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差阳错的悲剧

阴差阳错的悲剧

史蒂文斯和贝斯特被捕之后显得十分紧张不安,他们深知纳粹党卫军审讯人员的残酷。在此之前,英国秘密情报局并没有对情报人员进行训练,告诉他们一旦被捕后应该怎样对付审讯,怎样保守秘密。此时,史蒂文斯与贝斯特唯一期望的就是,那些盖世太保们不要对自己进行严刑逼供,否则他们肯定受不了。史蒂文斯还一直惦记着那份没有来得及销毁的英国特工名单,因为这份名单上,除了有英国派往荷兰的特工的名字和潜伏地点之外,还有英国派遣到欧洲各地的特工人员的名字。他为此感到由衷的羞愧与自责。

史蒂文斯和贝斯特没有经受得住盖世太保的严刑拷打,采取了同德国人合作的态度。因为还没有等到盖世太保们挥动皮鞭,史蒂文斯已经崩溃了,他把所有知道的事情和盘托出。史蒂文斯知道得太多了,以至于盖世太保们花了整整两个星期的时间,才把他说出来的东西消化掉。后来德国的情报机构把他们招供的内容汇编成了一本书,书名就是《大英帝国的情报工作报告》。他们把这本书发给纳粹情报机关的特工们,差不多是人手一册,供他们学习借鉴。在这份厚厚的书里,英国秘密情报局的情况被介绍得一清二楚。这真帮了那些纳粹特工的大忙。

由于贝斯特与史蒂文斯和德国人主动合作,他们在纳粹集中营不但没有受到酷刑,反而受到了特别的优待。在整个关押期间,他们还享有娱乐健身活动,不时到集中营外边打打网球,甚至还能到慕尼黑大戏院去享受一番,当然,他们身后还是有人跟踪的。尽管如此。他们仍担心盖世太保会把他们两人杀了,那也就是一眨眼的工夫。

他们在集中营里度过整个战争时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他们才恢复自由。史蒂文斯还当了一名翻译,但是他的后半生却极为凄凉。

贝斯特出狱后回到了乡下,一直在乡间居住。尽管他远离政治中心,但是当英国政府把“文洛事件”的全部责任推给秘密情报局的时候,秘密情报局又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在贝斯特的身上。英国秘密情报局中的一些人甚至还苛刻地认为,他们俩还真是要感谢德国纳粹。正是由于纳粹把他们抓去了,他们才保住了一条性命,活到战争结束,而没有像许多人那样在战场上牺牲,或者是死在当年的伦敦大轰炸中。面对这样的非议,贝斯特并没有过多的在乎。随着战争的结束,一切都成为历史;何况当年战争来临的时候,自己并没有袖手旁观,应该说同样是出生入死战斗过。在那样的年代又有谁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呢?贝斯特怀着平静的心情居住在自己乡间的房子里,活到了90多岁才寿终正寝。

不过这起“文洛事件”,的确让英国人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使得他们在欧洲大陆苦心经营的情报系统濒于瓦解。贝斯特和史蒂文斯领导的谍报网曾经是英国情报机构获取纳粹情报的重要渠道。由于他们的被捕,整个谍报网群龙无首,完全瘫痪了。八个月后,法国的沦陷实际上断送了英国在欧洲大陆上的情报活动,军情六处的活动也不得不从零开始。

由于这次事件的发生,德军内部那个“黑色乐队”从此也销声匿迹了。那些本来准备推翻纳粹政权的将军们这时也不得不小心起来,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时时都在提防盖世太保找到什么把柄。这个反纳粹组织也名存实亡了。

“文洛事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情报战线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以后,英国人和德国人的克制不复存在,坐在咖啡馆里刺探情报的时代从此结束,使用武力成为家常便饭,情报战由此开始升级了。

其实整个“文洛事件”从头到尾都是一场阴谋,是一场连孟席斯和他的整个秘密情报局都无法预知的阴谋。这次事件还出现了另一个受害者,这个人就是孟席斯的对手、希特勒的谍报局长威廉·弗兰茨·卡纳里斯。

卡纳里斯1887年出生于德国一个十分富有且颇具权势的家庭。1905年他怀着崇高的爱国心加入了德意志帝国海军,1916年夏天,他被德国间谍机关派往西班牙,开始了自己的情报生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卡纳里斯由于以前的海上服役经历而被委派去指挥潜艇,先后在“柏林”号、“西里西亚”号巡洋舰及威廉港分舰队司令部任职,参加过多次暗杀行动。1923年,卡纳里斯在慕尼黑“啤酒馆暴动”中与戈林的结识是他命运的重要转折点。当时他信誓旦旦地向戈林表示,可以协助希特勒上台。

戈林听后大喜过望,在他的引荐之下,卡纳里斯向希特勒送交了有关德军全体军官的材料,这些材料详细记述了德军军官的政治倾向和经济情况。这对希特勒日后控制德军军官层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33年1月,当时的魏玛共和国总理冯·施莱歇为了应付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准备通过立法来取消容克地主的津贴,以此缓和失业危机。为了保密,施莱歇把这一改革方案的文件锁在办公室的保险柜内。卡纳里斯神通广大,竟然将文件的副本偷出来交给了希特勒。希特勒拿到文件副本后有了十足的政治资本,当他把文件摆在魏玛共和国第二任总统保罗·冯·兴登堡面前时,基于保护容克地主利益的需要,兴登堡不得不把施莱歇赶出了内阁,希特勒堂而皇之地当上了德国的总理。

自此,卡纳里斯官运亨通,扶摇直上,1935年起任隶属陆军部的谍报局局长,曾先后参与过对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以及苏联入侵的活动。但是卡纳里斯对希特勒也是颇有不满,他曾经私下对心腹说:“我觉得德国在这场战争中如果遭受失败,无疑是个灾难;但如果希特勒获胜,那将是更大的灾难,因此谍报局不要做哪怕使战争延长一天的事。”

卡纳里斯对希特勒的不满与日俱增,他想通过各种手段来阻止希特勒的对外扩张。作为情报局的头目,他所能做的当然就是把希特勒的计划透露出去,让希特勒不敢贸然行动。

当然,对于卡纳里斯在德国的政治倾向,英国秘密情报局早就熟知了,因为在西班牙内战期间,秘密情报局的谍报人员马希尔就对孟席斯说,卡纳里斯对希特勒有很大意见,可以争取过来。但是,卡纳里斯是德国秘密情报机构的领导人,秘密情报局深知这项工作的艰难。

但是,不管英国秘密情报局怎样推测,卡纳里斯自己正在设法与秘密情报局取得联系。而且,卡纳里斯还做好了两手准备,一手是与国外取得联系,与西欧国家谈判一下停战协议;另一手是准备在国内发动政变,逮捕希特勒等人。

卡纳里斯把与外国联系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属下奥斯特。作为人事处长,奥斯特掌控着谍报局的整个电讯联络系统,这为他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奥斯特找到了秘密情报局的联系人路德维希·米勒,让米勒来往于德国与英国之间。

希特勒进攻西欧的“黄色方案”计划就这样悄无声息地传出去了。希特勒大为恼怒,立刻让卡纳里斯去调查。调查自然是毫无结果。不过,希特勒毕竟是老奸巨猾,既然敌人已经知道了“黄色方案”,干脆来个将计就计。在德军A集团军群参谋长曼斯泰因的建议之下,攻击方向改为人迹罕至的阿登山区,然后攻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北部,趁势再从西、北两个方向进攻巴黎。至于进攻的时间更是一再改变,这样就使奥斯特屡次向西欧国家提供了虚假的情报,以至于英国秘密情报局对奥斯特情报的信任大打折扣。

1940年,希特勒进攻北欧,卡纳里斯让奥斯特把这个消息告诉秘密情报局,但是秘密情报局接到这个消息之后,竟然置之不理。

卡纳里斯的屡次报告毫无效果。1940年5月10日凌晨,德国的空军突然盘旋在荷兰上空,一场突击战斗就这样打响了。毫无准备的荷兰自然是失败了。秘密情报局对德国的突袭十分惊诧,在世人的批评声中,他们的处境十分尴尬。

除此之外,卡纳里斯还建立了自己与秘密情报局的联系渠道,那就是通过英国海外情报站伯尔尼情报站进行活动。1939年,波兰被德国占领,波兰驻德国的军官希曼斯卡上校的夫人就成为中间的联系人。而卡纳里斯也派出了一名属下到瑞士,并以外交身份保护希曼斯卡夫人,许多机密情报就是这样迅速传出,交到了伦敦秘密情报局的手中。

“纳粹谍王”卡纳里斯

当初,最先与英国秘密情报局驻海牙情报站站长史蒂文斯联系的人是费希尔。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费希尔竟然是一个双面间谍。几年前,他决然地反对纳粹的独裁统治,并且面对日益严峻的国内形势,逃出了德国。但是他马上又开始后悔了,就通过关系打探自己是否还可以为德国政府效劳。当时德国正是用人之际,有这样一个愿意为国家效力的人,何乐而不为呢?

费希尔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家伙,他顺利打入了反对希特勒地下组织的内部,成为他们的一员。

当费希尔与贝斯特见面的时候,他宣称德国统治阶层内部有一个反对希特勒的地下组织“黑色乐队”,很多高级军官都在里面。但是费希尔对这些高级军官的情况却始终缄口不言,这无疑是给英国秘密情报局留下了一个悬念。

其实早在战前,英国就知道了德国阵营内部有人对希特勒不满,甚至在德军总参谋部内也有反对希特勒的密谋活动。张伯伦政府虽然对德国宣战,但苦于军备虚弱,不敢真正大规模对德军作战。如果英国能“通过某些渠道”直接向德军呼吁,很可能取得极有价值的成果。

不过,丘吉尔反对同德军妥协。但是,他的反对无济于事。尤其是当卡纳里斯为首的情报局特务分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大英帝国提供有价值的情报,也不免让英国人感觉可信。在贝斯特和史蒂文斯与德国人接触的时候,孟席斯最希望他们在文洛小镇见到的,应该是希特勒的谍报局长卡纳里斯将军。

所以,1939年11月9日对孟席斯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他觉得自己正在执行一场伟大的任务。这个任务一旦成功,历史也将会重写。他在办公室焦急地等待着来自荷兰情报站的消息。英国若是能够采用这样的方式来改变这场战争,那么无疑将会是孟席斯最大的功劳,从此可以叫任何怀疑自己能力的人闭嘴。

那天凌晨5点钟,贝斯特与史蒂文斯在荷兰情报军官克洛普的带领之下,前往荷兰的文洛小镇时,心里也有一种使命感。他们认为马上就要见到的是一位反希特勒的德国领导人。贝斯特与史蒂文斯想象着,一场世界性的战争将要因他们而改变,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飞黄腾达应该是指日可待的事。

当时在车上,贝斯特一直在不停地抽着香烟,或许只有吸烟才能掩饰住他内心的激动。史蒂文斯当时则是不停地在记录着什么。当贝斯特问他在干什么时,史蒂文斯说,他正在列出一个荷兰秘密情报局的谍报人员名单,一旦欧洲的战事发生改变,这些谍报人员就能全身而退。但是他们当时谁都没有想到,正是那个“斯切梅尔上尉”——施伦堡,改变了“文洛事件”最后的结果。

施伦堡是以德国最高统帅部运输部的霍普特曼·斯切梅尔上尉的身份出现的。遗憾的是,英国秘密情报局太不专业了,否则这个“斯切梅尔”究竟是不是档案中的斯切梅尔,是很容易搞清楚的。

“文洛事件”发生后,卡纳里斯的谋划也彻底地落空了。从此他完全失去了英国人对他的信任。后来任凭他如何向英国人解释,为他们提供情报,但英国人就是不予理会。不久以后,希特勒不仅解除了卡纳里斯谍报局长的职务,而且还把他送上了绞刑架。

“文洛事件”发生之后,英国的秘密情报局也经历了一场大的变动。当时丘吉尔已经是英国的首相了,他极力建议成立一个联合情报机构,并打算将秘密情报局撤销。但是,海陆空三军的情报部还是有自己的想法,他们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根本不希望自身的权力受到限制,因此纷纷反对。

于是,孟席斯也因此而得以继续在幸存下来的秘密情报局中任职。

不过,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孟席斯的秘密情报局也发生了新的改变。他依靠密码学校的力量,不仅成功地破译了德国的“哑谜”密码,而且制造了“超级机密”,协助英军屡建奇功——秘密情报局从此进入了一个辉煌的时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