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邵氏起源及发展

第一章 邵氏起源及发展

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细胞,虽与国家政权无直接关系,却也是国家政权必不可缺的重要辅助组织之一。清代邵氏是余姚地区具有重要地位的大家族之一。连清代学者全祖望都表示认可,他曾说:“邵氏于姚江望族中,为孙、谢、王、陈亚门材最盛。”(1)

古时学者往往认为,人如果不知道本族的先世,那他还不如豺獭。正如宋代学者、横浦学派的创始人张九成所说:

人灵于物,不知祖宗之所自出,支派之所由分,亲疏之所以别,昭穆之所以序,豺獭之不如也。(2)

下面我们就从邵氏的起源说起。

第一节 “召”、“邵”之源流

邵姓是我国家谱学中的大姓之一。

春秋至秦汉时,“邵”、“召”二字可通用。关于“召”姓和“邵”姓的关系,学者们的看法大致相同。

邵彦辉说:

其(注:召信臣)裔孙曰休,为青州刺史,避事加邑,始改氏邵。(3)

陈康伯说:

邵氏之先始出于召公奭之后,加邑为邵氏。(4)

杨溥:

邵本姬姓,系出召公奭之后,召公为太保,封于召,遂以为氏。……其后子孙益众散徙四方。……其孙休为青州刺史,避事加邑,始改氏邵,则今之氏邵者,皆休之后无疑也。(5)

王英说:

邵本姬姓,系出召公奭之后,食采于召,遂以为氏族。(6)

赵申乔说:

稽邵氏赐姓受族,由召公奭至东陵,而子孙世为召氏。迨东汉章和间,有刺史召休者,加邑为邵,是岂声讹、字讹而易为避事也,一派相承。(7)

张廷玉说:

邵故姬姓,系出召公,西汉召父信臣之孙曰休,为青州刺史,加邑为邵,邵盖休之后也,其先世为燕人。(8)

悳容说:

邵氏之得姓受氏始于燕,盖召公奭于周,同姓为太保,佐文武成康,夹辅周室,封于燕,食邑于召,故曰召公奭。……避事加邑为邵,则今之邵氏皆休后也。(9)

可见,学者们大多认为“邵”乃“召”加“邑”而来。不过,邵氏后裔邵是同对此表示怀疑,他在《姓氏加邑考》中道:

我邵氏避事加邑之说,考古者不能无疑。不佞自幼夙闻之,及长,展览宗谱,见若序、若述、若原谱,数见不尟。私怪此说不见于他书,旧谱于何取征?自愧荒殖,家鲜藏书。欲就而问难,而老师宿儒已无复存者。……

窃以为休为青州刺史,或本召为邵,则未可知。而谓召之为邵,自此始,期期以为不可。召者,何邑名也?邑名曷以为氏?周太保食采于召,遂氏召,因称召伯,又称召公。绎诗序:“甘棠,美召伯也。”笺:“召伯,姬姓名奭,食邑于召。”食邑犹食采。召与邑分,邵与邑合,文字之变迁,先分后合,先合后分者亦多矣,奚独邵?

况邵与召通。故凡左氏传之周召,召陵,《史记》俱从邵。如《白起传》:“周邵吕望之功。”《秦本纪》:“齐桓公伐楚,至邵陵。”是邵即召,无所谓加邑不加邑也。即曰加,亦加自司马子长,先召、休且二百数十年。然诚如《史记》,将毋谓有邵无召乎?是又不然。

我远祖康节公宗孙万二公,自河南扈从南渡,遂家于浙之杭州,此之谓汝南、安阳之族从邑者也。吾故曰休或本召为邵,则未可知,而谓召之为邵自休始,独不思休已在东汉中叶以后,其如《史记》之成于汉武太始何哉?

儒者考据训诂学说,本极纷纭,故如避事加邑,辗转沿袭,究于正史无征。无征不信,斯不足当考古者剑首一吷已。(10)

我认为“召”、“邵”二字在表示古地名和姓氏的含义上可互用(11),但将“召”加“邑”变成“邵”并不是从召信臣的后代召休才开始的。“召”和“邵”应该是异体字的关系。

位于今河北平山县的中山国,其境内曾出土青铜中山王壶,青铜壶上刻有铭文,其上即有“召”、“邵”二字。“召”作“”,“邵”作“”,字形几乎完全一致,也可证明春秋战国时期“召”、“邵”即可通用。《广韵·笑韵》:“邵,姓。出魏郡,周文王子邵公奭之后。”东汉王符《潜夫论·三式》:“然则良臣如王成、黄霸、龚遂、邵信臣之徒,可比郡而得也。”汪继培笺:“并见《汉书·循吏传》‘邵’传作‘召’,颜师古注:‘召,读曰邵。’按召、邵古通用。”郑樵《通志·氏族略三》记:“春秋召与邵一氏,而后世分为二:齐有召忽,汉功臣有召欧,又南阳太守召信臣、生驯、孙林,此单召者也;秦有邵不疑,及汝南、安阳之族(12),皆从邑。”《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汉郑玄笺:“召伯,姬姓,名奭,食采于召。”即“召”地是奭是封邑,故称其为“召伯”。

不过像各家所言,为躲避政事、“召”加邑为“邵”的说法,反复不定地流传下来,如推究于正史则尚无证据,恐不可全信。

“邵”起源于姬姓,先祖奭是周时的太保,深得百姓爱戴。周代衰落之时,七国并立,将燕国的食邑封于召地(今陕西岐山县西南),自此太保奭也被称为召公奭。后来召公的子孙便以“召”作为姓氏。

春秋战国时期,召氏宗族的子孙分散于齐、鲁、晋、韩、赵、魏、卫等地,像齐国的召忽、秦国的召平等。“其后子孙散徙四方”(13),此时的召氏是一支边疆之族。

秦汉之间,陈胜、项羽起兵,立了六国的后人。齐、楚、韩、魏、赵都有子孙,而燕国所立的,就是韩广。窦光鼐云:“自吴、越、燕、卫,蕃衍昌大,天下皆知有邵氏也。”(14)邵是同:“有大勋劳,子孙为周世卿,有断然者若召穆公虎父子、召伯廖、召武公、召昭公、召戴公及子召襄、召桓公、召庄公奂、召简公盈,见于传纪者彰彰如此。”(15)直到汉初,娄敬才上书请求将齐、楚、燕、韩、赵、魏的后裔迁徙至关中,可见燕国确有后人,仍是一支边疆之族。据《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众多召氏后裔曾被封赏,召氏子孙在祭祀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时间长达八九百年,确为当时之望族。

西汉中期,召氏家族后裔召信臣为河南南阳太守,后征入为少府,他惠政于民,世称召父。东汉章帝时,召信臣的曾孙召驯官至光禄勋。召驯的孙子召休官至青州刺史。后为躲避政治迫害,才在“召”旁加“邑”,“召”便开始统一写成“邵”。

到了唐代,邵氏仍是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陈康伯说:“传至唐太宗,奏天下谱牒,退新门、进旧望、左膏粱、右寒微,合一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邵氏亦与首称焉。”(16)

宋代,邵氏后裔已经迁徙至四面八方。“自宋室南迁,子姓散处四方。有迁于杭州、绍兴者,有徙于宁波、处州者,有居于建康、毘陵者,有迁于歙州、扬州者,有徙于姑苏、云间者,有迁于江西南昌、袁州者,有徙于抚州、九江者,有迁于福建建宁者,有徙于泉州、漳州者,有迁于广东广州、南雄者,有徙于川、陕者,皆出广西桂林之派也。”(17)可以说,当时的邵氏家族确乃天下的豪门大族。

到了元代,邵氏子孙已经遍及大江南北,有南迁至粤、闽的,西迁至川、滇的,还有东渡至宁波定海的。

明清时,邵氏家族蓬勃发展,方兴未艾。明代邵氏子弟中,举人有53人,进士有22人。姚江书院派学术殿军、邵氏家族后裔邵廷采也说:“邵氏科甲之目独盛于明。”(18)明代中期,山东邵氏后裔邵瑜到定海(今镇海)做官并定居,世代居住在定海的孝门巷(今镇海孝闻巷)。邵瑜幼年丧父,一直恭敬地伺候母亲。母亲去世后,邵瑜将其葬于东管(今庄市)汉塘村。明成化年间,邵瑜献五百石粮食充军,为表彰邵瑜的义举,定海县给他建了表彰尚义的牌坊。邵瑜即是邵氏家族迁居镇海的始祖。众多邵氏家族的后裔,都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着邵氏家族作为浙东望族的声誉。邵氏后裔邵洪庚说:“吾宗自范阳迁洛,再攀南辕,散于金元,而盛于明,及吾姚而衣冠更甲他姓矣。”(19)到了清代,邵氏科第蝉联指不胜屈,蔚然为浙东望族。

第二节 清代浙江邵氏

清代浙江地区邵氏家族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知,清代浙江地区邵氏家族分布于宁波、龙游、奉化、兰溪、东阳、余姚、绍兴、鄞县、衢州、金华、浦江、诸暨、淳安、松阳、永康、永嘉等地。较为密集的,如:兰溪的东陵、孟湖、江潭、鸭塘、华塘、金家、博陵、兰江,东阳的紫溪、兴贤、墅川,绍兴的会稽、山阴,诸暨的孝义、清塘,鄞县的梅江、章溪、平水等。另外,还有衢州的亭川、浦江的嵩溪、淳安的侯溪东陵、松阳的博陵、永康的江头村、永嘉的韶川等。本书所谈限于余姚邵氏。

第三节 清代余姚邵氏

从源流上看,余姚邵氏是从洛阳迁居而来,邵曰濂编纂的《余姚邵氏宗谱》中即记有《洛阳迁姚世系》。

一般认为,邵执中是洛阳统修世系的始祖。南朝陈时,邵执中是秦东陵侯召平的后裔,字季,7岁熟读经书,16岁官至翰林,5年后任工部尚书。世称莘野先生,谥号文定,定居桂林,“是为奕世之祖”(20)。唐代时,邵说在天宝年间中了进士,官至吏部侍郎,后因事被贬为衡州刺史,便定居在衡漳(今河间府阜城县)。自此,邵氏家族便有了很多分支。

宋代,邵说的后代邵德新从衡漳迁至范阳(今涿州)。邵德新曾跟随隐逸之士学习佛教、易经,并著有《周易解》五卷,后人称其为伊川丈人,终隐德不仕。邵德新的儿子邵古又带着他的儿子邵雍从范阳迁至共城(今河南辉县)。宋天圣年间,邵古和儿子邵雍畅游共城,二人内心都向往幽静之处,便在共城的苏门山下隐居下来。邵雍为父亲筑起了简陋的草房,“疏布读书,躬爨养父”(21)。时任共城县令李之才精通易经,邵雍便拜其为师,二人可谓神契相合。三十多岁时邵雍游学洛阳,“以洛邑天下之中”(22),之后便定居在洛水南面的云溪洞一带。

自邵雍这一代起,洛阳便出现了邵氏的一个分支。

邵雍字尧夫,谥号康节,是北宋五子之一、著名理学家、一代易学大师,邵氏后裔贤能达者代不乏人,始于邵雍。朱熹曾作《邵康节夫子赞》:

天挺人豪,英迈盖世。驾风鞭霆,历览无际。

手探月窟,足蹑天根。闻中今古,醉里乾坤。(23)

邵雍自己也曾作《康节公自赞》:

松桂操行,莺花文才。江山气度,风月情怀。

借尔面貌,假尔形骸。弄丸余暇,间往间来。(24)

宋时,邵雍多次被任命为监主簿、颍州团练推官。他都没有赴任,而是选择在洛阳隐居。邵雍去世后,被赐著作郎,元祐年间邵雍谥康节。邵雍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击壤集》、《渔樵问答篇》及古诗两千余首,“上续千载不传之绪,以启万世既迷之津,岿然为宋儒宗”(25),可谓声名昭著。邵雍潜心研究,开创了宋儒理学,成为一代宗师。在这之后,邵氏家族中父子祖孙前后相继研究儒学,出现很多贤明通达、有才德的人,使邵氏成为声望倍显之家族。

邵雍有两个儿子,长子伯温,次子仲良。

邵伯温字子文,他从小听从父亲教诲,秉承了邵氏家学,学识尤其渊博。邵伯温官至大名府助教,后调为潞州长子县尉,提拔为果州太守,又升至提点成都刑狱,之后为利州转运使,官至四川别置使参议。多年从政的经历使邵伯温十分熟悉当世要务,著有《易辨惑》、《闻见录》、《河南集》、《皇极经世注解》等。邵伯温有三个儿子,即邵溥、邵博、邵傅。邵溥在绍兴二十年时任眉州太守,后又任徽猷阁待制,被誉为天下第一清官。靖康之变时,邵溥和他弟弟邵博跟随宋高宗赵构南渡到杭州,定居了下来。邵溥就是邵氏家族南渡至杭州的始祖。邵博则官至宋代秘书省校书郎,在宣和末年跟随父亲邵伯温迁居至蜀地。

邵溥的后代邵宏渊乃武官,官至御前诸军都统制,屡次打败金兵,威震江南,被人们誉为南宋盛兴的名将。邵溥的四世孙邵泽,是宋朝嘉熙二年的榜眼,官至吏部、兵部侍郎。后其子孙迁居于闽地。邵泽的弟弟名淳,字君协,后升任为越地新昌令,定居在会稽的迎桑。邵淳即是迁居到会稽的邵氏家族的始祖。

邵淳的孙子邵忠,字克诚,号抑庵,排行一千〇八,是邵雍的十世孙,宋时官至扬州路承事都巡检,辞官后从会稽迁居至余姚姚江通德乡清风里。邵忠便是迁居到余姚的邵氏家族的始祖。邵承明说邵氏“以文定公为远祖,以康节公为始祖,以都巡公为迁姚之祖”(26)。讲的就是这个意思。邵廷采也说:“扬州路都巡忠复自会稽迁余姚通德乡之清风里,于是余姚始有邵氏。”(27)正如窦光鼐所说:“洎迁姚以来,代有闻人,科名接踵,冠盖相望,而特立独行之儒,为世表率者,又复不胜指数。”(28)迁居余姚的邵氏家族即是其中有突出表率作用的。

--------------------

(1)(清)全祖望:《邵得鲁先生事略》,贻编卷四列传,第47页。

(2)(宋)张九成:《邵氏族谱引》,谱系,第15页。

(3)(清)邵彦辉:《贞五公户帖后自述世系》,《邵氏宗系汇集》,宁波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页。

(4)(宋)陈康伯:《邵氏宗谱序》,谱系,第1页。

(5)(五代)杨溥:《邵氏重修族谱序》,谱系,第8—9页。

(6)(清)王英:《邵氏族谱序》,谱系,第10—11页。

(7)(清)赵申乔:《邵氏宗谱序》,谱系,第16页。

(8)(清)张廷玉:《邵氏宗谱序》,谱系,第17页。

(9)(清)悳容:《谱由》,谱系,第27—29页。

(10)(清)邵是同:《世系源流辨》,《邵氏宗系汇集》,宁波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1页。

(11)除此二义外,“召”、“邵”基本不通用。“召”在《说文·口部》,而“邵”在《说文·邑部》。

(12)汝南:即河南汝宁,安徽之颖州属焉;安阳凡见于图志者三:河南之安阳县、安阳河;山东曹县迤东有安阳城。

(13)(清)邵彦辉:《贞五公户帖后自述世系》,谱系,第18页。

(14)(清)窦光鼐:《余姚邵氏续修宗谱续》,《邵氏宗系汇集》,宁波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15)(清)邵是同:《世系源流辨》,《邵氏宗系汇集》,宁波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1页。

(16)(宋)陈康伯:《邵氏宗谱序》,谱系,第1页。

(17)(宋)陈康伯:《邵氏宗谱序》,谱系,第1页。

(18)(清)邵廷采:《邵氏族谱序》,谱系,第40页。

(19)(清)邵洪庚:《重修宗谱序》,谱系,第36页。

(20)(清)邵宗鈗:《续修余姚邵氏宗谱世系序》,谱系,第47—48页。“奕世即累世”。

(21)(清)邵彦辉:《贞五公户帖后自述世系》,《邵氏宗系汇集》,宁波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页。

(22)(清)邵彦辉:《贞五公户帖后自述世系》,《邵氏宗系汇集》,宁波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页。

(23)(宋)朱熹:《康节夫子赞》,贻编卷三名贤录,第16页。

(24)(宋)邵雍:《康节公自赞》,贻编卷三名贤录,第16页。

(25)(五代)杨溥:《邵氏重修族谱序》,谱系,第8—9页。

(26)(清)邵承明:《重修宗谱世系序》,谱系,第42—44页。

(27)(清)邵廷采:《邵氏族谱序》,谱系,第40页。

(28)(清)窦光鼐:《余姚邵氏续修宗谱续》,《邵氏宗系汇集》,宁波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