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勤敬,远骄佚

曾国藩终其一生把“勤、俭、谦”作为自己家风的核心,他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家风,主要是考虑到自己门第显赫,唯恐家中人沾染奢侈、懒惰及骄纵的恶习。这是在洞悉人性的基础上做出的理性选择。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该为自己的家庭确立一个家风主心骨。

遵勤敬,远骄佚

诸弟在家,总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侄,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者,败家之道也,万望诸弟刻刻留心,勿使后辈近于此二字,至要至要。

各位弟弟在家乡,应该教子侄辈必须坚守“勤敬”家风。现在我在外面官场得意,咱们家既然有了权势,那么家中的子侄辈最容易被骄奢淫逸所毒害。“骄佚”这两个字,正是千年以来的败家之道,所以我迫切希望各位弟弟每一时刻都要留心,千万不要让咱们的后辈靠近这两个字,这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啊。

咸丰四年九月十三日

唐代诗人杜荀鹤有一首诗:“泾溪石险入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大意是说,一个人在取得成绩时千万不要得意忘形,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永保做人的本色。曾国藩也正是深知这一道理,所以虽然位居高位,却时常提醒自己以及家人,一定要坚守“勤敬”二字。

纵观中国历史,曾有过很多有名望的官宦之家,但多数都兴旺不过三代,而曾国藩家族却能够代代人才出,不仅曾国藩的儿子个个成才,连孙子辈也出了曾广钧这样才华横溢的诗人,而在曾孙辈中,还有曾宝荪、曾约农这样有影响的教育家和学者。不得不说,这是家风的力量,也是曾国藩一直强调的“勤敬”的力量。

曾国藩之所以特别强调“遵勤敬,远骄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他在官场的显赫地位不是生而有之,而是靠着自己数十年寒窗苦读,以及在官场的步步经营得来的,饱尝艰辛的他深知这一切的来之不易,所以倍加珍惜。其二,曾国藩在官场之中亲眼目睹了很多官二代挥霍败家的现实,所以对“骄奢”一事深恶痛绝。他深知这是人的本性使然,所以常告诫自己的子孙,一定要戒骄戒佚。还对家人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家里的男人出门必须步行,决不许坐轿或者骑马;而家里的女人,无论老少,都要参与到纺纱织布、养鱼养猪的劳动中去。

至于仗着自己家里在官场有地位就仗势欺人的做法,曾国藩更是严令禁止。包括他本人,作为清末官场上数一数二的大人物,却从来不以势压人。

借着自己在官场的地位和人脉,为自己的家人谋“福利”,身为官场之人,很多人都不能拒绝这种诱惑。可是,当年曾国藩从来不以此来惠顾家人。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曾纪泽赴长沙参加科举考试,曾国藩还特意告诫他不许和考官疏通,在信中写道:“不可送条子,进身之始,务知自重。”此种严于律己、公私分明的做法,实在值得今人钦佩和学习。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就要问了,曾国藩如此严格地要求自己和家人,究竟是为什么呢?他就不能对家人“好”一点么?其实,明白的人都会懂得,他这样做才是真正为家人、后代着想。与其带给家人一时的“福利”,不如留给他们一世的“能力”,当然,这里的“能力”绝不限于谋生的能力,而是一种为人处事的综合素质。曾国藩曾说:“吾不愿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他所追求的“秀才”,不是传统的读书做官的仕人,而是能够明白事理、才德双修的君子。

也是基于这个考虑,曾国藩一直反对置办家业留给后代,他相信,子孙若能成贤才,没有父辈的遗产也能过得很好,可如果是不肖子孙,即使留下再多的钱财,他也会败光。所以,曾国藩曾立下誓言,绝不留钱财于后人。想想现代,有多少父母奋斗一生,目的正在于给后人留下钱财家业?总想着靠自己的家业让儿孙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却不想一想,这样真的是对儿孙好吗?现如今,那些家大业大儿孙却懒惰骄奢的案例还少吗?爱子之心固然令人感动,但爱也是需要智慧的。

勤,是做人必须坚守的第一原则,这是曾国藩一生都在强调的,也是曾氏家风的重要内容。事实上,即使是位居高位时,曾国藩还不忘在京城购买各种北方的蔬菜种子寄回家,让家人种植,还要求家里的子弟们,亲自拾柴、收粪。这在外人看来简直不可理解,但正是这样的严格和坚持,才使得曾氏家风没有流于空洞的口号,而是化为了实际行动,得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可以说,正是在曾国藩所制定的家规的约束下,曾氏的家庭教育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曾氏家族涌现出大批的人才。而在现代社会,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也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推崇,用曾氏家风来武装我们自己的家庭,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兴旺之家。

傲是凶德,惰是衰气

家中雇长沙园丁已到否?菜蔬茂盛否?诸子侄无傲气否?傲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戒惰莫如早起,戒傲莫如多走路、少坐轿。望弟留心儆戒,如闻我有傲惰之处,亦写信来规劝。

家中雇请了一位来自长沙的园丁,现在已经到了吗?咱们家种植的蔬菜长得茂盛吗?各位子侄有没有傲气凌人的恶习?要记住,傲是凶德,惰为衰气,这两个都是败家之道。

改掉懒惰的恶性,我认为没有比早起更有效的了;戒除自己身上的傲气,我认为什么都比不上养成多走路、少坐轿的好习惯。希望各位弟弟都能留心改变自己,如果你们听到我身上有傲和惰的事情,也一定要写信来规劝我。

同治元年七月十四日

如果有骄傲的资本,你会情不自禁地去骄傲吗?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毕竟骄傲的感觉是比较“愉悦”的。可是,在骄傲的同时,还能够考虑到这骄傲对长远一生是否会有负面影响的人,又有多少呢?同样的道理,如果能够犯懒—只享受生活而不必劳动,还有多少人依然能够做到勤劳呢?

骄傲与懒惰,乃是人的本性使然。这是人性的缺憾,也是最容易导致人生堕落的根源。曾国藩在家书中特别强调,“傲是凶德,惰是衰气”,就是深知“傲”和“惰”有多么可怕。所以,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对家人的要求也从不松懈。

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意思是说,世界上的庸人,大部分是因为懒惰导致的;世界上的才子,大部分都是因为骄傲失败的。对于这句话,我们可以做更深入的理解,庸人之所以庸是因为懒惰,而他如果做到勤奋,是完全可以走出庸人之境的。同样,幸运而依靠天分成为才子,但如果不知谦虚,不知勤学上进,一样会走向失败。

曾国藩的思想观点非常鲜明,可以归纳为一句话:无论是庸人、才人,皆不可以让傲气和惰性缠身,否则都会走向失败。

很显然,曾国藩绝对是一个未雨绸缪的人,他并不是等到家中一些人表现出傲和惰之后再去教导,使之改过,而是在事情发生之前不断强调,避免发生。比如,他强调戒傲要多走路、少坐轿(现代社会可以理解为少开车),堪称细致入微。而这样的细致,并不表示曾国藩是一个很烦琐的人,恰恰表明了他是真正重视此事,所以不仅从理论上要求家人,还从可操作性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指导。

一个盛水的器皿,水太满会倾倒,一个人骄傲的人也会因为自己的骄傲尝到失败的滋味。反观现代社会,取得一点成就就骄傲自负的人比比皆是,仗着自己或者家人有些地位和权势,就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的人更是随处可见。当他们沉浸在自己满满的优越感里,当他们鄙夷甚至讥讽别人的时候,只顾着享受这种很“愉悦”的感觉了,哪里还会想到这份骄傲对自身的影响呢?“傲是凶德”,是毁掉个人和家庭的利器。

强调戒骄的同时,曾国藩还提出了“惰是衰气”的观点。在写给弟弟曾国荃的家书中,曾国藩告诫弟弟,要想去掉“惰”字,以早起床为第一要义。他不仅这样要求别人,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无论是在京城为官还是带兵打仗时,曾国藩一直保持了深夜方息、黎明即起的习惯。

有付出才有回报,一个人若是懒于做事,就不要妄想能够获得成功。懒惰成性的人,整日好吃懒惰,无精打采,任他有再多的梦想,也注定是一场空。

可以说,曾国藩的一生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受益于他的戒“傲”和戒“惰”。而曾氏家族能够人才辈出,当然也跟倡导戒“傲”、戒“惰”的家风有直接关系。

从家风建设角度而言,我们应该努力践行曾国藩的戒“傲”和戒“惰”,这是对子孙后代的一种警醒和督促。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要从根本上教化孩子,使之成为一个能够自主自觉地追求成长和进步的人。

别让奢、佚、骄害了子孙后代

余在外无他虑,总怕子侄习于骄奢佚三字,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佚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弟切戒之!

现在我在外面处处顺利,没有什么地方可忧虑的。我唯一放心不下的,总是害怕子侄们习惯于骄、奢、佚三个字。一个家庭的败落离不开一个奢字,一个人事业失败离不开放纵自我,让人感到厌恶讨厌离不开一个骄字。希望各位弟弟能够切实执行,并引以为戒。

咸丰十年十月二十四日

读过《曾国藩家书》的人会发现,在他的一封封家书中,经常在重复地讲同样或者类似的问题。比如关于骄、奢,他就曾不止一次提到,从强调、监督,再到提醒,他对子孙的教育可谓是尽心尽力,细致入微。

曾国藩一直坚持以“俭”持家,从不允许自己以及家人奢侈享受,因为在他看来,一个“奢”字足以败家。

曾国藩认为:“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家事忌奢华,尚俭”。他虽然权倾朝野,日常饮食却总是以一荤为主,如果不是有客人来,从来都不会增加为二荤。在衣着穿戴上,更是非常简朴,有一件青缎马褂,他竟然穿了30年。他不仅这样要求自己,还禁止子女们买田置业、衣着华美。

在京城,曾国藩见多了富家子弟奢侈腐化、挥霍无度的事情,便坚决不让子女来京城与自己同住,就算是他的原配夫人,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带着子女居住在乡间。而且,曾国藩还规定,乡下家中门上不许挂“相府”之类的牌匾。他坚持“以廉率属,以俭持家,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他的妻子在家则事事躬亲,纺纱织布,过着清苦日子。

曾国藩有5个女儿,虽然古代有“穷养儿、富养女”的说法,但曾国藩毫不理会,他认为女儿一样要穷养。他5个女儿,从来没有像其他富家小姐一样享受过穿红戴绿的待遇,金银首饰就更不要奢望了。同治三年(1864年),有一日曾国藩最小的女儿曾纪芬穿了一件蓝呢夹袄,配了一条缀青花边的黄绸裤,这是一位已故的长嫂遗留下来的,曾国藩见到后很生气,斥责她说这是奢侈之举,吓得曾纪芬赶紧用三姐的一条绿裤换下来了。

曾国藩还为家中女子制定了一份“功课单”,将全家人召集起来,当众宣读,人手一份,并贴在内堂,日日观摩。曾国藩写给女眷的“功课单”是这样的:

早饭后——做小菜点心酒酱之类(食事)

巳午刻——纺花或绩麻(衣事)

中饭后——做针线刺绣之类(细工)

酉刻(过二更后)——做男鞋、女鞋或缝衣(粗工)

这样勤俭持家的思想,甚至还延伸到了子女的婚嫁之事上。曾国藩认为,选择结婚对象重在品德,绝不能攀附富贵名门。关于女儿出嫁,曾国藩规定嫁妆不能超过200两银子,同时,嫁妆中还包含了他亲手书写的功课单,要求女人嫁为人妇之后仍然要勤俭持家。实际上,曾国藩的女儿们比他期待中做得更好。

对儿子,曾国藩更是从没骄纵过。他曾写信给次子曾纪泽,要求他每天起床穿戴整齐后,必须先向伯、叔问安,把家中所有房子亲自打扫一遍,然后静坐读书。且每天必练一千个字,千字中“俭”字是必练之字。

曾国藩的以俭治家之道,对现代家庭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现代很多家庭在教育子女上,恰恰走上了相反的道路,什么都要给孩子最好的,从衣服、玩具,再到吃喝用品等,唯恐自己的孩子所用不及别人的好。被这样娇惯出来的孩子,奢望他长大后做到俭朴生活已经是不可能了,奢望他长大以后勤奋向上,靠着自己的汗水去博取一个美好的未来,恐怕也是极有难度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从小由着孩子成为一个奢侈的人,长大之后又如何能够成为一个勤俭的人。

曾国藩是一个站得高、看得远的人,所以能够对子女提出“非常”的要求,而我们往往只看到眼前,比如看到别人家孩子穿了名牌,便勒紧腰带也要给自己孩子买,这只是当下对孩子好罢了。曾国藩兄弟五人的家庭,至今一百余年、绵延至第八代孙,共出名望人士240余人。能做到这等程度,正是曾国藩着眼于长远的家风所惠及。

不轻易非议讥笑别人——戒骄第一要义

凡畏人不敢妄议论者,谨慎者也。凡好讥评人短者,骄傲者也。谚云:“富家子弟多骄,贵家子弟多傲。”非必锦衣玉食、动手打人,而后谓之骄傲也,但使志得意满、毫无畏忌、开口议人短长,即是极骄傲耳……言戒骄字,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

那些因为畏惧别人而不敢妄加议论的,大都属于谨慎之人。那些喜欢讽刺批评别人短处的,大都属于骄傲之人。谚语说:“富家子弟多骄,贵家子弟多傲。”事实上,一个人并不是一定要锦衣玉食、动手打人才叫骄傲,只要是经常志得意满、毫无畏忌,一张口就背后说人短长,就是非常非常骄傲了……说到戒骄,我认为以不非议讥笑别人为第一宗旨。

咸丰十一年二月初四日

曾国藩的观点异于常人,在他看来,“因为惧怕别人而不敢妄加议论别人的人”,属于谨慎谦和的人。而这样的人在我们很多人眼里,恐怕属于胆小怯懦的人吧。类似的,曾国藩认为,“喜欢讥讽批评别人短处的人”属于骄傲的人,而这一做法在很多人眼里,还属于优越感的表现呢。

其实,曾国藩是真正看到问题本质的人。他说:“不一定要锦衣玉食、动手打人,才叫骄傲。”这意味着什么呢?不仅那些四处张扬的纨绔子弟是骄傲的,就连很多平常人,当他们开口议人长短时,也已经掉进了骄傲的陷阱。所以,要戒掉一个“骄”字,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不轻易讥讽、取笑别人。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崇尚谦虚的民族,这方面流传下来的智慧结晶有很多,比如“满招损,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对于这些道理,虽然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但真正能够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中去的却很有限,可以说并没有真正让这些智慧为自身所用。

其实,这世上谁又真正拥有骄傲的资本呢?有权有钱是纨绔子弟骄傲的资本吗?有房有车是我们骄傲的资本吗?不过是目光短浅、见识浅薄罢了。跟一个人精神上的高贵相比,这些外在的财富实在不值一提。实际上,越是出色的人,越懂得谦虚之可贵,因为他深知世界之博大、个人之渺小。京剧大师梅兰芳,在京剧艺术上的造诣不可谓小,可他却是一个十分谦虚的人。

有一次,他在演出京剧《杀惜》时,在众多的喝彩叫好声中,听到一声“不好”,那是一个普通的老年观众说出的。演出结束后,梅兰芳顾不上卸妆更衣,就把这位老人接到家中,恭恭敬敬地对老人家说:“说我不好的人,是我的老师。先生说我不好,必有高见,定请赐教,学生决心亡羊补牢。”这位老人被梅兰芳谦虚的精神所感动,也一五一十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说:“阎惜姣上楼和下楼的台步,按梨园规定,应是上七下八,博士为何八上八下?”梅兰芳恍然大悟,连声称谢。后来梅兰芳经常请这位老先生观看他演戏,请他指正,称他为“老师”。

相比于许多人,梅兰芳有骄傲的资本,可他却从不以此傲视旁人,梅兰芳是一个真正做到了谦虚谨慎的人,这难能可贵的品质也使得他的形象更加高大起来。

这不禁使人想到现在很多明星,有了一些票房和知名度后,就忘乎所以,目中无人,甚至胡作非为,吸毒、嫖娼无所忌惮,这实在是太过骄傲放纵了。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自己。”那些因为骄傲而失去观众认可,甚至触犯了法律的明星们,不正是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吗?以为自己有资本骄傲了,就无所忌惮,在他选择骄傲的那一刻,也就选择了愚蠢和自我毁灭。

实际上,一个人无论多么优秀,他的优秀也是有限的,在几千年的历史面前,在地大物博的大自然面前,一个人又算得了什么?所以,越是优秀的人越应该学会看得更高、更远,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而不是坐在小小的“井”里以为看到了整片天空,还骄傲地俯瞰一切。

因此,在今天的家风建设中,特别是一些富贵家庭,更应该特别重视戒骄戒傲,如此才能培养出既有才华又不失谦谦君子之风的优秀儿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子孙必须要知道的道理

字谕纪泽儿:胡二等来,接尔安禀;字画尚未长进,尔今年十八岁,齿已渐长,而学业未见其益。陈岱云姻伯之子,号吉生者,今年入学,学院批其诗冠通场。渠系戊戌二月所生,比尔仅长一岁,以其无父无母,家渐清贫,遂尔勤苦好学,少年成名。尔幸托祖父余荫,衣食丰适,宽然无虑,遂尔酣豢佚乐,不复以读书立身为事。古人云:“劳则善心生,佚则淫心生。”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吾忧尔之过于佚也。

纪泽我儿,见字如话:胡二(曾国藩家中的仆人)等人来过我这里,所以我已接到你告安的信。不过,我看你书法绘画的功夫还是没有长进,要知道你今年十八岁了,年龄已经不小了,但学业方面还看不到有多少进益。我朋友陈岱云姻伯(兄弟的岳父、姐妹的公公及远亲长辈)的儿子有个叫吉生的,非常优秀,今年考入了学,而且书院把他的诗文评为第一名。他是戊戌年二月所生,只比你大一岁,由于无父无母,家中渐渐清苦贫穷,他勤苦好学,终至少年成名。你幸运地生活在咱们家,爷爷父辈们都给你提供好的环境,无论是穿的吃的都很丰盛,你却不上心,以至于贪玩散漫,不再以辛苦读书、自立自强为人生志向。古人说:“勤劳会培育好的思想,懒惰会滋生淫乐的念头。”孟子说:“在忧患中磨炼自己,上进而有活力;在安乐中麻醉自己,不知不觉走向灭亡。”现在我非常担心你的生活过于贪玩散漫了。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