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

少年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1]。夕阳岛外[2],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3]生疏,酒徒[4]萧索,不似去年[5]时。

【注释】

[1]乱蝉嘶:别本作“乱蝉栖”,可是蝉本来就小,栖在树上,如何可见?当以“嘶”字为是。[2]岛外:别本作“鸟外”,长安附近不当有岛,似以“鸟”为当。[3]狎兴:冶游的兴致。[4]酒徒:好酒之人,白居易《衰病》有“病别荒狂旧酒徒”句。[5]去年:别本作“少年”,似较佳。

【词牌说明】

小令,双调五十字。此牌见于晏殊《珠玉集》,因“芙蓉花发去年枝”一首有“长似少年时”句,因而得名,此外还有《玉腊梅枝》《小阑干》等别名。体例很多,都以晏词为本,增添一二字。

【语译】

长安古道,马行迟缓,高耸的柳树上,秋蝉在胡乱地鸣叫着。放眼望去,夕阳在岛屿之外,秋风扫过原野,天穹低垂在头顶上。

天边的云彩散去无踪,从前的约定要如何才能遵守?如今我游冶的兴趣已经生疏,同饮的朋友四散飘零,现在的心情,已经和去年不太一样了啊。

【赏析】

有人说,这是一首怀人词,但就字面上来看,并没有确切的证据,似乎只是词人临秋而感,抒发对自己身世的悲戚而已。

开篇先写古道上马行迟缓,是不是词人自己骑着的马,还是看到别人骑着的马,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用马迟的景和蝉鸣的声,来表达自己烦闷而踌躇的心理。下一句“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也是同样的用意,但“岛外”一词殊不可解,长安附近,哪里会有岛屿?倘是指黄河中的小片陆地,也当用“洲”字为是。别本作“鸟外”,比较可信——夕阳缓缓落下,归鸟掠过天际,这种景象确是和词人所要表达的情感相吻合的。

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但过片仍以景来过渡,写“归云一去无踪迹”。白居易《花非花》中有“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句,晏殊在《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中化用为“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因此会有人根据此句,认为词人是在怀念某个女子。但就字面上含义来看,这里或许只是纯粹的写景,或许只是表述离别的感伤,所指未必就是女子。后句“何处是前期”,既可能是对他人,尤其是某位女子的约定,也可能是自己对自己的期约。

再往后“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去年时”,是说自己的心情已经和过去不同了(不管是“去年”,还是别本作“少年”,都是泛指过去),既没有寻花问柳的兴致,也没有饮酒作乐的想法了。叶嘉莹先生认为此词为柳永晚年所作,他在秦楼楚馆中辗转半生,等到晚年,世情渐淡,仕心又起,想要摆脱目前的境况,再去谋个一官半职,因此见秋景而发兴,此论是有一定根据的。开篇“长安”既可能是实指,也可能是指代都城。

终究对于当时的士人来说,学文是为了做官,为了报效天子,“浅斟低唱”不能作为毕生的事业,“白衣卿相”总会被人瞧不起,柳永也未必能免俗啊。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