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为赴英留学而努力

第11章 为赴英留学而努力

1887年我完成了中学阶段的学业。当时是统一考试,考试在阿赫梅达巴和孟买两地举行。由于当时学生家境一般都很贫困,所以卡提亚华的学生大都就近应试,我也一样。我第一次独自一人从拉奇科特去阿赫梅达巴参加考试。

中学毕业以后,家里要我进大学继续深造。八万纳伽和孟买都有大学,因为前者花费比较少,我决定去进萨玛尔达斯学院继续读书。但去了以后我遇到了重重困难。我听不懂教授讲的是什么,更谈不上有兴趣了。当然这不能怪他们,这个学院的师资是拔尖的。可是我觉得我是那么的愚笨,一学期后我就回家了。

马福济·达维是我们家的老朋友和顾问,他非常机敏而且颇有学问,他是婆罗门。我父亲去世后,他还和我们保持着联系。在那个假期,很凑巧他来探望我们。他知道我在萨玛尔达斯学院读书。在与我母亲和大哥的交谈中,问到我的学习情况,并说:“现在时代在变化,你们要接受适当的教育,否则很难继承令尊的事业。既然这个孩子还在读书求学,那么就应当让他继承父业。他应当再读四五年书,这样才能够取得学士学位,但是这个学位只能使他获得一个月薪六十卢比的职务资格,要当帝万可能不成。如果像我儿子一样也去学习法律,那样花的时间会更长。到他毕业的时候,帝万职位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一定会有不少律师往那里挤。与其这样还不如让他去英国去留学。我儿子柯华尔朗说,在英国做律师很容易。不出三年他就能回来,花费也只是四五千卢比。想想看,一个从英国回来的律师有多么神气和受欢迎啊!到时候都用不着自己去谋求什么,帝万的职位会自动送上门来。我强烈建议你们现在就送莫罕达斯去英国。我儿子在英国有许多朋友,他会给他们写信,去那里莫罕达斯不会有什么困难的。”

约希吉——我们总是对上了年纪的马福济·达维这样称呼——转身,诚恳地问我:“与在这里读书相比,难道你不愿意到英国去吗?”当然,这是我最向往的事了。本来我就感到这里的功课有些难以应付,所以当听到这个建议的时候我非常兴奋,并要求最好尽快送我去。但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很快通过考试。我还想让他们送我去学医呢!

哥哥马上说:“父亲主张学医,但他希望你去做律师。他曾经说:解剖尸体的事我们毗湿奴信徒不能做。”

约希吉也赞同我哥哥的想法,他说:“我倒不像甘地吉那样不主张你当医生。我们的《沙斯陀罗》[《沙斯陀罗》(Shastras),梵文,印度古代经典的总称]并不反对行医。不过你如果取得了医科学位也当不了帝万,而我希望将来你能当帝万,或着取得比帝万更好的职位。唯有如此,你才有能力照顾你们这个大家庭。如今时代变迁飞快,日子一天难过一天。因此做律师倒不失为一个好出路。”他又对我母亲说:“我该告辞了。好好考虑一下我的建议吧。下一次再来的时候,希望听到他准备去英国的消息。需要我做点什么,尽管说。”

约希吉走后,我便在心里设计宏伟理想了。而我哥哥考虑问题倒是很实际:如果送我去留学,旅费怎么筹集呢?再者像我这么一个年轻人只身去国外,能让人放心吗?

我的母亲只是感觉心里乱糟糟的。她不愿我去。她借口说:“如今叔叔是家中的长辈,凡事应该和他商量商量。这事儿应该征得他同意,那时我们再考虑。”

我哥哥另有打算,他说:“在波尔班达邦我们有一定的地位。现在,政务官是李立先生,他对我家很敬重,对叔叔也很不错。请他举荐由政府资助你去英国留学,这种可能性很大。”

我觉得哥哥的主意很对,于是我便动身去波尔班达。因为当时没有铁路,我雇了一辆牛车先到度罗基,再从度罗基改骑骆驼,到波尔班达。这是我平生第一次骑骆驼赶路。留学英国的强烈愿望使我这个胆小鬼曾经的胆怯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到达波尔班达后,向我叔叔行了礼,并告诉他我的打算。他沉思后说:“我不知道你去英国留学与我们的宗教信仰会不会矛盾。我听到的一切,让我开始怀疑。我见到的那些大律师,我看不出他们和欧洲人在生活上有什么差别。他们对饮食没有任何禁忌,嘴上雪茄不离。他们穿衣跟英国人一样让人感到丢人。这一切和我们的家族传统格格不入。过不了多久我要朝圣去,也没有多少年活头。在我风烛残年之际,我敢答应你去英国吗?但是我也不想阻拦你。关键还要看你母亲的意见,如果她让你去,那么,祝你一路平安!告诉她我不干预此事,并为你祝福。”

“我也期望您能这样,”我说,“我现在要想办法征得母亲的同意。不过,您能不能向李立先生引荐一下我?”

“我怎么能这样做?”他说道。“但是他人很好。你可以向他说明你的亲属关系,直接约他面谈,他肯定会见你,还会给你帮助。”

我不知道叔叔为何不写引荐信。我想,他对我去英国很勉强,表示不同意,可能因为他觉得出国不合宗教信仰。

我自己给李立先生写了一封信,他让我去他的住所。他在上楼梯的时候见了我,最后说:“你大学毕业后再来吧。现在不能帮你。”然后他急匆匆地上楼去了。我是做好准备去见他的,而且也精心学了几句话,准备对他说,见到他的时候我向他深深作揖、合掌致敬。但是这些都是枉然!

我返回到拉奇科特,告诉了此行的一切经过。我和约希吉商量后,他说如果必要,宁可举债。我提议将我妻子的首饰变卖,大约能弄到二三千卢比。我哥答应想办法筹钱。

但是,我母亲还是不同意。她做了调查,有人告诉她,年轻人去英国后就会堕落。也有人说他们吃肉,说他们没有酒无法生活。“你知道这些吗?”她问我。我说:“您不信任我吗?我决不撒谎。我发誓这种事我不干。如果真的这样危险,约希吉会让我去吗?”

母亲说:“我可以信任你,但是你那时已经去国外,让我如何放心?我不知道该怎样才好。我得问问贝恰吉·史华密的想法。”

贝恰吉·史华密原来属于莫德·班尼亚种姓,现在已经是耆那教僧侣。他和约希吉都是我们的家庭顾问。他帮我说服我母亲,他说:“我要这孩子郑重起誓,他如果能够做到,就可以让他去。”他为我做证,于是我发誓不喝酒、不接触女人、不吃肉。立下这三个誓言,母亲便允许我去英国了。

我的中学为我办了一个欢送会。在拉奇科特对一个青年人来说,去英国留学确实不平常。在参加欢送会之前我写了几句答谢词,可结结巴巴没法念出口。我记得在致辞时,我的头脑发昏,全身颤抖。

我带着亲人们的祝福动身前往孟买。从拉奇科特去孟买,我还是第一次,由哥哥陪伴着我。但是好事多磨,到孟买以后,我又经历了许多波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