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

王粲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西南)人。“建安七子”之一。少有才名,董卓乱北方后前往荆州依刘表,未受重用。刘表死后,王粲劝其子刘琮归附曹操,后官至魏国侍中。身为贵公子孙,遭逢乱世,长年客居他乡,加上貌寝体弱(相传患麻风病),王粲格外敏感,触物伤怀,忧世悯己。其诗赋多写羁旅之情和乱世之感,慷慨悲怨,感慨深沉,辞采秀美。刘勰誉之为“七子之冠冕”(《文心雕龙·才略》)。王粲诗现存20余首,其集今通行有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之《王粲集》。

七哀诗(其一)

【解题】 初平三年(192)董卓去世,他的部下李傕和郭汜带领西凉军侵扰长安,一路烧杀抢掠,屠戮百姓,导致关中生灵涂炭。为躲避战乱,当时身处长安的王粲不得不逃亡到荆州。一路上他目睹百姓的悲惨境况后,写下三首《七哀诗》,这是其一。《七哀诗》是清商乐的乐府诗题,起于汉末,清商乐格调慷慨悲越,除王粲以外,曹植、阮瑀也写过。这首诗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交代时局,叙说自己的遭遇,痛斥扰乱天下的西凉军为豺虎,点明逃亡是无奈的选择。诗人看到尸横遍野、白骨累累的情形,内心为之震颤。后半部分描写母子相诀的场景,饥饿的母亲无力抚养幼子,只得将其弃于路边草丛之中,王粲不忍看如此惨剧,驱马离去。由“回首望长安”可知,当时他出城未远,在汉文帝陵墓前,想到当初的京畿之地如今却破败不堪,只得喟然长叹。这首诗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写出战乱给普通百姓造成的灾难,其中“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一句,用“无所见”推出满目的“白骨”,创造了极为鲜明的视觉形象,触目惊心。建安文士对民间百姓的疾苦尤为关注,此二句与曹操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蒿里行》)、曹植的“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送应氏》),同为描摹汉末社会惨状的名句,是“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的“建安风力”的典型(《文心雕龙·明诗》)。这首诗对后人书写乱离亦有启发,如沈德潜便认为“《七哀诗》,杜少陵《无家别》、《垂老别》诸篇之祖。”(《古诗源》)

西京乱无象[1],豺虎方遘患[2]。复弃中国去[3],委身适荆蛮[4]。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5]。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6],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7]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8],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9],喟然伤心肝[10]

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中华书局2016年版。


[1] 西京:指长安。无象:无道,社会秩序混乱。一说因从《左传·襄公九年》“国乱无象,不可知也”解,意为“上天不显示征兆”。

[2] 豺虎:指董卓余部李傕、郭汜等人。遘:同“构”,造作。

[3] 中国:中原。

[4] 适:前往。荆蛮:指荆州,周人视南方为蛮族。

[5] 追攀:攀车告别。

[6] 顾:回头看。

[7] 两相完:两个人都能保全。

[8] 霸陵:汉文帝的陵墓,在长安东。岸:高地。

[9] 悟:懂得。《下泉》:《诗经·曹风》篇名,《毛诗序》“《下泉》,思治也”,曹公看到下民不得其所,忧而思贤王。

[10] 喟然:叹息。

读书导航