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铁卢的背后赢家

第二章 给政府放贷的人(1813—1832年)


滑铁卢的背后赢家

罗斯柴尔德家族利用分布在世界各国的情报系统获取政治、经济情报,迅速地互相沟通。他们往往能够迅速了解各地的政治、经济动向,迅速采取行动,出奇制胜。

1815年6月18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近郊展开的滑铁卢战役,不仅是拿破仑和威灵顿两支大军之间的生死决斗,也是成千上万投资者的巨大赌博,如果英国战胜,它将成为欧洲的主宰,英国公债将猛涨;如果英国战败,将是英国公债跌,法国公债涨。因此,在英、法证券市场上,在哪头做多、哪头做空,将是最疯狂的赌博。押对的人将成为世界金融的主宰,压错的人会倾家荡产。而对错的关键,就是看谁能最先得到滑铁卢战役最准确的战报。

早在这场战役开始之前,内森就在即将开战的几个战略要点奥斯唐、根特、布鲁塞尔及巴黎、卢森堡进行周密布置,提前一个月派出罗斯柴尔德家族最优秀、最能干的情报员,不停地向内森发送备战信息。在两个阵营的军队里,罗斯柴尔德家族都安插眼线。反法同盟军队里,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威灵顿的军队里安排一位高居参谋军官之位的密探。在黑森和普鲁士军队里,阿姆谢尔请布达拉斯安排了一位上校和一位将军。拿破仑军队方面,萨洛蒙通过达尔堡公爵的介绍,认识了一位拿破仑的贴身侍卫官与内伊元帅部队里的一名骑兵军官。在隔英吉利海峡相望的英国多佛港与法国加来港,内森各布置了5艘性能一流的快船,昼夜待命。此外,还有6位独立的罗斯柴尔德情报员,以随军商人的身份,分别跟着两个阵营的大军开进了滑铁卢。在他们装货物的马车里,都放着一个鸽笼,里面装有24只经过训练的信鸽,准备在最后的战果出来后,就飞往巴黎与伦敦,给杰姆斯与内森的居住地报信。

到傍晚时分,拿破仑的败局已定。罗斯柴尔德的情报员们快马加鞭,第一时间就把法军战败的消息送到了巴黎杰姆斯的居所。杰姆斯迅速地将各份报告综合,写成了一封只有两行字的密码信件,做成6个抄本,同时派出六位罗斯柴尔德信使,乘坐专用的轻便马车,从6条不同的线路奔向加莱港。很快,获知确切消息的内森便立即动身,赶在政府急件快递员之前几个小时返回伦敦。

得到消息后的内森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英国政府,那还是在战役结束后的早上,比英国将军威灵顿的信使早到好几个小时。可是人们没有相信他的话,不过他后来还是得到了政府的赞赏和钦佩。

在履行了作为一个奉公守法的英国人应该履行的义务后,内森走进伦敦股票交易所的交易大厅。许多天以来,这里都笼罩在极度的紧张与不安的阴影中。开盘后一个多小时,在官方公报未公布之前,内森指挥自己的那群代理人开始做空英国公债。代理人个个像发了疯一般地疯狂抛售,很快地,场内其他经纪人开始沉不住气,也加入了抛售的行列。抛!抛!抛!英国公债就像跳水一样直往下跌。恐慌笼罩着整个证券交易所。这时候,连最老练的经纪人也动摇了:“罗斯柴尔德都抛了,我们还等什么!再不抛,公债就要成废纸了!”于是,英国公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狂泻,到了这天下午收盘时,英国公债的价格居然被打到崩盘的价位!市场立时一片恐慌!此时内森的那批秘密代理人却在底部悄悄吸货。

第二天清晨,伦敦的所有报纸在头条刊登了“滑铁卢大捷”的消息,伦敦证券交易所一开市,英国公债就跳空高开,内森兄弟一举赚进2.3亿英镑!相当于现在的500亿美元。要知道,股神巴菲特投资了60年,截至2007年也就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前,身家也不过才500亿美元。

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滑铁卢这件事上未卜先知的能力,让英国政府的官员们瞠目结舌。伟大的罗斯柴尔德也由此赚了个盆满钵满。一个世纪之后,伦敦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又比日本驻英国的使馆早两天获得日本海军全歼俄国舰队的消息。由于罗斯柴尔德家族消息灵通,被人们称为“无所不知的罗斯柴尔德”。

为了保密,他们有专门的信使,彼此用密码进行联系。例如,老罗斯柴尔德的代号是“阿诺迪”,威廉伯爵为“戈德斯坦”,把在英国的投资称为“鳕鱼干”。数年之后,当罗斯柴尔德家族扩展到美洲后,他们仍用这种方法保持欧美之间的联系。当美国内战即将结束时,伦敦的莱昂内尔(内森之子,1808—1879年)收到他的代理人从美洲发来的一份电报,内称:“夏勒姆先生将至”。夏勒姆是意第绪语“和平”的译音。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有时也宁愿用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信使来传递她的信件,而不用英国的外交邮袋,就是因为罗斯柴尔德家族内部的情报传递系统迅速又可靠。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六代掌门人大卫·罗斯柴尔德的这段话应该能作为罗氏家族情报系统如此发达的解码:

“我们这个家族所从事的领域当然需要你有很好的判断力,但前提是你要掌握大量的信息和情报,如果你自我封闭,然后闭门造车的话,那肯定是不能成功的。所以我们这个家族一直保持着一种传统,就是我们跟政府靠得很近,所以我们知道政府想什么,我们也知道公众在想什么,公众害怕什么。同时我们也和那些大公司很接近,所以我们对于他们的战略都了解得很清楚。几代人的努力积累下来,那么你的判断力肯定就更加敏锐了。”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让拿破仑走入穷途末路,而对于罗斯柴尔德家族来说,这一战役却是其发迹的始端。


拯救英格兰银行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政局稳定,政府债券的发债成本降低。1822年发行的政府债券收益率是5%,到1824年已经降到3.3%。对于投资者来说,政府债券虽然安全,但回报不高。

罗斯柴尔德法国银行当时的重要业务是将利率高的政府债券转变成利率低的新债券,这在法国还是新生事物,但是在英国早已流传,罗斯柴尔德顺理成章地借此收取高额代理费。很多持有债券的人不愿意接受低利率,而是选择赎回,寻找更高收益的投资,他们将目光投向新兴市场。

随着西班牙帝国的衰落,它之前的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1822—1825年间,哥伦比亚、智利、秘鲁和危地马拉在伦敦成功发行价值2100万英镑的债券。那些计划勘探新世界的英国矿业公司的股票也很抢手,其中一家名为盎格鲁-墨西哥的公司股价在一个月内从33英镑疯涨到158英镑。

拉美各国政府在英国疯狂发售公债,引发英国大小银行争相承销,到19世纪20年代,伦敦已经取代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主要金融中心和外国政府的融资地,新的全球债券市场崛起速度之快令人咋舌。1820年的伦敦市场仅有一只外国政府债券,到1826年已经达到23只,俄罗斯、普鲁士和丹麦发行的债券因为回报较高而遭到抢购。

内森冷眼旁观,并没有加入这股投资热潮,而是建立了一家联合保险公司,这是世界上第一家现代意义的保险公司,它后来更名为英国皇家太阳联合保险公司。正当英国投资者翘首期盼南美的财富机会时,一个名叫格雷戈尔·麦格雷戈的苏格兰人来到伦敦,他自称Poyais国酋长,向投资者和有殖民倾向者贩卖政府债券和土地权利。然而,当人们抵达Poyais时,发现所谓的“首都”就是被沼泽地和危险的印第安人包围的一些土屋,这个国家不过是格雷戈尔·麦格雷戈凭空虚构出来的幌子。

这起事件昭示了高收益债券走向破灭的命运。同时,英国的出口猛增,一方面刺激了生产和投资迅速扩大,另一方面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最终,供给严重超过需求,投资泡沫破裂,最终爆发危机。1825年,英国出现钱荒,货币危机不断蔓延,73家在英国的银行纷纷倒闭,发生挤兑,在48小时之内,英国人与人之间通过货币的交易全部停止,只能靠物与物交换。

其实内森对这场危机早有预料,正是英国政治家、贸易委员会负责人赫斯基森所主导的一系列出口政策导致了灾难的发生,内森一直与此人意见相左,而且积怨已久。对于内森来说,他更愿意看着对手如何焦头烂额地收拾这个烂摊子。当时在英国甚至流传这样一则逸闻:内森威胁说要拿着大量小面额的纸币到银行柜台兑换黄金,从而耗尽英格兰银行的资金储备。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

英格兰银行行长曾经向政府提出建议:停止现金支付是唯一能避免危机扩大的途径。但是提议遭到了首相利物浦的拒绝,他认为银行此举的目的是在针对贸易政策。当英格兰银行发出将要私自停止支付业务的警告时,英国政府才如梦初醒,内阁命令军队开赴伦敦各地,以免发生动荡。

面对危急情势,经人劝说,内森表示愿意拿出黄金,他为每笔交易开出2.5%的费用,表示这只是出于公益目的。他还叮嘱劝说者不要将这件事情公布出去,否则他将时刻被人缠着兑换黄金。仅仅在伦敦,就有6家银行因为挤兑而停业。最后,赫里斯出面协调,内森伸出援手,向英格兰银行提供黄金,同时建议政府干预货币市场,通过购买国库券增加市场的流动性。

早在1823年夏天,内森就曾向英格兰银行借贷300万银元,以支付葡萄牙的贷款。英格兰银行坐落于英国伦敦市金融中心的针线街,所以内森更愿意将其称作“针线街的老太太”。当时内森正计划成为东印度公司的金银交易的唯一中间商,并且想与英国的铸币厂建立联系,但是所有计划均以失败告终。所以,内森对“针线街的老太太”的称谓中夹着哀怨和嘲弄。

在1825年12月,为应对货币危机,内森出手向“针线街的老太太”提供价值30万英镑的金币,并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再次提供数额庞大的黄金。远在巴黎的杰姆斯调侃道:“我倒空了我的保险箱给你提供黄金。”直到市场完全恢复信心。除了杰姆斯提供的一部分黄金以外,内森还从土耳其、奥地利以及世界其他角落进口黄金,只要见到黄金就买。同时,英格兰银行向摇摇欲坠的银行和公司提供资金援助,这一举动也开创了中央银行的危机救助模式,改变了整个银行业的商业模式。由此,英格兰银行从一家私人银行转变为央行,成为银行最后的贷款人。

拯救英格兰银行是一项杰出成就,它确立了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当时,内森的大哥阿姆谢尔在法兰克福坚守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的大本营,二哥萨洛蒙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建立了家族另一家分支银行,四弟卡尔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建立银行,五弟杰姆斯在法国巴黎也有一家银行。由此,罗斯柴尔德家族形成遍及伦敦、巴黎、维也纳和那不勒斯的金融商业帝国。

被拯救的英格兰银行建立的国际化协作机制,后来成为中央银行日常业务的开展流程,这一体系也是金本位制度运行必须依赖的基石。


对手:巴林家族

滑铁卢战役后,杰姆斯决定留在巴黎发展。这时候,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法国的根基已经很深。根据老迈耶为家族定下的“反对革命浪潮”的态度,罗斯柴尔德家族一直向流亡的法国贵族普罗旺斯伯爵提供经济支持。

普罗旺斯伯爵是被送上断头台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弟弟,路易十六当国王的时候,因为独生子年幼,立伯爵为摄政王。法国大革命后,普罗旺斯逃亡到布鲁塞尔,发表反对革命的宣言,组织流亡贵族团体,请求其他国家的君主同大革命做斗争。路易十六死后,其侄子路易十七在狱中被保王党遥奉为国王,伯爵自任路易十七的摄政。1795年,路易十七死于狱中,伯爵自立为路易十八世。至此,杰姆斯在他身上的投资也等到了“开花结果”的一天,同一年,法国罗斯柴尔德银行宣告成立。

滑铁卢战役以后,法国丧失了拿破仑战争中得来的大片领土,政治上陷入被围堵的境地,国民经济也日益凋敝。路易十八的政府在财政上捉襟见肘,不得不四处贷款。在1817年的对法大贷款中,作为主导的法国著名银行家乌弗拉德邀请英国巴林银行的首脑拉布谢尔共组银团,拿下了这笔政府贷款的大生意。乌弗拉德称得上是欧洲银行界神通广大的人物——他曾经一手资助了拿破仑的“百日复辟”,而在拿破仑战败后转而投靠路易十八,并讨得后者的欢心。

那时,巴林银行是罗斯柴尔德家族最大的对手。作为一家大银行,巴林银行在1793年由弗朗西斯·巴林爵士创建,因对英国王室鼎力支持,巴林家族获得了英国王室赐予的五世贵族爵位。

在巴林与法国政府谈判代理法国公债事宜的同时,罗斯柴尔德家利用家族在法兰克福、维也纳、巴黎和伦敦所形成的强大而有效的犹太银行家销售网络,也意欲参与到这笔巨额生意中。当时,人在巴黎的杰姆斯极力接近黎塞留首相的秘书,这位秘书也经常向罗斯柴尔德家族通告一些有价值的政府真实意图。

但是在1816年秋冬之际,法国政府还是把承销公债的业务交给了巴林-霍普财团,同时,巴林-霍普财团将罗斯柴尔德家族完全排除在这笔大单之外。乌弗拉德一口拒绝了罗斯柴尔德兄弟的请求:“罗斯柴尔德家族在这笔生意中连一口汤也别想喝到!”

罗斯柴尔德家族百般无奈之下,只得寻求加入巴林-霍普财团,争取第三批法国政府公债的部分承销权。经过反复努力,在1817的年法国公债承销中,罗斯柴尔德家族只分到区区5万英镑的份额,而吝啬的巴林却表示说,这已经够多了。

从巴林和罗斯柴尔德两个家族的家族档案中找到的几封信里,可以看出双方的态度,其中罗斯柴尔德抱怨巴林“口是心非”“狂妄自大”,巴林则指责罗斯柴尔德“作弊”“恶毒”。到1818年5月30日,因发行政府债券而尝到甜头的法国政府再次融资,巴林和霍普获得了265亿法郎的债券承销业务,他们给了拉斐特2000万法郎的额度,却只给了罗斯柴尔德家族1000万法郎。同年,巴林-霍普财团获得了一笔300万英镑的奥地利政府公债业务。罗斯柴尔德家族被邀提供财政支持,但是无权处理贷款本身。

法国贵族们自恃出身显赫,血统高贵,一直看不起罗斯柴尔德家族,认为他们不过是一群“犹太暴发户”,不愿意和他们为伍。尽管杰姆斯在巴黎财大气粗,豪宅华服,但法国贵族总是拿他们作为笑谈,罗斯柴尔德家族被激怒了。

对于打击对手,罗斯柴尔德家族有一套炉火纯青的本领。同以往一样,他们发动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大规模干预公债市场。

1818年11月5日,一向稳健升值的法国公债突然开始大幅下挫,很快就跌破发行价。不久,政府其他债券的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一时间人心惶惶。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糟。交易所里的议论逐渐演变成流言,有人说拿破仑可能再次上台,也有人说政府财政税收不足以偿还利息,还有人担心爆发新的战争。与此同时,路易十八的宫廷也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中,债券如果继续大幅下滑,政府以后的开支将无从筹集。高傲的贵族们个个哭丧着脸,杰姆斯和哥哥卡尔则在一边冷眼旁观。

没过多久,有关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操纵公债市场的流言开始四处流传,而事实正是如此。为了报复巴林,从1818年的10月开始,罗斯柴尔德家族先大量“吃进”巴林家族代理的法国公债,将其价格拉至高位。随后在同盟国亚琛峰会的节骨眼上,突然在市场上大量抛售,一下将其价格打到崩盘的价位,造成市场的极大恐慌。受此打击的巴林家族在慌乱之中不得不大量回购这些公债,结果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由于现金流吃紧,巴林家族命悬一线。

闻此消息的路易十八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眼看自己的王冠将就此不保。此时,宫廷里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代理人向国王进言,为什么不让罗斯柴尔德银行出来稳定局面呢?路易十八再也顾不上皇家的身份地位,马上召见杰姆斯兄弟。爱丽舍宫的氛围陡然逆转,被冷落许久的杰姆斯兄弟处处被笑脸包围着。

很快,罗斯柴尔德五兄弟在“司令”内森的指挥下,出手制止了债券的继续下跌,他们由此成为法国上下瞩目的明星,登门求贷的商人都快踏破了门槛。在罗斯柴尔德齐心协力的攻势面前,强硬的乌弗拉德也不得不低下了高傲的头颅,同意他们今后加入所有对法大贷款的发行。受到空前打击的巴林银行,此时也成了斗败的公鸡。然而,这只不过是罗斯柴尔德家族打击对手的一次小小演习。他们更大的算盘还在后面,那就是从东西两个方向对巴林家族进行战略性打击,最终将其势力从欧洲驱逐出去。

在这个节骨眼上,整个巴林家族的商业素质和进取精神衰退,其家族主要成员的兴趣不是偏向了政治,就是转向了文学艺术和其他声色犬马的生活。与此同时,巴林家族的投资方向也出现了许多重大失误。首先是大量地产投资陷得过深,他们不得不抽取银行的自有资金支持地产投资,结果从1821年开始,巴林投行业务622万英镑的自有资金在两年内锐减到只剩下1/3左右。这一切都给了罗斯柴尔德家族可乘之机。

1822年,罗斯柴尔德家族一举拿下了俄国650万英镑公债的承销,而在这之前,俄国的政府公债长期由巴林-霍普财团一手垄断。两年后,法国政府国债准备发行,坐镇巴黎的杰姆斯立即召集伦敦的堂兄弟、法国首相、巴林家族和拉斐特开会,提出了重组法国债务的计划,此时巴林家族已经完全失去了决策权。罗斯柴尔德和拉斐特在协议的补充条款上加上了这么一条:如果巴林退出,他们两家就能把这笔法国债务处理好。最终,罗斯柴尔德家族露出了胜利者的微笑。

从此,乌弗拉德和巴林家族懂得了一个道理:罗斯柴尔德家族可不是好惹的!到1825年,巴林家族和罗斯柴尔德家族已经不是同一重量级的竞争对手,罗斯柴尔德家族将巴林家族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战争与和平

有一种阴谋论的论调颇为骇人听闻,它告诉人们,这世界有四千年的历史都是由犹太人操控的。到了近代,其操控主角是罗斯柴尔德家族,除了十月革命、“大萧条”、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为“一战”)和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为“二战”)是由罗斯柴尔德家布局发动的以外,还有之后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也是罗斯柴尔德家的“作品”,甚至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