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

晏殊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1]。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作者介绍】

晏殊(991~1055年),字同叔,北宋名臣,也是前期“婉约派”的重要词人。他十四岁中进士,在宋真宗朝累官至左庶子、翰林学士,深得真宗的信用。仁宗继位后,晏殊宠遇不衰,最终在庆历二年(1042年)以枢密使加平章事,成为宰相。他性情刚直,自奉清俭,能够荐拔人才,范仲淹、欧阳修等名臣都出自他的门下。六十五岁病逝以后,仁宗亲自往祭奠晏殊,追赠司空而兼侍中衔,谥号“元献”,可以说极尽尊荣。

晏殊能诗善词,文章典丽,也工书法,而以在词上的成就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他的词吸收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清丽风格,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誉为“北宋倚声(词)家之初祖”,主要作品收录在《珠玉词》中。

【注释】

[1]亭台:别本作“池台”。

【词牌说明】

小令,源自唐教坊曲,因为词牌的本意是指西施浣纱于若耶溪畔,所以也写作《浣溪沙》或《浣沙溪》。本分平仄两体,唯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为唐人韩偓所作,别有《小庭花》《满院春》《东风寒》《醉木樨》《霜菊黄》《广寒枝》《试香罗》《清和风》《怨啼鹃》等二十多种异名。此外,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

【语译】

听一曲新词饮一杯酒啊,还是去年的天气,还是旧时的亭台。只不知夕阳西下,要几时才能回返?

以无可奈何的心情愁看这花儿飘零,燕子再次飞来,恍惚间似曾相识。景物未变,人事已非,我也只能在小园中踏着落花飘香的幽径而黯然徘徊。

【赏析】

同样写春景日暮,落花飘零,感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但晏殊此词却与其他的怀人词、离别词不同,忧伤独淡,别显雍容。作为太平宰相,他的心情和情感外露的方式,当然是和江湖飘零客、仕途失意人截然不同的。

首句并没有明确的时间标示,饮酒听唱,既是去年事,也是今年事,既是往昔事,也是如今事,不仅如此,就连天气和所处的亭台也都毫无差别。景物相同,事也相同,只是人却不同了,所以词人才要突然慨叹说“夕阳西下几时回”。这就和探问“送春春去几时回”一样,并不期望回答——冬季过去,春季重返,黑夜散尽,红日重升,还需要回答吗?这只是表达时光飞逝,今日已不同往日的一种设问方式而已。

下阕开篇就是两句千古佳对,杨慎在《词品》中说是“天然奇偶”,卓人月在《词统》中说是“实处易工,虚处难工,对法之妙无两”,也就是说实词是容易对偶的,虚词对偶最难,但这两句以虚对虚,以实对实,天然佳妙,已经达到对偶的最高境界了。抛开文字工整暂且不论,这两句在意境上,也属上乘佳作。

花落去,燕归来,这本是愁词常用语,妙处就在加上“无可奈何”和“似曾相识”两个人人常用,而又很少有人能将其联系起来的词组。时光流逝,落花满地,这是自然规律,以人力是无法挽回的,所以才无可奈何;燕子归来,恍惚之中,似曾相识,或许就是去年饮酒听歌时见到同一只吧?但是燕子能够归来,去年与我同在此亭台中把酒言欢之人,又到哪里去了呢?词人无奈之下,感怀之际,也就只好独自徘徊了——一个“独”字,更突出了物是人非的主题。

全词笼罩着忧伤,但这种忧伤是很淡雅的,词人仅仅是“无可奈何”而已,并没有沉痛到“病酒”,以致“酒入愁肠”,也没有自伤到“临晚镜”,空见“朱颜偷换”。浓烈的感情有时候就仿佛狂风暴雨一般难以持久,只有淡淡的哀思才足够隽永,如微风,如细雨,直润入读者的心中。

【对照阅读】

浣溪沙

徐邈能中酒圣贤,刘伶席地幕青天。

潘郎白璧为谁连?

无可奈何新白发,不如归去旧青山。

恨无人借买山钱。

同样一首《浣溪沙》,在豪放派旗手苏轼笔下,又是另外一种风味了。有趣的是,苏轼此词在同样位置也用了“无可奈何”,只是以“不如归去”为对。同样以虚对虚,同样工整,倘若没有晏殊珠玉在前,或许这一对也将广受赞誉吧,可惜品其滋味,终究还是不如“似曾相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