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海大院有真爱

陇海大院有真爱

39年前,一场大病,酷爱体育运动的高新海成了高位截瘫的残疾人。他是不幸的,然而他也是幸运的。

1951年高新海出生在郑州一个铁路工人家庭。父亲参加过抗美援朝,曾在郑州开火车,1960年支援边疆建设远离家乡到了乌鲁木齐机务段,母亲带着他们兄妹几个一直生活在郑州陇海大院。高新海性格开朗,体格健壮,从小就喜欢足球运动,还是郑州火车头少年足球队的守门员呢。星期天、寒暑假,凡是休息日都能看到他和小伙伴们活跃在足球场上的身影,那些日子甭提多开心了。

1970年已经长成大小伙子的高新海和同学们一样,带着美好的梦想下乡锻炼,来到郑州郊区的沟赵公社五七青年农场接受再教育。受家庭教育和环境影响,高新海很知道关心人、疼爱人,农场的青年人都喜欢和他在一起,大小事都要听听他的意见,大家亲切地称他“三哥”,这个称呼来自他在家排行老三。天有不测风云。1976年初春,高新海疑似感冒发烧,他没有在意这点小病,照样出工下地, 想凭着健壮体质硬扛过去。哪知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几天过去了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倒急剧恶化,转为急性横贯性脊髓炎,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失去了行走的能力,这意味着他将面临一条艰难的人生路。

高新海躺在床上再也站不起来了,这无情的打击顿时让这个刚强铁汉想到了很多。他想到了今后的生活着落,想到了治病所需要的资金来源,想到了如何摆脱对家人的拖累,他失去了生活的勇气甚至想到了死。

位于陇海路上的陇海大院始建于1913年,居住的是与铁路有着割裂不开情感的人群,“一人有难大家帮,邻里之间有真爱”成了大院多年来的良好风气,再难的事到了陇海大院就不是难事。高新海患上疑难病症的消息在大院传开了,一时间左邻右舍都来问长问短,帮助他寻医找药,哪怕有一线希望也要争取,期待着奇迹出现的那一天。更让高新海不能忘记的是这些好邻居们帮他重新点燃了希望之火,精神又重新振作起来,虽说再也不能叱咤在足球场上,可他完全可以用另一种生活方式享受生命的快乐。

重病的高新海成了邻居们的牵挂,儿时的伙伴们更加亲密了,大家都把照顾“三哥”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明确分工,不离不弃,还按政策规定帮他解决了生活资金来源问题,要让高新海与大家一起共享人间欢乐。这不是一天两天,这不是一年两年,至今整整39年了,14000多个日日夜夜,陇海大院演奏着一曲连绵不断的精神文明之歌。

从小在一起长大,今年已是65岁的樊石头是高新海的铁哥们儿,半个多世纪以前上学都在郑州铁路第二小学,同时进了郑州火车头少年足球队,还担任了这个小小足球队的队长,两个发小情同手足,比亲兄弟还要亲。突然间看到高新海只能躺在床上,心里怎么也不是滋味儿,他主动担起了护理高新海的任务。下了班就往高新海家里跑,给他翻身换尿布,陪他外出看病找医生,帮他做康复训练,这一干就是39年。退休以后的樊石头成了高新海的专职护理员,脏活累活他都干。邻居周喜荣是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医生,定时到高新海家给他打针换药。周医生年龄已大,把接力棒传给了也在医院工作的儿子任韬,一代新人成了高新海的忠实服务者。常思军是郑州铁路公安处的一名干警,工作有经验,办事有主见,思维敏捷,负责全面协调,大事面前都是商议之后听他决断,安排得有条不紊,表现出一个铁路警官的果敢和干练。这么多年,在陇海大院为高新海服务的人自觉形成了一个小团队。理发洗头有铁通公司的赵新义,洗澡搓身有退休员工王志平,做饭有郑州机务段的孙豫生,买菜、买面、买酱油醋有老邻居贾留成,对外联络是社区主任井勇的事,还有更多的在职和不在职的好心人刘万顺、杨继增、王家新、陈会云、许兰生、巴树森等,他们都是服务队的一员。更可喜的是,与陇海大院一墙之隔的郑州101中学(原郑州铁路一中),几年前成立了志愿服务队,自觉加入了这个服务行列。这是一个富有爱心的群体,这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团队!

陇海大院好邻居们的事迹慢慢传开了,感动了生活社区,感动了大河两岸,感动了中原大地。2013年国家一级作家、编剧孟宪明深入社区采访,根据陇海大院无私奉献好邻居的事迹,创作成《好好活着》电影剧本。“好好活着”是高新海的母亲临终前留给他的最后一句话,是妈妈在生命的尽头对儿子的一种期待。这部影片上映之后,陇海大院的故事迅速传开,他们那一颗颗火热的心温暖了神州大地。

陇海大院的事迹以高票入选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三十九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鸽子飞走了还会回家,人们聚在一起,就不再离开”的颁奖词,是对陇海大院的最好褒奖。让我们永远记住,郑州陇海大院有这么一群好心人。

2015年3月6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