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中华民族的节日是和我国特有的农历(夏历)时令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节令。

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以及夏至、冬至、春分、秋分为八节。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到现在的二十四节。我国是最早进入农耕生活的国家之一,二十四节气可以说是古代劳动人民掌握农事季节的经验总结,是对农业生产的贡献。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淮南王刘安所撰的《淮南子》。

二十四节中有许多佳节,这便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节日。细查起来,节日、时令、生产三者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比如“年”。年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熟谷”;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金文中的“年”字,也是谷穗成熟的样子。可见年原是预祝丰收的喜庆日子,后来又逐渐成了岁的代称。岁,原指岁星。古人根据天象纪年,认为岁星每年行经一个星次,即所谓星岁纪年法。东汉以后使用了更为精确的干支纪年法。岁就从原来星的名称转化为时间概念——年。久而久之,农历除岁(十二月三十日)、元日(正月初一)就成为我国重要的节日。

由于古代生产条件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对于一些自然现象解释不清,更排除不了自然灾害对于正常生产、生活的干扰、破坏。因此常常举行一些仪式,以表示敬神和驱除不祥。还以“年”为例。

上古的原始公社时代,辛勤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到了岁尾年初之际,用他们的农猎收获物祭祀众神,供奉祖先,感谢大自然的赐予以及祖先的荫庇。这一仪式叫“腊祭”。“腊祭”期间,人们不干活,聚饮联欢,歌舞戏耍。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腊祭”演变为过年,“腊祭”的各种形式也成了过年的各项内容。

我国汉族的主要节日有正月初一的元日;正月初七的人日;正月十五的上元(元宵);春分、秋分时节的春、秋二社;清明前的寒食;五月初五的端午;七月初七的七夕;八月十五的中秋;九月初九的重阳;冬至;腊月初八的腊日;大年三十的除夕。这些个节日不是某一个时代的,而是从古至今延续下来的。所以纵观我国的节令,可以从侧面了解到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增加我们对这个民族的认识。进一步说,节令的形成、发展与民族文化有着极密切的关系,是我们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宝库中的组成部分。这就涉及了节令诗。

诗歌和节日文化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早在殷商时代就伴随着音乐舞蹈出现了,它的基础就是当时较为发达的社会生活。最早的歌舞是向神祈雨的仪式的一种内容。我们的祖先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节令,相应地也就产生了歌咏节日的诗篇。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一篇《郑风·溱洧》是吟咏“上巳”节日的。诗中描写了一群男女在三月的上巳日来到淙淙流淌的溱、洧水边,举行修禊仪式。修禊就是手拿泽兰招魂续魄,拂除不祥。诗歌生动、活泼,情趣盎然。汉代时,将“上巳”规定在三月三日,以后这一天就成为人们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好日子。

随着诗歌这一文学形式的不断发展,题材也更加广泛。但是吟咏岁时节序始终是诗人们喜爱的主题,而且愈来愈多,特别是在唐代以后。这期间的节令诗,已不是单纯地吟咏节令了,而是包蕴着诗人的种种情怀。

古时候,交通极不发达,人们要远行就得忍受怀亲、思乡的痛苦。尤其是在过节时,眼看人家团聚,共享天伦,自己却孑然一身,更觉凄凉。此时,那些文人墨客定会诗兴大发,诗句顺口而出。这类诗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了千古绝唱。由北朝入隋的北方著名诗人薛道衡出使南陈,赶上人日,写了《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南朝诗人江总在长安做官,晚年时回归扬州。在途中逢重阳写下了“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人篱下菊,今日几花开”的著名诗句。二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是受节日氛围之感发,睹物思归,抒发了自己不可抑止的思乡之情。

在封建社会的各个朝代中,不乏有远见、有骨气的正直之士。他们与统治者颇不合拍,对统治者的一些做法,对黑暗的社会现实有所不满,有时就用诗歌进行讽谏,温和一些的就借题发挥,作诗加以讽喻。唐代韩翃的《寒食》就是一首著名的讽喻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节是由战国时晋传下来的。介之推功高而不受禄,隐居在绵山。晋文公派人找寻他,为了逼迫他出来,就放火烧山。介之推最终烧死在绵山中。为了纪念他,晋文公下令每逢此日,全国不举火,吃寒食。唐代,寒食禁火甚严,这一天官府常到民家把鸡毛插入灰中查验,如鸡毛焦煳就要治罪。但是皇帝的近臣却可在皇帝的特许下提前举火。诗人韩翃生活的时代,宦官当政,他们甚至可以废立皇帝,招致了朝野的不满,诗人就写了这首借汉喻唐的讽喻诗,言简意深,不露痕迹。

当然,节令诗中的主流还是那些直接叙写岁时习俗的诗篇。这些诗为我们涂抹了一幅色彩纷呈的节日画卷。这里有饶有趣味的风土人情,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有独特鲜明的节日服装,还有颇具讲究的节令饮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代王安石《元日》)。诗人把过年的习俗都融汇在诗里,饮屠苏酒、贴春联、放爆竹,更重要的是诗人在除旧布新的换岁之际,提示给人们的那种蓬勃向上的朝气。“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埘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唐王驾《社日》)这是既静且喧、令人回味的乡村春社图。虽然看到的是“家家扶得醉人归”的画面,但让人徘徊脑际的却是热闹非凡的春社场面。“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唐韦应物《观田家》)一声春雷,惊醒了尚在冬眠的万物,大地复苏,人们又开始了一年的劳作。“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稍加品味,你不觉得你和诗人同样置身于那强烈的清明的节日氛围中了吗?

总之,节令诗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绝非一个短短的序言所能概括清楚的。我们谨把这本小书奉献给您,请您去探讨中华民族艺术宝藏中的这两种姊妹文化——节日与节令诗。

张敏

清 何绍基 行书七言联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