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戴望舒(1905—1950),名承,字朝安,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被称为“雨巷诗人”。

在杭州上小学时,戴望舒就开始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17岁在《半月》杂志发表小说《债》,并与张天翼、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叫作“兰社”的文学小团体。1923年,戴望舒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两年后转入震旦大学学习法语。1927年,22岁的戴望舒创作了他最出名的诗作《雨巷》,并在两年后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我底记忆》这本诗集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集合,呈现出当时流行的新月派诗之外的一种新风格。

1933年,戴望舒编集的第二本诗集《望舒草》出版,这本诗集表现了戴望舒对新诗创作倾向的最终选择和定型,标志着他诗艺上的成熟。1936年,他从法国回到上海,从事一些译著工作,与卞之琳、孙大雨、冯至等人创办《新诗》月刊,并编集了自己的第三本诗集《望舒诗稿》。

抗日战争爆发后,戴望舒旅居香港。1941年底,香港沦陷,戴望舒作为文化界知名人士,也被日本人逮捕入狱。1948年回上海后,他把战时所作的诗编为诗集《灾难的岁月》。这一本诗集在题材内容上不再是吟唱个人的悲欢离合,而是歌咏民族的觉醒、群众的感情,标志着诗人思想性的提高。

戴望舒作诗30多年,只写了90多首,数量并不多,但他的诗歌创作实践与理论主张,在我国新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戴望舒在新诗的艺术上不懈探寻和创造,以严谨的、独具特色的艺术实践开拓新诗的发展路径,展示了现代派象征主义的新天地。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下,爱情、悲秋等题材成为戴望舒诗作的主要内容,他在表现爱情时多运用女性的意象,通过古典的、传统的形式表现现代的爱情经历;而咏秋这样的传统题材,也被他赋予了新的情绪,来表现现代人寂寞、忧郁的感伤情怀。戴望舒翻译、介绍外国诗歌,并从中汲取创作的养分。雨果、保尔·福尔、洛尔迦等人的诗作都曾给予他思考与想象。他积极寻找中西诗歌艺术的融合点,创造出了属于自己民族的现代诗。

这本诗集选编了戴望舒诗歌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这些诗里,诗人透过感觉、想象和朦胧的情绪展示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轨迹,那些忽快忽慢的停顿是他的叹息,那些长长短短的文字是他的探索与决心。诗歌是诗人对生命的凝视,透过他的诗,我们会读到一种充满自我意识、充满叙述感的人生。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