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

蔡宣侯没让管仲入座,傲慢地让管仲站着说话。

封人见状几次想出面干涉,被禹孙用眼神制止。他们心照不宣地明白,蔡侯一定为铁精的事生气了,要不然,怎么会不让管仲入席而叙呢?

果然,一开口,蔡侯就借事说道:你父管山在我父亲戴侯手里做得好好的官,为何不辞而别去了齐国?齐庄公吕购重用他了吗?也没有嘛!我接位后,也派人去请他回国就任大夫,他不听。结果呢,要去那个多事之秋的晋国,出师未捷身先亡。这不是事故,是上天请他去了嘛!

管仲心里不乐,哪有见面先说这等不吉之事的?

蔡侯问:听说你在家里读了许多书,我问你,夏朝为什么会败给商朝?

管仲却反问他:你为什么不问我,商纣怎么会败给武王的呢?

蔡侯回道:不议本天朝事,是敬畏!本朝不议本朝事,多总结前朝,这是做学问人的耐心。用前朝与往朝事来剖析本朝利弊,最可长进学问。身为读书人,难道连这都不知道?

管仲:风想削掉一座山,它会天天起风刮走山上的沙,慢慢把它削平;贪私利想得到木炭的人,想用大树回家盖房子的人,他们都用自己的好恶自私地理解风的意思,帮助风把山上的树砍光。终于有一天,山光秃秃的,再过了一些时候,山成了沙漠……

蔡侯:这与我有什么关系?

管仲:国君就是制定法律,不让有私心的人乱伐树木,让山上永远茂盛。这样,树林里就有国君狩猎的野物,有民众取之不尽的木炭与柴草……大王喜欢哪一种?

封人一边插嘴说:当然是后一种啦!

管仲:不!大王在实施前一种。

蔡侯不乐道:何以见得?

管仲:大王把我喊来,不就是这个原因吗?

蔡侯:你知道我找你来是为什么?

管仲:还用问?把我喊来,长挂着脸,也没有任何礼仪,分明就是问罪。

旁边跳出一人:难道你不知罪?

管仲:你是何人?

封人告诉他:这是楚国的使者,他长期在蔡国,其实就是监督我们的!

管仲对蔡侯行礼道:老虎身边的狼是不敢打呼噜的。如果打呼噜了,只有两种情况。

蔡侯:哪两种?

管仲:老虎病了。

蔡侯点点头:还有呢?

管仲:那不是老虎,是狼的食物!

你!楚国使者气势汹汹道,盗用铁精做私物,你触犯的是周律!就算蔡侯想宽恕你,我们楚国都不能宽恕你……说着,刷地抽出身边那柄使者象征的剑!

初生牛犊不怕虎,管仲见状喊叫着朝楚国使者冲去。封人见管仲赤手空拳,赶紧拔剑上前。禹孙以更快的速度用胸部挡住楚国使者的剑,对蔡侯喊:主公,这是本朝大堂!

禹孙的话提醒了蔡侯。

蔡侯见状,喝道:来人,把他们拉开。接着对楚使说,本国内事,请先生回避。

楚使傲慢地道:我这样做正是为了楚国与蔡国的安危,请不要以为我多管闲事。如果允许这样的人存在,你再用多少重金获得的铁精都是废物,楚国大军朝发夕至,你考虑考虑!

管仲说:我的铁精是吴国商人与我换物得之,既可以煅打武器,当然也可以用它来造农具,增加粮食的生产,有什么不可以?

楚使诧异道:我们与吴国也进行贸易,怎么没听说有这等好事啊?

管仲:世人都知道,楚国是头熊,棕色的贪婪无比的大熊,还是一匹贪得无厌的狼。

楚使:哈哈,明白了,这铁精就产在蔡国境内!你不过是借吴国商人说事。顿时两眼发光,连连逼问,你告诉我,在什么地方?

禹孙赶紧上前,走到管仲身边,用胳膊暗示他住嘴。管仲这才发现自己说漏了嘴,闯下大祸,迅速退到一边。禹孙上前对蔡侯说:我们已经查明,管仲用于农具的,不是铁精,是一种类似铁精的金属,是我们强大的邻国楚国弃之不用的……

楚使不甘罢休地问:你说清楚,那是什么?

管仲赶紧上前圆谎:是的。吴国商人换给我们的,正是楚国冶炼青铜祭祀器皿弃废的渣子,堆成小山一样无人过问,他们拿了些来与我们贸易。

蔡侯松口气:原来如此。转身对楚使道:贵国国君年壮力强,处处欲与周天子叫板,那劲道令我敬仰。现在,我又听说你们冶炼祭天器皿的废渣就堆出一座山,让商人拿来贸易。你立刻回去,请楚国国君送些这样的废物给我们。

楚使恼道:焉有此事,纯粹胡说!

就在这时,外面进来官差,他们早已按蔡侯的吩咐去颍邑将管仲用的犁抬到了朝堂之上。面对铁精做的犁头,管仲虽然巧言以对,但在楚使的百般刁难下,蔡侯还是按周律判管仲入狱。因为管仲尚未成年,便送他去养马。

管母虽未想到这样的结果,但她似乎有预感,默默地承受了,对封人与禹孙私下交代说:两位大人,我儿可能会遭受不幸,不在蔡侯,而是楚使。

封人:伯母何以见得啊!

管母:楚国要强大,称王称霸,缺的就是人才。我儿才多大,竟让楚国使者如此费心,不出数日,楚国使者一定会来看我儿,鼓动他去楚国。

禹孙笑道:管仲不会听他的。

管母:他的父亲能够做出离开蔡侯的事,儿子难道不会?

封人:这是为什么呢?

管母:一个国君连孩子都保护不了,听任楚使蛊惑,能不伤民众心吗?

封人:我以后决不做这样的事。也许是因为父亲年岁大了。让我再去劝劝父亲吧。

禹孙拦道:伯母说得未必不对。不用去劝国君,应该做防备。圈牢了,还怕狼吗?

封人点点头,问:有什么好办法?

管母哭泣道:知儿莫若母。我的儿子,我知道。如果蔡侯愿意听我一句,请将我儿判为囚,让他永远不能入官场。

封人与禹孙大喊起来:不能!绝对不能那样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