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首隶宗泽
在宋金交战时期,两军之中扛旗的将士,通常被称为旗头。“旗头本执持大旗,麾众当先者。”也就是说,旗头是一支队伍中最骁勇善战的人。在双方交战时,旗头起着号召和引领本方将士冲锋陷阵的作用。俗话说: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旗头,就是行军队伍的头。“旗进则众进,旗退则众退”,在厮杀激烈的战场上,处于众目睽睽之下的旗头,很容易成为对方军队重点攻击的对象,因此,担当旗头,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虽说充当旗头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岳飞不但毫不惧怕,反而以此为荣。在抗击金兵的战斗中,他多次主动请缨,在宋军中担任旗头这一重任。
战斗之中,身为八品秉义郎的岳飞每每身先士卒,带领手下将士冲锋陷阵,多次在战场上攻坚克难,打败不可一世的金国军队,从而赢得战斗的最终胜利。后来,纵然身居更高级别的职务时,岳飞依旧是带头冲锋在前,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拼杀。为了救国救民,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在一次战斗中,岳飞的参谋黄纵目睹了岳飞作为旗头,带领将士们奋勇杀敌的激烈场面。作为与他并肩战斗的战友和部下,黄纵非常担心岳飞的安危。为此,他竭力劝阻岳飞不要再担任旗头:“秉义郎大人,金国的军队十分狡诈,您若亲自担当旗头指挥作战,一旦被敌人认出,势必被全力针对,若万箭齐发,恐遭不测。”
岳飞知道黄纵的良苦用心,但他并没有按照黄纵的劝阻去做。他以为,自己从小习武,练就了一身本事,为的就是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报效祖国,此时不用,更待何时?何况,自己亲身经历过数十次大大小小的征战,深知作为军中头目,在指挥作战、破阵杀敌上担负着的重大责任。因此,在后来的征战中,岳飞依旧以八品秉义郎的身份主动充当旗手,冲杀在前,以此来鼓舞全军将士的斗志,激发将士奋勇杀敌之心。
与此同时,作为河北兵马大元帅的康王赵构则是另一种状态,他对金军可谓是畏之如虎。因此,虽然身负救援开封的重任,却生怕河北兵马大元帅的名声过大,招来金兵的攻击,从而危及自己的安全。于是,他绞尽脑汁,谋求与金军讲和途径。而他所信任的副元帅汪伯彦也是一个贪生怕死之徒,只知一味地溜须拍马,围着赵构转,缺乏军事上的雄才大略。汪伯彦早已摸透了赵构的心脉,便竭力劝说赵构,及早离开战事频繁的相州,迁移到更为安全的地方去。在选择逃避的问题上,汪伯彦与赵构心有灵犀。于是,两人经过一番精心的谋划,将转移的目的地确定为北京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县)。
赵构随即大张旗鼓地对外声称,要派刘浩率军做先锋部队,领兵南下溶州(今河南省浚县)和滑州,去解开封之围。但实际上,这只是为了迷惑金军,赵构真正的目的,是以此来掩护他们向大名府方向逃离转移。
靖康元年(1126年)十二月十四,宋军的大部队在刘浩的率领下从相州出发,声称去救援被围困的开封。部队出发时,赵构和汪伯彦仍然对已经出师的军队隐瞒真情,谎称南下汤阴。但是,部队很快调整了行军路线,转而向临漳县方向进发。行军方向所出现的巨大偏差,让宋军将士无不感到莫名其妙。就这样,赵构和汪伯彦避开了李固渡的金军大营,转移躲避进了大名府。
赵构到达大名府后,立即下令河北各路兵马到此集结。河北兵马副元帅宗泽,首先率领自己所部两千兵马赶来。
出生于1060年的宗泽,当时已经66岁高龄了,乃是宋朝的一员功勋老将。其字汝霖,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市)人,是宋朝著名的抗金将领。
宗泽一见到赵构,就竭力劝说他派兵去解救被困已久的京城开封,但赵构对他的劝说根本不屑一顾。不久,信德府知府梁扬祖率领张俊、苗傅、杨沂中及三千人马也赶到了大名府,河北路的其他几支宋军也都来会合,刘浩所部也在其中。由于宗泽的直言相劝惹恼了赵构,导致赵构非常讨厌宗泽,于是借故不让他参与大臣议事,并假意派他去攻打解救开封,以远离自己的身边。
宗泽满怀一腔热血,毅然承担起了救援开封的重任。他以武显大夫陈淬为都统制,将所部一万兵马分为前、后、中、左、右五军。由于刘浩担任宗泽大军的前军统制,岳飞也自然而然地列入了前军编制。从此,岳飞成为宗泽的一员部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