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总统肯尼迪

魅力总统肯尼迪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1917—1963)是祖籍爱尔兰苏格兰地区的姓氏。美国第35任总统,美国著名的肯尼迪家族成员。

肯尼迪

肯尼迪,于1917年5月29日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出生。他的父亲是爱尔兰裔银行家。

肯尼迪毕业于哈佛大学。第一部著作《英国为何酣睡》成为1940年的畅销书。

1943年,他担任海军少尉,并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战争中,他指挥的鱼雷艇被日本海军击沉,身受重伤,逃上敌后荒岛,后来率领士兵归队。

1852年,肯尼迪在波士顿竞选议员。29岁的他竞选众议员获胜,连任3届。在国会里,他对内重视社会救济和平民福利,对外反对共产主义,支持冷战,对于杜鲁门一度主张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的政策表示不满。

1953年,肯尼迪进入参议院,正值麦卡锡反共运动盛行之时,大批联邦公务人员以同情共产党的罪名遭清洗,肯尼迪对此并无异议。

1956年,肯尼迪作为民主党的候选人被任命为副总统。1956年他还写成《勇敢者传略》一书出版,获得普利策奖(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肯尼迪是唯一获得这个奖的美国总统。

1958年,他进入参议院。

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缓慢,贫困问题严重,黑人运动逐步高涨;而西欧、日本进入经济迅猛发展时期,苏联的科技发展有迎头赶上和超过美国之势,美国的优势地位逐渐丧失,整个国家显现出一种衰退与迟暮迹象。

1960年,当患有心脏病、满脸皱纹的艾森豪威尔总统任期即将结束的时候,美国民众迫切需要一位生机勃勃的人物来为美国注入活力,他们普遍希望选举一个年轻有为、充满活力的总统。而当时才43岁风华正茂的肯尼迪确实表现得光芒四射、充满魅力,于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就在此时横空出世了。他身上承载着一代美国人的理想与希望。

1960年9月26日,在芝加哥,美国历史上总统竞选辩论第一次置于电视摄像机的镜头前。观众面前的尼克松穿着一身灰色西服,和灰色的背景混沌成一片。浓密的胡须给人一种气势汹汹和刁钻诡诈的感觉。尼克松由于住医院体重减轻,显得面色苍白,本来很合体的衬衣领子也大了半个号码,更显出一副无精打采的病态。而出身豪门的肯尼迪则生气勃勃、潇洒自如、气度非凡,尼克松的败局就这样确定了。其实当时尼克松已经当了8年的副总统,政治实力强,深得国内保守派拥戴。在大选前一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到北美、欧洲、亚洲很多国家做了“政治巡游”,在国际上也有较高的知名度。而当时的肯尼迪不过是个名气不大的参议员。

1960年11月9日,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获得34221355张选票,占49.7%,尼克松获得34019398张选票,占49.6%,美国选举制度规定,总统由获得多数选票区的一方提名。选举结果显示,在美国50个州的537个选区票中,肯尼迪赢得300张,尼克松赢得219张,其余选票由其他候选人获得。超凡的魅力却使肯尼迪赢得了原本不被看好的大选,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虽然肯尼迪不是演员出身,但他却是美国公认的最具明星气质的总统。

1961年1月20日那天,华盛顿在经历了数日的风雪交加之后,迎来了一个虽然寒冷却晴朗起来的日子。三千名美国军人开动了七百台扫雪机和卡车,苦干了一整夜,总算把白宫周围厚达8英寸的积雪清扫干净。

这一天,肯尼迪在白宫的草坪上向数千名听众发表了他的就职演说。

他的第一声语言便响彻云霄,他的这个就职演讲可谓振聋发聩:

“我们今天庆祝的并不是一次政党的胜利,而是一次自由的庆典。它象征着结束,也象征着开始;意味着更新,也意味着变革。”

这句开篇词非常鲜明地表达了一种继往开来的理想和胸怀,表现了新政府的自信。

然后他又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唤起民众使命感与巨大热情的渴望。“我的同胞们,在我的手里,更在你们的手里决定着我们的事业的最后成败”,这种理念似乎注定了肯尼迪要成为美国新生一代的号角。

现在那号角又再度召唤我们——不是号召我们肩起武器,虽然武器是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号召我们去作战,虽然我们准备应战;那是号召我们年复一年肩负起持久和胜败未分的斗争,“在希望中欢乐,在患难中忍耐”;这是一场对抗人类公敌——暴政、贫困、疾病以及战争本身——的斗争。

在肯尼迪穿越历史的眼光中,在他唤醒时代的巨大热情中,肯尼迪努力燃起60年代美国人的信念,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与献身精神——

“不要问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这一句与我国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其相似。

这是本篇演说辞最具魅力的一句,也是名载史册的一句。这句经典之言也为他赢得了美国人的心。在众多美国人心目中,他们的前总统约翰·肯尼迪是完美和理想主义的化身。

肯尼迪顺应了一个充满激情的时代的要求,也被时代推上了后人无可企及的高度。

作为总统,肯尼迪开始履行他的战役保证再次使美国运转起来的诺言。他上台后并非一切如愿,任职开始就遇到了美国入侵古巴惨败的事实。他为了寻得平等的权利采取有力措施,要求新公民权利立法。他给予民族文化的质量和艺术在一起至关重要的社会中心角色。他希望美国恢复老的任务作为致力于人权的革命的最早的民族。由于发展与和平小组的联盟,他对发展中国家的帮助为美国人带来理想主义。

历史学家们也许会说肯尼迪任职时间实在太短,他还没有来得及创建伟业,但对于全世界很多人来说,他却是美国的最好象征,这大概也说明了为什么那么多美国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而他的照片也成为全世界诸多家庭中的摆设。

如果说个人魅力还不足以说明肯尼迪的对于整个时代的影响力,那么,他的政策则显示出这一点。

“新边疆”政策是肯尼迪的施政纲领。

1960年7月15日,肯尼迪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说中,提出了新边疆的口号。肯尼迪在1961年1月宣誓就任前后,着手制订新边疆的施政纲领。在他执政期间,提出了为数众多的计划,包括改善城市住房条件,发展教育事业,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反对种族歧视等。

1962年,他又处理了“古巴导弹危机”。除此之外,肯尼迪政府还干涉了刚果事务,派兵越南,开始了长达10年之久的侵越战争。他执政时期,正值国际政治舞台风云变幻,“古巴导弹危机”“柏林危机”等一大堆的麻烦缠绕着他。然而,肯尼迪没有退却,以高昂的情绪给美国民族带来了极大的希望和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勇气。他推行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把大规模报复战略转变为灵活反应战略;建立“和平队”;制造侵略古巴的猪湾事件,组织“争取进步联盟”,加强对拉美的控制;提出“宏图计划”,试图将西欧纳入以美国为主体的大西洋共同体之中。

他力图把美国的活力和技术直接带给世界各国人民……

肯尼迪以“新边疆”开拓者的姿态,煞费苦心地力挽国家颓势。他的雷厉风行的手段迅速取得了成效。在他执政的一千天里,他还大力改组白宫,扩大总统权力,并重用一批学者、教授、“智囊人物”。他大幅度增加军费预算,以确保美国在核军备、空间竞赛和非核武器方面的对苏全面优势。在1962年10月举世瞩目的古巴导弹危机中,他又顶回了赫鲁晓夫的恫吓讹诈,在这场苏美军事对抗中占了上风。在国内,他以强硬的手腕压住了美国大公司的钢铁涨价,实行赤字预算和减税等财政措施,使美国经济一度出现了较明显的回升。他执政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他的战略策略思想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却有着重要的影响。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阿波罗登月计划。当尼克松与赫鲁晓夫在1957年展开厨房辩论时,他们都希望自己所代表的制度具有更强的优越性,所以当苏联最终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轨道时,它令美国人与西方世界紧张不已。阿波罗登月计划除了清洗了美国人在1957年的耻辱,它给因越战而混乱与暗淡的1960年代美国带来了奇迹般的光彩。当亿万美国观众目睹着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时,他们感谢肯尼迪为他们的时代带来灿烂与辉煌。

然而,肯尼迪的事业未竟,1963年11月22日却被暗杀了,这成为美国历史永远的遗憾。

在肯尼迪被暗杀40周年之际,美国总统布什说:“肯尼迪离开我们已经快与他活着的时间差不多了,但肯尼迪的亡灵仍然是美国的骄傲,时间的流逝并没有减轻我们心中那份悲伤感。肯尼迪是一个伟大的男性,更是一位出色的国家领导人,他极具人格魅力而且风度翩翩。他的家人和儿女在他遇刺纪念日上总是强掩心中悲痛,坚强地度过没有他的日子。”

即使是保守派的威廉·F.布克利·吉尔也评述说:“肯尼迪的神话在于他无可挑剔的美貌和气质。他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看起来光彩夺目,他充满自信喜悦的表达方式将永远活在美国人心目中,变得神圣化。”

名人名言

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肯尼迪

让每一个国家知道,不管它盼我们好或盼我们坏,我们将付出任何代价,忍受任何重负,应付任何艰辛,支持任何朋友,反对任何敌人,以确保自由的存在与实现。

——肯尼迪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