阶旁,宛如老者说古;那唐槐,腰粗三围,苍枝虬屈,老干上却发出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微风拂动,一派鹤发童颜的仙人风度。其余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沧桑几经的风骨,人游其间,总有一种缅古思昔的肃然之情。也有造型奇特的,如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却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其余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内信步,那里一泓深潭,这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有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有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么多的水,又不知是从哪里冒出的,叮叮咚咚,只闻佩环齐鸣,却找不到一处泉眼,原来不是藏在殿下,就是隐于亭后。更可爱的是水清得让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渠、潭、井,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丝纹可见。而水势又不大,清清的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玉栏倒影,织成了一条条的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当年李白至此,曾赞叹道:“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泻翠娥。”你沿着水去赏那亭台楼阁,时常会发出这样的自问:怕这几百间建筑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

然而,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这里保存着我国古建筑的“三绝”。

一是圣母殿。这是全祠的主殿,是为虞侯的母亲邑姜所修的。建于宋天圣年间,重修于宋崇宁元年(1102年),距今已有880年。殿外有一周围廊,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在能找到的最早实例。殿内宽七间、深六间,极宽敞,却无一根柱子。原来屋架全靠墙外回廊上的木柱支撑。廊柱略向内倾,四角高挑,形成飞檐。屋顶黄绿琉璃瓦相加,远看飞阁流丹,气势雄伟。殿堂内宋代泥塑的圣母及四十二尊侍女,是我国现存宋塑中的珍品。她们或梳妆、洒扫,或奏乐、歌舞,形态各异。人物形体丰满俊俏,面貌清秀圆润,眼神专注,衣纹流畅,匠心之巧,绝非一般。

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雕于宋元佑二年(1087年)。八条龙各抱定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距今虽近千年,仍鳞片层层,须髯根根,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之好与工艺之精。

三是殿前的鱼沼飞梁。这是一个方形的荷花鱼沼,却在沼上架了一个十字形的飞梁,下由三十四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撑,桥面东西宽阔,南北翼如。桥边栏杆、望柱都形制奇特,人行桥上,随意左右,如泛舟水面,再加上鱼跃清波,荷红映日,真乐而忘归。这种突破一字桥形的十字飞梁,在我国现存的古建筑中是仅有的一例。

以圣母殿为主的建筑群还包括献殿、牌坊、钟鼓楼、金人台、水镜台等,都造型古朴优美,用工精巧。全祠除这组建筑之外,还有朝阳洞、三台阁、关帝庙、文昌宫、胜瀛楼、景清门等,都依山傍水,因势砌屋,或架于碧波之上,或藏于浓荫之中,揉造化与人工一体。就是园中的许多小品,也极具匠心。比如这假山上本有一挂细泉垂下,而山下却立了一个汉白玉的石雕小和尚,光光的脑门,笑眯眯的眼神,双手齐肩,托着一个石碗,那水正注在碗中,又溅到脚下的潭里,却总不能满碗。和尚就这样,一天一天,傻呵呵地站着。还有清清的小溪旁,突然跑来一只石雕大虎,两只前爪抓着水边的石块,引颈探腰,嘴唇刚好埋入水面,那气势好像要一吸百川。你顺着山脚,傍着水滨去寻吧。真让你访不胜访,虽几游而不能尽兴。历代文人墨客都看中了这个好地方,至今山径石壁,廊前石碑上,还留着不少名人题咏。有些词工句丽,书法精湛,更为湖光山色平添了许多风韵。

这晋祠从周唐叔虞到任立国后自然又演过许多典故。当年李世民就从这里起兵反隋,得了天下。宋太宗赵光义,曾于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在这里消灭了北汉政权,从而结束了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1959年陈毅同志游晋祠时兴叹道:“周柏唐槐宋献殿,金元明清题咏遍。世民立碑颂统一,光义于此灭北汉。”

晋祠就是这样,以她优美的身躯来护着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她,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注释

【1】成王姬诵:即周成王,姓姬,名诵,周武王之子,西周第二代君王,谥号成王。

【2】圭(guī):古代帝王或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上圆(或剑头形)下方。

【3】偃卧:横卧。

 

奔腾咆哮动天地 惊见黄龙下九天——壶口瀑布

 

陶醉壶口【1】

尧山壁

作者简介

尧山壁(1939— ),河北隆尧人,作家。有诗集《山水新歌》《渡江曲)《金楚歌》,散文集《母亲的河》《父母天地心》等。

到壶口看瀑布去!清晨还颇大的吸引力渐渐被漫长的旅途磨损,加上黄土高原平淡无奇,车过宜川渐渐寂静下来,歌声笑语听不见了,代之以鼾声断续。

忽然有谁从梦中猛醒,惊呼雨来了,听那隆隆雷声。可窗外分明风轻云淡,没有变天。司机笑说,那就是壶口瀑布的响声。真是先声夺人,车上立时活跃起来,个个侧耳倾听。如火车出站,航班起飞,放炮开山。大家的心也被强烈地震撼着,内心的激动从眼神里迸射出来。

车一停,我们便迫不及待地跳下去,快步走下岩磴,跑过石滩,来到面对瀑布的巨岩边选好位置。只见滚滚黄水从高高崖头跌落下来,挟风带雨,雷霆万钧,溅起水雾飘散在空中,蒸云弥漫,仿佛从水底冒出滚滚浓烟。水底悬流激荡,这雾,这云,这烟,全部是黄色,散发着泥土气息,使这瀑布增加了厚重感,更使那吼声如洪钟闷雷,震荡峡谷,气吞山河。

大家聚精会神,全不知何时云破日出,那瀑布骤然亮起来,闪耀着金属般的光泽。那升腾的水雾因为阳光的折射幻化出道道彩虹,有的从天际插入,似长鲸饮涧;有的横卧河上,如彩桥飞架;有的飘忽游移,花团锦簇;有的续续断断,扑朔迷离。

我默立在瀑布面前,被这气势这风采惊得目瞪口呆,任飞雨溅沫淋个痛快。我拜倒在这大自然的杰作脚下,不寒而栗,觉得自己这么渺小,骄娇二气荡然无存。我忽然领悟了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境界,光未然、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灵感,明白了为什么在民族危亡时刻,东渡抗日的将士们要选在这里誓师出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攀岩走壁绕行到高处,观察壶口的构造。黄河自秦晋峡谷北来,宽400多米,来到这里骤然收缩,仅四五十米,断崖落差40米,河槽真像一把巨壶,将每秒9000立方米流量收入。正如明朝人惠世扬诗中所云:“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壶口以下河槽很窄,不过一二十米,水急浪高,槽深流远,当地人称“十里龙槽”,相传大禹治水时龙身穿凿而成。民谚说:“九里三分深,一年磨一针。”意思是说水磨石穿,河床每年增宽一针。其实它是凭黄河自身的动力冲刷出来的。龙槽两岸危石如坠,巉岩飞突,河水奔浪狂放,犹如一条蜿蜒浮游的黄龙,摇头摆尾,呼啸而去,一种“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恢宏气概。

《尚书·禹贡》记载:“壶口当河水之冲,奔溃迅疾,必先杀其势,而后河可治。”瀑布下游五公里,有两个江心岛,相传原为一整块,是女娲补天的神石,称作“息壤”【2】,是鲧【3】治水时从天庭盗来堵塞洪水的。洪堵不住,后来大禹治水把它劈开,疏通洪水。《水经注》说:“禹治水,壶口始。”大禹还在距此不远的衣锦村娶妻成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至今村里人还把禹王庙称为“姑夫庙”。

此前,我曾多次见到过黄河。在青海的约古宗列,它是美妙的一缕;在宁夏河套,它是平静的一湾;在中游郑州,它是浩荡的波涛;在东流入海口,它是平稳的漫流;而在这壶口看到了它性格的另一面,巨大的落差,雄壮的力量,磅礴的气势,看到了一条立体的黄河,一条完整的黄河,看到了它漫长的历史,看到了它丰富的内涵。活到五十岁,我才经过壶口瀑布的洗礼,领悟到黄河的气质,得到了它的真传。它的威力在我胸中鼓潮,它的雄风在我血管里呼啸,它的精神在我眼睛里闪光。从今天起,我才成为一个真正的黄河的子孙。

壶口,天下第一壶。盛满了互助大曲,盛满了西凤、杜康,盛满了汾酒、竹叶青,盛满了陕北的米酒。当年灌醉了李白、王之涣,灌醉了光未然、冼星海,今天又灌醉了我,灌醉了我们大家。

啊!壶口,我陶醉了。

注释

【1】壶口:指壶口瀑布。壶口瀑布是我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号称“黄河奇观”。壶口瀑布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1988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2002年,晋升为国家地质公园。

【2】息壤:传说中一种能自己生长、永不耗减的土壤。

【3】鲧(gǔn):古人名,传说是禹的父亲。

拓展阅读

清凉世界五台山

梁衡

北岳恒山向东南逶迤南下,在山西东北部撒下了五座山峰,五峰拱卫连绵,圈出一块方圆300平方公里的地方,这便是国内外闻名的五台山。山区以台怀镇为中心,分成台怀、台内、台外三个层次,像三个渐大的同心圆。在这个奇妙的同心圆内,由近而远,在山顶、谷底与密林中分布了57座红墙黄瓦的大小寺院。这里历来是海内外佛教徒朝圣的地方。那披着青松与白杨的岗峦,那映着鲜花与绿草的山泉,那阵阵的松涛和着悠悠的钟声,那绿茸茸的草地衬着古庙琉璃瓦上的夕阳,那从山谷里吹来的习习凉风,使这块小盆地的沟沟洼洼里,到处都有美的色彩与旋律,形成一个游览与避暑的胜地。

远在东汉永平年间佛教传入我国时,有两位从印度来的和尚,云游中国后,看中了这座山,便上书皇帝,说释迦牟尼在经书上说,文殊菩萨的道场原来就在中国的五台山。于是皇帝便恩准在此修庙,从此历代香火相传,极盛时庙宇竟达三百多处,地方志上有此记载。至于这山的风光之美,气候之好,又别有一段传说故事。说当年文殊初到此山时,酷暑难熬,风沙蔽日。有人说,东海龙王那里有一块“歇龙石”,只要借来镇山,便可玉宇澄清,暑气永消。于是文殊便去龙宫,指名要那块歇龙石。老龙王说,只要你拿得动,便拿去。这老和尚就施展法力,口中念念有词,一块偌大的青石便缩成一粒小丸,飞入他的袍袖,带回五台山。可是那外出的小龙王回来时,发现丢了歇龙石,怒气冲天,便追到五台山区,四处寻找。它将巨尾一扫,就把五个峰顶都削成了平台;利爪乱刨,在山顶上翻起无数黑石,至今这些石块还遍布满山,人称“龙翻石”。当然文殊自有对付它的办法,一声咒语,便飞起两座山,将这条恶龙镇压在山下。现在五台山北面的繁峙县境内有一处秘魔崖,便是小龙王的被囚之处。制服了小龙王之后,文殊将清凉石安放在一个山坡上,盖起一座清凉寺。从此这五台山真的成了一个清凉世界。这自然是传说,但这个美丽的传说,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和改造自然的威力。去年八月,我曾专程去造访过那块清凉石,它高与人齐,长宽如炕,面青色,有云纹,人坐其上,顿生凉意。这么大的物体却安安静静地躺在一座大寺庙的院中,真不知它是怎样来的。

五台山的绝妙之处,是气候清新凉爽,所以又名清凉山。

去年八月,正当酷暑季节,我们一进五台山便立即被搂进了一个清凉的怀抱里。这里多的是青松、白杨。在台怀谷地南端有一寺,叫镇海寺,寺前寺后遍植古松。这些松也长得奇。孤高的杆子直指天穹,到顶上又横生出枝叶。深深的绿,浓浓的荫,在这浓荫的蔽护下,阵阵松涛,使人们身上的汗,心中的热,涤荡得一干二净。在谷地北口有一寺,叫碧山寺,这里是白杨的世界。寺门前,有一片深幽的白杨林,它们一出土便密匝匝地挤在一起,细枝阔叶交错连理,风来枝摇叶动,直将一轮烈日的炽焰筛成一缕缕的丝,一点点的亮,给人一种愉悦的清凉。这两寺之间还有南山寺、显通寺、梵仙山、黛螺顶等,皆无寺不树,无山不林。四围远接天际的山顶高坡上全是层层的白杨,茫茫的幼松和如毡似毯的草丛。整个小镇,连同谷里的人、车、马、房,还有那几十座寺院,一起被淹在这冷绿的大盆里,哪还有一丝的暑热能偷存下去?

除树多之外,这里的水也不少。台内各山各寺就流淌着泉水四五十处。清凉河水环绕台怀流过。说它是河,倒不如说它是一匹飘动的锦缎。这河很浅,却宽。它不咆哮,也不喊叫,只是在谷底穿树林,绕古寺,一路轻轻地歌唱着流去。人们在两岸的各处寺庙游览时,总要在这清凉河上穿行,这河水给人们一种清凉意。台怀镇口有一泉,名“般茗泉”,泉眼圆亮如镜,水质沁凉宜人。清康熙、乾隆先后十五次上五台山,都是专饮此水。现据化验查明其中含有七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是一种极好的矿泉。显通寺大院里有一泉,依山势从上落下,流过院心,又一直淌到寺外的石板路上,亮亮的,像一条项链。你若来到这里,可以蹲下来,引颈亲吻一下这来自地心的清凉,也可以像孩子一样,双手提鞋,赤足踏行在清波洗漱着的石板街路上。一种无名的凉意会爬上你的双腿,你的腰身,慢慢地弥漫了你的全身,直到心田。浓荫已将烈日从天空隔去,清泉又将新凉从地下送来,好一个清凉世界。

五台山的清凉,自然不是那块清凉石的魔力,实因它的地势高,暑气很难爬上他的山腰。它的五个台顶都在三千米左右,其中北台高达3058米,是华北的最高峰。我们游完台怀镇各处后,乘上一部轻车,在这几个台顶之间飞驰,感到两肋生风,通体透凉。路是极险的,左曲右弯,常常将碰壁而猛折,似落沟又急转。这时树也没有了,林带已落到了身下,成了山的围裙。坡上有五光十色的山花,山顶有朵朵飘浮的白云,有的云朵飞过来,拦住车的去路,闯进车厢缠住我们的胳膊和腿脚,脸上也抹上一层轻轻的湿意。坐过飞机的人,在那个封闭的空间里,哪能体验到这种神仙般的滋味。这时从车窗里看出去,尽是一座座连绵平缓的山头。要知每个台顶都有上百亩油绿绿的平滩,这是绝好的高山牧场。附近几省的骡马牛羊,每年盛夏都要赶来这里避暑放牧和进行交易,人称“骡马大会”。这里既有山地起伏的旋律,又有草原辽阔的情感,如果在山头静坐一会,看山下的庙,眼前的云,听林间的泉,沐浴那习习的风,就会得到一种特殊的、美的享受。从这数千米高的台顶到那飞鸟盘旋的谷底,从台怀镇这一点圆心,到周围300平方公里的山川,这是多么大的一个清凉世界啊。

自然除了好山好水之外,在这个清凉世界里还有好看的,那便是庙宇。到底是在佛家的圣地,这里的庙不但多,而且大得惊人,无论哪座寺院,动辄左右连院,前后数殿。一座显通寺,竟占地120亩,有殿堂四百余间。塔院寺有一座大白砖塔,高达21丈。还有一座木塔是放经书的,能转动,专有一座殿将它裹在其中,取高处的书时,要在二层楼上伸手去拿。金阁寺里有一尊菩萨,高17.7米,他一人就占了两层殿,要看他的脸面得上二层楼去。而这里许多寺又都修在半山,凿坡为级,凡一百零八个台阶,披云掩绿,形若天梯。第二个可看的,便是这庙宇内外的奇景。台怀镇最高处的菩萨顶上有一座殿,名滴水殿,它那琉璃瓦的屋檐,别说阴雨天,就是晴天,也淅淅沥沥地往下滴着水珠。显通寺里有座铜殿,是用50吨铜铸成的。又如无梁殿,殿无一木,全砖到顶;明月泉,泉如碗口,可鉴星月;写字崖,崖本无字,水流则见;千佛洞,洞内怪石,如人脏腑等等。在台外,还有两件国宝,就是如今全国仅存的两座唐代建筑,曰佛光寺、南禅寺,在这两座寺庙里,你可以欣赏到距今1200年前的庙宇建筑和佛像彩塑。

当游人登上五台山,在这个清凉世界里,参观古建筑群,游览好山好水,领略美好风光,增长历史文化知识,听取美丽的传说故事,就会激发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去五台山,有南北两路。南路从太原市转五台县城至台怀镇,凡90公里,一路山势较缓,是在不知不觉中渐渐登山的。北路从山西省繁峙县的砂河镇,经鸿门崖天险,只46公里,坡陡路险,天气亦变化无常。我们登五台山是在去年八月里,从南路上山由北路下山的,当我们沿着急速下降的公路,落到砂河镇时,便又浑身汗津津的,我们从清凉世界又回到了炎热人寰。这时再回首那壁立的群蜂,峰顶上的白云,我不禁在心中说:啊,五台山,你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坎里。

技能训练

一、查找关于晋祠的相关资料,并结合梁衡的《晋祠》一文,写一篇导游词,进行模拟导游练习。

二、欣赏下面三副晋祠景观的对联。

悬瓮山高,碧玉一湾分晋水;剪桐泽远,慈云千古荫唐村(圣母殿)

一湾碧水馨唐叔;开遍莲花到晋祠(唐叔虞祠)

唐国封桐七百年,功存王室;晋渠水灌三千顷,泽及生民(唐叔虞祠)

三、尧山壁的《陶醉壶口》一文的结尾一段说:“壶口,在你的怀抱里我陶醉了。”从全文看,“我”是被什么陶醉的?

四、查找资料,介绍云冈石窟和平遥古城。

第三节 陕西景观

景观扫描

西安旅游区:☆ 秦始皇陵与兵马俑 ☆ 大雁塔 ☆ 小雁塔 ☆ 半坡遗址 ☆ 西安碑林 ☆ 骊山与华清池

咸阳旅游区:☆ 乾陵 ☆ 茂陵 ☆ 昭陵

华山风景名胜区:☆ 华山

宝鸡旅游区:☆ 法门寺 ☆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

延安旅游区:☆ 宝塔山 ☆ 黄帝陵

名篇欣赏

 

峭拔峻秀冠天下 奇险天下第一山——华山

 

华岳【1】

王维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画家。祖籍太原祁州(今山西祁县),后来其父亲迁家至蒲州(今山西永济)。王维于开元九年中进士,他少年曾有大志,渴望建功立业。曾做过太乐丞、济州司仓参军、右拾遗等官,安史之乱后,他滞留长安,为叛军所获,被迫做了伪官。唐王朝平叛后,王维被免罪,最终做到尚书右丞,所以人们称他“王右丞”。他以山水田园诗最为擅长,写景清新自然,情怀雅淡,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西岳出浮云【2】,积翠在太清【3】

连天凝黛色【4】,百里遥青冥【5】

白日为之寒,森沉华阴城【6】

昔闻乾坤闭,造化生巨灵【7】

右足踏方止,左手推削成【8】

天地忽开拆,大河注东溟【9】

遂为西峙岳【10】,雄雄镇秦京【11】

大君包覆载【12】,至德被群生【13】

上帝伫昭告,金天思奉迎【14】

人祇望幸久【15】,何独禅云亭【16】

注释

【1】华岳:华山,五岳之一,在今陕西省华阴县南,也称太华山。

【2】出浮云:高出浮云,形容华山之高。

【3】太清:天空,又道教谓天有三境,太清比玉清、上清更高一个层次。翠:一作雪。

【4】黛色:青黑色。

【5】青冥:青天。

【6】森沉:阴沉幽暗貌。华阴:唐县名,属华州,今陕西华阴市。

【7】“昔闻”二句:在乾坤(天地)尚未开启之时,自然界(造化)诞生了河神巨灵。

【8】“右足”二句:神话说华山本为一座浑然巨大的山峰,挡住了黄河去路。河水只好绕过华山曲折而行。河神巨灵手劈脚踏,将华山一剖为二(太华、少华)以通河流,据说巨灵掌足之迹至今仍隐约可见。

【9】大河:指黄河。东溟:东海。

【10】西峙岳:雄踞西部的高山,华山在中国的五岳中为西岳。

【11】镇:镇守。秦京:指以咸阳、长安为中心的关中之地。

【12】大君:伟大的君主。覆载:天覆地载,即笼罩和承载天下苍生之意。

【13】至德:至高无上的德性。被:披盖。

【14】“上帝”二句:谓天帝伫立华山,期待封禅华山的诏告,华山神灵也盼望皇帝亲临。金天:指华山神。唐先天二年(713年)封华岳神为金天王。

【15】人祇(qí):谓百姓和神祇,古称地神为地祇。望幸:盼望皇帝临幸,此指盼望封禅。

【16】云亭:云云山和亭亭山,都是泰山下的小山。云亭:据《史记·封禅书》载,古代无怀氏、伏羲、神农等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以祭天地。这里“云亭”即借指泰山。

 

千军万马破土来 抖落黄尘举世惊——兵马俑

 

秦兵马俑前的沉思【1】

易洪斌

作者简介

易洪斌(1943— ),湖南长沙人。原任吉林日报社社长、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美国传记学院国际研究委员会终身会员。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出版有《易洪斌画集》以及《美学漫谈》《维纳斯启示录》《一分历史十分情》《凡圣之间》等多部文学、美学著作。

这些年,由于工作的关系,笔者有幸览赏过泰岱之雄,匡庐之秀,版纳之美,阳朔之奇,此佳山胜水足以陶情寄兴开阔胸襟;而探访六朝之都,三国之迹,千年之刹,古战之地,那于江山代谢古今废兴之中生出的镜鉴则又启人思绪开人心智。可这次到西安,却有一种从未经验过的于惴惴然跃跃然中夹带着几分沉重几分苍茫的复杂心理,仿佛是去“朝圣”似的。“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陕西这片黄土对于中国历史而言实在是太古老太斑驳太厚重太邈远了,它几乎就是中国历史的源头。以西安为代表的三秦【2】之地曾是周、汉、隋、唐等十一个王朝的帝都,那巍峨的古城墙墙头,那星罗棋布的皇冢帝陵间,那随处残留的秦砖汉瓦上,都隐隐然飘荡着怀古的淡淡幽思,不时逸出几丝几许尘封已久的王霸之气……但是,真正吸引我下此决心来此一游以不负平生的还不是这古城弥漫着的古文化氛围,而是名动江湖久矣的秦兵马俑。

……

尽管二十余年来关于这“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报道和渲染已使兵马俑们笼罩在重重神秘的光晕之中,但现在当我真真切切地与之双目相对时,仍然在一瞬间就如电光石火击中般地心神剧颤,为这两千多年前熔铸进的一代雄魂所震慑。那浩荡凛然的阵容固然令人叹为观止,是造成强大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的重要因素,但更叫人难以忘怀,如见故人似曾相识的却是武士们那一张张与我们今人几无差异的典型的蒙古人种脸型,是那专注前方的圆睁的双眼,因凝注而微蹙的眉头,因激昂而翕张【3】的鼻孔,紧闭的但感觉到呐喊即将冲口而出的嘴唇,乃至眼角若隐若现的纹理……想想看,两千多年来历史长河中那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叱咤风云的身影都随风而逝无迹可寻,偏偏这十分人性化人格化人情化的细微表情穿越千载时空依然如故常在常新,令人于匪夷所思之中涌出几分眩惑几分迷茫。无可置疑的是,秦始皇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秦王朝许多事都坏在他手上;但同样无可置疑的是,他和他的铁军创造了统一六国的历史,他又让千万工匠按照他的旨意用当时最先进的制陶工艺和成熟的造型艺术手段“克隆”出这段历史以付后人。千秋功罪,何以评说?眺望着这庞大的军阵,凝视着这一张张栩栩如生英气勃勃的脸孔,仿佛看到了他们坦然面对着的两千多年前的世纪风云,仿佛看到了他们的统帅,那长眠在距兵马俑坑1.5公里祖龙冢中的驾群才扫六台的“千古一帝”,正应和着卫队的呼唤霍然而起破土排空龙行虎步烈烈轰轰而来……

……

当1974年春天,西杨村的农民打井抗旱掘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第一块陶片时,就像突然开启了一扇密封两千余年的古代宝库的失传之门,这个20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震撼世界是注定了的,海内外异口同声的惊叹、赞赏、推崇如潮涌至绵延至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秦兵马俑的重返人间,意义绝不下于米洛岛上掘出古希腊神话中妖娆绝代的美神维纳斯的大理石雕像——它的重现,将一种难以企及的西方古典美的理想和范本播向尘寰,使后人惊叹于人类历史上竟然还有过那样一个难以置信的纯真的童年时代。而秦兵马俑则体现着秦及秦以往漫长年代积淀起来的中华民族求一统求大同的强烈愿望和强大趋势,它的破土而出将历史上不可复现的一统华夏的秦军英姿真实地再现于两千多年后中国正待迈向公元第三个千年的今天,使我们得以领略祖先那种“四海一统万里同风”鼎盛中华的政治理想的灿烂光华。

人类文明史上有过大笔挥洒八千军魂的如此奇迹吗?

这八千名与真人真马等大的兵马俑组成的浩大军队分别排列在一号坑、二号坑和三号坑。一号坑中的六千余个兵马俑和数十辆战车在近一万五千平方米的面积内排成9列纵队,其中的武士俑着秦时战服,或手持长矛英武挺立,或腰挎弯刀目视前方;在这些武士俑中又交叉着一队队身材伟岸的坚甲之士,他们手执弩机,腰悬长剑,意气风发;而他们身边或驾战车、或候骑士的战马则头如斧削,锋棱峻峭,胴体强劲剽悍,四肢稳踏大地有若铁铸。这些兵马俑构成了一个有前锋有后卫有主体有侧翼寓动势于静态藏变化于严整的强大矩形战斗编阵。二号坑中两千余件兵马俑、89乘战车和数万件金属兵器则显示出一个由弩兵、轻车兵、车兵、骑兵等不同兵种组成的特种兵集团军阵。三号坑与前两坑不同,一、二号坑的兵马俑按作战队形排列,而三号坑的六十余名武士则分成2组呈两列相向排列的形式,他们目不旁骛,面色凝重,手执一种一、二号坑武士所没有的无刃兵器“殳【4】”作拱卫状;在这两厢卫士中间的是彩绘驷乘战车,上有四俑,这显然是秦军战时的指挥机关。研究者指出,综观三个坑中兵马俑布局的内在联系,当属一个有机的大型军阵无疑。……

……

站在这背负着沉重宏大使命的大秦将士面前,我简直无法与他们圆睁的双目长久相视,这双双眼睛曾目击了秦始皇荡平六国、五次出巡的壮举,一旦沉埋地下,虽然四周是无边的黑暗和巨大的挤压,但在他们头顶地面上两千余年间所发生的沧桑变化,肯定逃不过他们的感应,他们看得太多太多,仍然双目不瞑。他们还在注视着什么,期待着什么呢?……

……

已经睁大双眼在地下苦苦等待了两千多年的秦兵马俑在20世纪70年代破土而出,是不是一种吉兆、一种预告呢?他们要瞻望要躬逢其盛的,难道不正是中华民族在第三个千年的腾飞么?

注释

【1】本文节选自易洪斌《凡圣之间》一书中的《千年等一回——秦兵马俑的后顾与前瞻》。本文题目为编者所加。

【2】三秦:关中一带在春秋战国时为秦国发源地,秦朝灭亡后,项羽将陕西的关中和陕北一分为三,分别封给原秦朝的三位降将:章邯为雍王、董翳为翟王、司马欣为塞王,这就是“三秦”的由来。刘邦统一中国建立汉朝后,关中被分为三个郡:京兆、左冯翊、右扶风。现将陕西的陕南,陕北,关中并称“三秦”。

【3】翕张:一合一开。

【4】殳(shū):古代兵器,多用竹或木制成,有棱无刃。

拓展阅读

西安散记

秦似

人大概不大喜欢接触陌生的人,但却喜欢看看从未到过的地方。

我去西安,便是充满着这么一种欲望的。

西安在大西北。来大西北,我还是头一遭儿。我到西安,是去年十一月下旬,要在东北,该穿棉衣的了。可是,西安却暖和得春日一般,我的棉衣一直压在行李包里,没有用过。别人给我说过,西安那黄土地带的风沙是不好受的,可现实的西安却把这个说法推翻了。我问西安的朋友:“是今年例外地暖和吧?”

“哪里!西安总是这样,比北京暖和,风沙也远比北京小。”

从这里,我知道耳食之言是靠不住的。世界上旅游事业如此兴旺,大概就因为人们总想要证实或否定各种各样耳食之言的缘故。

我还听人家说,西安吃东西,无不带有很浓的羊膻味。特别是那“羊肉泡馍”,很难下咽。我想,远的不说,作为唐代的都城,总不应该只吃羊膻味很重的东西吧?“那难说,李渊父子不正是陇西那边的吗?”这就言之凿凿了。由于西安到底太吸引人了,我冒着羊膻气味于不顾,终于来了。住在新起的十二层宾馆,天天吃的却全是非常典型的中国菜,不带半点羊膻味。这当然是改革了。所谓典型的中国菜,即似乎已把粤、川、苏、浙等地的烹调技术熔为一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真是一门学问,我似乎是在西安第一次体会到。

“那么,要吃一碗羊肉泡馍行么?”我问西安朋友。

“哈哈,有的是,隔壁那一家小吃铺就卖的这个。”

老伴特别好奇,非要去尝一尝不可。我们走进小吃铺,各人要了二两。说实话,我还是头一回喝到如此美味的羊肉汤呢。这又使我感到耳食之言的不可靠了,即使是羊肉泡馍,又何惧哉!

作为主人的西安友人,为我安排了一个尽可能满足我的要求的日程。除开两天演讲,其余五天便是游览的时间了。

首先要去看的,自然是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顺道还可以看到骊山和华清池。兵马俑,据说是农民在1974年挖井时无意中发现的。先发现几个,顺着挖开去,越挖越多,到底有多少,现在还是个未知数。那些雄赳赳的甲士,都披了胄,手持戈戟,一个个栩栩如生。论雕塑,恐怕不在希腊或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水平之下,只不过风格不同,而且都并没有以此名“家”罢了。他们可真正的是一群集体创作者。这些作为半奴隶而存在的雕塑家们!

读《史记》,有一个印象,就是秦始皇初即位,便征集天下囚徒七十余万人,在骊山筑他的陵墓。像这样大规模经营陵墓,秦始皇当是中国的第一人。那情景,同古埃及库佛王族金字塔是差不多的。如果说金字塔还有什么不解之谜的话,秦陵却明明白白就是竭尽了中国当时的人力物力,经过几十年的惨淡经营完成了的,丝毫不带什么传奇色彩,更不牵涉到外星人或玛雅人的帮忙。当我去看秦陵的时候,哪里有什么墓,竟是与骊山并峙的一座大山!兵马俑出土之处,距陵的本身有好几公里。

兵马俑一个个排成行列,上千上万,而距离地面不过一二米,却直到二千年后的今天才被发现。由此而观,我国地下的文物,真是一个无可估量的宝藏!兵马俑出土,其意义不下于发现甲骨文。

秦陵到底还埋下了些什么,当然还是一个很大的谜。太史公司马迁说是“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满之”,又说“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看来不完全是捕风捉影,但至少还不确切。比方兵马俑如此之多,他就不知道。还得让地下文物来当我们的历史教师。

“那么,秦陵没有发生过盗墓的事吗?”我问。

“哈哈,这么一座大山,打哪儿穿进去?再有本领也盗不了。”西安朋友说。

陵墓越大,就越安全,这一点,秦始皇是想对了。汉武帝的茂陵,李世民的乾陵,武则天的昭陵,大概都是从这儿得到启发的,凡有条件的皇帝,总是把陵筑得越大越好。武则天的女儿永泰公主的墓,就因为小一点,已被盗光了。但这一来,倒可以开放给人游览了。那里面的壁画和石椁,都是很值得一看的。

茂陵只是远看,没有去。它旁边的霍去病墓,却是去了。霍去病墓还不算太大,但似乎也未闻被盗过。还有卫青墓,也葬在茂陵附近。卫、霍的墓,和汉武帝的宠姬李夫人的墓并排在一起,这很使我想起,汉武帝这个人也是颇有“派性”的。李广为什么得到历来人们的同情,也可能正因为他受到了汉武帝派性的排斥的缘故。

在去昭陵的路上,可以一瞻八百里秦川的景色。虽然时近初冬,辽阔的田野上还可以看到各种作物和悠悠的白云,互相衬映,显出了一片关中的气派来。正是这一条狭长的耕作地带,由于当时较先进的农业技术,使得秦国富强起来的。所谓“山河百二”,并不光说其险要、还包括了自然条件的气候和物产。直到李世民,还可以据此以为大后方,进而统一中国。这又怎不令人要发思古之幽情呢?而“山河百二”之险要,又曾使当年的日寇尽管占领了隔河的风陵渡,断绝了陇海路的交通,仍然无法进入关中。这一些,关中人大概到现在还引为自豪的吧!

那位给我们开小轿车的司机同志很有兴致地给我们介绍他知道的一切。才远远看到昭陵,他就半玩笑半正经地说了:“你瞧,真像是武则天躺在那里。一座大山,两个隆起的丘陵,便是乳房,还有头和腿。要从飞机上看,就更像!”

昭陵的确气象雄伟,那位司机的描绘,可能是流行于民间的传说。资料上介绍,正好那突起的两峰名为“奶头山”,因而这样的传说也就很自然地形成了。看来,人们对武则天,是既崇敬,又带有一点雅谑的。

汽车可以直上到昭陵顶上。墓道两旁,石人石马之多,不消说了,最为奇特的,墓前立有六十一尊“王宾”的石像。所谓“王宾”,就是那时参加葬礼的外宾,石像同真人的形体一般大小,背部还刻有国籍、姓名和官职。很可惜,除了两尊还完整,其余五十九尊的头都被敲掉了。否则,这是研究7世纪中外关系史和西亚、东亚各国服式的绝好的资料。

“是谁在什么时候这么恶作剧,干出这般煞风景的事来?”我不禁发问。

“那还只是解放前不久的事情,这儿附近的村子有几年歉收,有人说是这些人头作怪,便在一个晚上全给敲掉了。”西安朋友说。

可怜的迷信!多少文物竟这样给毁掉了。但据说那敲下来的人头,有些却被外国人当宝贝买了去。那么,安知恶作剧者不是为了卖钱?

西安的文物,确是多得很。西安朋友说,随便在街边或路上,弯下身去,也可以捡到一两样。这说法未免夸张,但对于一个历史悠久,又较少受到战祸破坏的古都,却是很形象的形容。

昭陵有两座相对而立的“无字碑”,据说是武则天遗言要立的。所谓“无字碑”,就是一座一丈多高的方形石碑,四方都空无一字。这确是奇物。这个设置也出于一个奇想。有人说,那是因为武则天自以为功绩太大了,无可形容,即使八块这么高的碑,也写不下,索性不写了,以示其伟大。但也有另一种说法,说武则天认为她一生的功过,不应由自己去作结论,还是让后人评论去吧。我宁可相信后一种说法,因为这一来,武则天确是有点高明的。

说到武则天,我便联想到杨贵妃。老实说,我去西安,一个主要目的是想看一看马嵬坡。当我了解到马嵬坡离西安不太远,一天可以来回,便提出了去看一看的要求。尽管一般旅游的人是不大去那里的,西安同志还是满足了我的愿望。于是,便从昭陵转过去。到得那儿,已是接近夕阳西下了。那儿既不是陵,也没有山,只是一个小小的土坡。一座“杨贵妃之墓”,封土也跟一般平民中的富有者差不多,但总算后人也给留了一块墓碑,并把约莫一亩地用墙围起来了。一片寂寥凄凉的气氛,真叫人想起《梧桐雨》中的况味来。

鲁迅在《女人未必多说谎》里提到过:“比如吧,关于杨妃,禄山之乱以后的文人就是撒着大谎,玄宗逍遥事外,倒说是许多坏事情都由她,敢说‘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的有几个。”“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是出自杜甫《北征》的两句。过去的注家多认为是颂扬唐玄宗的,鲁迅却认为是鞭挞玄宗的,可见鲁迅读书的细心。

但文人也还有敢为杨妃鸣不平的,只不过那已是事过境迁之后了。其一见于《韵语阳秋》所引,谓唐僖宗于黄巢之乱时出奔,亦幸蜀,有人题诗于马嵬坡曰:

马嵬烟柳正依依,重见銮舆幸蜀归。

泉下阿瞒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

另一首见于元代蒋正子《山房随笔》,谓为宋时端平年间李山作:

命委马嵬坡畔泥,惊魂飞上傲霄枝。

西风落日东篱下,薄幸三郎知不知。

阿瞒、三郎都指的唐玄宗。我这回到马嵬坡巡礼一番,也正好是“西风落日”之时,当天晚上,不免也作了一首诗:

寂寞空坟映落霞,也无松柏也无花。

华清池内妆留影,蜀道途中血染沙。

底事罪名连社稷,枉从车驾走天涯。

公卿犹待量刑日,一介娥眉死刹那。

听说有人已经写了剧本,为杨贵妃平反。我倒没有这个意思。比起武则天来,杨贵妃是说不上什么女中豪杰的。只不过把她说成“亡国之祸水”,替别人作了替罪的羔羊,那确是冤枉了。

读史书,唐玄宗和杨贵妃每年去华清池的次数不少。某日“幸华清池”,某日“至自华清池”的记载,也就充斥纸面。我想象中的华清池,是在骊山半山上的,这次实地一看,才知道不在山腰,而是在平地之上。那么,杜牧写的“山顶宫门次第开”,当是指的整个华清宫了。那时的华清宫,想必相当宏大,以至从山顶一直包括到山脚下的华清池。

华清池其实并不怎么华丽,那洗澡的地方也比一个浴盆大不了多少。称之为池,是有点夸张的。其实,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一年到头就只去这么个地方玩几次,要在今天,也算不了什么。今天比华清池好上百倍的地方多的是。从北戴河到海南岛“鹿回头”,何处不比骊山好得多?但那时没有火车汽车,更没有飞机,一年上几次华清池,也的确够得上骄奢的了。我也并非想在这里为唐玄宗翻案,只是想说,在我们今天,一个普通人能享受到的东西,比方风景游览之类,更比古之皇帝还胜过许多。

在兴庆宫旧址,还修复了当年李白应召吟花,作《清平调》三首的沉香亭,只是已经掺杂了水泥结构,而“沉香亭北倚栏杆”的栏杆,也没有了,这未免有点扫兴。

大雁塔和小雁塔,都已坐落在今天的西安闹市之中,但却是保持原样最好的古建筑。唐代诗人常常提到的慈恩寺,就在大雁塔内。一想到我的足迹踏在李白、白居易他们踩过的地面上,心里很有点热辣辣的。小雁塔虽高达十三层,我还是爬到了塔顶。因为在那儿可以俯瞰西安全貌。我忽然想起了另一些地方,问西安朋友:“曲江呢?”

“就在那个方向,”西安朋友遥指着我弄不清的一个方位,“现在已经连池水也没有了。”

“杜陵又怎么样?”

“也不甚了了啦。”

历史到底是历史。西安固然保存了许多文物古迹,但已经面貌一新。正像羊肉泡馍仍存在,而宾馆里已创造着新式的中国菜式一样。但正因为我们在进行着前无古人的建设,我们就更不能忘怀我们民族过去有过灿烂的文明。它是激励、鞭策我们奋发向前的无形的力量。

技能训练

一、选择西安某一景观,写出导游词,制作PPT,进行模拟导游练习。

二、陕北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请查找资料,分别介绍陕北民歌、陕北秧歌与腰鼓、陕北剪纸、陕北小吃、陕北窑洞。

三、有人说:“30年看深圳,100年看上海,1000年看北京,3000年看西安,5000年看河南”,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四、欣赏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官方主题曲《送你一个长安》,说一说这首歌词的魅力所在。

送你一个长安,蓝田先祖,半坡炊烟,骊山烽火,天高云淡,沿一路厚重走向久远。送你一个长安,恢恢兵马,啸啸长鞭,秦扫六合,汉度关山,剪一叶风云将曾经还原。送你一个长安,李白杜甫,司马长卷,唐风汉韵,锦绣斑斓,采些许诗意观照明天。送你一个长安,秦岭昂首,泾渭波澜,灞柳长歌,曲江情缘,掬一城山水洒向人间。送你一个长安,一城文化,半城神仙,古都花开,春满家园,绘一幅蓝天还有祥云一片。还有祥云一片。还有祥云祥云一片。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