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清华精神 (代序)

永远的清华精神
(代序)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岿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

这段清华校歌(1923)的首段歌词,真实地记录了20世纪20年代的清华大学,正朝着一所“中西兼容、古今贯通”的国立大学坚定地前行。在此之前,1914年11月,梁启超曾以《君子》为题作清华演讲,他以《周易》的两个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激励年轻学子发扬中华之美德,担天下之责任。从此,“东西文化,荟萃一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成为一代代清华人的“自强梦”和“强国梦”。

“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今天,当一批批莘莘学子走进清华校园,令人心旷神怡、心向往之的不仅仅是泱泱清华园的清朗俊秀、舒展挺拔,更是其正在形成的世界一流、中国风格、清华特色的治学传统、教育理念和学人风范。2014年,《清华大学章程》正式发布,经过一个世纪的风雨洗礼,清华的办学理念和教育传统在继承和创新的双轮驱动下,愈加焕发出时代的光辉:“学校坚持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实施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为主,实行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学生具备健全人格、宽厚基础、创新思维、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

从清华学堂“以培植全材,增强国力为宗旨”、“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之方针”,到梅贻琦提出“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从蒋南翔强调“又红又专,全面发展”、“干粮加猎枪”到21世纪初学校提出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从“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学术理路,到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培养战略,清华大学始终都与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复兴同呼吸、共命运,并在一次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历史转型中,积聚和凝练了清华特有的办学理念和学术传统,清华也因此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术大师、兴业之士和治国英才,真可谓杏坛飘香、桃李满天下。

新世纪以来,世界高等教育面临着价值危机的严峻挑战,中国社会也经历着深刻的历史转型。提高国民尤其是高校师生文明修养和文化自觉的任务,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随着中国大国地位的全面提升,中国正在进入自主创新的新时代,清华等国家重点大学必将加速培养具有现代科学素养、人文关怀及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而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和中国的崛起,愈发要求未来社会的栋梁在植根民族文化沃土的同时,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和传承创新的自觉和潜力。大学教育也因此需要从一般课程教育和知识传授,走向价值观、文化观和方法论教育;大学作为融知识、能力、素养和价值塑造为一体的文化与文明的最高殿堂,应不断创造条件以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的天赋潜能和创造力,提高全体学人的综合素质。

水清木华,钟灵毓秀;严谨求实,传承创新。面对全球化的多元挑战和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性机遇,清华大学作为首屈一指的中国名校,将在新一轮的思想启蒙、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伟大征程中做出什么样的历史性承诺和担当,是每一位清华人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清华大学将与中国其他的大学一起,在中国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的伟大征途中,从中国国情和本校经验出发,将世界文明视野与中国本土目的相结合,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和做法,探索并提炼出具有国际影响、中国特色和清华风格的大学理念和实践范本,并将之贡献于世界。

在本演讲集即将付梓之时,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模式的探索终于有了新的突破,学校于2014年9月11日正式批准成立了新雅书院(通识教育实验区)。经过近一个月的推敲斟酌,“新雅”二字脱颖而出——“人文日新、渊博雅正”——新雅书院将借助清华人文和科学精神的深厚底蕴,发挥清华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资源优势,探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有效方法,从而在创建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努力形成人才培养与人才成长的新格局。

本演讲集汇聚了十篇回忆畅想清华精神和治学风范的演讲全文,读者从中可以管窥清华大学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在“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综合创新”的历史进程中所留下的一串串清晰坚实的脚印。

2015年是《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创办十周年,谨作此序,以为纪念。

衷心感谢所有演讲人、主持人和为本系列“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做出贡献的各位学长、学友、同事和同学们。

曹莉

2014年11月29日写于新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