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的英国已经迈入早期现代时期,宗教文学仍盛行不衰,乔治·赫伯特(George Herbert)无疑是那个时期宗教诗人的代表。因患结核病,赫伯特在充满动荡和纷争的英格兰只度过了短暂的40年人生岁月,他的代表作诗集《圣殿》也是在其离开人世后数月才得以出版,但赫伯特在英国文学史上却享有崇高地位,历来都受到不少诗人和作家的推崇。17世纪英国著名的清教徒牧师、神学家、诗人理查德·巴克斯特(Richard Baxter)曾表达了对赫伯特诗歌的无限敬仰,认为赫伯特对待上帝是非常虔诚的,“灵魂之作和天堂之作构成了他的诗集”。20世纪的伟大诗人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T.S.Eliot)、威斯坦·休·奥登(W.H.Auden)、伊丽莎白·毕晓普(Elizabeth Bishop)、谢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等都给予赫伯特以崇高评价。艾略特曾将赫伯特与威廉·莎士比亚相提并论,认为赫伯特虽远不及莎翁那么伟大,但“称他为一位重要的诗人是有充分依据的”。赫伯特的诗名源自他那些质量上乘的宗教诗歌。艾略特注意到,在赫伯特成为比麦顿(Bemerton)教区长之前,他广泛参与世俗活动,婚姻美满,没有一点儿遁世的迹象。然而,对信仰的渴望,对虔诚的向往,对自我的叩问,对宗教的沉思赋予了赫伯特诗歌丰富的灵感,成就了他的诗歌才华,使他成为名垂青史的宗教诗人。艾略特认为,宗教题材促使赫伯特创作出了伟大的诗歌,但同时强调,如果认为赫伯特的诗歌仅仅对基督教读者具有阅读价值,那就犯下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因为赫伯特的诗歌不仅诗艺高超,更是呈现了内心世界的挣扎状态,能触动读者的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与宗教信仰和情感没有必然的联系。

艾略特的观点道出了赫伯特诗歌的本质。首先,赫伯特与英国16~17世纪的许多诗人一道,为了提升英语作为民族语言的崇高地位和国际影响力,非常注重提升英语的表达力,其诗歌在措辞、韵律、传情达意等方面显示出卓越的技巧,许多诗篇的语言形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其次,除卓越的诗艺外,赫伯特的诗歌更是以情感取胜,诗人将追求信仰过程中内心的挣扎、痛苦、喜悦、宁静等情感很真实地呈现在诗篇之中。有西方学者注意到,赫伯特诗歌中有多个抒情说话者,以不同的声调与上帝和读者进行亲密交谈,既有争论、抱怨、哀叹,也有赞美和歌颂,展现了充满怀疑、苦恼、欢愉的内心世界,在那里,“基督教与人性,语言与个人的深层情感,以及音乐技巧最完美地结合为一体了”。

赫伯特诗歌中呈现的多重内心世界引起了部分西方学者的关注,他们指出赫伯特在其诗歌中构建了不同的人物从而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然而,正如张敏博士所言,国外的这些相关研究“并未关注这些声音所构建出来的戏剧效果,也没有将这些声音系统归类,思考各种声音之间是否有关联,是否进行了某种对话,揭示了某一主题,更没有将人物声音与赫伯特自我的现代性书写联系起来”。张敏博士既熟悉国外赫伯特研究现状,更能洞察可能存在的学术突破之处。她抓住了赫伯特诗歌的戏剧性这个内核,结合米哈伊尔·M.巴赫金(Mikhail M.Bakhatin)的对话性理论,以文化研究视野为依托,系统而深入地探讨了赫伯特诗歌中的多重声音,指出赫伯特构建的多重声音实质上是现代性自我的诗学表达,现代性的自我涉及内心认知、外在身份、审美意识等多维度的自我书写。

安东尼·吉登斯(A.Giddens)指出:“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17世纪出现在欧洲。”现代性的出现对自我身份认同产生了重大影响,“前现代时期的文化中不含有以下观念,即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性格特征以及有可能获得实现的特殊潜能”,而当人类迈入现代时期,成长、反思、时间、身体等与自我紧密相关的日常行为和生活方式开始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张敏博士把赫伯特的诗歌置于17世纪的大背景进行考察,揭示了现代性文化与赫伯特诗歌中戏剧化声音之间的内在关联,这成为她这本专著最重要的创新点。从自我的现代性书写这一颇具思辨性的创新性立论出发,张敏博士对赫伯特的重要诗歌文本进行重新审视,产生了一些新的解读和观点。她的研究告诉读者,赫伯特的自我既是出世的自我,也是入世的自我,同时更是一个审美的自我。

在研究方法上,该专著将文本细读与文化研究进行了有效嫁接。当然,这里所言的细读法已经超越了英美新批评的局限,而是“将文本细读视为一种文本阐释方法,根据意义生成的不同模式,从不同角度去寻找文本的意义,并且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结合文化研究进行文本分析阐释”。将文学文本与宏观和微观的历史文化语境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更能洞察文学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对国外理论大家的观点并不盲从,而是辨明其理论体系的出发点和核心点,择其合理之说加以利用。例如,作者对雅各布·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和斯蒂芬·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有关文艺复兴时期自我概念的相关讨论,便可见一斑。

张敏博士是一个能挑战自我的年轻学者。她硕士研究生期间主攻当代英国小说,2012年9月进入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后,她毅然决然地将研究兴趣转向英国16~17世纪文学。现在许多年轻学子喜欢研究现当代外国文学,对中世纪文学、早期现代文学有一种畏惧感。张敏不仅选择研究巴罗克时期的英国文学,而且选择了国内学界经常论及但未曾进行深入研究的赫伯特作为研究对象。她笃学慎思,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消化吸收,内化为自己知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经过四年的寒窗苦读,她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得到了评审专家和答辩委员会专家的一致好评。获得博士学位后,她在家庭生活和学业追求上也捷报频传,作为曾经的导师,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和自豪。我相信,以她踏实的学风和良好的科研潜力为基础,定能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为推动中国的早期现代英国文学研究奉献力量。

是为序。

刘立辉

2018年11月于重庆北碚嘉陵江畔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