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州篇 “月是故乡明”

一、中州篇 “月是故乡明”

2012年金秋,为访李杜游踪而有河南之行。10月8日至23日,在中国一拖集团赵总剡水及集团上市公司吴勇书记、文化传播中心田鹏主任的大力支持下,由陶建华、王海涛、郭正文诸君陪同,以洛阳为中心,北上济源王屋,南下南阳内乡,西经灵宝至陕西潼关,东过虞城入安徽砀山,为期半个月,行程六千里,寻幽探胜,访古察今,顺利完成考察计划。对洛阳主人的大力支持,一直怀有深深的谢意。

郑州市 巩义市(巩县)

杜甫出生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出生地有三说:一、巩县瑶湾村,今属河南省郑州市下属巩义市站街镇,此说最为通行,今有“杜甫诞生窑”和“杜甫故里景区”;二、巩县老龙窝,今属河南省郑州市下属巩义市康店镇,建有杜甫陵园;三、河南洛阳市。另有洛阳偃师市前杜楼村,亦称杜甫故里,有杜甫墓。

“瑶湾”说当始于清雍正年间,雍正五年(1727),河南府知府张汉“于巩之东站为先生(杜甫)置祠三楹”(张汉《建杜工部祠记》),又书“诗圣故里”碑立于祠旁,指定了杜甫出生地位于站街镇。闻一多先生在《少陵先生年谱会笺》中引录的是《河南府志》的说法:“巩县东二里瑶湾,工部故里也。故巩城有康水,去瑶湾二十里,与逸事合。”又:“康水,即康店南水。工部故里在瑶湾,去康店南二十里外。”[1]文中提到的逸事,是“采文康水”的传说,始见于旧题唐冯贽撰《云仙杂记》卷一“文星典吏”条:

杜子美十馀岁,梦人令采文于康水,觉而问人,此水在二十里外,乃往求之。见鹅冠童子告曰:“汝本文星典吏,天使汝下谪,为唐世文章海,九云诰已降,可于豆垄下取。”甫依其言,果得一石,金字曰:“诗王本在陈芳国,九夜扪之麟篆熟,声振扶桑享天福。”后因佩入葱市,归而飞火满室,有声曰:“邂逅秽吾,令汝文而不贵。”(《文览》)

事虽不经,但却道出了杜甫故里在距康水二十里外,而瑶湾村恰恰距离相符。冯至《杜甫传》直接说:“公元712年(唐玄宗先天元年),杜甫生在河南巩县东二里的瑶湾。”[2]陈贻焮先生《杜甫评传》亦持此说[3],瑶湾说逐渐成为一种官方说法。

相对于“瑶湾”说,“老龙窝”的说法更具民间色彩,但历史却更为悠久。2012年,《社科纵横》第1期刊登了河北大学文学院吴淑玲、康靖、樊纯轩的文章《杜甫诞生巩义康店龙窝沟考》,“摘要”文字曰:

根据现存史料,杜甫诞生于巩义康店龙窝沟更有说服力。唐代巩县县治所在位置,在巩县(今巩义)康店;巩县杜甫墓在康店,根据国人归葬故里习俗,葬骨之所当是其故里;巩县杜甫祠,雍正五年以前一直在康店,以祠定故居,杜甫故居是康店;杜甫曾祖父杜依艺在巩县任县令时移家巩县,其永业田在巩县康店龙窝沟有确证;唐代永业田可以传之后代子孙,虽久不变;杜甫诞生时,其父杜闲当在有杜氏永业田的康店龙窝沟守孝,出生地应是康店龙窝沟。

另外“博客中国·樊凌涛的专栏”2005年9月14日还刊登了一篇署名康靖的文章《诗圣诞生老龙窝》,文中记述他在康店西岭杜工部墓见到康熙十九年(1680)杜少陵墓碑并录下碑阴杜漺所撰《巩县杜少陵先生墓碑记》的过程;网上亦可见“快乐的老阎”在博客中发布的《巩县杜少陵先生墓碑记》全文,两相对勘,从形近字的异同到断句差误,可以推断康靖所录碑记确实是现场实录,如碑记末句“小子不才,恐玷先生,宁自学于狄武襄之慎云”,错标为“小子不才,恐玷先生,宁自学于此,武襄之慎云”。“狄武襄”者,狄青也,卒谥“武襄”,实录本未能认出狄字,故将人名点断。因此本文以“快乐的老阎”所发布者为参校,与我现场拍摄的碑文照片对刊并另做句读,遇参校本存而照片漶漫的文字,加方括号标识;照片中漶漫而参校本疑误者以“白窗”标识:

鞏縣杜少陵先生墓碑记

嘗讀先生集,有祭當陽侯文,慨然于木本水源,追远誠先之道也。又讀偃師縣誌,云先生歸葬,嘗祔于當[陽侯]之墓側,復移墓于鞏焉。漺承乏監司,以賑荒適鞏邑,覩道側有先生故里之碑。[竊]思先生乃杜陵人,胡[于]鞏為故里乎?因索其誌而觀之,云自先生祖審言先生即徙居于此,至今族姓不替云。乃問邑令並其族[孫][嶸、淵]者[4],知先生墓在康家店之西麓,漺乃具牲牢往奠之。漺嘗聞之師曰:“少陵先生少時遇一仙人,授一[符],令于康水采文章,先生佩之而往。歸見仙人,仙人曰:汝適韭肆,觸吾符,使汝文而不貴。”今康家店有老[龍窩],傳為先生生處,而祠墓咸在焉,則吾師之言,信而有徵矣。漺至墓所,再拜悲愴。見旁有兩大塚,訊之土人:□□審言先生之墓乎,抑宗武輩祔葬之墓乎?皆云世遠未詳。漺乃向[嶸、淵]曰:吾為先生后裔,則不敢妄有攀[援,汝]為先生后人則明甚,松楸闕然,饗祀闕然,為人后者固如是乎!乃出俸金與之,期以冬至、清明、孟秋具[牲醴]薦之。眾皆稽首謝,喜見顏色。因思漺祖父墓銘,皆未嘗祖先生與當陽,小子何敢創為之?但昔嘗聞之余[祖]伯公云:吾族當出祁公后,烏知祁公之非先生后耶?雖自附遠孫,誠亦非[妄],但小子不才,恐玷先生,寧自學[于狄]武襄之慎云。旹

康熙十九年歲次庚申仲春朔月六日

河南驛鹽兼[公]守開歸河道参政杜漺謹记

鞏縣知縣加一級李國維篆額 縣丞 □穎發

典史 尹 德

后裔孫 □□□□□书丹 [庠]生 张文華 李本[玄]

文中明确记述杜甫墓“在康家店之西麓”,杜甫墓旁还有两个不能确判墓主的大冢,而且说“康家店有老龙窝,传为先生(杜甫)生处,而祠墓咸在焉”。这篇碑阴文字是判定杜甫出生地的重要依据。今康店镇杜甫陵园之南、南北分道的G30国道之间有南水沟,南水沟东侧有龙窝村,即老龙窝位置。更向东是康百万庄园,康百万庄园介于康南村和康北村之间,颇疑这里才是康店旧址,就如今天的孝南村和孝北村之间是孝义镇旧址一样。而今天的康店镇位在康南村之南。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八月初十,河阳书院讲席冯敏昌至偃师谒杜工部祠和杜墓,赋谒祠诗《至偃师谒杜少陵先生祠赋诗百韵》、谒墓诗《复至偃师西北三十里土娄村后谒少陵先生墓再赋四律》。问题来了:偃师县城至土楼(今杜楼)村杜甫墓的空间距离只有4.2公里,远远不足三十里之数,而偃师杜楼村杜甫墓至巩义康店南水沟的空间距离是17.8公里,从里程上看,冯敏昌所谒杜少陵先生祠不在偃师,而在与偃师邻境的巩县康店。他应是先在康店谒杜祠,然后至西北三十里外的偃师土娄村谒杜墓。两首诗的诗题支持了康熙十九年(1680)康店杜甫“祠墓咸在焉”(详下“康店镇”文)的载记。

“洛阳”说由王辉斌先生在《杜甫出生地考实》一文中提出[5],文章说:在手工检索全部杜甫作品和全面检索杜甫生平资料后,发现“其中并无只字言及杜甫的出生地是在今河南巩义市(即巩县)的。这应该说是一个值得注意与重视的事实。这一事实的存在,所表明的是杜甫的出生地当非如定论所言是在今河南巩义市,而所谓的‘巩县城东二里的瑶湾’云云,也就令人难以置信了。”文章提出:巩县仅为杜甫之祖的迁徙居住处,其出生地则在今河南洛阳市,且杜甫家族至迟在杜审言晚年即已迁居洛阳。杜甫集中的“故乡”诗,除少许指杜甫在长安期间的寓家地外,其馀所指全部为洛阳。——王先生的新说也值得重视。

从历史传承的角度说,康家店老龙窝在清康熙初年传存有杜甫祠、杜甫墓、杜甫故里碑以及杜甫后人,意义重大;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说,近几十年成为定说的瑶湾村也需要关注。于是我们在2012年10月18日15时来到南瑶湾村“杜甫故里景区”,来得正是时候,景区新扩建的杜甫纪念馆并诞生窑2012年4月18日开馆,据悉景区面积达372亩,总投资1.5亿(另说1.2亿),是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的。

站街镇 瑶湾村 杜甫故里

瑶湾,旧写作“窑湾”,想必窑湾村才是本名。这里背依笔架山,面临东泗河,是取土烧窑的便利场所,而村旁至今还有废弃的旧砖窑。杜甫诞生窑就位于笔架山下。

1.1 瑶湾村杜甫诞生窑与笔架山旧影

1982年初到窑湾村时,笔架山远远望去,确有笔架模样,山下是不太大的一块平地,像是打谷场,山左土丘下有一个窑洞,住着一户李姓人家,据说这就是所谓“杜甫诞生窑”(图1.1)。进窑看了看,未见有关杜甫的纪念性遗物。笔架山北边的田地里,摆了很多卖货的摊位,销售唐三彩和日用百货。三十年后再到南瑶湾村,发现这里用粉墙青瓦圈出纵跨南、北瑶湾村的一处宽阔地面,建起沈沈夥颐的杜甫故里景园和纪念馆。经过开阔的空地来到景园入口,入口是直窗棂、高鸱吻的仿唐建筑,走进园门,眼中是开阔的视野,脚下是宽阔的步道,步道正前方可见高大的杜甫圆雕立像,立像身后,步道变成缓缓隆起的跨河石桥,东泗河水从桥下流过。当我走下步道,到河边拍摄石桥全景时,可见远处成为石桥背景的院墙之上竖立着巨型广告宣传牌,上面写着杜甫的名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走过石桥,迎面的建筑是诗圣堂,内有汉白玉杜甫坐像,上方牌匾刻着朱德元帅题写的“诗圣千秋”四字。

绕过诗圣堂便可走向杜甫诞生窑,但窑洞所在笔架山经过两次坍塌,已经不大能看出笔架的模样。走过崭新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标志碑,可见一座歇山顶砖砌碑楼,内嵌旧碑一通,上刻“乾隆三十一年八月吉旦 唐工部杜甫故里 赐进士出身知巩县事 李天墀勒石”,《访古学诗万里行》中,这碑楼“在村子西面”,“非常醒目地矗立在麦田里”(25页),想必扩建景区时将这片麦田圈了进来;继续前行就来到青砖覆面的杜甫诞生窑。木质黑漆窑门关着,生锈的铁吊扣上有一把生锈的挂锁,但门缝尚有一隙可窥,惟里面黢黑一片,只好用小相机镜头对着里面采景。查看照片得知:窑洞宽大高挑,进深很长,有如涵洞,内部整体青砖墁地、青砖垒墙、青砖拱券,两侧窑壁倚墙共零散立放着五块方砖,想必是古砖,靠后壁有一尊不大的圆雕杜甫立像。据介绍:窑洞深20米,宽2米馀,高约3米,内里7米保留明代砖券,靠外的13米系1955年仿古重建。

这处杜甫故里和杜甫诞生窑是怎样确定的呢?2007年6月6日《河南商报》的一篇通讯报道中曾经提到:

1961年12月1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上,杜甫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为响应杜甫的国际地位,1963年,巩义市文物部门立马行动,把杜甫故里按原貌修葺,并成立杜甫故里纪念馆。杜甫故里成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6]

确定那孔砖窑就是杜甫诞生窑的依据何在?这是很多人都会提出的问题。1980年巩县文管会对杜诗注释组考察人员的回答是:“这个村子久无杜姓,窑洞和院落原来是李姓所有的。杜甫生于此窑虽不见经传,但当地人民世世代代口碑相传,妇孺皆知,乡里人习称为‘工部窑’。”[7]另有实地考察者在文章中说:

南瑶湾村笔架山下不止一处砖窑,当时何以断定李长有老汉居住的砖窑就是杜甫的诞生地呢?巩义文物考古队确定杜甫诞生地的主要依据是砖。南瑶湾村笔架山下的窑洞中,唯独李家的窑洞用窑砖,并且这些砖都是古砖,最晚的砖也是五代时期的。

选择南瑶湾村为实地核实区域,线索来自《杜甫年谱》:“杜甫生于河南巩县东二里之瑶湾。”实地确定杜甫故里的工作始于1959年,前后进行了四次。当时之所以要进行这项考证,是因为世界和平理事会要在1962年举行纪念诗人杜甫诞辰1250周年大会。(见“parker的博客”)

“最晚的砖也是五代时期的”,这是现在通行的说法,但《访古学诗万里行》中的说法是:“现在靠里的窑洞砌的砖据考古学家鉴定是元代的。”(26页)

再追究一下:为什么清雍正五年(1727)河南府知府张汉在巩县康店杜墓、杜祠、杜甫故里之说俱在的情况下要在东站(即今站街)另外建杜甫祠、立故里碑?当地的传说或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据说张汉屡试不第,直至有次在科场昏睡,梦到杜甫而文章大进,终于及第(不过杜甫自己始终也没能科场及第呢),解褐为官。后往洛阳赴河南知府任,道经巩县而马驻不前,人告曰此地乃杜甫故里,方恍然大悟。于是到任不久即来东站“凭吊展拜”,并主持修建工部祠,题写碑记和杜甫故里碑[8]。若传说有据,想必马驻足不前之地正是东站之窑湾也。张汉所建杜甫祠解放初期尚在,虽后来终于被毁,但还是为1962年确定杜甫故里做了重要铺垫。

看过闭锁在景园后墙处的“杜甫诞生窑”,回程进入“诗人生平展示区”,宅院式的布局,室内是各种场景的人物雕塑或画像,有妇人照应两个小孩床上玩耍的雕塑,喻示杜甫幼年丧母后寄养在洛阳仁风里二姑母家的经历;还有三位士大夫围护着一位挥手少年的场景设计,体现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壮游》)的早慧;庭院里有小孩上树、树下孩童做捡拾状的雕塑,应和杜甫“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百忧集行》)的诗句。与景园中心步道平行,两边的联排建筑是按杜甫生平设置的“作品展示区”,每间房的格局都是一堂两屋,每屋用声、光、电效果展示杜诗一篇,当有游客入门时,声控、光控按钮启动,便会自动进行视频播放。我观览的两屋是《北征》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当年老杜茅屋为秋风所破,“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何等狼狈,如今一首诗即占一间房,极尽奢侈。老杜当年若有如此豪奢的庄园,必是唐朝的“刘文彩”无疑。

景园内还有民工在进行栽花种草的后续绿化,向他们打听杜甫诞生窑的前世今生,他们支吾嗫嚅,似有难言之隐,一老汉说:“我都搬过四回家了!”回来上网一查,因景区不断扩建,杜甫“近邻”至有“四迁”者,2007年动迁规模最大,涉及116户。[9]这样大动干戈,杜甫真要魂归故里,就算这儿是百分之百的诞生窑,他还找得着自己的家门吗?就算找得着家门,他老人家还好意思回来吗?

康店镇 康店村 杜甫陵园

我们10月18日这一天的行程是:洛阳东方宾馆洛阳偃师前杜楼村偃师翟镇镇二里头夏城遗址洛阳孟津县雷河村龙马负图寺、汉光武帝刘秀陵郑州巩义市孝义镇北宋仁宗永昭陵巩义康店镇康店村杜甫墓巩义站街镇南瑶湾村杜甫诞生窑洛阳白马镇白马寺洛阳城东吕祖庙东方宾馆。瑶湾村的前一站是康店杜甫墓。

康店是杜甫故里第二说“老龙窝”说的所在地,其地旧属孝义镇。康熙十九年(1680),河南参政杜漺监司赈荒路过这里时看到的情况是“道侧有先生故里之碑”,“康家店有老龙窝,传为先生生处,而祠墓咸在焉”,他找到杜甫族孙杜嵘、杜渊,得知杜墓在“康家店之西麓”,便“具牲牢往奠之”。见杜甫墓旁还有两个大冢,但并不清楚是“审言先生之墓乎?抑宗武辈祔葬之墓乎?”(见上文所引《巩县杜少陵先生墓碑记》)如今,杜甫故里修建在瑶湾,而康店则修建了杜甫陵园,两地空间距离12公里。

杜甫陵园位于巩义市西北6公里康店镇康店村西的邙岭上,占地约30亩,坐北面南,西为杜甫墓,向东为宗文墓标记牌,更东北方向是宗武墓。杜甫墓西边是书法碑廊。整座墓园林木葱郁,环境清幽。而1982年前来时,杜墓只是荒坡上一个杂草丛生的坟坑。

再次来到陵园是下午14:50,两只黄狗守陵人似的卧在入口,体态悠闲。夹路翠柏森耸如墙,主路尽头是含胸弓背、满脸沧桑,但仍以倔强目光望向远方的老年杜甫立像,据说是著名雕塑家刘开渠与木刻家刘岘的艺术设计,的确很有震撼力,也正与陵园的气氛相映衬。继续前行可见萧涤非先生题写的“唐杜甫陵园纪念碑”,此碑后方偏西位置,立着萧先生的《重谒邙山少陵墓》诗碑,曰:“为告后来凭吊者,诗王吟骨在邙丘。”显然,萧先生认为这座杜墓真正是诗人的埋骨之地。

邙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北,黄河南岸,是秦岭山脉的馀脉,崤山支脉。狭义的邙山仅指洛阳市以北黄河与其支流洛河的分水岭;广义的邙山起自洛阳市北,沿黄河南岸绵延至郑州市北的广武山,长约一百多公里,海拔300米左右,大多为黄土丘陵地,在偃师境内的最高峰名首阳山,康店西边杜甫陵园所在处当地人习称“邙岭”。

1.2 康店镇 杜甫墓前有碑三通

沿小路前行即达高台上覆斗形杜甫墓。墓前有碑三通(图1.2),正前方的一通是“唐杜少陵先生之墓”,落款为“乾隆己亥春月 会稽后学童钰书 知巩县事陈龙章立”,乾隆己亥是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此碑与三十年前所见杜墓旧碑形制相近,但碑面已蒙上宣纸并加捶拓,字口清晰,看不出是对旧碑的整饬还是仿制。第二通碑即康熙十九年(1680)杜漺所撰《巩县杜少陵先生墓碑记》,需要注意的是:这篇碑记本是碑阴文字,大约因为内容至关重要,所以立碑时朝前摆放,呈现为碑阳。第三通碑体量很小,立于中轴线偏东位置,字迹模糊,但可大致辨出碑心纵向有“杜工部墓”四字。三通碑俱已加装透明保护罩。河南博物院刘玉珍先生曾在《诗圣杜甫和巩义杜甫墓》一文中专门介绍这通小碑,言是“近年村民挖水渠时挖出的”;“这通碑的发现,对证明这座杜甫墓的真实性尤为重要”;“据县志记载,此墓在清代已成耕地,到清乾隆十一年,偃师县令朱续志为杜甫造墓树碑。也有人说,杜嗣业当年将杜甫灵柩回迁的时候,先将杜甫灵柩葬于偃师首阳山当阳侯墓侧,后来复葬于巩义邙山上。”[10]杜甫之葬于巩县,宋代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已有记述:“杜甫终于耒阳,藁葬之。至元和中其孙始改葬于巩县,元微之为志。”(卷上)同时人司马光的《续诗话》亦见此文[11]。我们上午刚刚在偃师考察过,两相比照,感觉康店墓园更像个实实在在的墓园。

洛阳市 偃师市

城关镇 前杜楼村与杜甫墓

1.3 杜楼村杜甫墓旧影

初次到杜楼村谒杜甫墓时在1982年6月14日。墓在村北田野边上,垒砖成八边形,不是很高,墓前有石榴树一株,未见松柏(图1.3)。杜楼村同志介绍:杜甫骨头是杜嗣业背来的,当时较穷,简单埋葬。杜甫崇拜其远祖杜预,故安葬在杜预墓侧,相距五百米。墓园有石碑二通,存在杜楼中学。墓旁有平房数间,两间收藏纪念杜甫的诗文,墙上挂满了字画。有张鹤坪所作《至偃师谒唐工部员外郎杜少陵先生祠敬赋五言古诗一百韵》,曰:“恭惟子杜子,神秀钟两仪。诗圣既挺生,斯文遂在兹。侧闻武库泽,云仍尚留贻。况复著作才,句法传孙枝。”评介杜甫一生的诗歌创作。又有汤毓倬《重修唐拾遗杜文贞公墓记》,曰:“盖偃城之西北土娄村有唐拾遗杜文贞公墓在焉。维时大雅振兴,子昂高蹈,仙才宏放,太白空群。鼓吹休明,尽是朝阳鸣凤;扢扬风雅,无非瑞苑游麟。要之集众美之大成,挹群言而独创。忠爱形于歌咏,时事汇于篇章,非公其谁与归乎!……倬非敢谓从政之暇,百废俱兴,以志好古之诚,遗封是葺。今年春正月,郡伯张鹤坪先生过此,敬谒公墓,知倬有志重修,亟怂恿之,并赋诗五章,总括平生事迹,长言咏叹,志意激昂。”碑末落款:南皮汤毓倬撰,邑人耽晋柳扶六书丹,乾隆五十六年葭月上浣之吉。之后又到杜甫墓北侧铁路之南看杜预墓,墓碑书:“乾隆十一年岁次□寅九月穀旦 晋当阳侯杜公讳预之[墓]偃师县知县朱续[志立石]”,方括号内文字没于土中。铁路之北即首阳山。下午四时到文管会看碑。有《大周故京兆男子杜并墓志铭并序》,详述杜甫从叔杜并为其父(即杜甫祖父)审言报仇事,手刃陷构其父的仇人周季童司马,“以圣历二年七月十二日终于吉州之厅馆,春秋一十有六”;“长安二年四月十二日,瘗于建春门东五里”。又看了武则天《升仙太子之碑》拓片,圣历二年六月十九日建。碑阴有武则天逸诗杂言《游仙篇》,奉宸大夫薛曜书。有《晋左贵人墓铭》,民元十九年冬,偃师蔡雁民掘地得古冢,有石刻长尺有二,广半之,视其文,晋左贵人墓也。雒阳郭翰臣监立。为于右任购得。

1.4 前杜楼村村口

2012年10月18日再到杜楼村。村口有木板钉成的简易牌坊,横额上贴着招贴画形式的“前杜楼”村名,左右立柱上写着“文化名村,杜甫故里”(图1.4)。有研究者认为杜甫诗中提到的“偃师故庐”“尸乡土室”“土娄旧庄”,应该就在杜楼村一带,土娄与杜楼,一音之转。而偃师杜甫墓,就位于前杜楼村城关第三中学校园操场的后方,介乎于前(南)、后(北)杜楼村之间。一条南北向的“杜甫路”正好连通杜楼村与连霍高速。这条连通江苏连云港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的国道编号G30,横穿河南全境,我们在河南考察期间,几乎每天都要在连霍高速上行驶。

开元二十九年(741),三十岁的杜甫结束了五年的齐赵之游,从山东回到洛阳,并于祖茔所在的偃师首阳山下自筑土室居住。土室也就是窑洞,之所以要自筑土室,大约因为刚刚和司农少卿杨怡之女结婚,要自立门户。靠近祖茔居住的第一个寒食节,杜甫举行了一个郑重的寒食祭奠仪式,祭奠十三世祖晋当阳侯杜预,并写下《祭远祖当阳君文》。

寒食节是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通常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起源于春秋时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晋文公作公子时流亡十九年,归国后遍赏随行者,介之推避名利,携母隐入绵山,晋文公放火烧山想迫使他出来,不想介之推与母亲双双抱树受焚而死。于是晋文公下令这一天禁止举火,只能吃冷食。寒食上墓的习俗,大约也与纪念介之推和禁火有关,反正不能举火,提前备好的食物在哪里吃都一样,正好可以拿到墓上祭奠先祖。后来演变为清明节祭扫,应该是寒食节淡化以后的事,唐代的习俗还是寒食上墓。龙朔二年(662),唐高宗特颁诏令,禁止民间在寒食上墓时出现欢饮笑闹的场面:“龙朔二年四月十五日诏:如闻父母初亡,临丧嫁娶,积习日久,遂以为常;亦有送葬之时,共为欢饮,递相酬劝,酣醉始归;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槚,曾无戚容,既玷风猷,并宜禁断。”(从诏令看,唐朝百姓活得很开心呀!)开元二十年(732),唐玄宗继续对寒食上墓的礼仪问题发敕令加以约束:“开元二十年四月二十四日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用拜扫礼,于茔南门外奠祭,彻馔讫,泣辞,食馀于他所,不得作乐,仍编入礼典,永为常式。”(《唐会要》卷二十三“寒食拜扫”)——祭奠的位置在坟茔南门外、祭奠后要哭着离开,祭奠的食物要拿到别处去吃,“不得作乐”,规定得很仔细。杜甫的祭奠大约正遵照着九年前玄宗的敕令。其《祭远祖当阳君文》曰:

维开元二十九年岁次辛已,月、日,十三叶孙甫谨以寒食之奠,敢昭告于先祖晋驸马都尉镇南大将军当阳成侯之灵。

初陶唐氏,出自伊祁,圣人之后,世食旧德。降及武库,应乎虬精。恭闻渊深,罕得窥测,勇功是立,智名克彰。缮甲江陵,祲清东吴,邦于南土,建侯于荆。河水活活,造舟为梁。洪涛奔汜,未始腾毒,《春秋》主解,槀隶躬亲。呜呼笔迹,流宕何人。苍苍孤坟,独出高顶。静思骨肉,悲愤心胸。峻极于天,神有所降。不毛之地,俭乃孔昭。取象邢山,全模祭仲。多藏之戒,焯序前文。

小子筑室首阳之下,不敢忘本,不敢违仁。庶刻丰石,树此大道。论次昭穆,载扬显号。于以采蘩,于彼中园。谁其尸之,有齐列孙。呜呼敢告,兹辰以永。薄祭尚飨。

祭文中间一段是对杜预生平业绩的概括和对杜预坟茔的描述。描述杜预生平业绩的文字照应《晋书·杜预传》;描述杜预坟茔的一段,照应的是杜预自己所作“遗令”。

杜预字元凯,是西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历任曹魏尚书郎、西晋镇南大将军、司隶校尉。精通刑律、历法、水利、桥梁建筑,因兼擅多能,人称“杜武库”。尤好《左传》,所著《春秋经传集解》将《春秋》《左传》合刊,“聚集而解之”,开创随文释义的下位体式,方法、视角之独到,至今仍是研究《春秋》《左传》所必读的重要著作。杜预于晋武帝太康六年(285)年初病逝,终年63岁,追赠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成侯。《晋书·杜预传》曰:“预公家之事知无不为,凡所兴造,必考度始终,鲜有败事。”“预身不跨马,射不穿札,而每任大事,辄居将率之列。结交接物,恭而有礼,问无所隐,诲人不倦。敏于事而慎于言,既立功之后,从容无事,乃耽思经籍,为《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又参考众家谱第,谓之释例,又作《盟会图》《春秋长历》,备成一家之学。”可知他缜密、干练、恭谨、谦和,具有优秀政治家的素养。

在夫人郭氏亡故后,杜预开始考虑营葬之事。自汉代即有将相陪陵制度,允许功臣将相在帝陵附近安葬,杜预依制上表,申请了洛阳城东、首阳山南的一块地方,作为将来的葬地。之前他仔细研究过春秋时郑国大夫的邢山墓冢,认为位置很好,俭素而尽礼,俭素而得以千年保全。自己选中的地方形制与邢山冢非常近似。他提前写好遗令,曰:

吾往为台郎,尝以公事使过密县之邢山,山上有冢,问耕夫,云是郑大夫祭仲,或云子产之冢也。遂率从者祭而观焉。其造冢居山之顶,四望周达,连山体南北之正而邪东北,向新郑城,意不忘本也。隧道惟塞其后而空其前,不填之,示藏无珍宝,不取于深重也。山多美石不用,必集洧水自然之石以为冢藏,贵不劳工巧而此石不入世用也。君子尚有其情,小人无利可动,历千载无毁,俭之致也。吾去春入朝,因郭氏丧亡,缘陪陵旧义,自表营洛阳城东首阳之南为将来兆域。而所得地中有小山,上无旧冢,其高显虽未足比邢山,然东奉二陵,西瞻宫阙,南观伊洛,北望夷叔,旷然远览,情之所安也。故遂表树开道,为一定之制。至时皆用洛水圆石,开隧道南向,仪制取法于郑大夫,欲以俭自完耳。棺器小敛之事,皆当称此。子孙一以遵之。(《晋书·杜预传》)

此文清楚标明了杜预墓的位置——“东奉二陵,西瞻宫阙,南观伊洛,北望夷叔”。杜预墓位置是判定杜甫偃师行踪的重要参照,有必要辨析清楚。

杜预墓的位置究竟何在?

条件之一:位于晋帝二陵之西。杜预所看中的地点有一座孤立的小山,这里可以“东奉二陵”,也就是在二陵之西。所谓“二陵”,指追封为晋文帝的司马昭及其妻王元姬的合葬陵崇阳陵,以及晋武帝司马炎的陵墓峻阳陵。虽然杜预选择葬地直至辞世时(285)晋武帝司马炎都还健在,但峻阳陵已经建好,因为《晋书·武帝纪》已有泰始十年(274)“葬元皇后于峻阳陵”的记载。二陵位置何在?考古发掘已经证实:崇阳陵位于河南省偃师市城关镇潘屯村与前杜楼村北1.5公里处一座无名山丘的南坡,山丘后跨过一带洼地即是首阳山东麓拔地而起的平顶山峰枕头山,山丘前面地势逐渐下降,与低平的伊洛平原衔接。峻阳陵位于偃师市南蔡庄以北2.5公里的山坡上,背靠鏊子山,面对伊洛平原,南蔡庄位于偃师城西7.3公里,正北方向2.7公里,今为南蔡村公墓,颇疑公墓位置与西晋陵区部分重合[12]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河南道五·偃师》的记载是:“杜预墓在县西北山上二十里。”(卷五)这个位置正与杜预“东奉二陵”的遗令相符合。我在“百度地图”上以偃师市政府为起点[13],向西北方向引一条长“二十里”、终点与峻阳陵纬度相同的测距线,这条线会穿过南蔡庄与南蔡庄公墓的南北连线,停在峻阳陵以西2.5公里、曹凹村正南840米的地方,这应该就是杜预墓的大致位置。或者说:以此点位为中心,上下2公里范围内,便是杜预墓的大致位置。令人浮想联翩的是:曹凹村的东边就是邢沟村,而杜预墓正是效法密县邢山郑国大夫墓而建的,杜甫《祭远祖当阳君文》刻意咏到“取象邢山,全模祭仲”,难道邢沟之“邢”就是邢山之“邢”?虽不敢确认,但难免心为所动。

条件之二:伯夷叔齐墓之南。杜预遗令还说过“北望夷叔”,也就是说他看中的墓地位于伯夷叔齐墓之南。清《河南通志·陵墓·河南府》列有“伯夷叔齐墓”,曰“在偃师县城西北二十五里首阳山”(卷四九)。而《太平寰宇记》的另一处说法是:“首阳山在(偃师)县西北二十五里……杜预墓在首阳山南。”(卷五)首阳山是邙山在偃师境内的最高峰,邙山东西横亘一百多公里,大多为平铺的土岭,惟偃师南蔡庄至邙岭一带,才有十几公里的石山,也有了最高峰。最高峰海拔359.1米,地面高度恐怕不足200米,然而却因“日出之初,光必先及”而得名“首阳”。在“百度地图”上以偃师市政府为起点,向首阳山顶峰方向引一条“二十五里”的测距线,终点会停在祖师庙山顶峰北侧,南距我所推定的杜预墓位置,空间距离2.5公里。这是对杜预墓位置的辅助证明。

条件之三:洛阳城东。杜预遗令对自择“兆域”的描述还有一条:“西瞻宫阙”,也就是在洛阳都城的东边。清代《河南通志》的记载就是“杜预墓在洛阳城东”(卷八十)。需要厘清的一点是:历史上洛阳城位置变化很大,汉魏时的洛阳城在白马寺东边,隋唐时的洛阳城在白马寺西边。西晋洛阳城位置当与汉魏故城相近,今已确定,汉魏洛阳故城遗址位于白马寺东1.8公里,在洛阳隋唐城遗址东北2点钟方向18.5公里处。也就是说魏晋洛阳城较隋唐洛阳城向东北方向偏出了将近四十里,较今天的洛阳城就偏出更多。——洛阳隋唐城遗址勘定范围后没有开发,上面建植物园,以植物覆盖标识并保护。如果说杜预墓在偃师西北二十里,同样也可以说是在洛阳城东北十三里(大约6.4公里),靠洛阳还更近一些。

杜预墓位置确定之后,很自然会联想到杜甫偃师土室的位置。

冯至《杜甫传》曰:“741年(开元二十九年),杜甫从山东回到洛阳,在洛阳和偃师中间偏北的首阳山下尸乡亭附近建筑了几间窑洞,作为他的住所,这就是他后来常常怀念的‘尸乡土室’和土娄庄。”(28页)这是对杜甫偃师居所大致位置的正确概述,现在需要更准确的定位。

杜甫在《奉寄河南韦尹丈人》一诗题下加小注曰:“甫故庐在偃师,承韦公频有访问,故有下句。”诗向韦丈人报告近况:自己仍然在隐逸,仍然在漫游,仍然在写诗,仍然漂泊江湖,不曾解褐出仕。末句曰“尸乡馀土室,谁话祝鸡翁”——偃师尸乡还有我住过的窑洞,但我还能向谁谈起祝鸡翁的旧事呢?味诗意,韦济作河南尹时曾到过杜甫住所,并和他提起尸乡祝鸡翁的传说,而杜甫居处即是祝鸡翁的故地。祝鸡翁事见汉刘向《列仙传》:

祝鸡翁者,洛人也。居尸乡北山下,养鸡百馀年。鸡有千馀头,皆立名字。暮栖树上,昼放散之。欲引呼名,即依呼而至。卖鸡及子,得千馀万。辄置钱去。之吴,作养鱼池。后升吴山,白鹤孔雀数百,常止其傍云。

唐代刘禹锡曾特地赋诗曰“早晚同归洛阳陌,卜邻须近祝鸡翁”(《重寄表臣二首》其二)。尸乡亭,即尸乡之驿亭,位置在偃师城西二十里,说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三“汳水又东迳大蒙城北”条。今在“百度地图”上连线,偃师正西二十里的点位是在后张村北、陇海铁路线上,北距所考订的杜预墓位置大约2.4公里,这应该是比较合理的生活圈,因为杜甫的居住地不可能离祖茔太远。

不知始于何时,杜预墓出现在偃师城关镇前杜楼村北,究竟是迁葬还是另外建成的纪念性遗迹,不得而知。大约因为元稹《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中有“启子美之柩,襄祔事于偃师”“合窆杜子美于首阳山前”的说法(今人的说法是“杜嗣业先将杜甫灵柩葬于偃师首阳山当阳侯墓侧,后来复葬于巩义邙山上”),所以在杜楼村北杜预墓南侧,也有杜甫的墓。

1.5 杜楼村1982年杜预墓旧影

1982年6月14日看到的杜预墓位于村北一片小柏树林中,北临陇海铁路线(图1.5)。据说“文革”中修筑陇海铁路复线,墓址已划入养路工区内,民工挖土时,有意留下此墓未动。墓冢不大,有清乾隆十一年(1746)偃师知县朱续志所立墓碑,令人费解的是:乾隆十一年还在立碑,为何乾隆四十六年的《河南通志》不仅没有著录,反而说旧志所谓杜预墓在偃师的说法是错误的,并重新表述为“在洛阳城东,首阳之南”?似乎并不知道杜预墓的实际存在。

1994年,日本学者松原朗也曾到此地寻访杜墓,写成《探访杜甫、杜预墓记》一文,刊于日本《中国文学论集》第十三集。文曰:

杜甫墓位于偃师县城以西,杜楼村北一角,刚刚收割完毕的麦田中间。……墓冢是直径十米的八角形,高度稍稍超过成人的身长,环周砌有齐腰高的青砖围挡,墓冢南端,立着一座接近三米高的墓碑,上书‘唐工部拾遗少陵杜文贞公之墓’。……杜甫对十三世远祖杜预满怀敬爱,生前在杜预墓旁构筑陆浑山庄,死后也将其地定为墓所。因此,杜预墓就在附近。但要找到杜预墓就更加不容易了。杜甫墓北约二百米,有东西向的陇海铁路。根据地图,杜预墓在铁路北侧,走到那边,向左向右搜索,都没有发现像是杜预墓的东西。路的右手(东)边,有个围墙严密的果园,最初认为杜预墓应该在围墙外边,连续叩响果园大门之后,很快出现一个运动员似的淌着汗,满脸放光看上去像三十五六岁模样的主人,原来杜预墓就在这个果园中。

果园很大,超过一公顷。跟着主人,在桃树林中穿行了三十米左右,然后向南折,钻过苹果树枝大约走了十多米,绿叶掩映下就是杜预墓。冢头已基本坍平,几乎无法辨别,唯墓碑背后堆积起数十厘米高的土块,也只能认为就是这里了。墓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被粗大的苹果树枝和茂密的树叶所遮挡,无法现出全貌。一边拨开枝叶,才终于寻找到已经漶漫的“晋当阳侯杜公讳预之墓”几个字。……猛然间看到右方深处,腐草半掩埋着滚落的巨大石块,除去腐草,拭去泥土再看,那一定是崩落的螭首(碑头部分)。

果园的主人名刘供恩,主人说以前住在铁路南边,因为宅基地被铁路工程征用,所以给了现在的地作为补偿,而地里恰巧就有这座墓。主人知道杜预墓的存在,但不知杜预是何许人。站在杜预墓旁,陇海线上刚好有列车轰鸣而过,因为铁路建在高架上,所以目光越过果园的围墙,可以看到车轮后面,距离大约不到二十米。因仰慕杜预而留下遗嘱,要建茔域于偃师的杜甫之墓,隔着铁路,在此墓正南二百米左右的位置。[14]

这是一段很难得的田野调查记录,真实记录了1994年杜楼村杜甫墓、杜预墓的情况。与1982年看到的情况相比,杜预墓从陇海铁路的南侧树林移到了北侧果园。1984年参加洛阳杜甫全集校注会议期间再次造访杜预墓,此时墓碑已不见了,难道是被移入刘供恩的果园?而松原先生看到的情况是碑的旁边有半埋在土里的螭首,疑是墓碑上滚落的,而我们1982年所见杜预墓的墓碑不足一人高,平头,并无螭首,从所摄照片亦可得到证明。

2012年当我们来到杜楼村城关第三中学时,才知道杜预墓的墓碑于2005年也移到校园里,立在杜甫墓东北方向大约十米远的地方,螭首也接在了碑上,但究竟是不是原配很值得怀疑,看上去似乎比墓碑窄了一些,漶漫不清的碑文和碑体崩缺处似乎也稍稍做了整饬。杜甫墓和杜预墓碑之间还新立了杜甫祖父、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的碑,碑文曰:“唐国子监主簿加修文馆直学士 杜公审言之墓 河南省偃师市人民政府二〇〇五年端阳佳节复立。”——杜审言墓原在杜甫墓北侧,后被毁弃;更向北是杜预墓,陇海铁路改建(加大曲线半径和减小抬降量)时波及杜预墓,所以将已坍塌的墓室平掉而将墓碑移到校园里保存下来。杜预早就提倡简葬,在遗令中嘱咐子孙不用美石,说郑国邢山墓“历千载无毁”,就是因为“俭之致也”,自己也要“取法于郑大夫”,以“俭”来自我保全。看来他的愿望就是身后不被扰动,估计他的确早已在首阳山那个“东奉二陵”的所在“托体同山阿”了。

三中校园环境清爽,树木繁茂。杜甫墓位于学校后园,也就是校园的北部,立有省重点文保单位标志碑。究竟是学校园区扩大,把原来在田野中的杜甫墓涵括进来了?还是墓冢有迁动呢?这个不太清楚,但墓冢形制已经改变,原来的八角形墓(见图1.3)改成了圆形,高约2米,青石包边,周长约30米,冢上草木葱郁,环周新柏青翠,墓后空地遍植柏树与垂杨。冢前墓碑应是1982年所见故物,但因嵌在篆额“诗圣碑”的碑楼里,便显得高大了不少,碑心书“唐工部拾遗少陵杜文贞公之墓”,上款为“乾隆五十五年岁在上章阉茂之如月河南尹张松孙书”,下款是“偃师县知县渤海汤毓倬修墓后勒石”。所谓“上章阉茂”,是干支纪年的别称,即天干之岁阳名称+地支之太岁别称,“上章”=“庚”,“阉茂”=“戌”,庚戌年就是上文已经道出的乾隆五十五年,“如月”即农历二月。此碑就是河南博物院刘玉珍先生在《诗圣杜甫和巩义杜甫墓》一文中已经提及者,碑额“荩臣诗史”四字已很模糊,碑心文字当又重新整饬过。校门口的“校园区划图”显示,这里原本还要建杜甫纪念馆,向校门口的老大爷打听,老大爷说因为钱用完了,纪念馆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关于尸乡,有一种说法是与秦汉时人田横有关。田横原为齐国贵族,在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抗秦时,田横与兄田儋、田荣也反秦自立,兄弟三人先后占据齐地为王。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后,田横耻于称臣,率五百门客逃往海岛。刘邦派人招抚,田横被迫赴洛,行至距洛阳城三十里处的驿站自杀。海岛五百壮士闻田横死讯,亦全部自杀。田横墓今位于偃师杜甫路与连天线交接口东侧,在城关三中杜甫墓东南4点钟方向959米。以“百度地图”测距,田横墓西距洛阳汉魏故城遗址12公里。西汉一尺大约等于23厘米[15],秦汉后6尺为步,300步为里。以1汉尺23厘米计算,一里约414米,30里等于12420米,折合为今天的里程是24.84里,所以今天田横墓的位置与历史记录相符。田横墓再向东2.3公里是尸乡沟商城遗址,然而这并不是祝鸡翁所住的尸乡。上文已经引述,郦道元《水经注》以为尸乡在“偃师城西二十里”,于“阳渠水又东迳亳殷南”条加按语指出:尸乡的得名一以此地为春秋时尸氏(姬姓后裔中的一支)之所在,二以此地多坟陇。接着还引录了《袁氏王陆诗序》中记述的陆机入洛途中在尸乡与王弼魂魄相遇的惊悚故事:

机初入洛,次河南之偃师时,忽结阴。望道左若民居者,因往逗宿。见一少年,姿神端远,与机言玄。机服其能而无以酬折,前致一辩。机题纬古今,综检名实,此少年不甚欣解。将晓去,税驾逆旅。妪曰:“君何宿而来?自东数十里无村落,止有山阳王家墓。”机乃怪怅。还睇昨路,空野霾云,攒木蔽日,知所遇者审王弼也。

其事或许不经,但有一言必定真实:“自东数十里无村落,止有山阳王家墓”,“空野霾云,攒木蔽日”。可知陆机初入洛的太康五年(284)[16],即杜预去世入葬尸乡的前一年,晋洛阳城以东数十里间没有村落,空旷的荒野间只有高大的树木和坟冢。而汉代仙人祝鸡翁便是在这样的荒野山岭间创造养鸡奇闻的。

大约因为尸乡亭很容易与田横故事相混淆,所以杜预墓与杜甫墓以及杜审言墓便出现在与田横墓相近的杜楼村也未可知。真实的历史遗迹在传承中变成纪念性文化景观,并向政治文化中心集中,是文化传承中的常见现象,仅一通清人题刻的杜预墓碑,三十年间已安置了三处,何况上千年的文化遗迹,传承中的变异在所难免。

结束杜甫故里、杜甫陵园之行,一天里算是看过了大诗人生命中的两极。返程路过洛阳城东白马寺镇白马寺,此时已是下午17:15,没有时间入寺礼拜,就拍摄了白马寺外景。寺前当代新建的石牌坊上写着“中国第一古刹”,两旁楹联曰:“摄竺首传梵音洛水扬波乃弘圣教,永平始立佛寺释源启续共仰祖庭。”

这座始建于东汉的中国第一座寺院,距今已经有一千九百四十多年的历史,现存古迹为元、明、清时期所留,但寺院位置一直没有变动,成为洛阳城历史变迁的重要坐标。在汉魏典籍中,白马寺在洛阳城的西边;在隋唐典籍中,白马寺位于洛阳城的东边。

洛阳市

2012年10月8日晚9:34,我们乘坐K269次列车,由北京西站前往洛阳,次日8:15,列车晚点20分钟到达。洛阳拖拉机厂陶建华、王海涛两位年轻人来接,出站由郭正文师傅驾车,送至东方宾馆入住,与田鹏部长共进早餐后,便开始了以洛阳为根据地,为期半个月的河南考察。陶、王两位轮流陪同,郭师傅全程驾车,共同度过了紧张、辛劳而愉快的十五天。

龙门

龙门伊阙是洛阳南面的天然门户,伊水中流,东西两岸香山、龙门山对峙,远望就如天然门阙一般。春秋时称阙塞,后又称伊阙。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曰:“伊阙山在(伊阙)县北四十五里,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流其间,故名。”又曰:“初,隋炀帝尝登邙山观伊阙,顾曰‘此非龙门耶?自古何因不建都于此?’仆射苏威对曰:‘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帝大悦,遂议都焉。”(卷六)于是,隋炀帝由长安迁都洛阳,所建宫室,大门正对伊阙,伊阙因此得名“龙门”,并沿用至今。龙门——伊阙,一地双名。这是杜甫游览、住宿和题咏过的地方。

开元十九年(731)晚秋,二十岁的杜甫自吴越返回家乡,以乡贡身份,参加了第二年春天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的进士考试[17],但命运弄人,没有及第。看杜甫留下的文章,的确不够条畅,没有诗歌那般警策。这就是杜甫后来在自传体长诗《壮游》中所说的“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因为省试不第,他才开始了第一次的齐赵漫游。想必他是在“独辞京尹堂”之前,先就近游览了洛阳城南的龙门,写下《游龙门奉先寺》一诗:“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后来他由长安、华州前往伊川的陆浑庄,又多次经过龙门驿站。龙门驿位于洛阳城南二十五里,因地近石窟造像,俗称石像驿,是溯伊水南行驿道上的第一驿,第二站是彭婆馆。他的《龙门》一诗,必是投宿龙门驿时所作:

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气色皇居近,金银佛寺开。往来时屡改,川陆日悠哉。相阅征途上,生涯尽几回。

龙门以石窟佛造像闻名于世,夹伊河两岸,长达一公里的山岩上遍布洞窟。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的营造,至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馀尊,碑刻题记2800馀品。

2012年10月10日访龙门。先看西岸龙门山石窟,最为著名的就是位于通道南段的1280窟卢舍那大佛,唐代的名称是“大庐舍那像龛”。据说是按照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广额丰颐,气度雍容,目光不怒而自威,口唇刚毅而含笑。远近高低,从不同的角度观看,便有不同的感受,是龙门石窟中唐代造像的杰出代表。通常的说法是大佛开雕于唐高宗咸亨三年(672),上元二年(675)功毕,依据是《全唐文》所收《河洛上都龙门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咸亨三年壬申之岁四月一日,皇后武氏助脂粉钱二万贯……至上元二年乙亥十二月卅日功毕。”(卷九八七,阙名)现在无法确认武后“助脂粉钱”的时间就一定是开雕时间,而且洞窟内除大佛外,还雕有二菩萨、迦叶、阿难、金刚、神王等共十尊造像,有学者认为整个洞窟的工程量至少要耗时二十年。经卢舍那大佛洞窟继续南行,不远即是一直都很神往的古阳洞,洞内有“龙门二十品”中的“十九品”,这些造像题记刻石,是魏碑书法的代表,遗憾的是“十九品”经典刻石悉为洞口栏杆所隔阻,我们“一品”也没有看到。

奉先寺遗址

今天通常都把卢舍那大佛洞窟称为奉先寺,洞窟前说明文字以比较稳妥的方式表述为:“第1280窟(奉先寺),原名大庐舍那像龛。”那杜甫《游龙门奉先寺》所题咏的是这里吗?尽管他应该是看到卢舍那大佛的,但细玩诗意,并无一语涉及大佛,所写乃是在奉先寺留宿的情况。其写夜宿景象曰“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而大卢舍那像龛开凿于岩壁的中部位置,附近洞窟密布,并无树木生长的隙地,不可能见到“月林”景象。1982年6月12日来龙门时,文管所李文清同志介绍,据梁思成先生考证,奉先寺在今所谓“奉先寺”西南1公里处,魏湾村北。他带我们到西山南端拐弯处,指向悬崖之下曰:“那里应该就是奉先寺遗址,已发现基址石灰层,木结构寺院应建在基址上。”此番前来,我们决定寻找那“另外的奉先寺”遗址,因为那才最有可能是杜甫的留宿之地。此时我们已接近伊河西岸龙门山南端的景区铁门,向铁门外兜售食物的老乡打听,告曰:奉先寺遗址在公路旁一处空地上,那里挖到了“根脚”,也就是房屋地基。

步出景区南门,沿公路向右手边的坡上走,先在第一个转弯处看到“河南省洛阳地震台”的牌子,询问里面值班的妇女,告曰:“还要继续向上走,要看到窑洞。”继续向上,有一条很小的土路水平向右手插过去,沿小路走进去,左手边果然有几口废弃的窑洞,但不见大片的平地,向一个捡破烂的老婆婆打听,告曰要继续向上走。我们走到小路边这几孔窑洞的顶上,是一片打麦场,但已长出了荒草。场边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麦场 禁止开种 魏湾两委。”“两委”大概是村委、农委之类的组织吧。见到“魏湾”二字,感觉目标就在附近。从打麦场再转上去,是一片荒草更加繁密的空地,空地远端的土台上也开着几孔窑洞,猜想奉先寺遗址应该就是这里,于是拍了照。返回到铁门边向老乡一问,那里果然就是经考古勘测后确定下来的唐代奉先寺遗址,心中大喜,我们的考察幸好没有在卢舍那洞窟止步。

归来后上网检索,得知温玉成先生早在1986年已写出《龙门奉先寺遗址调查记》(《考古与文物》1986年2期),指出遗址位置是在魏湾村北阜。1997年至2000年,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龙门石窟研究所、意大利那波利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奉先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揭露面积1637平方米,发现的遗迹现象有殿址、水道等。出土砖、瓦等建筑构件及生活用瓷器,还有十馀件弥足珍贵的石刻造像。出土钱币44枚,其中开元通宝4枚。由发掘工作队刘景龙、李永强执笔的《洛阳龙门奉先寺遗址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01年2期)绘出奉先寺遗址位置图,指出:“奉先寺遗址位于洛阳市南郊龙门西山南麓,魏湾村北,东临伊河,洛阳至伊川的公路从遗址中间穿过。遗址面积约4万平方米。”

既然奉先寺在石窟区之外,为什么卢舍那大佛洞窟又称奉先寺呢?这恐怕是文化传承中的一个误会。《全唐文》所收《河洛上都龙门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曰:

大唐高宗天皇大帝之所建也,佛身通光座高八十五尺,二菩萨七十尺。迦叶、阿难、金刚、神王各高五十尺。粤以咸亨三年壬申之岁四月一日,皇后武氏助脂粉钱二万贯,奉敕检校僧西京实际寺善道禅师,法海寺主惠睐法师,大使司农寺卿韦机,副使东面监上柱国樊元则,支料匠李君瓒、成仁威、姚师积等,至上元二年乙亥十二月卅日毕功。

调露元年(679)己卯八月十五日,奉敕于大像南置大奉先寺,简召高僧行解兼备者二七人,阙即续填,创基住持,范法英律,而为上首。至二年(680)正月十五日,大帝书额,前后别度僧一十六人,并戒行精勤,住持为务。恐年代绵邈,芳纪莫传,勒之颂铭,庶贻永劫云尔。

《像龛记》由唐代草书名家张旭书丹,张旭是杜甫《饮中八仙歌》中的一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而这篇却是草圣罕见的楷书,有文章介绍:“《大卢舍那像龛记》镌刻于卢舍那大佛的像座北侧,原题作‘河洛上都龙门山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高107、宽67厘米,文字右行,楷书,21行,满行28字,共422字。此刻石的行文较为特殊,是自左向右镌刻的,与一般通行的左行相反,估计是因为把文字的起首定在佛像的脸部方向的缘故。”(强英良《〈东渭桥记〉与〈大卢舍那像龛记〉——唐代张旭楷书刻石考》)刻石铭文之后,有小字“进士□仲容记”字样,有人以为这是龛记的作者。再右行文字比《像龛记》稍大:“敕旨龙花寺宜合作奉先寺 开元十年十二月五日”;再右一行文字漶漫,大致可辨出:“敕旨如右 请录白入司施行……”清《续通志·金石略一》将这段刻石文字著录为:

奉先寺牒(正书 开元十年 洛阳)

大卢舍那像龛记(正书 开元十年 洛阳)

——臣等谨按:奉先寺牒与像龛记同一石。(卷一七六)

也就是说镌刻于卢舍那大佛像座北侧的文字有两篇东西:《大卢舍那像龛记》和《奉先寺牒》。因为同镌一石,《像龛记》中又言及“于大像南置大奉先寺”事,便容易让人生出大卢舍那像龛就是奉先寺的误会。清康熙年间的文学大家朱彝尊所作《唐龙门奉先寺卢舍那像龛记跋》即已将龛、寺混为一谈。然而《像龛记》既已明言“于大像南置大奉先寺”,可知奉先寺与大像龛不在一处。为什么开元十年(722)要将奉先寺牒镌于庐舍那大佛的底座呢?因为这一年的二月四日伊河泛滥,奉先寺毁于水灾。《旧唐书·五行志》记载:

(开元)十年二月四日,伊水泛涨,毁都城南龙门天竺奉先寺,坏罗郭东南角,平地水深六尺,已上入漕河,水次屋舍,树木荡尽。(卷三七)

而这一年的十二月五日,已有“龙花寺宜合作奉先寺”的敕旨,也就是将被毁的奉先寺合并入龙花寺。老奉先寺能因伊河泛滥而被毁,说明地势偏低,不似大像龛凿在山岩的半壁间。我们今天看到的位于龙门西山阙口南侧、魏湾村北高台地上的奉先寺遗址,很可能是原龙花寺、亦即与奉先寺合并后的新奉先寺遗址。而杜甫开元二十三年留宿并题诗的奉先寺也很可能就是这里。

北邙山 上清宫

北邙山,又名邙山、北芒、北山,位于洛阳市老城区西北4公里。上文已经提到,广义的北邙山起自洛阳市北,沿黄河南岸绵延至郑州市北荥阳的广武山,而狭义的北邙山则指洛阳市北黄河与其支流洛河的分水岭。这座分水岭的主峰林木茂密,苍翠郁勃,故称“翠云峰”。这里是洛阳的制高点,登山远眺,伊洛平原与洛阳古都尽收眼底。云峰之巅相传为太上老君炼丹处,唐玄宗开元年间始建有老君庙,因乾封元年(666)曾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故又称玄元皇帝庙。后因避玄宗讳,改称元元皇帝庙,再改为上清宫,成为道教名观。金元废毁,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道士张玄募钱重建,以山高风大,改殿顶小瓦为大型釉瓦(琉璃瓦),屋脊置铁瓦,故称大殿为铁瓦琉璃殿,嘉靖三十四年地震,殿宇震毁;康熙二十一年(1682)、雍正八年(1730)均有重修,抗战时期为日寇飞机炸毁。

1982年6月13日下午,在文物工作队张同志陪同下驱车上翠云峰,考察上清宫也就是玄元皇帝庙。荒凉的山头上孤零零地立着一栋破旧的道观,道观不大,似乎已无人看管。有倒地的石碑《重建古迹上清宫记》,明嘉靖庚戌(即十四年)四月立,记云:“夫太清宫乃太上老君堂,即玄元皇帝庙也。”又有崇祯五年二月立《重修上清宫记》、清康熙五年仲春所立《阎中丞买施上清宫香火地碑记》、康熙二十二年立《重建上清宫玉雪阁碑记》,及《伊国分封制度碑记》碑头,在道士宅中有翠云洞,洞内墙上有对联“明月当空端近水,清言对客恰如兰”,东莱梦夫书。

1.6 上清宫翠云洞

2012年前来,上清宫还是清寂破败景象,存有山门、翠云洞(窑洞)和配房数间,翠云洞上有玉皇阁三间,目前建筑是2005年重修的(图1.6)。在院墙边上,残存着损毁建筑的房基,青砖地面上,惟六个方座圆盘形石柱础还昭示着昔日的辉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玄元皇帝庙与皇宫应天门和龙门伊阙位于一条南北线上,所以杜甫在玄元皇帝庙才驰骋想象,咏到“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的庙堂盛状。

天宝八载(749)六月,朝廷又加老子尊号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冬天,在长安求宦不得的杜甫短暂回到洛阳,登北邙山,谒玄元皇帝庙,观吴道子壁画,写下《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一诗,题下小注曰:“庙有吴道子画《圣图》。”可知杜甫来玄元皇帝庙主要是为了赏画的,杜甫在金陵也曾到瓦官寺观赏吴道子的壁画。吴道子(约680—759)是生活年代与杜甫有交集的唐代著名画家,又名道玄。曾师从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成绩不大。后专攻绘画,“年未弱冠,穷丹青之妙”。曾短期任兖州瑕丘县尉,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绘于玄元皇帝庙墙壁上的《五圣图》大约便是这一时期的创作。吴道子在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他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时人概括他的用笔特点是“吴带当风”,这显然与公孙大娘的剑舞有渊源关系。而北齐画家曹仲达的佛画样式则被称为“曹衣出水”,两者间的风格差异自可想象。朱景玄《名画录》称“吴生凡画人物佛像神鬼禽兽山水台殿草木皆冠绝于世,国朝第一”。可巧杜甫幼年也观看过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印象深刻,长成又具有博雅好古的性情,观艺览古成为他一生的好尚,他诗集中留下的诸多题画、品艺、访碑之诗便是明证。观吴道子画,是他诸多观艺经历中的一件。

与山顶上清宫相呼应的是山下的下清宫,旧名青牛观,相传是老子拴牛的地方。旁边是“邙山公墓”的入口,宫殿门前马路对面有明代嘉靖年间的僧塔。唐代诗人王建曾在《北邙行》中写道:“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据说北邙山地表以下5—15米的土层渗水率低、黏结性能良好、土壤紧硬密实,历来被视为殡葬安冢的风水宝地,看来古今皆然。

郑州市 荥阳市

广武山

2012年10月19日,早8:30从洛阳出发,前往开封、商丘一线,开始东路考察。

在前往开封的路上会路过荥阳,杜甫是否到过荥阳未见载记,但杜甫的好友郑虔是荥阳人,杜甫与郑虔及他的侄子郑潜曜驸马往来颇多,在长安经常到郑潜曜家饮酒,路过新安县时也到郑驸马位于新安的私亭游赏,留下《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郑驸马宅宴洞中》《重题郑氏东亭》等诗篇;而且杜甫的亲属中就有荥阳人,表兄弟名郑宏之,杜甫在《祭外祖父母文》中开篇即是“维年月日外孙荥阳郑宏之、京兆杜甫谨以寒食庶羞之奠”云云,由此推测,杜甫与郑虔、郑潜曜家或许也是转着弯儿的亲戚,所以郑潜曜的丈母娘皇甫淑妃去世后杜甫还写了《唐故德仪赠淑妃皇甫氏神道碑》。因为杜甫与荥阳的这些渊源关系,我们决定顺道去看一下荥阳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广武镇广武山楚汉争雄之地。

广武山位于黄河南岸,战国时代沟通黄河与淮河的鸿沟即起于此地。楚汉之争,这里又成为重要战场,发生多次拉锯战。汉五年(前202)秋,楚军粮尽,无奈之下与汉军讲和,这回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以西为汉,以东为楚。从此罢兵。然而刘邦趁项羽引军东归,兵疲食绝之际,掩兵追杀,终于导致了四面楚歌的垓下之围,项羽战局失势,乌江自刎。从此刘邦称帝,国号为汉,定都长安。

如今广武山变成了“楚河汉界古战场风景区”,亦称“汉霸二王城”,门票20元。我们登的是霸王城。山顶上,一匹合范铸成的铁马正昂首向天作嘶鸣状,造型雄健,气韵生动,让人立即联想到项王的坐骑乌骓。山顶平台不大,北侧下临黄河,沿黄河东望,是递相交错的平头高岭与深沟,地貌非常相似。西北方向,隔着一条深沟也是平头山岭,老乡告曰“对面就是汉王城”,中间的深沟叫广武涧。学者表示:因为黄河多次泛滥改道,导致鸿沟水系河道阻塞淤积,成为干沟,有些沟壑竟夷为平地,所以广武涧是不是干涸的鸿沟故道已无从考证。但广武古战场的大致位置还是对的。站在霸王城四面眺望,的确有襟山带河之感,地形之险峻与壮伟,撼人心魄。这里或许就竹林七贤中的阮籍“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晋书·阮籍传》)的登临旧地吧?江山胜迹、历史风云,都令人心生感慨!

开封与商丘——关于李杜、高适的梁宋之游及梁园遗迹

杜甫在自传体长诗《壮游》中记述自己自科场失利至长安求宦这中间的一段人生经历曰:

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鸧。苏侯据鞍喜,忽如携葛彊。快意八九年,西归到咸阳。

通常的说法是:杜甫开元十九年(731)至二十三年(735)即20岁至24岁的四年时间里都在吴越漫游,二十三年回洛阳考试不第,二十四年(736)25岁至兖州省父(时杜闲为兖州司马),开始齐赵之游。此说自清仇兆鳌肇始,根据是钱谦益在杜甫《年谱》中考订:“二十四年,移贡举于礼部,则下考功第在二十四年之前。”钱说极是,但“二十四年之前”并不等于一定就是二十三年。据王伯奇先生考订,“中岁贡旧乡”之“中岁”即“中男之岁”——16至20岁。而开元十九年六月恰有敕令,敕诸州贡举,必须是本籍贯人士,附贯于本州郡者不得递送(见《唐会要》卷七十六),杜甫应为此结束吴越之游,返乡办理贡举手续。常规是秋天会贡,次年正月入闱。所以将杜甫的下第时间推定在次年即开元二十年(732)正月[18]。杜甫下第后即往兖州省父,并以兖州为中心,开始了齐赵梁宋之游,在此期间,他与从安陆移家东鲁的李白、旅居东平的高适相识游处,直至开元二十九年(741),30岁时返回洛阳,筑室首阳山下。——旧注以为李白赐金放还的天宝三载(744)才与杜甫初见,但这样的话他们在山东创作的很多诗篇以及诗中记述的大量活动,在时间上便无法安置。

齐赵梁宋之游,是杜甫人生中“快意八九年”的美好时光。“齐赵”指战国时齐国、赵国旧地,今分属山东东部和河南北部,将在后文详述,此只述河南境内之“梁宋”。

“梁宋”通常指春秋战国时代梁国、宋国故地,梁国即魏国,国都大梁,故又称梁国。唐时称汴州,亦称陈留,今为开封市;宋国都宋州,即今商丘市。因为李杜诗中梁宋并称,而汴州又成为北宋的东都,称为汴京、汴梁,所以宋代以后李杜遗迹就更多向汴梁即今开封方面偏移。但近年来有数位学者撰文,指出李杜、高适的梁宋之游主要是在宋州即今商丘一带活动,这是完全正确的。然而证据尚不足以否定李杜的汴州之游。虽然秦国大将王贲灭魏时引河沟之水灌大梁,使古大梁变成一片废墟,但至大业元年(604),隋炀帝疏通汴渠以后,会使流域内的经济得到飞跃性的发展。我们可以同时看一下《新唐书·地理志》对“梁”“宋”两地的记述:

汴州陈留郡,雄。武德四年以郑州之浚仪、开封、滑州之封丘置。土贡绢,户十万九千八百七十六;口五十七万七千五百七。县六:浚仪、开封、尉氏、封丘、雍丘、陈留。

宋州睢阳郡,望。本梁郡,天宝元年更名。土贡绢。户十二万四千二百六十八,口八十九万七千四十一。县十:宋城、襄邑、宁陵、下邑、榖熟、楚丘、柘城、砀山、单父、虞城。

宋州有124268户、897411人时,汴州有109876户、577507人,可知宋州人口更众,领县更多,但汴州陈留郡后有一个“雄”字,雄郡通常指地势险要,辖境辽阔,物阜民丰的大郡,恰如郦食其对汉高祖所说“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据记载,唐开元十八年三月曾发布敕令,将天下州郡分为:四辅、六雄、十望、十紧,及上、中、下不同等第,其中郑、陕、汴、绛、怀、魏六州为“六雄”,所以不要忽略了“汴州陈留郡,雄”的一个“雄”字,这足以说明汴州地位之重要。而“宋州睢阳郡,望”,则表明宋州位居“十望”,属繁华重要州郡,地位也非同一般。开元十八年厘定的十个望州是:宋、亳、滑、许、汝、晋、洺、虢、卫、相,宋州居“十望”之首。(见唐杜佑《通典·职官》卷三十三)

杜甫的祖父杜审言(约645—约708)去世后,继祖母卢氏就一直在陈留郡的私宅生活,天宝初年,杜甫的舅舅还为这位卢老太太做了一件一尺多高的盆景假山,用来安置焚香的瓷瓯,以代替已经朽坏的木质承托。假山有三峰,旁边还植有慈竹,杜甫写诗赞曰:

一匮功盈尺,三峰意出群。望中疑在野,幽处欲生云。慈竹春阴覆,香炉晓势分。惟南将献寿,佳气日氤氲。(《天宝初南曹小司寇舅于我太夫人堂下累土为山一匮盈尺以代彼朽木承诸焚香瓷瓯瓯甚安矣旁植慈竹盖兹数峰嵚岑婵娟宛有尘外格致乃不知兴之所至而作是诗》)

这当然是亲历亲见才写出的诗。中国人从欣赏自然山水到欣赏园林山水再到盆景山水,代表着中国山水文学的不同发展阶段,杜甫盆景诗是其中很经典的一例。

天宝三年(744)五月初五,这位卢氏身故,享年六十九岁,丧事亦由杜甫操办。八月十六日自陈留发榇归偃师,八月三十日入葬杜审言之墓侧,杜甫为太夫人撰写有《唐故范阳太君卢氏墓志》,记述甚详。可知杜甫于汴州是经常往来的。不知此时杜甫的父亲杜闲是否健在,如健在,这回丧事该由杜闲主持,如已亡故,也未见杜甫诗文中言及为父居丧守孝之事,杜闲卒年,成为不解之谜。

高适耕钓隐居于宋中时,也曾游览汴州,并作有《古大梁行》一诗,咏魏国旧事,借古抒怀:“古城莽苍饶荆榛,驱马荒城愁杀人,魏王宫观尽禾黍,信陵宾客随灰尘……”作此诗时,高适已人过中年,徒怀壮志,无以伸展,行走于魏国故地,《史记·魏公子列传》中魏无忌礼贤下士,老侯嬴夷门抱关,信陵君窃符救赵,朱亥椎杀晋鄙,侯嬴以死祝捷,种种历史风云,盛衰旧迹,以及战国公子、游侠之士的豪情义举激荡于胸,故尔使诗中充满慷慨苍凉的兴亡之感和自己的身世之叹。有学者以此作为唐代汴州已经芜废的证据,显然有失偏颇,高适明明已经道出所作是咏“古大梁”的歌行,芜废的是魏国,不是汴州。清《河南通志》记载开封府古迹有“梁王城,在府城西北二里,即梁惠王故城”(卷五十一上),所咏或即此地。

还是天宝三年,李白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开始了他“十载客梁园”的浪迹生涯。他是走水路前往梁园的,正如他在《梁园吟》中说:“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平台位于宋州,最初是汉梁孝王筑于城外的高台,今天商丘还有平台镇。然而“浮黄河”到不了宋州,必须进入汴河,黄河进入汴河的“汴口”就在广武山北侧,李白的《登广武古战场怀古》长诗或许就写于此时。由这里沿汴河东下,先到汴州,然后才到宋州。汴州是梁孝王最初的王城,因嫌地势卑湿才东迁至宋州的,李白这首《梁园吟》同时咏到汴州、宋州的历史掌故,推想他一定会中途在汴州停留,歌中写道: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舞影歌声散绿池,空馀汴水东流海。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其中的“阮公”“蓬池”“信陵坟”都是与汴州相关联的典故,三国魏人阮籍《咏怀诗》曰:“徘徊蓬池上,还顾望大梁。渌水扬洪波,旷野莽茫茫。”蓬池,古泽薮名,旧写作“逢泽”。公元前344年,魏惠王以朝见周天子为名,邀秦、韩、宋、卫、邹、鲁等国于此会盟,会盟后,同去朝见周天子。此次逢泽会盟为战国七国国君称王之始。故址在今河南开封东南。阮籍之所以“徘徊蓬池上”,因为他曾短期担任过东平相,这首诗必写于赴任途中,诗下文还有“羁旅无俦匹,俯仰怀哀伤”的句子,他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想必也是在这一次的行旅路上。另据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河南道·开封府·浚仪县下》记载:“信陵君墓在县南一十二里。《史记》:魏公子无忌昭王少子安厘王弟为信陵君。”(卷一)而“平台”“枚马”则是与宋州相关联的典故。《汉书·梁孝王传》曰:“孝王筑东苑,方三百馀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馀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睢水》引《汉书》此段后又加解释曰:“复道自宫东出杨门之左。杨门即睢阳东门也,连属于平台则近矣。……是知平台不在城中也。梁王与邹枚司马相如之徒,极游于其上。”文中提到,当时的辞赋大家邹阳、枚乘、司马相如等都是梁王平台宴游时的座上宾。李白是将汴州、宋州的典故笼统作为梁园的典故来歌咏的,所以冠名“梁园吟”。

李白在汴州停留的另一个证据是李白集最早的编纂者李阳冰在宝应元年(762)所作《草堂集序》,序文曰:“天子知其不可留,乃赐金还之,遂就从祖陈留采访大使彦允,请北海高天师授道箓于齐州紫极宫。”据《旧唐书·地理志》:“开元二十一年,分天下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检察非法,如汉刺史之职。”《新唐书·地理志》又曰:“河南采访使治汴州”,而且齐州也属河南采访使的管辖范围,序文所言“陈留采访大使”应该就是河南采访使,办公地点设在汴州也就是陈留。可知李白齐州受道箓是通过河南采访使的请托,所以他一定要在汴州停留,去找在这里办公的采访使“从祖”李彦允拿“介绍信”。在《唐书》中留下名字的河南采访使是李承、韦陟、郭纳,李彦允当即李承。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诗中“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二句,从中可知李白游梁宋时在五月,此时,杜甫因为继祖母亡故,应该正在汴州处理丧事,所以两人很可能在汴州相见。但二人的梁园之游,应当发生在此前杜甫山东省父、李白移家东鲁之际,而不是杜甫齐衰守孝期间。然我们的“梁园”故地之游则就要开始了。

开封市

禹王台(吹台、三贤祠、繁台)

2012年10月19日,路经郑州荥阳看过鸿沟是11:30,继续东行,一小时后到达开封。开封一带西周初期属于卫国和聃国;春秋时分属郑国和卫国,曾是卫国卿大夫太叔仪的封地,称仪邑;战国为魏都,称大梁;汉时为陈留郡之浚仪县;东魏孝静帝于此置梁州,分为陈留、开封二郡;后周宣帝以城临汴水改称汴州;隋大业初年以后废,其地分入周边四郡,所开通济渠经中而过以通江淮漕运;唐初重置汴州都督府,天宝元年至乾元四年间改汴州为陈留郡;至五代时后梁都于此,号为东京,置开封府,后唐复为汴州及宣武军,晋、汉、周皆为东京开封府,北宋因之。

开封最为重要的考察点就是位于城东南隅的古吹台——汉梁孝王为纪念师旷而增筑,明代又于台上建庙纪念大禹,故称禹王台,如今是禹王台公园。

1982年8月4日上午初到禹王台,园内柏树成荫,环境幽静,走上吹台,见有说明文字:“明嘉靖二年,为纪念禹王治水,即于吹台遗址建禹王庙,遂改为禹王台。现存建筑为清康熙七年所重建。台下一水回护,五桥引接,四周槐柏交柯,卉木丰茂。一九六三年被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有康有为石碑云:“将军勒马出郊关,前驱百骑尽材官。植幕都卢夹道滨,马蹄沓沓扬飞尘。……癸亥三月二十一日,张子衡督理、张鸣岐省长饯余于吹台,同观农圃话时事,兴酣望远,万里风云,感别留题,以讯来者,用记嘉会。”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