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隐
豹变,指的是刚出生的小豹子原来很丑陋,但逐渐会变得雄健而美丽,会从平凡变成卓越。但是变化的过程又是如何的?仅仅是淡定地等待,还是要应对非常剧烈的矛盾冲突?
豹隐,指的是南山有一种黑色的豹,为了使自己身上长出花纹,可以在连续7天的雾雨天气里不吃东西,躲避天敌。如果说豹变已经是一种结果,那么豹隐则说明了事情的过程和真相。对于凡人而言,精神本身是需要不断循环和升华的,不是一朝得道就恒定不变。成仙成佛,真是个别现象。
隐,不是找个地方藏起来就可以了。隐是一种斗争和煎熬,是一种历练和历险,是一颗初心的形成与修炼,并与外界的环境有所较量。
1.豹变:时代人物
“豹变”来源于《周易·革卦》:“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
刚出生的小豹子很丑陋,但逐渐会变得雄健而美丽。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知不觉中,平凡已化为卓越。豹变常用来比喻润饰事业、文字或迁善去恶,也比喻地位高升而显贵。
木心曾写过一个“短篇循环体小说”,就叫《豹变》,各篇既相对独立,又彼此相连,成为有着自己的结构原则的特殊作品。诗人天生喜欢写这样的文体,总有浓厚的意象,完整而多样的可能性和联想力,如同女人临盆一样全盘托出。人都是在时代变迁中活着的,人的内心要柔软、自在,而精神要坚韧。
用豹变来形容这个时代许多创业成功且不断迭代蜕变的人,其实很形象。互联网时代孕育的一批企业家莫不如是。并不是只要有才华就能获得事业成功,只有将风云变幻的历史机遇和个人命运进行强势融合,才能造就这样的局面。初心与时代的感受力是一体的,也是彼此增强的。
2.豹隐:爱惜自己
“豹隐”二字,出自《列女传》卷二《贤明传·陶荅子妻》。里面有一句原文:“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意思是,南山上有黑色的豹子,为了使自己的身上长出花纹,可以在连续七天的雾雨天气里不吃东西,躲避天敌。后以“豹隐”比喻隐居伏处,爱惜其身,亦作“玄豹”“豹雾”。另有“惭豹”,意指愧对隐居者。
“陶荅子妻”讲的是一个仗义的大女人的故事。陶国(今山西平遥)的大夫荅子是个贪官,上任3年,对老百姓有利的事情没做几件,自己却暴富起来,家里养着几百个仆人,车也有百辆。荅子的母亲也是个见钱眼开,不懂国法礼仪道德的人。妻子奉劝荅子:“南山的豹子,即使下雨,七天不吃东西,也不愿意弄脏自己的皮毛,为的是隐藏自己,避免祸害;而猪啊,狗啊,什么都吃,一旦把自己养肥了,也就该被杀了。”她见丈夫不听,就带着儿子离家出走了。一年后,荅子果然被判了盗窃罪,伏诛被杀。她这时候反而回家了,因为要侍奉她的婆婆。《诗经》里有“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意思是所有的念头,都不如我坚持的初心和本分,说的正是陶荅子妻这样的人。
陶荅子妻故事的出处——《列女传》,小时候太古板,觉得我们是新时代青年,女性解放都多少年了,这种封建余毒还是敬而远之为好。后来翻看,发现里面的女子都有仗义的性格,感觉很过瘾。除了上文所述的“陶荅子妻”,我再讲讲书里越姬的故事。
越姬是越王勾践的女儿,嫁于楚昭王,很受楚昭王宠爱,同时受宠爱的还有蔡姬。
有一次,楚昭王带着她们登上云梦(今湖北孝感市)的狩猎园林旁的高台(“附社之台”),并发问:“吾愿与子生若此,死又若此。”意思是,我活着与你们在这里游玩,死了就一同埋在这里。蔡姬情不自禁地满口答应,她说:“我是我们国家奉献给大王的礼物,活着就陪大王玩乐,死了便与大王同去。”楚昭王马上让史官记下来——蔡姬愿意做我的陪葬。
楚王用同一个问题问越姬,越姬却说:“我们越国与蔡国不一样,我们的教育是淫乐必亡,勤政才能拥有天下,而且我嫁给王的时候也没有约定要一起死。活要活得正直,死要死得正当。不明不白就去死,是不负责任。”
你看,会说话、会献宠的是蔡姬,不会说话、一本正经的是越姬。
又一次,蔡姬和越姬随楚昭王出兵救陈,天空中突然出现不祥之兆(“赤云夹日,如飞乌”)。楚人信巫,史官说此等异兆,必须要一个大臣献出自己的生命才能替王躲过这一劫难。这时只有越姬挺身而出,一句“昔日妾虽口不言,心既许之矣”,遂自杀。越姬可以为君王施行德义而死,却不会为君王宴游而死。而那个蔡姬,人都不知道去哪里了。
等到楚昭王病重即将过世的时候,蔡姬更是杳无踪影。楚昭王的3个弟弟(子西、子期、子闾)都不肯继位,想立越姬的儿子熊章为王。熊章继位成楚惠王,重用3个叔叔,改革政治,与民休息,发展生产,使楚国国势得以迅速复苏,又先后平定白公胜之乱,灭亡陈国、蔡国、杞国,将楚国领土扩至东海、淮海、泗水一带,成为一方强霸。
我们每个人都应有心中的大事,在大事面前,绝不懦弱,快速决策。整个故事是越姬的豹变,也是越姬的儿子熊章的豹变。而越姬此前就像豹子爱惜自己的皮毛一样,坚持自己的初心,爱惜自己的精神,绝不妥协,但却在关键时刻献出自己的生命,成就了楚国的霸业。
我们这个年代,总是说要爱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而真正重要的是认识自己、爱惜自己,像南山的隐豹一样,积蓄起自己的力量,去做更为重要的事。
为什么人会成就传奇和故事?因为他们和别人不一样,特别是想的不一样。
3.豹文化
猎豹是这样一种动物——它生活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般是早晨5点前后开始外出觅食,它行走的时候比较警觉,会不时停下来东张西望,看看有没有可以捕食的猎物,也防止自己被其他的猛兽捕食。它一般是午间休息,午睡的时候,会每隔6分钟起来,查看一下周围有什么危险。一般来说,猎豹每一次只捕杀一只猎物,每一天行走的距离就是大概5公里、最多走十多公里。虽然它善跑,但是它行走距离并不远。是的,它虽然很有能力却并不贪心,时刻心存警惕和敬畏。它明确自己的狩猎目标,并懂得为之保存自己的力量,伺机而动。
豹在中国文化里是高尚的存在。豹髓是指名贵的蜡烛;豹胎出自《韩非子》,是指珍贵的肴馔,亦作“豢豹”;豹姿是指君子的仪容;豹蔚比喻君子、贤者风度姿容美好;豹袪是指袖口上用豹皮制成的装饰,指古代卿大夫的衣服;豹论是指谓长于兵法……
成语就更不用说了,熊心豹胆、豹死留皮、凤头豹尾、龙腾豹变、龙韬豹略、龙眉豹颈等均是有大气魄、大精神的词。
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的代表作《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中有一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和中国文化里的豹子精神,有点儿意境上的相似。人既要把自己过得强大,又要让内心保持柔软,在大事面前才能帮助自己也能帮助别人。人总是在矛盾中生活着,循环往复、周期更迭,要像豹子一样不贪恋,锻炼独立的意志,有自己的坚持和自己的优美。
豹隐:发现初心
人的独立意志和灵魂的养成,在人生中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每个人入世(“出道”)之前,都要有一个原生的自己,有一颗感应而生的“初心”。
在一个人10岁左右,就可以开始较为深刻地思考、感知自己和世界了。《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幼学是10岁的代称,只有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才能施展抱负。
人不是生来只为了适应大工业时代的社会分工的,每个人都有巨大的可能性和发展潜力,都有修炼的底子,需要学习和历练,甚至需要闭关冷静思考。从我个人的人生经验来看,人的感受力,从10岁就开始逐渐养成。每个人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碰到的、吃到的喝到的、肺腑感知到的、心灵通感到的,都不一样。中国先哲对我们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每时每刻的遇见,都能成为通用素材;每个人每件事,都可以帮助我们修行。
初心,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有灵性的。内心不是镜子,而是一种想象力的水源地,它本应像雪山一样,高洁简朴空灵。它成为水源地之后,要流到无限的大陆上去,将任何东西映照得清晰分明。“水无积无辽阔,人不养不成才”,进入世俗,不过饮食男女权势金钱,但内心有坚持的人,即便是在现实里偶然妥协,也蓄有内心的水源和地盘,天文地理都能尽情吸收,形成自己特有的心理序列和体系。而这个过程,10岁就应该开启了,它也许决定了一个人一生能走多远,即便发生危机也知道怎么挺过去,把自己的一生当成一段历史去塑造。
管理学有三重境界,第一境界就是自我境界,然后才是社会境界和自然境界。认识自我,爱惜自己,坚守自己的初心,才能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开启一种人生。
所以,豹隐究竟是一种什么启示呢?
人生是一场修行,而内心要首先进入某个轨道,这种轨道是自我建设的结果,等有了这个“基础设施”之后,再用各种势力来支撑内心继续修炼。因内心想的和别人不一样,所以更加尊重自己,爱惜自己,做出一般人无法做出的抉择;因内心需要滋养,所以每天有时间应该尽量和自己对话,偷不得懒,要提炼升华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和得失。灵性,并非完全属于天赋和环境影响,一定程度上也是自我训练的结果。
回到经典的管理学,法约尔认为:“想出一个计划并保证其成功是一个聪明人最大的快乐之一,这也是人类活动最有力的刺激物之一。这种发明与执行的可能性就是人们所说的首创精神。建议与执行的自主性也都属于首创精神。”灵性也可以这样被训练出来,就像那头黑豹,为了使自己的身上长出花纹,可以在连续7天的雾雨天气里不吃东西,就是训练自己,磨砺自己。
鹿蕉
鹿蕉,是指梦幻、人间得失。既然得失都是一场梦,那么内心的计较岂不是一场“徒伤悲”。人们总是在事过境迁之后有所体悟,但当局者常迷,迷有迷的美,也有迷的痛。
陶渊明写道:“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隐士、樵夫和路人,似乎总会给人带来持久的、新鲜的体验,仿佛从高山流水中走来,这大概就是梦幻的高深境界。
1.鹿蕉:人间得失
“鹿蕉”又称“鹿梦”“鹿迷”,亦作“蕉鹿”,典故出自《列子·周穆王》,意指人间的得失荣辱皆为梦幻。既然在人间谁也逃不掉,那我们就认真说说。
郑国有个人在野外砍柴,碰到了一只受惊的鹿,便迎上去将它打死了。他怕别人看见,就急急忙忙地把鹿藏在没有水的池塘里,并用砍下的柴覆盖好(注:“蕉”通“樵”)。想着自己竟遇上这等好事,砍柴人高兴得飘飘然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却忘了藏鹿的地方,还以为刚才做的是一个梦,一路上自言自语念叨这件事,就被路人甲听到了。路人甲按照砍柴人所说的还真找着了,便把鹿取走了。路人甲告诉妻子,刚才有个砍柴人做的梦真准啊。妻子说:“是他做梦还是你做梦,或许是你做梦梦到了那个砍柴人。”
故事还没有结束,砍柴人不甘心丢了鹿,晚上竟梦见了路人甲的“所作所为”,第二天还找到了路人甲的家。两人互不相让,都坚持说鹿是自己的,让法官判,法官判此鹿平分。郑国的国君知道此事后,问宰相怎么看,宰相说:“醒着和梦着只能黄帝和孔丘才能分辨了,现在只能听法官的了。”
道家的列子和庄子,总有浪漫的故事可讲。最著名的“庄周梦蝶”,是庄子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出真实与虚幻的观点。
列子也在说类似的故事——“鹿蕉”。不知道谁在做梦,不知道什么是现实。就像清代孔尚任在《桃花扇》里写的:“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清代的这段古话道出了如今多少孤胆英雄们的一生。多少人在为梦想窒息?多少人又努力奔向诗和远方?远方是现实还是梦?不得而知。如今这个世道,魔幻现实主义越来越盛行,虚构的文本设计与现实的自我演绎,越来越相互接近,大部分的现实情节甚至比以冲突为重点的剧本更为夸张,“艺术已经难以高于生活”成为了新的困顿。
据说世界上文字的发明,最初都是为首领和宗教活动服务的,文字天生带着自我实现能力和预见性,它们最初被刻在巨大的酒杯或方鼎上得以流传下来,还天生带着诗意。我们这些读书写字、生活在文字里的人,不知道常在梦里还是常在现实里。
2.《列子·周穆王》
经常听老人和前辈摇着头感慨,人生就是梦一场。阅读《列子·周穆王》全篇,里面都是在讲梦幻和幻化。
周穆王(约前1054年至前949年)是何许人也?他姬姓,名满,在位55年,传说享寿105岁,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周穆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富于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世称“穆天子”,统一四夷,西征昆仑。周穆王时制定的《吕刑》,是中国流传下来最早的法典。
列子从周穆王的神游开始讲起。说是有个来自最西方的幻化人,嫌周穆王现在的皇宫、饮食、美女等都不太上档次,于是周穆王倾尽国力改善条件,但还是没有得到幻化人的满意。幻化人就带着周穆王腾云驾雾来到了自己的宫殿,里面都是人间没有的东西,周穆王甚至以为自己来到了天帝所居住的地方,想起自己住的地方,确实像一堆土块和茅草。总之那里的一切都美得令人意志昏迷。周穆王神游回来,3个月才恢复正常。之后周穆王神游上了瘾,还用天下最好的八种骏马驱驰一千里,到了巨蒐氏国。巨蒐氏献上白鹄的血液供穆王饮用,准备牛马的乳汁供他洗脚,还让他登上崑山巅,观览了黄帝的宫殿,又跟西王母在瑶池宴饮,一天间能走一万里。穆王一生中享尽了快乐,活到一百多岁才死。列子感慨,周穆王命真好。
另一个故事是老成子跟尹文学幻化之术,尹文3年都没有教他,老成子想退学。尹文跟他说,一切有生命的气,一切有形状的物,都是虚幻的。创造万物的开始,阴阳之气的变化,叫做生,叫做死。懂得这个规律并顺应这种变化,根据具体情形而推移变易的,叫做化,叫做幻。生死和幻化没什么不同,我和你就在幻化着,为什么还要学习。老成子把这话揣摩了3个月,就能自由自在地时隐时现,还能变幻四季。列子认为,善于幻化的人,他的道术隐秘而平常,三皇五帝的德行,也许不一定来自智慧和勇气,也许来自幻化。人的一生,平平常常或者大起大落,不过就是幻化的过程不一样。宿命这东西,就是很任性,但人不管是什么命,都能从中参透悟道。所谓醉生梦死,还是夙夜匪解,都是状态而已。人的一生要调整过来,首要的是调整状态。
什么是醒着,什么是梦着?也许真的只有黄帝和孔丘才分辨得出,但列子也试着回答。
醒着有八个征兆:重复过去的事情、做新的事情、有所收获、有所丧失、有所悲哀、有所喜悦、即将新生、即将死亡。
有六种原因形成的梦:自然而然的梦、吃惊而梦、思虑过多而梦、悟道而梦、高兴而梦、畏惧而梦。
列子认为,精神与事物相遇便成为梦,形体与事物接触便成为事。所以白天思虑与夜间做梦,都是精神与形体遇到某些事物的缘故。古代的真人,醒着的时候连自己也忘记了,睡着的时候也不会做梦。
醒着的人,就是在人间的荣辱得失中反复折腾的人。宋国阳里的华子中年得了健忘症,鲁国有个儒生自我推荐说能治好他的病,华子的妻子儿女说愿意用一半家产做报酬。儒生单独和他待了7天,病治好了,华子清醒了之后,大发雷霆,休掉妻子,惩罚儿子,并拿起戈矛驱逐儒生。他说,他害怕存亡、得失、哀乐、好恶再一次扰乱身心。
梦着的人,也许是幸福的人。周朝有个姓尹的人大力发展家业,他一心经营世间俗事,白天脑子累,晚上做梦还要梦见自己做了奴仆。而他家里的老仆人,白天累得筋疲力尽,晚上总能梦见自己当了国王饮宴游玩。在人世间汲汲营营,是不可能得到幸福的,而朴素至简,或许可以得到幸福。
人们就是在梦境和清醒之间徘徊,有些人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列子还讲到一个故事,最西方的南角有个国家,叫古莽之国,那里的人不吃饭不穿衣,经常睡觉。50天一醒,把梦中的所作所为当做真实,把醒来的所见所闻当成虚妄。四海的中央有个中国,阴阳平衡,白天黑夜分明,人们认为醒的时候是真的,梦的时候是虚妄的。另外还有一个国家是最东方的北角的国家,叫阜落之国,他们的子民一直醒着,不用睡觉。无所谓对错,无所谓是非,只是,人与人之间的状态本身就是有差别的。
戏中戏,梦中梦,影中影,亭台楼阁,廊桥水榭,不知身在何处,有何境遇。这个世界的人相互扶持、相互劝慰,或许才是最后的暖色。我们都有梦想,梦想不必挂在嘴上,挂在嘴上久了,会不知道自己是醒着还是梦着。
3.鹿文化
为什么要写鹿?因为鹿也同豹一样,在中国文化中地位卓越。逐鹿中原,是群雄争夺天下;天鹿,是汉族人传说中的灵寿,是祥瑞之物;南极仙翁(寿星)的坐骑是白鹿精;佛教中也有一个坐鹿罗汉;鹿树是菩提树的别称;鹿韭是牡丹的别称……
《诗·小雅·鹿鸣》中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的名字便来源于此句,甚至她的功绩都蕴含在此句中。她生于宁波的名门望族。2018年1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报道:“获诺奖两年以来,屠呦呦团队深入研究发现,双氢青蒿素对红斑狼疮有独特效果。”青蒿素真是好东西,不仅能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还能为中药立足世界做出贡献。
得失荣辱,都要经历,经历之后就当成是梦幻吧。然后,留下几个关键的事实记录在自我的历史上,无愧于心就行。
作家、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罗素先生(1872—1970年)生前留下一段影像资料。可以用文字来描述一下这段影像——
记者问:“如果您要留下一段话,像《死海古卷》那样,一千年以后才会被看到,你会对他们说什么,有关你的一生及感悟。”
罗素答:“一是关于智慧,二是关于道德。不管你是在研究什么事物,还是在思考任何观点,只问你自己,事实是什么,以及这些事实所证实的真理是什么,永远不要让自己被自己所愿意相信的,或者认为人们相信,会对社会更加有益的东西所影响,只是单单去审视,什么才是事实。道德这一点,十分简单。我要说,爱是明智的,恨是愚蠢的。在这个日益紧密相连的世界,我们必须学会容忍彼此,我们必须学会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总有人会说出我们不想听的话,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共同生存。假如我们想要共存,而非共亡,我们就必须学会这种宽容与忍让,因为它们对于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存续是至关重要的。”
在所有内心梦幻无序的状态中,人们首先要提取智慧和道德。虽然这很艰难,并不是所有美好的东西人们都会去追求,因为追求本身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追求者只能孤独地坚持“吾道一以贯之”。
鹿蕉:梳理想象
在人生有了初心之后,就应该去追寻无限的想象力和可能性。列子认为,人生不过做梦和做事而已。精神与事物相遇便成为梦,形体与事物接触便成为事。而内心掌管精神与事物相遇的可能性和方式。
《礼记‧内则》有:“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十二三岁正是学习各类新鲜事物的最佳年龄,也是系统地培养想象力的关键时期。人生之梦,可以从十二三岁就开始系统地设计了。
对女子来说,12岁是金钗之年,南朝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有云:“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13岁是豆蔻年华,唐代杜牧《赠别》一诗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此外,很多作家和艺术家,或是在十二三岁寻找到特别有机缘的事物,作为内心的寄托,比如聂鲁达、席慕容等;或是在十二三岁发生了人生变故,获得了深刻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契机,比如鲁迅、安妮·弗兰克等。
管理人生,就是为了将想象中的可能性变成现实中的确定性。可能性就像萤火虫,而确定性就像灯塔。内心是个连续不断的整体,有时候它无法区分梦想和现实,没有明确的界限。它是一场停不下来的戏剧,博大精深,有时候显得荒诞,有时候显得魔幻,有时候也可以波澜不惊。
内心确实是创作的源泉,它没有边界,可以穿透过去、现在和未来。它赋予人类人人平等的局限性和可能性。人不管是什么命,都能从中参透人生。列子说:“生非贵之所能存,身非爱之所能厚;生亦非贱之所能夭,身亦非轻之所能薄。”生命不是因为尊敬它就能长久存在,身体不是因为爱惜它就能壮实;生命也不是因为轻贱它就能夭折,身体也不是因为轻视它就能孱弱。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内心世界。有一种管理学的定义是:“管理是设计一种环境,使人在这种环境里能高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设计能力,是这个时代的人最尖锐的能力,这种尖锐可以进入任何领域,刺穿故事和现实的层层关卡。现实世界是科技驱动的世界,但别让科技束缚了想象力。创新者常常运用科学发现进行创造,但他们真正的创新在于,能够想象出此前不存在的产品和流程。
梦幻,排在人间得失之前。尽管外界的反馈很重要,但外界的得失,都无法妨碍源于我们内心世界的持续创造,因为内心世界是丰富的,拥有着巨大而不可知的力量。在美国管理学家泰勒开启的科学管理之外,在大数据分析如此发达的今天,或许不那么依赖数据分析,而是更注重想象、实验和沟通的人性化管理,才是今天的人们所需要的。这些年,人工智能之所以发达,是因为人将自己的自学能力赋予了机器。2012年左右,机器对物体的识别正确率仅有75%,而人类是95%。2016年,机器正确率已经达到97.1%。未来,机器将被数据驱动而获得想象力,而人怎么能没有更好、更深刻的生命体验和想象力呢!
这个世界的未来,是由想象力构建的。无论是面对人类社会共同的挑战,还是获得对于这个世界的内心感受,我们都要不断努力,不断释放自己的想象力,去引领人生,去创造未来。
庄蝶
庄蝶,典故名,典出《庄子·内篇·齐物论》。庄子认为生与死、祸与福、物与影、梦与觉等,都是自然变化的现象,圣人任其自然,随之变化。
列子谈论梦幻,只是他的一部分。而庄子谈论梦幻,却用尽了“自己”。要让内心的意志稳定,就需要哲学的帮助。庄子是内心世界发展史上第一位哲学家。他说:“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1.庄周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周梦蝶,蝴蝶真是一种幸运的动物,可以跟庄子放在一个层面。
这两三年从事媒体相关的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觉得世事变幻莫测,所以这个时候,似乎重读《庄子》更有意义一些。
内心应该有深厚而隆重的一套思想存在,并保证自己的一生为此服务,让自己进取而升华。人们常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其实不然。因为在中国有不少圣贤,在无私地发展自己的内心世界,并梳理出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
一个思想体系,并不一定要发展成一个教派,只需要真实地影响人心就可以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是有朴素的平等主义的,没有上帝和教主,只有不断奋斗、发展的人心道义。
2.《庄子》
学习《庄子》,首先要明白几个天然夹带主旨思想的词。
第一个词,是“物化”。
“物化”一词在庄子里出现数次,如“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意思是通晓天乐的人,活在世上顺应自然地运动,离开人世混同万物而变化。平静时跟阴气同宁寂,运动时跟阳气同波动。
“天乐”是什么?就是与自然和谐,“物化”在这里指“同万物而变化”。
又如“工倕旋而盖规矩,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灵台一而不桎”,意思是工倕随手画来的圆,就胜过用圆规与矩尺画出的,手指跟随事物一道变化而不须用心留意,所以他心灵深处专一凝聚而不曾受过拘束,“物化”在这是指“随事物一道变化”。工倕是尧时代的匠人,我国工匠精神源远流长,技艺都是神乎其神,“庖丁解牛”这样的故事并不鲜见。
再如“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安化安不化,安与之相靡,必与之莫多。’”意思是孔子说,古时候的人,外表适应环境变化但内心世界却持守凝寂,现在的人,内心世界不能凝寂持守而外表又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随应外物变化的人,必定内心纯一凝寂而不离散游移。对于变化与不变化都能安然听任,安闲自得地跟外在环境相顺应,必定会与外物一道变化而不有所偏移。
这句话很有意思,“外化”“内化”“物化”“安化”纷纷冒了出来。“外化”是外表适应环境;“内化”是内心受环境干扰,不能凝寂持守;“物化”是同万物变化;“安化”是安然听任变化。顺应外物变化的人,内心必定纯一凝寂而不离散游移,安然听任变化与不变化,与外物一道变化,并且不会有所偏移。如下面这个得道了的冉相氏,他就能做到“日与物化者,一不化者”(即:天天随外物而变化,而其凝寂虚空的心境却一点也不会改变)。
外物变化,外表适应环境,内心始终如一。这就是庄子反复告诉我们的东西。
“物化”,如果简单解释成“同万物变化”“顺应万物变化”,还是不太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物化”最完整的解释出现在“庄周梦蝶”这个典故里,即物我的交合和变化。那是个神奇的交互过程,如同庄周与蝴蝶一样,在双方本质不变的情况下完成了交互,谁也没有改变,谁也没有损失,谁也不成功,谁也不失败,就像能量守恒的公式一样。我们如今追求的“万物互联”,从思想层面上,就是这个意思,让了我们的内心更加坚定沉着。
第二个词,即“天籁”。
除“天籁”外,还有“地籁”“人籁”。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解释一下,子游说:“地籁是从万种窍穴里发出的风声,人籁是人们从各种不同的竹管里发出的声音。那什么是天籁?”子綦说:“天籁虽然有万般不同,但使它们发生和停息的都是出于自身,发动者还能有谁呢?”直译过来似乎仍然令人迷惑。要看完整个《齐物论》才能明白。“天籁”,其实是心感万物所发之言,就是“物论”。物化是同万物变化,物论是感万物而言。庄子真是巧妙,《齐物论》以庄周梦蝶结尾,齐“物论”就是齐“心”,为了“丧我”,蝶我皆忘,即是自然本心没有迷惑与困扰。
第三个词,是“葆光”。
“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意思就是:谁能真正通晓不用言语的辩驳、不用称说的道理呢?假如有谁能够知道,这就是所说的自然生成的府库。无论注入多少东西,它不会满盈;无论取出多少东西,它也不会枯竭。而且也不知这些东西出自哪里,这就叫做潜藏不露的光亮。
《庄子》里充满了辩证、矛盾统一的事物。成玄英注疏:“葆,蔽也。至忘而照,即照而忘,故能韬蔽其光,其光弥朗。”
我们熟知的处世哲学“韬光养晦”即与“葆光”一词类似。韬光养晦的底气是自己有永不枯竭的才能和勇气。“韬光”最早出现在南朝梁国太子萧统所写的《靖节先生集序》的序里:“圣人韬光,贤人遁世”。“养晦”的字面意思是隐形遁迹,修身养性,引申之意为隐退待时。《诗经》中就有“遵养时晦”之记。其实《庄子》里的“葆光”,早就把这些意思表达得很全面了,有才智而不外露,深藏不露,即是大智慧。
第四个词,是“县解”。
简单解释就是解除“倒悬之苦”。倒悬,即人被倒挂者,处境困难。据说,佛教就有这样的语言形容人生之苦,梵语“盂兰”,中文即译为“倒悬”,意思是人生前若作恶多端,死后魂魄便沉沦于闇(àn)道,有倒悬之苦。人类的思想是相通的,苦难也是相通的,所以宗教可以突破国界。
《庄子·养生主》里写道:“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说的是,老聃死了,他的朋友秦失前去吊丧,对老聃弟子说的话——“偶然地来到世上,你们的老师他应时而生;偶然地离开人世,你们的老师他顺依而死。安于天理和常分,顺从自然和变化,哀伤和欢乐便都不能进入心怀,古时候人们把这样做叫做自然的解脱,好像解除倒悬之苦似的。”
这里讲一个人,叫孙禄堂(1860—1933年),他是中华武术的集大成者,甚至被称为“中华最伟大的武术家”,他还自学了《易经》等传统文化思想。74岁时,他向夫人预言自己要去世了。夫人让他做全面体检,中西医什么问题都没有检查出来。这年秋天,孙禄堂回到故里,每天习拳练字,不吃不喝20天。第21天时,他对家人说,仙佛来接引了,让家人去户外烧纸,并嘱咐家人不要伤心痛哭:“吾视生死如游戏耳。”中华文化的这种传承方式,真的是靠心去继承的,而洒脱看待生死的人也始终存在。
第五个词,是“鉴于止水”。
《庄子》里还记载着许多孔子的话。如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鑑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意思是一个人不能在流动的水面照见自己的身影,而是要面向静止的水面,只有静止的事物,才能使别的事物也静止下来。
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太浮躁了,怎么可能有“正见”(注:佛教用语,关于人生真理的彻底领悟)?怎么可能有真正的自我?怎么可能逍遥游?囿于一隅之见、一偏之好,心有所取、执以为得,心被物染着,失之不净。
我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乱世里的人反而能算得准别人的命运?比如民国时期的张其锽,他是聂缉椝(曾国藩女婿)的女婿,也是文武全才。他不仅会读经写字作文,而且懂军事知识。在当县令期间中了盗贼埋伏之后,广求武艺高师,刻苦练习,最终能够以一抵十,可见其心智、毅力和行动力都非常强大。更重要的是,他还能射覆和占卜,射覆是中国文化高雅技艺,近于占卜术的猜物游戏,即便别人换了物品,他也能猜中。但他跟随了吴佩孚,张其锽算准了自己的51岁大限,最后仅两个月误差,他也算准了他岳父的大限。其实张其锽如果执意离开吴佩孚,闭门十年读书的话,本来是可以改命的,但他视吴为生死之交。正如余世存先生所讲:“一切想改变命运的人,都需要洗心退藏于密,才能有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之效。”(注:《庄子·人间世》写道: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意思是,心无任何杂念,就会悟出“道”来,生出智慧,喜庆好事将不断出现)。原来,越是乱世,越要生驻葆光,内心越要隐秘安宁。
第六个词,是“撄宁”。
“撄宁”的意思即不受外界事物的纷扰,保持心境的宁静。这是庄子所倡导的极高的修养境界,能够做到这一点也就得“道”了。
《庄子·大宗师第六》说道:“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
意思是:我还是持守着并告诉他,3天之后便能遗忘天下;既已遗忘天下,我又凝寂持守,7天之后能遗忘万物;既已遗忘万物,我又凝寂持守,9天之后便能遗忘自身的存在;既已遗忘存在的生命,而后心境便能如朝阳一般清新明彻;能够心境如朝阳般清新明彻,而后就能够感受那绝无所待的“道”了;既已感受了“道”,而后就能超越古今的时限;既已能够超越古今的时限,而后便进入无所谓生、无所谓死的境界。摒除了生也就没有死,留恋于生也就不存在生。作为事物,“道”无不有所送,也无不有所迎;无不有所毁,也无不有所成,这就叫“撄宁”。
庄子里有个得道的不老女神——“女偊”,即最古老版本的“天山童姥”。南伯子葵问她怎么得道的?她说,遗忘天下,继而遗忘万物,继而遗忘自己,那时候心境就会像朝阳,就能感受到了“道”,继而能够超越时空,无所谓生死。
这个方法多么直白。如何求得内心的安宁?首先要学会的便是遗忘。之后“道”就出现了。等到人们认识了时空、经历了岁月循环之后,仿佛就能慢慢超脱生死。也就是说,我们内心世界的“鹿蕉”,都全数接纳,又面向通透之后,真正的自然之法就习得了。
这里再提一个人——陈撄宁,他对近现代道家文化贡献最为突出。15岁时,他得了肺结核,当时无药可医。他就自学中医与道书养生,并立志“费四十载光阴,阅千百部秘籍,打起全副精神,专求这一件事”。他是明《道藏》编定以来,屈指可数的几个通读全书的人之一。他至少师从5位名师,掌握多种秘而不宣的摄生、养生之道,尤其对养生中的静功有着深刻的研习,他把“听息法”跟庄子的“心斋”相联系,“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通过静功来降低精神能量的损耗,摆脱精神困扰。
在这个“浮名浮利不自由”的世界里,我们不必经常成群结队地学习社交知识,而要懂得自学和内修,保持个人心境的宁静。
3.蝶文化
蝴蝶是中华文化的典型意象,它象征着自由、美丽,甚至象征灵魂和死亡。破茧成蝶、花飞蝶舞、蝶意莺情、羽化成蝶、鹏游蝶梦、韶华蝶梦、蝶恋花,都充满了无穷的浪漫和想象力。而西方的蝴蝶,则没有那么自由与美好,它们更多的是标本、被束缚的藏品。
中国古人认为,死亡并不是终结,躯体死亡之后,灵魂会如蝴蝶一般飞出,最经典的是梁祝化蝶。封建时代,人们将蝴蝶视为一种自由的表达。人本来就拥有着美好的灵魂,却轻盈而弱小,以至于太过理想化而缺乏真实的抗争力,于是人们把希望寄托在梦中的世界、幻想中的世界。
如果说庄子是中国式浪漫主义的开端,那么蝴蝶则是当之无愧的浪漫源头。庄子贡献了中国文化中关于生死、关于存在的独特思想,甚至具有世界性意义。庄子的思想是包罗万象的,事物皆“固有所然,固有所可”,没有绝对,都是相对的。他的意境宽广,涵盖力极大,就像一只蝴蝶最终煽动了一场飓风一样。他的存在,使得文化间得以相互融合,六朝佛学在一些语境里,就是援引了《庄子》的名词和概念,才把佛经翻译出来的。禅宗里的“自然”观念里也渗透着庄子的元素。
生死的意义,由翩翩起舞的蝴蝶携带,举重若轻。我们并不需要来生,就能获得片刻的安宁和幸福,超脱与永恒,这就是庄子给国人最珍贵的财富。笔者认为,最好的中国哲学入门,应该从庄子开始,不会痴迷,也不会沉重,而是会心生欢喜。
庄蝶:哲学入门
人有了初心和用之不竭的想象力之后,就可以开始学习哲学了,而庄子正是哲学入门的引路人。他说过很多名句:“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等。
可以说,正是庄子的这些思想,带我进入了中国古典哲学的门径,令人着迷。我从小也最喜欢蝴蝶,记得小时候写作文时,窗口总能飞过许多蝴蝶,走过院子里常走的那条小路,也能偶遇蝴蝶之吻。庄子对我意义非凡。
人在十三四岁时,就可以进行哲学入门了。可以先学习一个基础思想,然后再接纳别的东西。中国文化本身就具有非常大的包容性,所以从诸子百家哪一门入手都没有太大的关系。不过,这个基础思想最好不是专注于某个领域的片面思想,而是包罗万象的思想,而《庄子》就能担当此任。
就像蝴蝶身上的花纹一样,蝴蝶的纹路里包含了许多其他动物的斑纹,比如猫头鹰蝶、大豹斑蝶、中华虎凤蝶等,蝴蝶身上似乎容纳了世界,万事万物是相通的。
人生短短数十年或百年,若是有了逍遥游的心态,即便性格再偏执,也能及时挽救自己于无聊与痛苦的水火之中。
所以从小要培养一颗知己(感知自己)的内心,然后让这颗内心陪自己生长,作为“旁观者”观察自己,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和风格。从这个世界路过,就要与这个世界建立起感情,去了解世界为何能长存,如何能不朽。
内心要随着万物变化,就是“物化”。内心感应万物,就是“天籁”。内心应该深藏不露,外表才能不动声色,才能面对痛苦和波折不断的人生。内心要安宁,只有静止的水才能照见这个世界。同样,只有不受外界干扰的内心,才能宁静,这就是庄子所谓的“撄宁”。能够给人们创造内心福祉的思想,即为大智慧,在这样的人生理念治理下,心就会悠然。
西方管理学上,也有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一说,它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且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任何事物的发展既有定数可循,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管理“变数”,不就是管理人生吗?从这个层面上说,人类与动物的启示是共通的。
青牛
青牛全名“板角青牛”,是太上老君的坐骑。它是上古瑞兽,传说逢天下盛,而现世出。另一说,青牛代表着东方大地。这里是指老子倒骑青牛的典故:老子倒骑青牛,过函谷关,挥笔作《道德经》五千余言。
《道德经》正是一首古老的长诗。
南怀瑾说人生最高境界:“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内心悟道,皆是诗。无为的基础,是已经早有大道初心。
1.老子倒骑青牛
有一种说法是,《山海经·海内南经》里的“兕”(sì)就是青牛。“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上古瑞兽“兕”,状如水牛,全身呈现青黑色,有独角兽那样的犄角。传说中,“兕”是太上老君即老子李聃的坐骑。
还有一种说法:东方是青色,属木;西方是白色,属金;南方是红色,属火;北方是黑色,属水;中央是黄色,属土。青代表东方,牛代表大地(注:“坤像地任重而顺,故为牛也”。坤为牛,即牛是负载生养万物的大地),东方大地,一片生机,乃自然大道。老子倒骑青牛,就代表掌握自然大道的东方圣人。
为什么是倒骑?因为正着骑是人为在驾驭,而倒着骑则是顺其自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道家的老子、庄子、列子,是我认为的最浪漫、最具诗意的三个思想家和哲学家,我甚至认为他们才是中国文化的自由、浪漫、隐逸的源头。
其中,又以老子《道德经》的传世最为纯粹飘逸。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倒骑青牛路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老子告诉关令尹喜“道德”之意后,就消失不见了。
老子倒骑青牛,《道德经》是一首诗。
2.道是什么?德是什么?
很难有人说得清楚“道”是什么。老子自己在《道德经》中都说,“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意为:天下人都说我所说的道太过普泛了,很难加以具体把握)。
道是虚无的,它是宇宙的本源,生化万物的根本。它有自己运行的特征,就是正反之间的出入自如;它有自己的施用特性,就是柔弱灵动,因势而为。有三种法宝可以感应大道的存在:第一是慈爱,第二是俭约,第三是“不与天下争得利之先”。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道化生万物的过程表现为恍恍惚惚的不确定性。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天地之间,不正像是气囊或空管那样的大空泡吗?它虽空虚但却不会塌缩,运行之中生化不息。
以上两句连在一起解释,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泡沫,道是终极的不确定性,道的运行维持着这个泡沫。如果要维持泡沫不被戳破,那就要靠大道来支撑。
德是什么?马王堆帛书版《德道经》,“德篇”在“道篇”之前。第一章即为“论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有最高德行的人,不去追求德行,也不以有德为荣,这种人才是真正有德之人。下德之人每天坚持让自己的行为符合德行,从来不做不符合德行的事情,这种人反而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
所谓“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德在道之后,在仁之前。具体而言,“清、宁、灵”等,都是德能的表观,即天因为浑融一体而清明,地因为浑融一体而宁定,精神因为营魄抱一而活灵。
深得于道,就有玄德。什么是玄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意思是生育它而不拘系自有,成就它而不执为仗恃,得尊重而不肆行主宰,这就叫做有了无限深厚的德。
总之,道生化万物,德养育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